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旅游

梧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藤县龙母庙
  藤县龙母庙是西江流域与广东悦城龙母庙、广西梧州龙母庙(龙母太庙)并名的庙宇。位于广西藤县西江大桥下的胜西村,经南宁至梧州二级路到县城可到达。是传说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龙母的出生地。北宋《太平寰宇记》曾对藤县龙母庙位置作了记述。毁于“0”,1994年民间重修,现有龙母庙印章、蛇身狮面神兽一尊、莲花柱墩,以及雕刻有“龙母娘娘”字体香炉等文物。藤县是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西江流域以至东南亚群众信奉的龙母及龙母传说有关的豢龙潭、龙颈、回龙洲、龙潭峡、龙湾、龙巷露台、石龙、龙巷村,历代《藤县志》均有记载。每年农历初一“龙母诞”和八月初五“龙母得道诞”,信众都到龙母庙举行仪式祭拜。“龙母诞”前夜,藤县民间会选派四名净身的良家妇女至龙母成长地的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为龙母更衣淋浴,仪式神秘。当地群众敬仰龙……[详细]
龙母庙遗址
  龙母庙遗址龙母是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她治病救人,带领百姓抗洪救灾,治理自然灾害,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她以“利泽天下”为最高理想,受万民敬仰和爱戴。龙母庙遗址在龙母的诞生地——古代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现在的藤州镇胜西村、西江大桥南桥头。藤县龙母庙历史悠久,1108年宋代的微宗皇帝曾赐额为“孝通庙”,宋代国家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记载有藤县的龙母庙。藤县龙母庙是与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龙母庙、梧州龙母庙并名的庙宇。现在的龙母庙是在原址新建的,庙里存有龙母庙印章、蛇身狮首兽一尊、莲花柱石墩,以及刻有“龙母娘娘”字体香炉等文物。每年农历五月初一龙母诞、八月初一龙母逝世的日子都有庙会活动。龙母诞期广东省悦城龙母庙都会邀请藤县派出四位良家妇女,到悦城龙母庙为龙母更衣沐浴,出发仪式在这里举行,仪式充满淳厚民……[详细]
梧州允升塔
  梧州允升塔在梧州市西江南岸锦屏山。清道光三年(1823年)建。据两广总督阮元诗:“云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岗吉上,从此其兴。”而名为“允升塔”。相传允升塔是吕洞宾为救一对鸳鸯鸟而掷下的一杆笔。塔平面六边形,底边长3.9米,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6米,塔身叠涩出檐。底层以及三至七层正面各开券顶门,二层各面相间开长方形、圆形窗,其余各层相间、上下相错开5个方形窗。塔顶六角攒尖。塔内各层设木楼板和木楼梯。门额有阮元题刻的“秀发梧江”、“观文成化”、“光射牛斗”等石匾。1982年维修,改木楼梯为铁楼梯。保护范围:以允升塔四周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范围内。……[详细]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
  岑溪五世衍祥牌坊座落于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该牌坊是清朝同治皇帝为表彰岑溪水汶镇南禄村百岁寿星刘运昌五代同堂而建,始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砖结构,牌坊高11米,宽10米,厚1.1米,牌坊顶翘角飞檐,坊身有各种人物、花卉、鸟兽等灰塑,造型雄伟独特。牌坊上还镶嵌梧州知府、岑溪知县等官宦的题词。五世,一世相当于20-30年,五世就是前后最少跨越150--200年,已接近一个朝代。五世同昌,其实就是五福临门,每一个世代的人代表着一种福气。三世同堂普遍,四世同堂比较少,五世同堂相当少,这种情形大多数的最老的寿星是超过90岁。景区地址:岑溪市水汶镇北约2公里的石村乘车线路:在梧州乘至岑溪的大巴,再转至景区的小巴即可……[详细]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包括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位于梧州市万秀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中共梧州地委旧址和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已辟为免费开放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西领导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是中国共产党广西党组织的诞生地,对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史特别是广西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以此为契机,梧州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说话。目前,梧州市有关部门已与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系对接,计划对地委、特委旧址进行进一步修缮,为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切实做到保护好革命文物,弘扬好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继承好革命文化奠定基础。……[详细]
韦竹平故居
  韦竹平故居韦竹平故居位于文圩镇道义村,为蒙山著名民间拳师韦竹平故宅,是今县境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清光绪年间的民宅建筑。故居为整体结构,分前后两座,每座为一厅两房,前后座之间有左右横廊相连,构成一个四合院。总可居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青砖墙壁,瓦木盖顶,极其牢固,虽经历百年之久,但仍无甚损坏。屋前厅檐下,有木雕花鸟5幅,千姿百态;有7幅泥塑动物图案,塑鸟、狮、鹿、犀牛等动物20多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外,厅堂饰画还有各种书法和山水画等。后座厅堂正梁底下的两边墙上各有一幅3平方米的山水鸟壁画,天井廊檐有以手工制作的穿花门及经过精心雕刻的菊花连体门。现在该处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冠盖总庙
  冠盖总庙位于龙圩区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 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香土气息,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和市民来烧香和燃放鞭炮,香火十分之旺。游客可感受浓重的道教和佛教色彩。……[详细]
28、邓公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公庙
  邓公庙位于岑溪市南渡镇南渡街。距梧州市区100公里、距岑溪市区20公里。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及当地民俗文化的游览胜地。邓公庙为硬顶砖木结构,由前殿、后殿和中廊组成,以青砖为墙,梁架为穿斗构架,梁、柱、枋、檀均为格木制作。前后殿雕板封檐、红柱挺立、画栋彩梁、如意斗拱、街接前后殿的廊为券栅卷顶、左右两侧饰镂刻花卉。它始建于明末,现在保存下来的是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的。庙内有4根盘龙柱,高4米多、直径40厘米、每根木柱精雕一条神态威猛的蟠龙,是广西唯一仅存的古代木雕艺术珍品,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及中国古代建筑的博大精深……[详细]
长寿风雨桥
  长寿风雨桥长寿桥,始建于清嘉庆六年(即1801年),后几度重修。当年因穿越县城的湄江两岸多长寿老人,故湄江县城段称为长寿江,横跨在长寿江上的这桥就称为长寿桥。此桥最新重修于2002年3月,2004年2月11月竣工,既有现代建筑之气派,更具古色古香之风貌,不但供人赏观江景悠闲小憩怡悦身心,人桥共臻长寿佳境,而且对改善环境,发展本地文化旅游经济事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深远作用。王光英、启功为桥题了字,潘琦、吴善茂留下了墨宝,蒙山籍老先生梁羽生、黄百裕、李永仁为桥撰了联,梁羽生的联曰:长剑高歌湄水长虹辉剑气,寿星微笑蒙山寿城应星文。……[详细]
汉丁孝子祠
  丁孝子祠(岑城),又称“汉丁孝子祠”,位于城区北部,是为纪念汉代孝子丁密而建,是岑溪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家庭教育实践基地。建于清朝康熙二十年(1681),2011年加固维修、恢复仿古以及全貌修复。建筑占地面积310平方米,现存前院、前座、中座,前院有博山围墙,拱形院门。前座与中座之间有天井、边廊。祠内墙檐彩绘壁画,内容有书法、人物故事等。中座正脊、垂脊灰塑博古、金鱼,石榴、桃等,布局合理,工艺古朴华美。祠内有四根柱子至顶组成抬梁穿斗构架。汉丁孝子祠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藤县袁崇焕故居遗址
  袁崇焕故里位于藤县天平镇新马村位于绿水环绕的浔江边,距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18公里。这个村原名叫白马莲塘村,后来为了区别平南县白马村改成新马村。新马村榕树成荫,风光秀丽,有袁崇焕纪念碑、袁崇焕手植榕、宅基地、莲花柱石墩、喂马槽、河滩跑马场,还有袁崇焕祖父袁西堂、父亲袁子鹏墓、袁妻跳江石等,以及何家祠堂、开明中学、莲花井,还有一群古色古香的建筑、青石板路面和散落房前屋后雕刻精美的石条、石墩等众多文物古迹。藤县袁崇焕故居遗址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梧州西竺园
  介绍    在梧州市岗岭路珠投岭。是梧州近代最大的佛寺。1933年建,有门楼、西竺堂、观音殿、大雄宝殿、厢房等6座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近年维修一新。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弥陀、药师和地藏观音菩萨像,珍藏《大藏经》共7173卷,还有铜鼎、铜钟、铜灯塔等。广州六榕寺法师党澄、桂平西山龙华寺法师巨赞、广西佛教会的道安等先后来此讲经。是梧州市佛教活动的场所广西梧州市……[详细]
感报寺铜钟
  南汉铜钟,为南汉太监吴怀恩出资于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所铸,原置于感报寺内,后放置于光孝寺(大雄寺)冰月阁。民国20年(1931年)移至中山公园晨钟亭内,曾作为市民报时用。铜钟呈垂铎形,兽首,高120厘米,口径56.7厘米,重250公斤。钟上饰有十字线隔开的花纹及铭文,铭文内容是吴怀恩所述“龙图永固”的历史,款文共87字。广西古老的铜钟,除容县开元寺的唐代铜钟外,就是梧州光孝寺南汉铜钟。南汉铜钟虽历时千余年,但仍完整无损,击之声音洪亮。1963年2月,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茶山湖水库
  山湖秀色胜景位于蒙山县城北四公里处,为蒙山新辟的一个游览区。这个茶山河建起的茶山水库,纵深十四公里,是农田灌溉,发电,游览综合性的高山湖泊。茶山口宏伟的水库大坝两侧,像雄狮的山峰,遥遥相望,自古称此景为“双狮把塞口”。泛舟湖上,两岸奇峰罗列,青山倒影,鸟语花香,人在画中游。峰回水转,可观赏到那神态端庄,栩栩如生的古代妇女形象的石人山,以及“白马饮泉”、“金鸡啼岸”、“石鼓浮星”等胜景,增加无穷的情趣。……[详细]
梧州近代建筑群
  梧州近代建筑群梧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骑楼城则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梧州骑楼文化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3年,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的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城”。2013年5月,梧州近代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大同酒店旧址。保护范围: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墙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2.广西银行梧州旧址。保护范围: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墙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3.梧州北山自来水厂。保护范围:自来水厂主体建筑四周墙基范围内。……[详细]
灵济寺与园雕石佛
  灵济寺与园雕石佛灵济寺遗址在塘步镇(原赤水乡)大元村石银岭北坡的半山腰平台上。2000年4至5月,广西博物馆对灵济寺遗址进行抢救挖掘,初步整理文物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灵济寺遗址出土的圆雕石佛造像比例协调,面相丰满、圆润,线条流畅,形神俱佳,反映建造灵济寺的古人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精工雕刻艺术,应是唐宋时期的产物,说明佛教曾在当地风行,这个灵济寺在广西是极为少见的。……[详细]
梧州炳蔚塔
  位于西江南岸的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青砖结构,塔身呈六角形,高7层,34米。每层塔檐筑莲花图案浮雕,十分壮观。首层有清代梧州知事袁渭栓刻的文峦耸秀,二层碑额炳蔚塔(已遗失)3字,为清代状元广西运使陈继昌书刻。保护范围:以炳蔚塔四周塔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20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范围内。……[详细]
长洲东华寺
  东华寺,位于梧州市区12公里左右的长洲镇龙平村大宕组东华山半山腰。相传,明崇祯年间寡妇张氏始创庙庵并置业供给。当时住持僧募化铜以铸佛像,适逢一采樵老妇给其布施一文铜钱,僧嫌其少而亵弃于池塘。在冶炼时炉中之铜跳跃而不熔,僧悔悟,跳下池塘搜回所弃之币,投入炉中,佛像才顺利铸成。同治年间佛像左肩上宛然有铜钱形藏于衣袖间。 ……[详细]
大楼黄氏宗祠
  大楼黄氏宗祠位于藤县太平镇健安中楼村,年代为清。大楼黄氏宗祠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宗祠主体建筑四周屋檐滴水为基线,向东南外延30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向东南外延15米,向南、向西、向北各外延5米范围内。……[详细]
广法寺遗址
  宋代时,镡津县宁风乡人(今藤县)出了个“诗如老杜”、“千年犹可照吴邦” 的契嵩。契嵩被宋神宗任命为僧录司僧正(相当于现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宋仁宗时又赐予契嵩“明教大师”称号。契嵩受业、修持的广法寺(其遗址在太平狮山的观音座莲附近)一时成为全国佛教研究的中心、教徒们最向往的寺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