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咸阳市旅游

咸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泾阳李仪祉陵园
  泾阳李仪祉陵园李仪祉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30公里处泾阳县王桥乡寺背后村。占地面积约1.3公顷。墓坐北朝南,底部周长36米,高2米。陵园苍柏葱郁,现存门房6间,居室3间。李仪祉(1883~1938)是我国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名协,字宜之,陕西蒲城人,同盟会会员。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水利工程。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西北大学校长、陕西省水利局长、华北水利委员会委员长、上海港务局局长等职。倡导和修建了关中八惠和陕北定惠渠、织女渠以及陕南的汉惠渠、冷惠渠,扩大灌溉面积13万多公顷,被誉为一代水圣。……[详细]
122、黄山宫
黄山宫
  黄山宫西距唐杨贵妃墓约1公里,为汉代第二个皇帝汉惠帝时期修建的道教胜地。宫内有相传唐明皇(李隆基)亲手栽植的“太上槐”及新石器遗址,又有唐明皇、杨贵妃等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传说,现为道、佛两教双栖之地。黄山宫地域广阔,岭高沟深,黄土裸露,附近有泉七眼,置身其中有被大自然拥抱之感。黄山宫的位置在地里上有着独特风水地望,北依莽山,南隔渭水遥对楼观,西帖大寺沟,东俯白家沟。道院正好处在一个半圆形的二级台塬上,放眼南望,碧野千倾。下瞰脚底,泉水叮咚,环顾四周,八百里秦川尽收眼底。黄山宫景区人文内涵丰富,自然风光优美。……[详细]
秦五女墓
  秦五女墓,位于兴平市东关外300米处,北临兴渝路,南距东堡子村250米,地势平坦。为我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五女墓原为五个墓冢,现存四冢,由东向西一字排开,最西部的第五冢,现无封土。据当地群众回忆,该冢1965年平整土地时被平掉。旧《兴平县志》载:“秦惠王欲图蜀,先以五女馈之,行至终南,为坠石所击死焉,后惠王怜之,迎葬于此”。秦王为了扩大疆土和势力,不惜以五位无辜美女作为牺牲品,为掩人耳目,将五女尸体运回秦地,葬此废丘。秦五女墓地理位置处兴平市区东关,其悠久的历史,凄美的传说故事耐人寻味。……[详细]
安仁瓷窑遗址
  时代:宋至元安仁瓷窑遗址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咸阳城北110公里处旬邑县城关镇安仁村。宋代文化遗址。西临三水河,东依原坡,总面积约150万平方米。1977年,咸阳地区文管会主持,发掘面积1261平方米,清理出瓷窑10处,出土遗物89101件,主要有碗、碟、罐、壶等。另外还探出暴露于一面的堆料场及晾坯遗址,并调查出窑址31处,炉灰渣瓷片堆积坑22处,坩土原生层7处。安仁瓷窑发掘的文物对研究我国古代北方窑炉史提供了新的依据。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香积寺塔
  【香积寺塔】又名“薄太后塔”,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烽火镇。相传此塔为汉文帝因思念其母薄太后而修建的“望母塔”,但据其建筑风格判断,当为唐末五代时期建造。四棱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44米。塔底层边长6.3米,壁厚1.99米。塔基为双层须弥座,上有许多小龛,龛内刻有佛礼故事、山水、祥云等图案。须弥座之上为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每层四面均砌出砖柱和平座、栏杆,并以砖作出十三层叠涩出檐,檐下砖砌斗拱,塔身八角雕盘旋飞龙。塔身每层四面均有砖雕券门、半圆雕窗、佛龛,门窗两侧有木胎金刚力士像和菩萨像。……[详细]
昭仁寺大殿
  昭仁寺位于陕西省长武县东街。昭仁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是玄宗李世民称帝后,为纪念在高墌(今长武县)与薛仁杲作战阵亡的将士而建立的寺院。寺院内现存的大雄宝殿,面阔三间,内无柱,为四根角梁挑起的梁架叠栱结构,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中仅见的一例。山门、碑亭、东西厢房均是后来所建。寺内尚存唐碑一通,名“豳州昭仁寺碑”,由朱子奢撰文,传为虞世南书丹,笔力刚劲,流畅有力。全碑共有3000余字,保存基本完好。(国家文物局)……[详细]
汉成帝延陵
  延陵,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陵陵区面积约4平方公里,分布在今陕西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严家村一带。陵墓建于渭水北岸的黄土台塬之上,海拔高度在470—480米间,陵区大部分处于耕地之中。地势较为平坦。其南侧塬阶有一条自西向东流经的渠道。陵区北部有咸阳至泾阳的公路通过。陵南塬下地势宽平,再南为渭水,自渭河河谷北望,处于塬上的延陵显得特别高大,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延陵陵园平面与一般正方形汉陵不同,为南北较长的长方形,东西宽382米,南北长400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门置双阙,今四门阙址仍存。二阙间距约12米。两阙址台基总宽约48米,进深约13米,残高2—3米,南门阙附近曾出土排列整齐的玉圭多件,大约是祭祀时所埋。延陵的封土位于陵园中部偏南。封土为覆斗形,底部边长173米,顶部边长51米,高31米……[详细]
文峰木塔
  文峰木塔位于陕西省三原县城东南5公里的安乐乡中王堡东北小学内,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是陕西唯一一座木质古塔。文峰木塔下还有一座寺院,当地人都称其为“木塔寺”。文峰木塔共三层,六角攒顶,四重檐,冀角高挑,玲珑俏丽。塔高24米,坐落在4米高的砖砌塔基之上,塔台与北侧大殿之间有砖筑坡道相连。塔内设有扶梯,拾级而上可到二、三层,登塔远眺,阡陌交错,远山如黛,泾渭如链,景色如画,使人心旷神怡。木塔寺占地30余亩,遍植各种树木花卉,尤以菊花为盛,附近游人均以赴寺登塔赏菊为快。……[详细]
礼泉李思摩墓
  礼泉李思摩墓李思摩(?—公元649年)即阿史那思摩,唐时突厥贵族,历事启民、始毕、处罗、颉利四可汗。武德时,数奉使入朝,受封为和顺都王。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李靖大破突厥于阴山,他与颉利同被擒,议封怀化部王。十三年,立为乙弥泥孰俟利蕊可汗,赐姓李,命率部居河南地,旋复命徙河北,居故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不久,因受薛延陀逼。部落弃之南迁,居胜、夏二州间(在今河套内)。他因失众,还长安供宿卫,授右武将军。从征辽东,中流矢,后卒陪葬于昭陵。……[详细]
130、兴宁陵
兴宁陵
  兴宁陵位于咸阳城东20公里处渭城区正阳乡后排村。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昞之墓。李昞于北周建德元年(572)死,葬咸阳。唐武德元年(618)追尊为世祖元皇帝,陵称兴宁陵。陵墓封土为圆锥形,底部周长133米,高约5米。陵前保存有石狮1对,石天鹿2对,石虎1对,造型古朴,雕刻细微,与永康陵石雕造型相似,为同一时期石雕。……[详细]
北杜铁塔
  北杜铁塔又名千佛铁塔,在距咸阳市15公里的北杜镇。塔方形十级,高33米,边宽3米,纯铁铸成,层层有窗,门南向,中空有梯可攀登,四角柱铸造成金刚力士像,顶立层楼,分外得体。各层环周有铸铁佛多尊,故名。间铸以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铸工精巧。 塔身有铭文:“大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铸造。一个宦官竟能出资铸造这样巨大的铁塔,其权势和富贵,盖可想见。塔身保护完好,唯塔刹稍倾斜。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马栏红26军成立地旧址
  红26军军部旧址位于旬邑县马栏镇转角村,距县城65公里,现有窑洞10孔和一个哨楼。按照中央《关于陕甘游击队的工作及创建陕甘新苏区的决议》精神,1932年12月24日,陕甘游击支队开往旬邑转角村整编,举行授旗仪式,宣布红26军正式成立,军政委杜衡,-汪锋,红二团团长王世泰,参谋长郑毅,政治处长刘志丹。红二团下辖3个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政治保卫队,1个少年先锋队和1个随军学校。军部驻地转角村,红26军成立不久,即南下渭华开辟苏区。……[详细]
淳化烈士陵园
  淳化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处的龙屋村旁。东依泰山,西临冶水。青山环抱,肃穆壮观。园内苍松翠竹,郁郁葱葱,花艳草碧,亭台辉映。为革命光荣牺牲的73位烈士长眠在这里。1995年春,淳化烈士陵园被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淳化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革命战争时期,这里发生过30多次战斗,歼敌万余人。在为保卫红色政权,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的英勇斗争中,不少外地和本地的优秀儿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为了慰藉忠魂,教育后代,1958年9月,淳化县党政联席会议决定于泰山西麓修建淳化革命烈士陵园。建园工程于1959年5月开始,1961年6月落成。陵园整体为长方形,坐东面西。大门为三个拱形门洞,平顶,砖砌混凝土结构。正面门洞上方各镶嵌四个大字。中间为“烈士陵园”,左书“永垂不朽”,……[详细]
礼泉李勣墓
  礼泉李勣墓李勣墓在礼泉县东北约18公里的烟霞新村,昭陵南侧。墓为三个相并有一通高约7.5米,宽1.3米,厚0.7米的巨大碑石,居昭陵陪葬墓碑之冠,碑文为唐高宗撰文、书写。李勣原名为徐世勣,字懋功,因战功赐姓李,又因避李世民讳,改单名。此墓被盜掘多次,经近年发掘、清理,出土文物虽不甚多,但李勣佩带的鎏金剑鞘,进德冠以及残壁画的飞天舞人等,都极其珍贵。现已将昭陵陪葬墓所有石碑、墓志(共50多件)集中于此,建立了昭陵博物馆。……[详细]
唐殇(少)帝李重茂墓
  唐殇(少)帝李重茂墓《新唐书·地理志》:“武功(西原),殇帝所葬”。宋敏求《长安志?武功》:“唐殇帝陵,在县西原上”。李重茂为中宗第四子,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杀,立重茂为少帝。数日后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谋,起兵杀韦后及安乐公主等,废少帝,相王即位称睿宗。玄宗开元二年(714)七月,重茂死,追册曰殇帝,十一月葬于武功西塬。墓址即今武功镇罗家堡西、讹传隋炀帝之墓,墓高5米,直径十余米。……[详细]
136、周陵
周陵
  周陵,是西周文王、武王墓的合称,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陵现有文王、武王陵各一座,木牌坊一座,献殿两座,配殿两座,有“小碑林”之称的宋以后历代皇家祭祀碑石40多通。陵园以西2000多株古柏,青翠森森。近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周陵进行了全面整修翻新,开发旅游资源。重修围墙,整修在殿、登陵踏步和碑楼,翻修东西碑廊和配殿,泥塑彩绘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像,对文王、武王陵和陵园进行绿化等工程。……[详细]
泾阳柏惠民陵园
  泾阳柏惠民陵园在咸阳市泾阳县柏家村有柏惠民陵园,是辛亥革命时期参加旧民主主义革命者柏惠民的葬地。陵园在故居附近,故居有柏氏花园,为辛亥革命吋期陕西革命据点之一。柏惠民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即与于右任、井勿幕、邹志良一起,创建陕西的革命组织,孙中山先生赞扬他胆量过人,慷慨激昂,不惜牺牲,并亲书“博爱”二字赠于柏惠民留存。1983年对柏惠民陵园予以整修,重修后的陵园,于年底落成,面貌焕然一新。……[详细]
乾县龙岩寺
  龙岩古寺位于乾县临平镇西北6.5公里处,座北向南,依山傍水,松石幽秀,境地颇佳。相传该寺为唐德宗所建,寺里仍然保存着唐代的庙洞及旧址。寺西北和沟坡相连,东北有耧山环绕,东临陡峭的龙塘口,南面横跨漆水河的大渡槽。寺脚下漆水河细流之旁,明万历年间已涸的温泉,今又复流。温泉水质富有矿物质,水温34度左右,可沐浴、可疗疾病。近年寺中香火甚旺,来者络绎不绝,是修心养性,治疗疾病,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好去处。……[详细]
八路军交通联络站旧址
  八路军交通联络站旧址时代:民国地址:三原县嵯峨乡三联村、赵家村保护范围:(1)八路军界河交通联络站旧址:旧址现有围墙内。(2)八路军赵家河交通联络站旧址:现有围墙内。建设控制地带:(1)八路军界河交通联络站旧址:A区四周外扩10米。(2)八路军赵家河交通联络站旧址:A区四周外扩10米。2018年,八路军交通联络站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中分区旧址
  关中分区旧址位于马栏镇阳坡头村,距县城30公里。现存窑洞30多孔,1939年底,-反动派不断制造摩擦和流血事件,关中分区机关由马家堡迁往阳坡头,1940年8月,关中分区机关进驻马栏。关中分区机关在阳坡头驻扎1年间,在边区党委的领导下坚持反摩擦斗争的方针和原则,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反摩擦斗争的胜利,夺回了一些被敌侵占的地方,占领了柳林、庙湾、桃曲、马栏4个区,成立了铜宜耀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