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榆林市旅游

榆林市文物古迹介绍

井湾古城山遗址
  井湾村位于响水镇无定河东南约5公里处。遗址面积大约30万平方米,东南北三面环山,西有一条小河(无定河支流),山势险峻,山顶处有石磊墙体,断壁仍依稀可辩,土墙体轮廓清晰,文化堆积层较厚,大约在2至3米在地层表面发现大量陶残片,有红陶、灰陶、彩绘陶,纹饰多样,有蓝纹、绳纹、网纹、方格纹、弦纹、红陶宽带纹、黑陶宽带纹、泥条指纹,陶器均为手工制,轮制口沿稀少,胎壁厚、硬度高,胎多为夹沙石,主要器具有平底钵、彩绘渔网纹钵、红陶粗胎细面碗、黑陶夹石网纹罐、折口鼓腹平底罐,石制细磨纺线轮、细打磨石佩、石刀、骨锥、古动物残骨等,文化层次丰富,灰坑较多。烧制陶器窑址发现十几处,白灰暴露面积残存多处。据考古专家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仰韶文化遗存较多,(参考)据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考古价值,为研究古人类文化开源具……[详细]
佳县佛堂寺
  佛堂寺位于佳县城北40公里的朱家乡崖畔村与泥河沟村交界处的群山之中,是佳县乡间最大的寺庙和旅游景点。佛堂寺建于宋代,佛堂寺以古石窟最为壮观,近20米高的石崖上凿有4孔规模较大的石窟,北起第一窟为窟,内存精雕细刻的石神像7尊,石碑一通,主神为释迦牟尼。通道口上方有摩崖记事,记述建寺置地契约。第二窟供奉地藏,此窟最大,其深度为7米,宽6米,高4米。第三窟供奉观音,第四窟供奉三霄娘娘。加上其余小窟,石窟总面积为107.6平方米。石窟下面是宽阔清静、松柏葱郁、古朴秀雅的庙院。庙院从南至北建筑有山门、钟鼓楼、韦陀、城隍、药王、财神等庙。佛堂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庙宇文化内涵丰富,文物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古代佳县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真实体现。1992年,佛堂寺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银州故城
  横山银州城遗址银州城遗址地处榆林地区横山县党岔乡,居无定河中游和毛乌泰沙漠与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上,为当时重要的边关要塞。银州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以产良马而得名。古城系土筑成,缘河傍沟,群山拱卫,高耸云天,气势雄伟,俯视全城,分上、下两部分。上古城为小山岗,下古城是一片河旁冲积的平地,城墙用夯土板筑,夯层清晰,每层厚6.8厘米~12.13厘米,残高6~8米,厚9~10米,周长1583.3米;东城墙长326.5米,北墙长426米,外面加筑马面四座,长宽各4米,西墙及南墙结合部为弧形,边长830.8米,西面和北面各残留瓮城基址一处,东和南城墙的部分段落已被破坏,现一部分为农田,一部分被建筑物占用,但整个城址的轮廓完整、明晰。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4、佛云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云寺
  佛云寺位于子洲县裴家湾镇裴家湾村西南的佛庙山上。佛云山东临炮楼山,西临佛庙焉口,南与青黄焉山相望,北与寨则山相连。东西23米,南北52米,面积1196平方米。主殿为1孔砖砌拱形窑洞,坐北面南,双坡屋面,石板覆顶,砖砌正脊,正吻兽,内奉西天如来古佛。现存殿宇22座,有殿堂、楼阁、牌楼、钟鼓楼、乐楼等系列古建筑。仪门石碑楼、钟楼、鼓楼均为20世纪90年代新建。相传佛云寺创建于明代初年,正殿内壁画尽管久历春秋,但色彩线条仍然协调,加之画面上人物形象传神,不仅令人悦目,而且还有考古价值。2003年12月26日被子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10日被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明善烈士陵园
  白明善烈士陵园位于高杰村西南枣树坪,占地0.36亩。1985年1月落成。陵墓长、宽、高各2米,砖式结构,锥字形状,圆石封顶。院内有墓碑及-、刘澜涛、马文瑞、白如冰、白栋材、赵苍壁等领导人的题词石碑20余通,墓主有传。白明善出生于高杰村,陕北特委领导人,清涧起义领导人之一。他早年投身革命,广泛宣传马列主义,积极开展武装斗争,不被金钱所惑,不为高官所诱,面对敌人的酷刑,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三上绞刑架。1932年,年仅36岁便英勇就义,为陕北革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陵园内松柏苍翠,四季如春。陵园大门上一幅鲜红的对联“丹心耿耿人杰,铁骨铮铮英雄”如同这位英烈高尚纯洁、坚强不屈的品格一样光照后人。……[详细]
黄峁河化石遗址
  黄峁河化石遗址位于子洲县驼耳巷乡黄峁河村。出土点南为桃树峁,北为崖窑峁,东临黄峁河沟。遗址处于桃树峁沟岔,属于两山夹一沟地形,地势较缓,平面呈不规则长条状。黄峁河沟两岸均储有大量化石,地表暴露盗洞15处,周围有少量化石残块。出土点有大量动物化石,有白色、青色龙牙,大小不等,最大龙牙有0.7公斤重,最粗大龙骨直径为12厘米。至今已有20余万斤被村民非法盗掘、变卖。黄峁河化石出土点是县境内较为少见的远古时期化石出土点。化石是研究地质地理变迁和生物起源的重要科学依据,化石的出土地是宝贵的科学基地。1985年2月7日被子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7、戴兴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兴寺
  戴兴寺位于榆林城东驼峰山巅,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与老爷庙、香云寺、圆觉寺、洪济寺、大庵毗邻。全称为戴兴寺古刹建筑群的“四寺夹一庙”。是一处名寺古刹,距今近500年。曾是历代兼领僧会司;为陕北唯一的佛教圣地;是榆林八大景“驼峰拥翠”及旅游景点之一;是榆林历史文化名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九八二年戴兴寺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九八五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书写“戴兴寺”门额。该寺选入《中国名胜词典》。已成为榆林地区重点寺院和市宗教文化旅游场所,也是市佛教协会所在地。戴兴寺建于明正德十一年(1516),原为延绥镇总兵戴钦家祠,后舍为佛寺,历经明天启、清康熙、光绪、宣统年间整修、扩建始成全貌。戴兴寺殿宇建筑因山就势,分三院,有殿宇共五十四间,整个寺庙占地三千六百平方米。布局精巧,坐……[详细]
绥德李子洲墓
  绥德李子洲墓李子洲(1892年—1929年)陕西绥德人,原名登瀛。1917年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时任北大学生会干事。1922年与刘天章等发起成立陕西旅京学生进步团体共进社,1923年加入中国0。同年回陕北进行建党工作,并开展群众运动.1927年任西安中山学院副院长兼总务长,0陕甘区委组织部部长、0陕西省委组织部部长兼军委书记,曾参加领导清涧、渭华起义。1928年任0陕西省委书记,次年2月被-反动派逮捕,病逝于狱中。葬于陕西绥德县。……[详细]
89、七星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庙
  七星拱极——风格迥异,闻名遐迩(七星庙)七星庙又称昊天宫,也叫无梁殿,位于孤山堡北门外1公里处,这里曾见证了巾帼豪杰折赛花和北宋名将杨继业的美好爱情故事。七星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现存大殿、前庭两处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前过道为卷棚式,单檐斗拱,磨砖对缝,从底到顶,以砖砌成,融合有西北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民族建筑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资料。该景区闻名遐迩,入选《中华名胜辞典》,1993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绥德抗大总校旧址
  1943年3月初,总校在副校长何长工率领下,从河北邢台浆水镇经过山西兴县到达绥德继续办学,校址设在绥德西山寺,各大队分布于我县落雁砭、延家岔等地。在抗战期间,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军事干部,为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5年10月抗大全部撤离,与绥德军民共同渡过了2年零10个月时间,与地方军民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2005年当年抗大总校副校长何长工的儿子、原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伟来绥,曾到名州镇西山寺和落雁边旧窑洞,寻访父亲生活工作过的足迹。……[详细]
大高庙山
  米脂第一高山--大高庙山 10月24日,米脂县文体事业局、李站乡人民政府、米脂之窗联合在米脂县李站乡杜家塬村举行了“米脂第一高山”立放地理标志碑仪式。县上领导及相关人员30多人参加。地理标志碑上“米脂第一高山”由米脂县人民政府县长姚宏题写。大高庙山位于米脂县李站乡杜家塬村,海拔1251米,东经110度07分,北纬38度05分。东临佳县,西连榆阳,位于米脂最北端,站在大高庙山上,可同时欣赏三县的风景,为米脂新增的一个人文地理景观。……[详细]
王沙沟石窟
  王沙沟石窟时代:明地点:米脂县银州镇王沙沟村保护范围:东以石窑后山(沙梁山)200米为界,南以孙氏坐化娘娘庙南墙为界,西以210国道为界,北以沙梁山北山脚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东以A区外延300米为界,南以A区外延280米为界(王沙沟村王永延二层楼背墙为界),西以无定河畔为界,北以A区外延100米为界(罗汉殿石窑山)。2008年,王沙沟石窟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龙山古遗址
  青龙山位于魏家楼乡大理河南约1公里处。遗址面积约18000平方米,2004年4月5日经省市县业务部门进行为期两月的考古发掘工作,遗址时代初步确定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中晚期。寨墙遗址轮廓清晰,均为混石垒成,人类居址几处基本完整。据省市专家考证,属国内首次发现“可命为中国第一洞”。现出土的文物有:“骨针、骨锥、石刀、石斧、玉纺织轮、陶钵、尖底瓶、陶缸、陶盆等器物50多件,残片1万多片。出土文物由省考古研究所带回做进一步考证研究。……[详细]
94、怀远堡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远堡
  怀远堡(横山旧城)位于今横山县城南一公里处芦河东岸的柴兴梁村白家梁山上,东临东门沟,南对岗家梁,西眺西关街,北隔东门沟于李家坬相望,芦河从城西自西而东流过。堡内现大都被辟为耕地,有居民二十余户,约150人。明天顺二年(1458年)撤土门堡军移守于此,建怀远堡。成化七年(1471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加修怀远堡城墙,隆庆六年(1572年)郜光先加高城墙,万历六年(1758年)砖砌牌墙垛口,清雍正九年(1731年)以五堡(响水堡、波罗堡、怀远堡、威武堡、清平堡)设县,因怀远堡居中,便利而设县址,取“怀柔边远”之意,定名“怀远县”。乾隆三年(1738年)11月怀远地震,民舍、城墙倾毁过半,知县苏淇昭助民补房,恢复城墙,乾隆十四年(1749年)在城内创办了岩绿书院,同治七年(1868年)四月,回民攻克……[详细]
镇羌堡城址
  镇羌堡城址 时代:明 地址:榆林市府谷县新民镇新民村 保护范围:(1)镇羌堡城墙:城墙及城门内外四周10米。(2)鼓楼:楼体外四周各40米。(3)古佛楼:楼体外东40米,西5米,南15米,北10米。(4)城隍庙:庙院院墙内。(5)观音寺:寺院院墙内。 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30米。2014年,镇羌堡城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明城堡遗址
  定边县境内,现遗存的古城遗址,宋代有10处(包括西夏):冯地坑乡旧城、王盘山乡西海螺城、樊学乡石城子(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白马崾先乡安达城、铁角城,张崾先乡木瓜城,罗庞塬乡荞麦城,新安边堡城,油房庄乡黄花城等;明代10处:定边城,盐场堡城、砖井堡城,安边堡城,柳树涧堡城(明崇祯年间,著名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故里),新安边堡城,石涝堡城,冯地坑乡三山堡城,铙阳水堡,新兴堡城。……[详细]
柳青故居
  位于吴堡县城以北40公里的张家山乡寺沟村是著名作家柳青的故乡。柳青(1916~1978)现代作家,原名刘蕴华,1916年7月2日出生于张家山乡寺沟村一个农民家庭。柳青一生0版了多部小说。其中长篇小说《创业史》属于新中国社会主义创作的最优秀成果之一,它不但在国内深得读者好评,且被译成英、日、德、西班牙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享有较高声誉。地址:吴堡县张家山镇寺沟村A区:东、南、北至故居围墙外扩20米,西及西南至吴(吴堡)米(米脂)公路边界。B区:东、南、北至A区各外扩50米,西同A区。……[详细]
98、灵杰寺
灵杰寺
  灵杰寺位于哈镇北300米处。据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但随着年代的变迁,原寺庙已不复存在,现今的灵杰寺是近年在原址复建,复建后的灵杰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900平方米。灵杰寺分上、下两进院落,内有玉帝楼、真武楼、观音楼、聚仙楼、钟鼓楼、三皇宫、龙王宫、三官殿、三清殿、关圣殿、财神殿、圣母殿、大山门等20余处古式建筑。建筑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合理,是一处集释、道两教为一体的古建筑群。2006年6月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指南景区地址: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哈镇北300米处乘车线路:府谷乘开往哈镇的班车可达。……[详细]
东汉墓葬群
  东汉墓葬群50年代以后,县城西南3公里的官庄村,先后出土汉画像石100多块。据群众所提供的线索,先后发现汉墓26处,其中7座按程序作了清理。1971年官庄群众在无定河西岸台地上修梯田时发现汉墓。4月,陕西省博物馆,县文管所派人发掘清理了四座。1980年秋,官庄农民在村南台地修窑时发现镶嵌有画像石的古墓一座,当即停工保护,1981年8月清理。……[详细]
细腰关窑穴遗址
  细腰关窑穴遗址细腰关窑穴遗址:在李家崖商城遗址东南部。东、西、南三面无定河环绕,北依山峦。窑有两处,穴均呈圆形袋状。一穴口小底大,有少量陶片和骨渣,周壁规整,底面平整,口径1.6米,底20米,深1.7米;另一穴口呈长方形,口长1.04米,宽0.7—0.84米,最大腹径1.38米,底长0.9米,宽0.66米,深1.7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