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湘西州旅游

湘西州文物古迹介绍

桐木垅古墓群
  桐木垅古墓群地址:泸溪县浦市镇时代:战国~汉……[详细]
依子卡崖墓群
  依子卡崖墓群地址:保靖县迁陵镇、毛沟镇时代:宋……[详细]
茶峒古码头
  茶峒老街清水江岸的“茶峒码头”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升万茂染坊
  升万茂染坊地址:龙山县里耶镇时代:清~民国……[详细]
永顺李烛尘故居
  李烛尘故居地址:永顺县毛坝乡时代:清……[详细]
毛家坡红军烈士墓
  毛家坡红军烈士墓位于湖南省湘西州泸溪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35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毛家坡红军烈士墓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旧址
  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旧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41-1946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国立茶峒师范学校旧址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茨岩塘红军学校旧址
  茨岩塘红军学校旧址位于湖南省湘西州龙山县,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年代为1935年。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茨岩塘红军学校旧址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湘西边墙
  湘西边墙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吉首市、湘西高新区,类别为古遗址,年代为明。2021年1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湘西边墙为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凰阎王殿
  阎王殿位于古城南面岩脑坡闸子处。始建于清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有诈殿一座,配有廊房及附设建筑。占在面积4200平方米。l989年4月10日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十万坪大战战场旧址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十万坪大战战场旧址位于湘西自治州永顺县万坪镇,年代为1934年。2019年,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十万坪大战战场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召市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召市随营学校旧址(陈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位于湘西自治州龙山县茨岩塘镇,年代为1935年。2019年,供给部旧址(龙山蒙家大屋)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雷烧坡官亭
  雷烧坡官亭位于古城东北面雷烧坡的坳上。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贵东兵备道吴自发捐资所建。一九八九年四月十日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复汉兴国文士冢
  复汉兴国文士冢复汉兴国义冢地处凤凰县沱江镇东北面雷烧坡山腰中。1911年10月27日,凤凰义士田应全、唐力臣等发动辛亥革命,牺牲170余人,后删士遗体70具,合葬于此处。一九七九年三月二十七日,由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山南岳宫
  龙山南岳宫在龙山县民安镇朝阳西路,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占地面积1128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中轴线上自南.而北有三殿,前殿正门有戏台,中殿置佛像.及罗汉塑像数尊,并有记事石碑两通,后殿.木柱高约7米,围径1米,梁上悬挂铁钟和.大鼓,三殿均为飞檐翘角,硬山顶,穿斗式构.架,现辟为龙山县民俗文物展览馆。……[详细]
天星山古战场
  天星山古战场天星山位于凤凰县城西北面,两头羊乡的北面。孤峰突起,巍峨险峻。乾隆六十年(公元l795年)苗族英雄吴八月率领苗族人民起义,反抗清庭的深重压迫。战败后率起义军占据天星山,苦战数月最后失败,全体义军将士壮烈牺牲。一九六一年由州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柳薄解放军烈士墓
  柳薄解放军烈士墓柳薄解放军烈士墓位于柳薄乡柳薄村附近的柳一禾公路右侧,座东朝西方向。一九五一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23团某连,在追剿顽匪龙作金时班长欧光辉不幸中弹牺牲,遵照本人遗嘱,就葬于此地,今保护完好。一九六一年由州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江苗王龙宫
  山江苗王龙宫山江苗王龙宫系龙云飞的旧宅。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砖木结构,穿斗式建筑,山墙为斜山顶。分为四合院,两侧建有保家橼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龙云飞在这里渡过了他的童年、少年、青年直到晚年。龙云飞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历史极其复杂。解放初期由于不理解我党的政策,率余匪与解放军负隅顽抗,被活捉镇压。但他是苗族人民中一个佼佼者。作为反面教材教育后代子孙,故将其旧宅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鹤湾楚墓
  白鹤湾楚墓战国墓葬。位于古丈县茄通乡白鹤湾县第二中学基建工地。1984年发掘墓葬64座。均为土坑竖穴,大多有头龛,少数有二层台和斜坡墓道。出土陶器200余件,多有黑衣,有的着以朱、-绘,色彩艳丽,纹饰精美,火候高。兵器38件,其中一件为扁茎柳叶形,与巴蜀式剑类似。一件为扁茎折肩,形制与广西平乐银山岭战国墓所出相似。铜矛中有2件銎部有三环耳,与巴蜀式矛类似。铜戈中一件有虎斑纹,一件有铭文,阴刻篆体两行,初释为“五年□其命修□章作金”。出土制印4件,其中两件为白虎肖形印,另两件阳刻篆体“率”和“孙容”。另有四山纹铜镜、磬、砝码、水晶环、带钩等。该批墓葬的形制、陶器组合均以楚文化为主,但也包含了一些地方土著民族特征的文化因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