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旅游

赣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281、文兴塔
文兴塔
  位于县城南山上,塔高26米,为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年)建造。……[详细]
李氏下祠
  李氏下祠位于宁都县,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于都碧玉寺
  于都县碧玉寺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利村电话:0797--6201113……[详细]
梅子山百盛塔
  梅子山百盛塔位于县城北侧,海拔327米,面积0.5平方公里。清代山上多梅树得名。民国时期,山上树木砍伐殆尽,变成芒草山。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将梅子山列为风景区进行绿化美化,制定保护措施。70年代,梅子山已经松杉茂密,碧翠葱茏,成为县城一大景观。1987年建烈士纪念碑和登山阶梯。1985年建起6座飞檐翘角的古式观景亭台。2003年,在其显要位置又建成气势雄伟,灯彩华丽的建县百年纪念宝塔—“百盛塔”,为县城标志性建筑。亭台掩映,宝塔生辉,景色秀丽。晨昏时光,假日闲暇,游人纷至沓来,登高眺望,桃江如带,山城似画,美景尽收眼底。……[详细]
盘古山山门
  盘古山山门位于会昌县筠门岭镇民范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门与周围10米空地。……[详细]
光前裕后民居
  光前裕后民居位于会昌县周田镇中桂村霞河上坪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向四周外延10米以内。……[详细]
萧帝岩摩崖石刻
  萧帝岩摩崖石刻位于会昌县周田镇梅子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整个石刻崖壁。……[详细]
曾氏北岸祠
  曾氏北岸祠位于会昌县筠门岭镇楠木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方瓦檐滴水外8米、西南方瓦檐滴水外5米、西北方瓦檐滴水外10米、东北瓦檐滴水外5米以内。……[详细]
老门岭石门楼
  老门岭石门楼位于会昌县筠门岭镇门岭村老门岭朱屋,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石门楼与围墙。……[详细]
养湖公祠
  养湖公祠位于会昌县西江镇兰陂村祠堂下组,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瓦檐滴水外5米、南围墙外20米、西瓦檐滴水外5米、北瓦檐滴水外8米以内。……[详细]
半岗张氏宗祠
  半岗张氏宗祠位于会昌县周田镇半岗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坐西朝东,东面以围墙、北西南以瓦檐滴水向外延伸5米。……[详细]
胡金池墓
  胡金池墓位于会昌县庄埠乡圩北寨富村车田坝,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全墓及周围3米处。……[详细]
井头木廊桥
  井头木廊桥位于会昌县永隆乡井头村冬坑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各10米。……[详细]
林岗坝古窑址
  林岗坝古窑址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林岗村,年代为唐。类别为古遗址。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湘江河岸,西至206国道,北至护生寺、南至月亮湾大桥。……[详细]
平茶寮碑
  平茶寮碑,是明朝大儒王守仁在平定江西地方武装起义后留下的记功碑。今位于江西赣州市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现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明朝中叶,江西边远山区地方武装盘踞为患,数十年不得解决。朝廷启用王阳明巡抚南赣和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王阳明率军平定桶冈、横水,剿灭以谢志山(一作谢志珊)为首的地方武装。勒石记功,在桶冈险要之地茶寮(今江西赣州崇义县思顺乡齐云山村)巨石上留下《平茶寮碑》。《平茶寮碑》,当世称《茶寮碑》,位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巨石岩壁上,高8.4米,宽4米,迄今已超500年,后人来访络绎不绝。碑体西侧有大楷石刻“纪功岩”三字。碑体东侧有王阳明草书诗文碑刻二则。均为王阳明真迹,并可见其书--力非凡。1997年,《平茶寮碑》获选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现今崇义县唯一的省级文物保……[详细]
王元崑妻梁氏石牌坊
  王元崑妻梁氏石牌坊位于会昌县右水乡田丰村来石下,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全坊及周围3米处。……[详细]
297、步云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云桥
  步云桥位于会昌县县城东门外,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为会昌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全桥。……[详细]
大余整编旧址
  南昌起义军余部大余整编旧址位于大余县城余西街建设路13号县供销社院内南康乡祠。1927年10月26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800多人到达大余县城,司令部设在南康乡祠。为保存这支弱小的革命队伍,朱德、陈毅在大余城用一个星期时间对部队进行组织整顿。首先对部队中的党、团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成立了党支部,以加强党的基层工作。为便于行军作战,把仅有的800多人合编成一个纵队,采用“国民革命军第五纵队”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司令员,陈毅任指导员,王尔琢任参谋长。为解决给养,部队向大余县商会借款万余元。大余整编为部队上堡整训及进军湘南,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和组织基础。南昌起义军余部大余整编旧址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160平方米。2005年7月7日,八一南昌起义军大余整编旧址被列为赣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详细]
南安东山大码头
  东山大码头位于江西大余县城东部,章江之滨,距梅关大桥约150米。码头东、南、北三面临水,河面开阔,地形优越。始建于唐代,至宋代臻于完备,其装卸货物场地面积约20亩,可供几艘货船同时装卸,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重要交通运输埠口、中转码头,在粤汉铁路、余雄公路通车之前发挥过巨大的枢纽作用。现存遗址包括台阶、拴船柱、登船台、牌坊、石柱等,台阶与河流流向大致平行。台阶宽23米,石级斜坡14米,有24级台阶。码头及沿江河堪长约170米,高出水面3—4米。大码头上竖有一座赭红石质(八面体)四柱三门牌坊,上方楷书阳刻“南安东山大码头”七字,每字约一尺见方。中间二柱高5,5米,外侧二柱高4.5米。柱上有人物和动物浮雕。拴船桩是一个从台阶东面一米宽的石砌平台水平伸向河中的龙头。沿江河堪用青砖与片石砌成,并用石灰……[详细]
梅岭三章纪念馆
  梅岭三章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梅山红色文化景区,距离县城7公里。所处位置是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是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区域。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毅在梅山斋坑被围时,写下了气壮山河的绝笔诗《梅岭三章》,陈毅隐蔽处就在距离纪念馆1公里处。大余人民为保护珍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故建馆加以纪念。梅岭三章纪念馆是赣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于2017年9月26日开馆,向游客免费开放。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2900多平方米,其中陈展面积13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中国梦•铁军魂书画展厅、多功能影像厅等。其中,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由序厅、“创业艰难百战多”、“大庾岭上暮天低”、“弥天烽火举红旗”、“团结抗日下山来”四个部分组成,并以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