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红河州旅游

红河州文物古迹介绍

大庄清真寺
  大庄清真寺开远大庄清真寺位于开远市大庄回族乡大庄村南,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年间再建,清嘉庆十七年(1812)择地重建。全寺由大殿、两厢楼、叫拜楼、前厅、书馆、教长室、山门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9450平方米,建筑面积4179平方米。建筑设计院中有院,院里套院,正殿、叫拜楼、前厅依自西向东中轴线排列,书馆、山门另依坐北向南中轴线分布。大庄清真寺正殿建于嘉庆十七年(1872),单檐歇山顶七架梁结构,面阔五间20·7米,进深四间16米。寺中叫拜楼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三重檐攒尖六角顶,通高16.21米。教民贴切地称其为“醒梦楼”,赋联相赞:“平地起高楼直透九重仙府,半天喧宝训唤醒一邑迷人”。前殿建于道光八年(1828),面阔三间,通高11.18米,单檐歇山顶、五架梁穿斗式木结构。198……[详细]
石屏袁嘉谷故居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县城异龙镇南正街22号,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8平方米,建筑面积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结构四合院民居楼房。故居内的陈设、展览是了解石屏文化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袁嘉谷故居大门雕梁画栋,一块红底金字-“经济特元”的直匾悬挂门顶。二重门顶一块黑底金字的“太史第”横匾映人眼帘,进入三重门是一幢四合院楼房。院子中央一棵枝繁叶茂的橙树长年翠绿,每到秋天金黄的果实挂满枝头。上排堂屋墙壁正中挂着袁嘉谷任浙江提学史时的半身巨照,楼上陈列着袁嘉谷的生平事迹、著作及书法作品,下排楼上展览着石屏的历史文物,两边耳房为袁嘉谷生前的书房,珍藏着他曾用过的文房四宝。袁嘉谷故居面积不大,但内涵丰富,可谓石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缩影,是石屏人了解本地文化历史,教育和激励后人刻苦学习……[详细]
碧色寨火车站
  碧色寨位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洲蒙自县的草坝镇,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这里渗透了众多中国劳工的血汗,也见证了一段段历史。车站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时钟,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然清晰可见,让人想起当年的繁华。碧色寨是滇越铁路上百年老站。这座边地火车站是火车迷们的必游之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心头好。除了铁路边上那些黄色的老房子,铁路两边山坡上还有许多古旧的建筑,包括以前法国人的养牛房、站长室、职工食堂、酒吧。当年此地不仅车水马龙,更是洋人汇聚之地。现在这里有一幅木制地图,标明了铁路两岸村庄里的当日遗存。可以根据地图在村庄里寻找当年的印记。目前碧色寨车站仍然在运营,有机会可以和这里的工作人员聊聊。碧色寨车站位于蒙自县城北10公里的草坝镇碧色寨村山梁上,居犁耙山……[详细]
宝丰隆商号
  宝丰隆商号,个旧市西南隅的宝丰巷42号始建于1916年,由个旧富商李聘丰动工兴建,1926年竣工投入使用,是我市现存的民国年间最大和最有影响的炼锡炉坊和商号。其建筑耗资颇巨,时称个旧楼房之最,也是目前我市保存较完好的锡冶炼遗址,还是重要的工业遗产之一,对研究个旧锡冶炼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建筑坐西朝东,为中西合璧混合结构建筑,占地面积7714平方米,建筑面积5132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前大院,前大院为中西合璧走马转角楼四合院建筑,其包括东门楼及戏楼、仿法式主楼、左厢房、绣楼、配房、左碉楼等,宝丰隆商号建筑最具特点的是建筑体量大,在历史上冶炼炉为最大的一处。整个建筑依山势而建,盘丘而上,建筑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中、西式建筑风格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中西文化在个旧地区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建筑,……[详细]
建水真武宫
  真武宫位于云南建水城东北20余公里,居南庄、钱家湾村西600米的云龙山上,为云龙山古寺庙建筑群的最高殿宇。云龙山山势穹隆,林木蓊郁,溪水鸣环,桃花夹涧,寺庙遍布其间。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知府黄明创建,光绪年间重修。1983年公布为建水县文物保护单位。宫坐西朝东,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屋架,面阔14.8米,进深 9.41米。宫内有木雕盘龙神龛,铜镜正中高悬,两侧铜瓶对衬,上悬“威尊斗极”鎏金匾额。龛内供奉道释铜像九尊,形态生动,神采飘逸。有的坐像高达2米余,为国家二级文物。殿周回廊畅通,殿前平台宽大,三面勾栏望柱。台中置一铜制香炉,高1.7米,形若殿宇。台下半月形水池一潭,泉水清澈,池前准提阁,雕梁画栋,建造精致,与真武宫对峙,为宫内戏楼。宫侧铜钟两口,高2米,重2560公斤,并立驮巨碑二……[详细]
乡会桥及乡会镇公所
  位于建水县西庄镇新房村委会老易屯村,横跨泸江河东西两岸的乡会桥是许多村中老人最爱闲坐看时光的地方。乡会桥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因封建社会科举乡试、会试的蔚然兴起而得名,为建水古桥中唯一的廊桥。乡会桥的楼阁建筑布局,为东西对称的横向重檐硬山楼阁,以纵向单檐巻棚屋顶建筑,过渡到主体建筑的纵向重檐硬山建筑楼阁——文星阁,体现了文星阁“居中为尊”的地位,构成乡会桥楼阁一高二低、两横三纵、大者居中、主次分明的外观特色,使桥阁浑然一体。位于乡会桥西端的乡会镇公所,与乡会桥一样具有传奇色彩。1949年,中共建水县委发动各区党员在滇南游击队武装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夺取原乡会镇公所的枪支弹药,占领乡会桥,发动并举行了乡会桥武装起义,打响了中共建水县委武装解放建水的第一枪。“乡会桥与乡会镇公所”因此成为中共建水……[详细]
南桥水电厂
  南桥水电厂位于开远市城南冰泉山下,因邻南桥而得名,原称“云南矿业公司开远水电厂”。1937年开工,1942年落成。分引水、发电、供电三大部分,由主厂房、办公楼、水仓、引水渠、引水坝、碉楼、仓库等组成。南桥水电厂由德国西门子洋行工程师李必显勘测设计,厂区建筑面积6亩多,建厂时配置德国西门子制造的896千瓦水轮发电机两台,总容量1792千瓦。1955年增设哈尔滨电机厂制造的1000千瓦水轮发电机一台,装机总容量增至2792千瓦。南桥水电厂创建于抗日战争时期,是云南第二座水力发电厂,是当时云南地区设备最先进、总装机容量最大、引水流量最大、设计水头最高、输电电压最高的水电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文化遗产之一。2011年9月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
  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建成于1910年,是法国人建造的法式建筑,由车站站房、站长房、车站办公室等9幢欧式风格建筑及一处转车盘组成。2012年1月7日,芷村火车站历史建筑群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百年前的芷村火车站为一等车站,现在是滇越铁路上至今保留法式建筑较为完整的车站之一,也是滇越铁路上唯一的双翼站房。芷村是火车拉来的集镇,百年前有着商铺林立和餐饮兴旺的盛景。如今,它更添了几分岁月静好的韵味,熙来攘往的人群中弥漫着一份从容与恬淡。每逢周三的集市,街头巷尾回荡着新鲜水果的叫卖声,人们尽情享受着热气腾腾的羊肉米线带来的满足感,而一家接一家的民族服饰店则展示着斑斓的风情。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芷村街天满足你对平凡生活的全部向往。……[详细]
29、企鹤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企鹤楼
  企鹤楼,民国,云南省石屏县滇南名胜。既是一处景点,也是一栋建筑。景点位于石屏县异龙镇珠泉街66号石屏一中内,始建于1923年,坐北朝南,由准堤阁、三佛殿、石拱桥、喷珠池、企鹤楼、二门、大门、厢房、碑亭组成。企鹤楼为石屏人民感戴学校名士陈鹤亭先生对当地教育作出的巨大贡献而兴建。楼为四重檐歇山顶建筑,高21米。檐柱从第一层直通第二层檐檩,柱础为青石,方形素面。第二层有走廊。第三层八面开窗,窗为圆棂窗,屋顶八角飞翘,青瓦铺顶,顶部有三台宝瓶。其建筑规模独特,雄伟壮观,结构严谨,工艺精湛。它同时具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艺术和西式建筑艺术的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历史文化特色风貌,在滇南建筑中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详细]
新安所古建筑群
  新安所镇是一个传承千年的军屯文化古镇,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军事地位,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建立贲古县,设制于新安所一带,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在新安所设立守御千户所,驻扎军人,屯田戍边之后,地名一直沿用新安所。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建新安所古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所归蒙自县。2000多年的历史沧桑,1000多年的军事活动,孕育了新安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留下了区域内星罗棋布的文化古迹,现存明清历史街道5条,军事遗址3处和土寺庙9座,古民居120余座,古墓葬800多座,古石碑23通和古戏台、古商铺、古驿道等众多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10月7日,新安所古建筑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个旧云庙(个旧市博物馆)
  个旧云庙个旧云庙位于个旧市五一路南端,全称云省庙,又名云南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复修于1918年。天井正面是中殿,左右是厢房,殿前装有刻着十二生肖的青石护拦,殿为五开间,双搭两进结构,平脊飞檐,大型品字型屋架、单檐歇山顶建筑。中殿后面是云庙主殿关圣殿,关圣殿右侧是(石共)玩殿,左侧为财神殿。三殿均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宝顶鸱吻,翼角起翘。为清代及民国年间个旧锡商及金融、经贸活动中心。存有“个旧公议厂规”、“崇祀开山矿王序”、“会议个旧厂条规序”等矿业碑记。现为个旧市博物馆所在地。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电话:0873-7655866地址:云南省红河州个旧市区五一路南端……[详细]
白寨大桥
  白寨大桥位于滇越铁路沿途的屏边县,因靠近白寨站被称为白寨大桥,是云南段上最大的铁路桥,历经数十年风雨却依旧雄伟屹立。据悉,1907年法国人修筑滇越铁路时,在屏边县湾塘乡与白河乡交界的白寨附近,被一条巨大的山沟挡住了去路,便在这里架设了一座钢塔架桥墩铁路桥,其建筑规模是滇越铁路滇段中最大的一座。史称“白寨大桥”。白寨大桥有8座钢塔架桥墩,最高的3、5、6、7号墩有34米,在1965年贵昆铁路上的可渡河特大桥建成以前。白寨大桥一直是中国桥墩最高的钢塔架桥墩铁路桥,桥梁为17段8米上承箱式钢钣梁,全长136米,其中有84.3米的长度处在半径100米的曲线上,桥面和桥墩总重374吨。……[详细]
石屏火车站
  石屏火车站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境内的寸轨个碧石铁路,是中国首条民营铁路,1903年始建。石屏段于1936年10月建成通车,1970年改建为米轨,2005年停开客运列车,货运照常进行。近百年来,个碧石铁路为滇南地区乃至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如今,石屏站仍然是滇南地区货物集散地,继续为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而且,石屏站是个碧石铁路上到今保存完好的法式火车站。从碧色寨延伸到个旧,再由两地中心处的鸡街伸展到建水和石屏。个碧石铁路自1915年5月开工,直至1936年10月10日才全线开通。这条或许是中国修建时间最长的铁路,实现的是一群硬骨头式的中国工商业者的铁轨梦想。……[详细]
泸西万寿寺三佛殿
  万寿寺又名西寺,位于红河州泸西县城西北铁笼山麓。万寿寺建于明代嘉靖初年,现存三佛殿为明代嘉靖初年所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16.8平方米。大殿为五开间五进间,一层通透至二层,不设楼板。前檐设廊,前檐金柱之间均施隔扇门,其余三面均为墙体围护。柱子计有两围,即外檐柱和金柱,金柱支托着上檐屋面。一层前檐及两山面檐下、二层檐下均用斗拱,外檐斗拱雄健庞大,形制古朴,气势巍峨,彰显元明风格。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又极富装饰性,为典型的明代建筑,整体结构保存完好,为云南省留存不多的明代建筑之一,是研究元明时期云南建筑的实物例证。2019年10月,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蒙自玉皇阁
  蒙自玉皇阁又名通明阁。始建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由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成,中间的玉皇阁在清康熙二十六年(1627年)曾重建,东西两阁位于玉皇阁两侧,清雍正十二年(1731年)建。玉皇阁及东西两阁组合在一起呈“三阁鼎立”之势,为蒙自县城时代最早的一组建筑,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位于蒙自县城的最高位上,是古时阴阳家所称的蒙坝龙头,建阁者的愿望是把阁建在这里,以镇住蒙自龙气地脉,使蒙自能消灾平安。今天的玉皇阁也的确是蒙自人民寄托自己保安和幸福愿望的地方,初一和十五的香火都很盛。平时还有一些民间艺术在这里弹洞经,更为玉皇阁增添了一些庄严肃穆的气氛。洞经音乐本是道家诵经的乐章,入清以来,儒、释、道合流,道教日衰,儒家兴盛,洞经音乐逐渐为儒生把持而成为儒家乐礼。故除道、释两教的庙会演诵外,儒家祭祀……[详细]
鸡街火车站
  个旧鸡街火车站位于云南省个旧市鸡街红旗路南端。建于1918年,1921年建成投入使用,主要建筑为中西合璧的仿法式建筑,有站房、候车室、储运室、行车道等,为个碧石铁路的中心枢纽站,东达蒙自,南抵个旧,西至建水、石屏,北至开远、昆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个(个旧)碧(碧色寨)铁路终点站。个碧铁路系由云南民族资本集资兴建,轨距仅宽0.8米,为窄轨铁路,现已改成标准轨铁路(轨距1.2米)。旧火车站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坐南朝北,站内设有候车室、货运室、行车室、调度室等建筑,均为砖混结构,设百叶窗。候车室平面方形,两层,通南阔8米,南面设有月台。……[详细]
云鹏图书馆
  云鹏图书馆云鹏图书馆位于泸西县城县第一中学内,建于1933年。图书馆内-代古籍善本及四部丛刊,张冲赠《万有文库》等典藉,今为泸西一中图书馆。图书馆为中式建筑,单檐楼房五间,四周设回廊,面阔26.1米,进深5.8米,通高11.6米。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云鹏图书馆由张冲捐资修建,以张冲的字云鹏作馆名。张冲(1899-1980年),彝族,泸西县人。他早年任滇军师长、军长等职,北伐及抗日战争均立战功,尤以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军功卓著。后至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曾任云南省政府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详细]
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
  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永历丁亥年(公元1647年)因张献忠起义军属部攻破建水城池而被焚毁。永历甲午年(公元1654年)重建。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重修正殿。现存建筑为三进院建筑。崇文塔,始建于元,明代重修。清嘉靖四年(公元1799年)因暴雨倾圮被毁,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重修,也称“白马寺”塔。玉皇阁及崇文塔是记录和反映建水宗教历史发展进程中佛、道两教相互融合,塔院相处的重要史证,是建水众多以“文”贯之命名的历史悠久的重要建筑之一。2019年10月7日,建水玉皇阁及崇文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白沙井烈士墓
  白沙井革命烈士墓已迁入宝山公园(宝山烈士陵园),宝山烈士墓位于宝秀赤瑞湖北岸宝山阁背后的土主庙东侧,那里静卧着在同在一次战斗中牺牲的11位烈士,这些烈士原葬于距牺牲地二三百米的宝秀镇柏仁村前白沙井东侧,1984年清明节迁葬于此。宝山烈士陵园内有墓葬10座,却埋葬着11名烈士,其中一墓中同葬的两人系同胞兄弟。墓地坐西朝东,面阔17.55 米,进深5.32米。墓碑为青石刻制,每座碑均高85厘米,宽52厘米,厚15.5厘米。墓周围用水泥围砌,呈长方形,长2.02米,宽52厘米,厚15.5厘米。每逢清明节,附近学校的中小学生都要到那里祭扫,缅怀革命先烈。……[详细]
建水福东寺
  福东寺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太史巷街62号,在小桂湖边。始建于明嘉靖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重建。福东寺因为有明嘉靖年间状元杨升庵居住过而与小桂湖名声远扬。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临安知府贺宗章还将杨升庵石刻画像翻刻在福东寺石碑上并题诗,现为云南省仅存的一幅杨升庵石刻画像。杨慎(1488-1559年),原籍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字用修,号升庵,是明代著名宰相杨廷和的儿子,被称为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杨慎十九岁应四川乡试考中举人,二十四岁应殿试,是明代四川地区唯一的状元。景点位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 太史巷……[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