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 > 荔浦市旅游

荔浦市文物古迹介绍

1、鹅翎寺 AAA
鹅翎寺
  鹅翎寺位于荔浦县城南2公里处。该寺群山怀抱,一水来朝,洞穴幽深,风景优美,为该县名胜之冠。鹅翎禅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朝,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据民国三年的荔浦县志载,宋朝绍兴三十二年夏天,久旱无雨,田禾枯焦,于是有民众到鹅翎禅寺求雨,果然菩萨灵应,当时正是红日炎炎,梦完香后,天空云集,雷声大震,一场大雨倾盆而下,遍及全县四面八方,从此禾苗得救,起死回生。结果早造喜获丰收。“鹅翎应祷”的事一直流传到今。县志还有记载,唐朝禅宗领袖六祖慧能大师曾来荔浦县隐行传经多年。鹅翎禅寺因得享此佛根,加上鹅翎应祷的故事流传,从此名声大震。右往今来,鹅翎禅寺素以风影优雅,诸佛灵应而闻名于世。多少名人雅士莫慕名前来观光游览,多少信男善女从四面八方到来虔诚朝佛。七十年代后,鹅……[详细]
荔浦福建会馆
  荔浦福建会馆坐落于荔浦市荔城镇通塔巷,占地924.6平方米,门楼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据《对荔浦市福建会馆修缮及利用的思考》记载,会馆是一处闽派风格和桂北特色相结合的清末建筑,为当时在荔浦经商定居的福建籍商人捐资所建,作为福建籍士绅商贾与来往行帮聚会议事和临时落脚之所。在会馆周围,还有众多古建筑遗存,会馆东临荔浦宝塔,西邻石阳宾馆,附近有二十四码头、水门口码头和迎薰门等古建筑,集中展示荔浦千年古邑之魅力。1988年,福建会馆被列为荔浦县(今荔浦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荔浦县志》记载,会馆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为三进式院落,呈“日”字形分布,设前、中、后三厅,前厅设有戏台两侧为跑马楼。会馆第一进为门楼,内有戏台,砖木结构,共两层,门前石质阶梯三级,侧门上有半圆砖拱。门楼两边采用“镬耳”的……[详细]
荔浦文塔
  荔浦文塔,位于荔浦县城东南滨江石矶上。底部占地88.9平方米,底座直径10.64米。塔为八角七层砖木结构,高33.4米,冠葫芦宝顶。塔檐彩绘壁画,上下镶嵌有色琉璃瓦,每层塔角均有彩塑狮子、麒麟,正门柱衬托双龙抢珠图案,八面均有风门,门上端书有塔文,塔身以青砖叠砌,表层以清水勾缝,塔基为天然石矶,构筑工艺精湛。据史志记载,荔浦塔原称文塔,南宋时这里曾建有魁星楼。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贡生张宪为祀文昌在此建魁星阁,后因雷雨侵袭魁星阁倾塌,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重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在此修文昌塔,共五层,上层为魁星阁,塑有魁星神像。光绪五年(1879年)知县周望增建两层,是为七层文塔。同时,在长生岭上另建一七层塔,与文塔隔江相峙,合成文笔一对。长生岭宝塔于1943年建中学时被……[详细]
荔浦修仁古榕
  修仁古榕位于修仁镇政府驻地。有并排古榕两株,两株老干横空,枝叶繁茂,四时浓阴蔽日。南株树干周长12.65米,树冠覆面积1647.48平方米,高约50米;北株树干周长13米,树冠覆盖面积1421.63平方米,高约45米。相传两株古榕已有500年以上高龄。为保护古榕,修仁镇人民政府于1986年筑护榕堤4段于古榕两侧,堤面平台设栏,供游人观榕休息,纳凉解暑。解放后列为荔浦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张村革命旧址
  大张村革命旧址位于荔浦市杜莫镇张村村,年代为1924~1945年。大张村革命旧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岭古墓群
  马岭古墓群位于荔浦市马岭乡永明村一带,年代为汉-南朝。马岭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花箦古墓群
  花箦古墓群位于荔浦市花箦镇龙度至大同,年代为汉-南朝。花箦古墓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