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信阳市旅游

信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王台子遗址
  王台子遗址时代:商、周地址:罗山县高店乡王台子村……[详细]
峡口抗日忠烈墓
  峡口,地处今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城东北。清康熙年间编纂的《商城县志》记载:“邑之东乡距城三十里有山日:青山。巅岚苍耸,怪石嶙峋’两崖对峙,中通一径,因又名其处为‘峡口’”。“虽系通衢’实届僻壤,崎岖险阻,多暴客猛兽出没其间。”清人-《青山峡》诗云:“两峰霄汉耸,满峡气萧森。树色兼天落,云情出涧深。”峡谷长约1.5公里,谷底宽约80至200米,西北最高峰为鹰嘴山,海拔350余米,东南侧最高峰为晏家山,海拔240米。信阳至合肥公路穿峡而过,系豫皖东进西出之咽喉,历为兵争要地。七十七年前,国民革命军就在这里痛击日本侵略者,打了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恶战。1938年夏,日本侵略军兵分五路沿长江南北大举进犯武汉。其中一路于8月下旬沿大别山北麓西进。9月11日,日军侵占豫皖边境要塞富金山(位于固始县陈淋子镇红……[详细]
平昌故城
  平昌故城时代:汉地址:信阳市平桥区平昌镇古城村……[详细]
杨帆石桥
  杨帆石桥位于光山县净居寺名胜管理区杨帆村。年代为明。 杨帆石桥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
  位于新县陈店乡河南湾村东侧。第七军和鄂东特委领导人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徐朋人等发现这里位于鄂豫交界处,是军阀统治的空隙地带,并有数座山寨,境内崇山峻岭,地形险要复杂等许多有利条件。因此决定以此为依托,坚持革命斗争,并在附近的清水塘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清水塘会议,决定开辟柴山保,实现工农武装割据,创建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第七军在柴山保一带往返游击期间,将司令部设在水口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司令部旧址原为一寺庙名,为水口寺,坐西朝东,前后两排房屋各3间,南北厢房各1间,构成一个四水归池的天井小院。除前排房前墙为砖墙外,其余均系木柱土墙结构的灰瓦房,大门开在前墙正中。占地面积123平方米。1986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对旧址进行了维修,1996……[详细]
苏维埃列宁高等学校旧址
  鄂豫皖省苏维埃列宁高等学校旧址位于新县郭家河村,距县城30公里。旧址原为王姓地主庄园,共有房屋54间。1931年,鄂豫皖根据地迅速发展,急需各方面人才,因此,边区政府在此建立了列宁高等学校。校长杜孝生,选任教员、教官十余人,开设有政治、语文、数学、军事等课程。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1932年春学校迁往新集。先后共为根据地培养了800多名军政干部,有的同志后来成为我党我军的高级将领。196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中间两排和北首耳房27间。1992年对旧址进行了重点维修,并在前排大门侧墙上镶嵌有一块大理石保护标志。……[详细]
127、古梅塔
古梅塔
  古梅塔 :息影塔附近,明末为纪念无念禅师大徒弟古梅而建。塔体三层八方,高5米,由精雕细刻的花岗岩石砌成,碑额上有“古梅塔”三字,现保存完好。 ……[详细]
高敬亭故居
  高敬亭故居纪念馆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县县城南5公里,新集镇境内,地处县城至郑维山将军石、许世友将军墓旅游线路上,与新项路相距500米。故居建于1860年,1927年被反动地主民团烧毁。1982年经上级批准,县文管会对故居进行了整修。故居占地70m,为三间青砖瓦房,内设高敬亭遗像和经后人搜集的几张战场照片。2005年,县文物局再次对故居进行了整修,建成故居正屋六间,包括生平事迹简介陈列室、图片展厅、将军雕像室、院墙及门楼。高敬亭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曾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常委、鄂豫皖特区苏维埃主席、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兼皖西北党委书记、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五师政委、红军第二十八军政委等职。1934年11月,中共鄂豫皖省委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后,他与中央失去联系,在极其困难条件下,……[详细]
淮滨县半岗遗址
  半岗遗址,位于县城南王店乡半岗村,夹沟坝北50米。1978年文物普查中发现。遗址为高台地,北部紧靠半岗水库,地势南高北低,范围东西长184米,南北宽162米,高出地面2—4米。从断面看文化层厚约3米,土质呈褐黄色,在遗址的东南部发现有红烧土层。在地面已采集的遗物有:石斧、石刀、石镰及残陶片。陶片多为泥质夹砂灰陶,器型可分鼎、鬲、罐、钵、碗等。纹饰有蓝纹、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属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说明。2006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保护尚好。半岗遗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自整个遗址台地边沿为起点,向东、西、南、北各扩30米,为遗址重点保护范围。自遗址重点保护范围区线,向东西南北各处扩30米,为建设控制地……[详细]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
  鄂豫皖省苏维埃政治保卫局旧址,在新县城关首府路西的一所宅子里。原有房屋60余间,座西朝东,北临小西街,南与县电影公司相连。解放初至九十年代此旧址房内均由居民居住,房内乱改乱建严重。1999年由国家文物局拨款对旧址进行了修复,按原貌复原了-住室、办公室及各委办的用房。现为三排两进院,均系灰砖瓦房,共18间,前排5间临街,檐墙很高,因设保卫局时将原房前檐后移三米,北起第三间有一个向东的拱券(xuàn)大门,其余4间各有一个拱券窗户,门框和窗框都用条石雕成,并装有铁窗棂。东檐墙还保留战争年代留下的许多枪眼。这些都是当时驻扎保卫局时改建的,前排进深4.9米,中排进深7米,后排进深6米,中排北起第二间为前后通道,前院宽2.3米,后排院宽6米,两院北边都有配房,中排为格扇门窗,前院为局长办公室及保卫人员……[详细]
鄂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
  鄂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位于新县陈店乡胡子石村。根据党中央指示,1929年11月20日,在柴山保地区胡子石召开了中国共产党鄂豫边第一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9人,中央巡视员曹大骏、王平章出席了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鄂豫边特委,徐朋人、徐向前、王平章、徐宝珊、陈学润、詹才芳、周纯全、徐恕风、范进升等9人为委员,戴季英、郑新民、张心灼等5人为候补委员,徐朋人为书记,王平章为组织部长,徐宝珊为宣传部长。大会通过了政治任务、组织问题、苏维埃问题、军事问题、群众运动、宣教问题、共青团和青年运动、救济问题等九个决议。鄂豫边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及特委旧址坐北朝南,共有房屋10余间,均系青砖瓦房。正屋5间,前面有东西相对的8间配房,构成一座长方形大院。门前不远处有一条自北向南流的小河。大门楼和正屋顶用小……[详细]
饮水寺遗址
  饮水寺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淮滨县张庄乡八里村……[详细]
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
  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街道。1930年秋,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在这里兴建了红军后方总医院。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即改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其规模和建制已相当完备,以总医院为主,附属一个中医院,一个红色医务训练班,根据地内还分设6个分院和皖西北中心医院。总医院政治委员胡明政,院长孟焕然,副院长邵达夫。院部下设医务处、经理处、政治处,并办有《显微镜报》。总医院设内外两科,由门诊和病房两部分组成,有100多名工作人员,可作肠吻合、截肢等大手术。共有病床500余张,主要接收重伤病员,轻伤病员住在附近群众家里。1932年秋,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总医院楼房被烧毁。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原系砖木结构轿顶式楼房,坐北向南。东西长32米,南北宽24……[详细]
徐畈革命旧址群
  国家级红色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徐畈革命旧址群,位于河南省光山县西南30公里的晏河乡管围子村,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革命旧址群的组成部分。旧址群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文物保护单位25处,保护房屋367间,保护寨墙2千余米,总体建筑座东面西,前后共有七进。四面原设寨墙,墙外设壕,寨墙四角设堡,四面有门,并各有一桥。寨堡、寨墙及吊桥现部分倒塌。徐畈在明末已筑堡成寨,为徐姓地主庄园,民居建筑全为砖木结构,群体组合是背依中心,面对四方,家家相连,户户相通,具有浓郁的地方建筑特色。1931年元月,中共光山县委书记高敬亭率光山独立团一部和光山赤卫军千余人,围攻徐畈。当时的寨主徐作臣统领民团、红学会、黄学会等反动武装三百多人,凭着寨高、壕深、碉楼坚固,负隅顽抗。至2月初,……[详细]
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旧址
  一处位于新县八里畈镇宋家畈村,原为宋氏宗祠,现存房7间,占地700平方米;另一处位于新县箭厂河乡郑边大湾村,现存房4间,坐北朝南,砖墙瓦房。1947年8月底,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29日,野战军司令部进驻新县八里畈宋氏宗祠。在这里,刘伯承、邓小平指示,二纵队在大别山北面地区阻止尾追之敌,掩护三、六纵队向山南出击。同时,为了迅速建立立足点,命令野战军司令部民运部长穰明德到经扶县(今新县)担任县委书记,负责开辟地方工作。9月3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野司机关再次驻进此地。1947年1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部驻新县箭厂河乡郑边大湾村一家地主宅院。西首是总部会议室,会议室西侧是总部-邓小平、李先念、李达的住室,东首是无线电台机房。邓小平在这里召开过土改工作会议,并作重要报告。……[详细]
信阳红军桥
  红军桥 信阳市区东南17公里的五里店乡辛店村 辛店村有一座抗战时新四军五师所属的信(阳)罗(山)边县委指挥部为当地群众所修的灌溉、行人两用的渡槽桥。桥长107米,高2.6米,均由石条砌成,当地群众称它为“红军桥”。诞生在抗战时的新四军五师,主要活动在豫南、鄂中、鄂东北一带,并成立了豫鄂边区政府。为了打破敌伪顽的武装包围和经济-,边区政府决定在这一带兴建水利事业,发展生产。当时辛店、郝堂一带,南靠大别山,北靠平原湖泊,因水利失修,经常水旱灾荒不断,严重影响了边区人民的生活。为解决这一带农民的疾苦,一九四一年冬,信罗边区政府指战员带领群众一道冒着严寒挖沟运石,不到一年便建成了长约八百多米的灌渠。从此,山水顺着灌渠流入平原,使1500多亩稻田受益,为边区的抗战作出了贡献。这座“……[详细]
潢川霸王台遗址
  霸王台遗址属裴李岗文化类型。位于潢川县张集乡李楼村,霸王台又称“古台子”、“祖先台子”、“神农台子”,是潢川境内面积较大,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古文化遗址遗迹。据传,西楚霸王项羽路过此处,命士兵以衣服包土堆台,一夜间堆成此台,霸王于此处扎营安帐,遂有霸王台之名。霸王台高4米多,南北长310米,东西宽300米,台之西北方有一狭长的坡道,是上下高台的道路,台上及四周出土了大量文物,有石磨盘两件、残石磨棒一件,还有石斧、石凿、鬲、鼎、盆、罐、壶等。埋藏着石磨盘的文化层呈灰黄色,土质坚硬,厚0.6~0.8米,距地表深约1.5米。石磨盘呈长方鞋底形,前宽22厘米,顶部稍尖,后宽17.8厘米,尾部圆钝,腰部内收,下有4个圆柱足,通长49.7厘米,通高7.5厘米。通体磨光,制作精细,正面腰部稍有下凹,具有明显的……[详细]
孙寨遗址
  孙寨遗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甘岸办事处孔庄村孙寨村民组。遗址地处淮河上游左岸,右岸即为游河入淮处,也就是《水经注·淮水》篇“淮水又东,油水注之”所在。遗址主要由东南、西北两个台地构成,高出周围约2米。东南台地为椭圆形,东西182~284米,南北152~210米,面积5.2万平方米左右。西北台地近方形,东西84~127米,南北114~120米,面积1.3万平方米左右。两个台地周围均有壕沟环绕,现用作鱼塘,两者之间有道路相通。2008年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家栋石坊
  黄家栋石坊位于息县,年代为明。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抗日自卫团建立纪念地
  抗日自卫团建立纪念地,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城南25公里的泼河镇黄老湾,是抗日战争时期,光山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的抗日组织活动纪念地。1938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到光山境内。国民党军队闻风而逃,光山老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组织抗日力量进行自卫,保家卫国。泼河镇东部的黄老湾、邓冲、北湾等方圆2平方公里范围内11个村庄的群众联合起来,成立了800多人的“抗日自卫团”.凭着地方集中起来的20多支长短枪以及土枪、土炮、大刀,长矛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9月11日,日本约两个小队侵入黄老湾,全村人撤入山中隐蔽,当晚乘着夜幕,抗日自卫团挑选精悍的青壮年30多人摸回村里,一阵突然袭击打死两名日军后迅速撤出,如此反复,扰得日军彻夜不安,天不亮就撤走了。11月份一天,在陈石湾后山,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