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泰安市旅游

泰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阳谷邑故城遗址
  阳谷邑故城遗址位于东平县旧县乡王古店村,年代为周、汉,为第三批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店遗址
  小店遗址位于肥城市湖屯镇小店村,年代为汉-唐,为第三批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山摩崖造像
  龙山摩崖造像位于东平街道龙山之阳龙山书院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造像居于悬崖上,高3.6米,高浮雕站立像。肉髻,宽圆脸,眼部呈凸起状,未刻眼线,厚唇,颈饰蚕节纹。胸部略鼓,左手下垂五指伸开贴于体侧,右手屈肘上举,掌中托一圆珠。身著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刻线较粗。身体丰满健壮,具有唐代造像的风格特点,应为唐代造像。像外有后人垒起的石屋,门上有一赞诗曰:“无始以来不记年,万代第一是龙山。诸君弃舍皇宫院,却奔深山作茅庵。好景致,有井泉,佛殿山门在中间。太子看了心中喜,松柏长得伴春天。”落款是“云峰道人题 嘉靖二十二年 岁次癸卯”。像右有两处呈碑状的题记,惜因风化已难读。……[详细]
鄣城故城
  鄣城故城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接山镇鄣城村及周围地带,南临大清河,北端有泰东公路穿过。故城遗址面积东西长1300米,南北宽650米,文化层的中心部位被整个鄣城村所压。村东、村北由于动土较多,从地下50至80厘米深处发现有很多板、筒瓦残片和罐、瓮、盆残件,据考证,大多数器物为秦汉时期的遗物。鄣城,是东平县地方志有记载的一处古城池。光绪版《东平州志》载:“鄣,姜姓故城,在无盐城东北50里。”鄣城故城,西周、春秋时期为鄣国治;战国时期属齐管辖,秦代属无盐县;西汉置章县于此,属东平国;至三国魏废制。真可谓是历史悠久,虽然延续时间不长,现在城郭不清楚,但能分辨出其大致范围。……[详细]
絣城故城
  絣城故城位于宁阳县东庄镇,年代为东周至汉。2015年6月23日,絣城故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高施氏牌坊
  上高施氏牌坊位于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年代为清。2015年6月23日,上高施氏牌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孔扬水站
  大孔扬水站位于宁阳县罡城镇,年代为1978年。2015年6月23日,大孔扬水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8、蓆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蓆桥
  蓆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蓆桥村村南的汇河故道上,因传说宋真宗过桥时以草席铺垫而得名。清光绪年间的《东平州志》称蓆桥的始建于宋代。公元1008年,宋真宗东封泰山经过此处,据传宋真宗经过此桥时以草席铺垫,蓆桥因此得名。金代大定年间、明嘉靖年间蓆桥曾获重修。1921年、1934年蓆桥曾两次被维修。20世纪50年代后,山东省交通厅又对蓆桥进行数次维修加固。蓆桥为石质联拱桥,总长约107米,其中主桥长21.7米,主桥东、西各有一段引桥,分别长25米和58米。桥高3.25米,桥面宽5.6米,以石板铺成。有三个孔,直径7米。蓆桥桥东有一处周、汉时期的遗址,此处曾出土陶豆、鬲足等遗物。1967年,泰东公路改道至原道路以北,不再通过古蓆桥,此后蓆桥仅作当地村民通行之用。同时,当地政府在新的泰……[详细]
泗店许家桥
  泗店许家桥位于宁阳县泗店镇后许家桥村,年代为明,为第三批泰安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向北阁
  东向北阁位于肥城市边院镇,年代为明清。2015年6月23日,东向北阁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焦遗址
  东焦庄遗址,位于肥城市王庄镇东焦村东。东经116°33′、北纬36°03′,为商周时期文化遗址。1994年3月被泰安市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焦庄遗址长宽各约300米,面积9公顷。遗址文化堆积层2~3米,出土文物有陶鬲足、口沿、深盘豆、短柄豆、罐、纺轮等。村东两条大沟的沟沿上,每隔10米左右都有一个灰坑,里面含有兽骨头、陶瓷片等遗物。1988年6月山东省文物普查队考查后,确定为商周时期文化遗址。1973年,东焦村村民卢兆芳在挖壕取土时,挖掘出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主要是汉代铁器一宗,有四个大小不一的铁鼎、铁犁、马铠、一套铁链子。1991年,东焦村赵德祥兄弟二人,在新宅基地挖树穴时发现一处古墓,墓长3米,宽2米,墓顶离地表土约0.4米,从古墓里挖掘出青铜器一宗,主要有四纽盖鼎、高……[详细]
新城群力放水洞
  新城群力放水洞位于肥城市新城街道,年代为1960年。2015年6月23日,新城群力放水洞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阳谷邑故城
  阳谷邑故城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旧县乡南部,王古店村东。是商、周时期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100余米,文化层近5米。文化层内遗物十分丰富,裸露有大量的灰坑、灶坑、骨、蚌及陶器残片等,曾出土戈等兵器及生活器物残片一宗。战国时,鲁、齐和鲁、楚曾在此会盟。2015年6月23日,阳谷邑故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山西屯大队部
  前山西屯大队部位于东平县梯门镇,年代为1975年。2013年10月10日,前山西屯大队部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
  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年代为1998年。2015年6月23日,夏张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西抗日武装起义旧址
  泰西抗日武装起义旧址位于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肥城市仪阳镇,年代为1938年。2015年6月23日,泰西抗日武装起义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安侵华日军司令部旧址
  泰安侵华日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6月23日,泰安侵华日军司令部旧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安抗日烈士公墓
  泰安抗日烈士公墓位于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年代为1946年。2015年6月23日,泰安抗日烈士公墓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安山西会馆
  泰安山西会馆位于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年代为明。 2006年12月7日,泰安山西会馆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西会馆,座落在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驻地西南门里路西,为大汶口镇著名名胜之一,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总面积2283平方米。山西会馆整体座西朝东,分南北两院,北为关帝庙,南为戏楼院,总面积2283平方米。据修山西会馆碑文记载,该馆是(1759年)在关帝庙基础上扩建而成。因修庙、建戏楼全由山西商人出资,建成后作为山西同乡聚会和接待过往的山西官员、商贾(gu)、老乡之所而定名为“山西会馆”。民国时为食宿招待所和学校,解放后又先后改为盐业公司的仓库和供销社的仓库,该古迹在“文革”中遭到破坏,造成大殿等主体建……[详细]
岱岳无梁殿
  无梁殿位于夏张镇梨园村,因殿内无梁,仅八根柱子顶地而立,又因殿内供千手千眼佛,又名泰山行宫千手千眼佛圣母大殿。殿东西长41.5米,南北宽33米,占地面积1369.5平方米。据碑文记载,殿始建于元代,明朝万历年间萧大亨进行局部维修。殿内除有千手千眼佛外,还有哼哈二将、四大天王、二十八宿星、太阳神、月亮女神、张天师、钟馗、托塔李天王、二郎神、四君子神像等,有文、有武,神态各异,形态逼真。远看殿体红墙砌起,绿带缠腰,蓝沿封口;近看殿顶金光耀眼,光芒四射,有“八棱飞檐九脚铜盔圣母殿”的美称。殿正西、正南有门,门左右各有石狮一蹲,台阶十层。西门前有长3米、宽2米的桥,设计独特,有“九阶十八垅、一步三空桥、三山夹一井”的美称。无梁殿在“0”期间遭受严重破坏,现仅存主殿及西配殿局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