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贵州省 > 黔南州旅游

黔南州文物古迹介绍

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
  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位于瓮安县城东北24公里处。擦耳岩山势险峻,一条羊肠小道,象干人头上的包头帕,盘旋在陡峭的山崖上。这条路宽只有0.6米左右,人行其间要擦耳而过,故得名“擦耳岩”。1934年10月1日,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在黄平、施秉突破国民党军的堵截,于10月3日进入瓮安老坟嘴。国民党瓮安团防队得知红军逼近,奉令赶到擦耳岩,借助天险堵截红军。谁知红军进攻神速,未开一枪就击溃瓮安团防队,生擒团防队长及10名乡丁,占领擦耳岩。次日,红军主力通过擦耳岩到达猴场。同年底,红一方面军一、九军团及中央军委纵队亦通过擦耳岩险关。门票:免费对外开放。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行车线路:瓮安县城乘座开往金蒿村的客运班车,在金蒿村站点下车即可到达。瓮安至永和镇金蒿村擦耳岩红军战斗遗址有25公里,瓮安至金蒿村发车时间:……[详细]
中坝烈士墓
  中坝烈士墓中坝烈士墓位于中坝乡政府驻地东南方向0.5公里的后头坡,地处东经106°22′30,北纬25°53′,海拔1110米,距县城30公里,共葬有7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1950年,贵州匪患猖獗,当时盘踞在长顺县的匪首曹绍华是蒋介石任命的“贵州-自卫救-”司令,这股土匪,四处0淫、掳掠,残害百姓,是贵州最凶恶的一股顽匪。一九五0年十月初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四0团二连一排将被击溃的曹绍华匪部中的一股顽匪追至中坝,在中坝经过3天激战将土匪全歼。战斗中我方牺牲7名战士,他们中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只知道其中一名战士姓胡名宝刚,其佘未知。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将这7名烈士留在中坝,载入解放中坝的史册,让后人永远缅怀他们的英雄事迹。1992年4月29日长顺县人民政府以长政字(1992)12号文将中坝烈士……[详细]
吴学礼烈士办报遗址
  吴学礼烈士办报遗址营盘乡位于长顺县西部,总面积68平方公里。距县城23公里,属山地地形。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宜人,全乡森林覆盖率为89%,空气清新宜人,可说是天然氧吧。革命烈士吴学礼曾在这里生长和进行革命活动。他创办的《大众报》是黔南最早的进步报刊;这里,曾是红军长征时驻扎过的地方,在松港村几面斑驳的民房墙壁上,当年红军书写的大红标语至今依稀可辨。那鲜红苍劲的字迹,像一簇熊熊燃烧的火苗,像一个毫不动摇的信仰,更像一粒饱满的种子,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红军经过这里发生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村里的长者如数家珍。这里至今还保留着的一整套古法造纸术,见证着人类从文明走向文明的坚实足迹;走进这里,你会感受到在这里生生不息奋斗的人们的那种淳朴、善良和勤劳的良好品质。……[详细]
都江古城遗址
  都江古城遗址位于都柳江风景名胜区上江村,坐落在都柳江与排长河环绕的山坡上,是贵州最悠久的的历史古城。早在唐代贞观三年就在此设应州府,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降为羁縻州;清朝雍正八年改设都江厅,并于清代雍正九年修筑土城墙。次年,贵州布政使常方伯察其地势,以“苗初归附,土城易圮,难以震慑”为由,呈准改建石城。雍正十一年开工,十二年竣工。城垣平面布局呈椭圆形,周长1915米,墙高因地势7米不等,厚2.5米。设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四大城门上设有文昌阁,安放炮台8座,大土炮8门,小土炮10门。城内建有通判署、文昌阁、关帝庙、万寿宫、炎帝宫、孔子庙、观音庙、湖南会馆、江西会馆、接招馆、接宗馆、水师营等。该城垣系清初贵州实行改土归流时期设置的“新疆六厅”城遗迹之一。……[详细]
宋钦故居
  宋钦故居宋钦(?~1381),族名宋阳举,蒙古名宋蒙古歹,元靖江路总管宋阿重之孙。原世袭草塘平夷宣抚使司宣抚使。于元朝宣正年间(1341~1368)从草塘迁居顺元城(贵阳),任八番顺元等处沿边宣慰司同知,因平寇保境有功,授昭勇将军,八番顺元等处宣慰使元帅,加镇国上将军。并四川等处行省参知政事。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赐宋蒙古歹为宋钦,授怀远将军,世袭贵州宣抚使司同知,次年升贵州宣慰使司同知。宋钦对元明两朝都建有功勋,为宋氏家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死后,其妻刘淑珍代袭其职。宋钦故居位于村内,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由正房、右厢及龙门组成,雕花门窗,据说建于明末,后多次维修,未考。2006年大规模维修,现已辟为“瓮安历史沿革及历史名人”陈列馆。……[详细]
26、八角庙
八角庙
  八角庙八角庙位于太阳乡硐口村冷水组摆朗河边的菠萝山顶上。菠萝山相对高度约500米,山形奇特,酷似陀螺,头大颈小,四周悬崖峭壁,无路可登。但是,清朝康熙年间,冷水寨的王正论、王正常等人却不畏艰险在山顶上修起了威武壮观的一座八角庙。300多年来,八角庙经受了风风雨雨的考验,仍安然无恙,外墙壁依旧红彤彤的,可见古人高超的建筑艺术。本世纪80年代,惠水县文化馆和雅水区文化站的青年黄学林、杨昌飞等曾攀登该庙考察,发现庙内墙上绘有许多精美的图画,却没有供奉菩萨,颇为奇特。90年代初,雅水区合爱乡的一名好奇的青年学生满怀热情攀登到庙里参观,可是爬下来时,由于绳子断而不幸摔死。所以,对一般人来说,八角庙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人们只能在山腰望之兴叹!……[详细]
南明永历皇帝陵
  南明永历皇帝陵明王朝政权被清朝推翻后,公元1644年,明永历帝朱由榔在广东肇庆被拥立,史称永历皇帝。南明王朝被清兵击败,永历帝于公元1657年逃至云南。公元1661年,永历帝率亲信40余人逃至缅甸。“咒水之难”后,永历帝逃离缅甸,在昆明遇害。明朝重臣扶纲曾随永历帝辗转入滇,因公元1657年回故里都匀而躲过“咒水之难”,获知永历帝遇害的消息,扶纲即通过原来的部属,千方百计找到永历帝的残骸,归葬于故里高塘山上(《中国文物报》1996年11月17日),建起永历帝陵。永历帝陵位于都匀市郊12.5公里的大坪镇普龙村。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时任贵州省长的任可澄令省志总纂陈矩修省志时,确认并整修。……[详细]
28、禅阳寺
禅阳寺
  禅阳寺  位于马店乡沈营村,南依阜蚌公路,北邻黑土沟,遗址现状为一处中间略高、四周低缓的坡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集有鸭嘴形、扁凿形(表面有凹槽)、圆锥形鼎足。器形有夹砂红陶蓝纹罐形鼎,腹饰宽凹蓝纹的夹砂厚壁缸等。时代稍晚的陶片,其纹饰有大方格纹、方格填线纹、小方格纹、蓝纹和绳纹等。陶色以红陶为主,黑陶较少。距地表10厘米以下,有大量红烧土,可能是陶窑或房屋遗迹。从采集标本分析,禅阳寺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分为早晚二期,其早期属大汶口文化,晚期属河南龙山文化。在遗址中曾采集到铜箭镞、蚁鼻钱、楚国货币等东周文化遗物,说明该遗址亦有东周文化层存在。已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德寿墓
  龙德寿墓龙德寿墓,位于惠水县城南8公里卧龙长坡西侧地势高旷之处。墓坐东朝西,呈椭圆形,封土高约1米,南北长约5米,东西最宽处约3米。墓前有草坪拜台。明代所立碑记早已荡然无存。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重立的墓碑正文为“明敕封御前安抚事龙公讳寿德大人墓”,右面小字竖书“大清嘉庆二十年季春吉谷旦”,左面竖书“长官司男文光祀,十七世孙长官司定和等重建”。龙德寿系怀远大将军(佩虎符),于五代后梁时受楚王马殷派遣率柳州八姓兵马讨伐黔中道两江溪洞蛮,经过几年战争,取得了胜利。为防止反叛,龙德寿与八姓兵马屯驻戍守,古称“八番”。……[详细]
广顺广福寺
  广福寺广福寺位于广顺镇北场村后街下段北侧,地处东经106°22′30,北纬26°12′50!海拔1280米,距县城27公里。其始建年代为清乾隆九年(1744)。八字庙门而入,有一六角塔,为六月二十八烧千障(纸钱)用。经一院坝是庙的四合院,左两间叫“孤魂祠”,右五间为“道人舍”,五间大殿,中供“城隍主者辅德大帝”(简称“城隍老爷”)塑像,左右供东狱、南狱大帝,还有各种泥塑木雕菩萨。每年农历七月半都要抬城隍老爷出游,俗称“抬神”大批信男善女跟随出行,各家各户备纸烛果品迎接,场面热闹非凡,这已成为广顺民俗的一大特色。……[详细]
31、九龙寺
九龙寺
  九龙寺九龙寺位于惠水县城西部的大龙乡,距县城8公里,油路直达景区,交通便利。九龙山九座山峰以左三、右三、后三的顺序排列成一把天然的大椅子,中间另有一座小山峰傲居主位,呈九龙抢宝之势,在亿万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声地演绎着“九龙浴佛”的庄严场景,九龙山因此而得名。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开山祖师古源禅师云游至此,以其高超的佛法成就感得种种瑞应,定义此山乃天然的“九龙浴佛”圣地,创建了九龙寺,作为“太子佛”应化道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九龙寺面积500多亩,是全国唯一的太子佛道场,是贵州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地址: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九龙山……[详细]
观音山战斗遗址
  红军战场遗址 1935年3月中央红军南渡乌江经过龙里。4月6日先头部队由开阳县进入洗马河一带。4月7日红军主力进入龙里。8日,左路军佯攻龙里,于今响水河景区内的播箕堡前与敌滇军孙渡手下龚顺壁旅十四团遭遇,经激战敌败退播箕桥南岸对峙。红军向观音山急进,在哨关田与滇军十八团遭遇急战。敌军飞机轰炸元宝、哨关田、王关等地,红军牺牲15人。红一方面军曾在观音山与敌激战4小时。1936年1月红二、六兵团在观音山会师。观音山革命战斗遗址于198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边阳文昌阁
  位于边阳镇一小校园内,距罗甸县城42公里,为县级重点保护文物。此阁建于清初,原址在边阳车站沙井边,后因年久失修而毁坏。1929年,在边阳坤士黄仁昭的倡议下,边阳成立“公益维持会”,黄仁昭任会长。公益维持会发起募捐修复文昌阁,四方民众积极支持,捐资献物,次年7月,新文昌阁在罗北小学校园内(现边阳一小)修建竣工,同时新修校舍三栋。文昌阁翘角飞檐,巍然屹立,四周古树挺拔,郁郁葱葱,窗花雕刻精巧细腻,独具一格,檐柱花鸟动物,栩栩如生,门前一对石狮,雄视远方,威严不可侵犯。……[详细]
34、苦竹庙
苦竹庙
  苦竹庙苦竹庙位于广顺镇北场村上街北侧马鞍山脚,地处东经106°22′30,北纬26°12′50,海拔1280米,距县城27公里。始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占地250平方米,座北朝南。木雕工艺精湛,毁于文革时期,后年久失修不经风雨剥蚀,雕板现藏于广顺镇政府。其保护范围及周围建设控制地带为东面至喻家兰、金帮明屋基,南面至马路,西面至代勒忠屋基马鞍山脚,北面至马鞍山脚。1992年4月29日长顺县人民政府以长政办(1992)12号文公布其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龙寺遗址
  灵龙寺遗址 灵龙寺(原名三王庙)位于龙架山景区龙宝山南侧海拔1275.0m山梁上。背靠龙宝山,面向龙里河,左右有山峦拱卫,乃藏风聚气之地。该寺相传建于明末,庙址占地面积约800m2,有前殿、大殿、后殿,供奉龙王、玉皇、天官、地官、水官、寿星、文昌、财神等神祗,曾经殿宇巍峨,香火旺盛。今仅存遗址。 ……[详细]
斗篷山景区
  斗篷山旅游景区位于贵定、都匀、麻江三县(市)交界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主峰和“天池”位于贵定境内,海拔1961米,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保存着原始生态环境,具有神秘探奇性。亮点推介:斗篷山巍峨雄峻,大气磅礴,竹林苍莽,山野深幽,苔藓裹树,树根缠石,天池绝妙,景观奇特,是贵州不可多见的名山,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详细]
蔡伦庙遗址
  蔡伦庙遗址 蔡伦庙遗址位于猴子沟景区东部纸厂沟内,是当地人为供奉我国古代科学家、造纸发明家蔡伦而建。该庙有正厅五间,对厅三间,厢房三间。由院门进入,院墙围起,正厅除供蔡伦塑像外,还供有太上老君、关帝圣君等神像,正厅雕龙画栋、斗拱飞檐。但现已毁,仅存地基、石鼓、残垣。 ……[详细]
38、扶纲墓
扶纲墓
  扶纲墓扶纲(1602—1687),字允常,都匀人,明末(公元1639—1644年)崇祯时期先后担任吏部员外郎、大理寺观政、光禄大夫、兵部、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清兵入关后扶纲即归故里都匀,从事讲学和史学、地方志编纂,清康熙十六年(公元1687年)病逝,葬于城北七星山下。……[详细]
柳天成墓
  柳天成墓柳天成墓位于都匀市坝固镇。柳天成为都匀鸡贾(今坝固镇东风村)人,是清咸丰、同治年间著名的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四月,在抗击清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详细]
傅玉书故居
  傅玉书故居傅玉书(1746~1812),字素余,号竹庄。清乾隆三十年(1765)乙酉科举人,曾任江西福安知县,署瑞州府铜鼓同知,任职三年便罢官回原籍。所写戏曲剧本《鸳鸯镜传奇》,开创了贵州戏剧先河,编纂了全国第一部私家县志《桑梓述闻》,编辑《黔风旧闻录》、《黔风鸣盛录》24卷、《竹庄诗文集》40余卷、《读书拾遗》10卷、《汉诗笺》4卷、《古今诗赋文抄》等诗文集,研著易经《象数蠡测》4卷、《卦爻蠡测》2卷。一生著述颇丰,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研究瓮安历史及易经提供了重要资料,堪称黔中文化巨擘。《贵州通志》称:“时海内学子无不知有竹庄者”。其故居为县级文保单位,穿斗式悬山青瓦顶木构建筑,由正房、两厢及龙门组成。建于清初,后经多次拆分,存正房及左厢,现已辟为“瓮安文化名人”陈列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