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驻马店市旅游

驻马店市文物古迹介绍

孔庄遗址
  孔庄遗址位于驿城区水屯镇孔庄西南,一条小草河从遗址的南部边缘经过汇入宿鸭湖,南距练江河2公里。遗址南部的水泥路向西通到京珠高速南引线,南有新阳高速,西南是小李庄,东边紧邻孔庄。遗址座落在临河的台阶上,中部有一生产路把遗址一分为二。遗址平面近长方形,整个遗址呈南北向分布,南部较高,北部较平缓,南北长约355米,东西宽近300米,总面积约10.65万平方米。通过多次对遗址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可知该遗址文化层深2米左右,地表散落大量的陶片。已发现有灰坑、房基、灶坑等重要遗迹和大量红烧土及陶片。采集标本有陶片和石器,陶片质地有泥质、夹砂、夹蚌及磨光等。陶色有红、黑、灰、棕黄诸色。纹饰多为素面,兼有篮纹、弦纹。可辨器形有白衣红、黑彩陶罐、宽扁式鼎足、鸭嘴形鼎足、豆、碗、红陶钵等。生产生活工具有石斧、石……[详细]
薛庄渡槽
  薛庄渡槽位于嵖岈山镇辖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龙口遗址
  五龙口遗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诸市镇五龙口村北,距离驻马店市西北12公里,南距五龙口村约100米,东距诸市街120米,北临公路,西靠汝河。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40米,面积约28000平方米。该遗址于1981年5月发现,1982年12月和1983年11月又两次派有关人员实地调查。该遗址是突兀在地面上的一个大土冢,高出地面2米~6米。汝河流经遗址西部,河水冲刷土冢,形成断崖,群众称为“断子崖”。经考古钻探,文化层深度在2米~4米之间。从断崖上可以看到明显的文化层,有大量的红烧土,带形灰坑、窖壁。房基下层是红烧土,房子的居住面上有经过火烧的夹砂陶片,地面有一层白灰面。从地面采集到的石器多为磨制,也有少量打制石器。磨制石器有石斧、石铲、石矛、石镞、石球等,打制石器有黑色燧石尖状器、青石镰。采集……[详细]
大杜庄瓷窑址
  大杜庄瓷窑址位于驻马店市驿城区关王庙乡熊楼村。年代为宋、明。 2016年1月22日大杜庄瓷窑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凉马台古文化遗址
  早商古文化遗址,遗址东南西北呈长方形。东西长335米,宽261米,高1-4米,面积72360平方米,南高北低呈斜坡状,文化层较薄,大部为黄焦土,西北部多红烧土。地表散布有柱形鼎腿。加砂鬲腿,灰陶罐口沿,柳叶形石箭簇甑底,陶翁口沿,红陶搬等。纹饰多见兰纹,附加堆纹、指纹等,灰陶多红陶少,陶胎较厚。1985年文物普查时鉴定为商周文化遗址。位于新蔡县城西南28公里的佛阁寺镇吴岗村委前康店村西北500米处,距明临路仅1公里,距驻马店市95公里,距查岈山风景区12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1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50多公里。……[详细]
郭冢古文化遗址
  曲家岭文化遗址。文物散落地,该冢呈圆形,文化层较厚,高9米,占地4万平方米。遗址地表分布物较密,有凿状素面陶质鼎腿,细绳纹矮足低裆鬲腿,有细绳纹陶壶。红彩陶喇叭形高足杯,旋纹平底黑陶罐,黑陶纹金口翁口沿等;还有穿孔半月形石刀、石镰,素面陶纺轮、锯齿形蚌镰、石锛、残磨石器、骨锥以及大量蚌壳、蛤蜊、兽骨、鹿角、陶片等。北部多为红烧土、陶片灰陶多红陶少,成品器物少,遗址未探,一九八一年,经地区文物普查队鉴定为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遗址,距今有6000年。该冢位于新蔡县城西南4公里汝河北岸河坞大闸公路南边的关津乡郭冢村东北250米处,东距106国道4公里,北距明临路4公里,距驻新路5公里。距驻马店市106公里。距嵖岈山风景区130多公里,距薄山湖风景区120多公里,距铜山风景区160多公里。一九八一年……[详细]
泌阳太子岭遗址
  太子岭遗址位于泌阳县老河村西北1.5公里处。呈南北“人”字形状。总面积约2.1万平方米。遗址东侧靠黄土岭,西侧、北侧有古泥河道一条,河水由西南向东北绕遗址半圈流入舞河。遗址文化层丰富,每平方米最多可出土文物158块。采集标本有:石斧、石锛、石凿、石磨器、石箭头、陶纺轮、陶鼎腿、陶碗、彩纹陶片、兽牙、兽骨等。此地之所以称太子岭,据传是因为过去某朝有个娘娘犯了罪,同太子跑到这里,太子死后莽在此处,故得名。属龙山文化遗址。……[详细]
蔡平侯墓
  蔡平侯墓是春秋战国时期蔡国第十九代国王蔡平侯的墓地,被后人称之为盘冢,占地10余亩,高6米的大冢。墓前立碑两通,分别为蔡平侯之墓碑和平侯简历碑,墓周围有龙柏、松、杨百余棵,苍翠环冢。据《管蔡世家》载,公子弃疾灭蔡后袭击了楚灵王自称楚平王,楚平王为拉拢自己势力,复立蔡灵侯少子姬卢为平侯,蔡平侯为依附楚迁都吕地改称新蔡,以别旧都。蔡在新三代,即平侯、悼侯、昭侯,楚昭王时逼蔡昭侯迁都吴地寿春。蔡平侯治理新蔡人口、经济、文化均有较大发展,于公元前522年因操劳过度病死,殡于此。蔡平侯墓为蔡氏祭祖处,国内外蔡氏宗亲年年烧香祭奠,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马来西亚、韩国、菲律宾、新加坡、香港、台湾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蔡氏宗亲300余人次到新蔡进行寻根谒祖,其中马来西亚蔡氏宗亲会分别于1995年、2002……[详细]
西平上坡遗址
  上坡遗址是在河南西平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西平县人和乡花牛陈村委上坡村西200米处,京珠高速公路从遗址上穿过,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修京珠高速公路时西平县文物管理所调查发现,并配合省文物研究所、驻马店市(原地区)文物工作队联合进行发掘,发掘面积500多平方米,出土文物700余件,从发掘清理的文化层迭压关系及包涵文化遗物看,遗址自下而上排列分别为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汉代文化。文化遗迹有壕沟、房基、灶等,出土的文物遗物陶器有鬲、甑、瓮、罐、盆、钵、豆、盘、鼎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铲等;骨器有骨镞、骨锥、骨鱼鳔、卜骨等;玉器多为生黑陶,陶质以夹砂陶之为素面和旋纹、绳制两种,手制陶器,规整、火侯较高,陶壳、鱼刺骨鱼鳔看,生活来源。……[详细]
嵖岈山石刻
  嵖岈山石刻位于遂平县嵖岈山风景区。2021年12月,入选河南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王家冢遗址
  位于正阳县西12公里的熊寨镇王大塘村,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西长200米,南北160米,面积为32000平方米。最高点6米,南北两边稍倾斜,正中形成东西长高脊。遗址东北部,有大块红烧土区,长80米,宽72米,面积为5760平方米。遗址现为耕地。犁过后,经大雨淋洗,残陶碎片到处皆是,呈红、灰、黑等色。间亦见夹砂白陶片和铜镞。采集到的标本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石斧、花岗岩舌状斧、石锛、石英石凿、燧石凿、石镞、灰石柳叶箭头、石环等。陶器有鼎,分三式。一式夹砂黄陶扁鼎腿,二式黄陶锥形鼎腿,三式灰陶釜形鼎腿。陶碗,分二式。一式高圈足黑陶碗(底片),二式轮制灰陶碗(底片)。还有红陶粗绳纹圆底罐,红陶夹砂鬲腿,红陶杯状器,灰陶澄滤器,彩陶纺轮,白陶拍残片等。此外还有铜镞、兽牙等。王家冢遗址属屈家岭文化,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