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旅游

赣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粤赣军区旧址
  粤赣军区旧址,1933年2、3月间,-粤军乘主力红军北上粉碎-第四次“围剿”之机,不断进犯中央苏区,严重威胁中央苏区南部安全。4月,中革军委决定在筠门岭建立粤赣军区,统一南方战线的军事指挥,粉碎-粤军的进攻。8月,粤赣省设立后,军区司令部从筠门岭芙蓉寨迁至文武坝,军区下辖三个作战分区和一个基干兵团—红22师,司令员先后由杨岳彬、毕士悌、张云逸、左权、龚楚、何长工担任,政委先后由刘晓、何长工兼任。粤赣军区建立后,遵照中革军委的指示,指挥红军和地方武装积极开展南方战线的胜利进攻,扫清了数十个靖卫团土围子,击溃了向苏区进攻的-粤军,有力地打击和牵制了屯驻闽粤赣边界的-粤军,巩固和发展了苏维埃南部区域。 为了解决红军和地方武装弹药奇缺和医治伤病员问题,粤赣军区还组建了兵工厂和医院。1934年10月,……[详细]
会昌邓小平故居
  1932年5月,邓小平调任会昌县委书记。6、7月间,受党的重托,在筠门岭坝笃下和芙蓉寨,先后组建了会寻安中心县委和江西军区第三分区,并任中心县委书记、三分区政委。从此,邓小平坐镇中央苏区南大门,领导南线军民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之中,在筠门岭工作、生活了10个月。-到南线任职后,根据闽粤赣边区实际,坚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主张,-王明“左”倾错误。一是加强了各县党政建设,发展党员3000多人,建立健全了县区乡各级党政组织;二是根据南线军事斗争需要,发展壮大赤卫军、游击队等13528人,采用灵活机动的“十六”字诀,粉碎-“围剿”;三是深入土地革命,贯彻执行正确的土地分配政策,重视经济文化建设;四是积极扩红支前,拥军优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民众疾苦,极大地激发了南线军民的革命热情。-在会寻……[详细]
翠微峰摩崖石刻
  翠微峰摩崖石刻(含金精福地、平寇颂、金精胜概、游金精)。金精福地”石刻,题于北宋皇佑年间。《平寇颂》,记载的是元军镇压蔡五九起义军的历史。“金精胜概”,明朝万历年间赣州府同知南宁何天德所书。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玛瑙坝农民协会旧址
  玛瑙坝农民协会旧址位于赣州市全南县龙下乡龙下村玛瑙坝下围兰氏宗祠。1928年3月下旬,信丰农民暴-动-队郭一清、黄达等人来到龙下玛瑙坝。同年信丰农协会执行委员谢为都来到龙下开展运动,不久成立了玛瑙坝农民协会。……[详细]
汉仙岩摩崖石刻
  汉仙岩摩崖石刻(汉仙岩”、“壁立万仞”、“天子万年”、“渐入佳境”、“汉钟离得道处”“仙人奕乐”、“月窟”、“天台”、“问天台”、“鞠躬门”、“和掌门”、“狮”、“龟”等),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余水口塔
  水口塔位于赤石乡巷口村的赤石山上,面临章江,距江约500米。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为七层六边形楼阁式青砖结构,高24米,塔基有四层用红色砂岩石条铺砌,偏东南有用红砂岩石砌成的拱门,门上有门额,塔中空,底壁厚1.53米,内径2.4米。塔内每层顶部有3根叠木,六面皆有三层砖砌齿纹及壁门—个,塔顶有五层齿纹,成圆锥形状。据传,明末清初日才,有水妖经常在赤石章江水面兴风作浪,掀起江水冲毁农房,淹没农田,害得两岸人民居无所,颗粒无收,后请一高明法师将水妖锁住,群众捐献钱粮建造此塔将水妖镇在塔底,永世不能再兴水患危害人民。此塔的建造作为保护一方平安的象征,被当地群众视为风水塔。现塔形基本保存完好,但年久失修,塔身表面石灰层大部脱落,门额文字也无法辨认,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检阅台
  红军检阅台,初建于1931年11月,是为准备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检阅红军而建造的,当时是用竹木搭成的简易便台。1931年11月7日早上,全苏大会开幕前,在这里举行阅兵仪式,毛泽东、-等领导人登台检阅了红军。19日,大会又在这里嘉奖了在历次战斗中功绩卓著的红军部队和指挥员,授予红一、二、三、四、六、七、十、十二、十六军和红三军团红旗各一面、并授予毛泽东、-、彭德怀等八位指挥员奖章各一枚。现在挂在台上的历史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当年检阅红军的情景。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决定重修检阅台,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负责,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并于8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1934年1月31日竣工,将原来的竹木结构改为砖木结构。该台成为-、演讲和文艺演出的场所。1934年10……[详细]
南安古城墙
  大余自西汉武帝时就有城池,称庾将军城,乃庾胜将军屯兵戍守庾岭的军营,夯土城墙,旧址在今县城西南,已废。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分虔州置南安军后,始筑南安城,“初制卑薄”,历经增筑才成雏形,设东南西北四门,章江水绕城而流。元延祜三年(1316年),上游河水暴涨,大水自西门入东门出,将城破分为二。元至正年间,南安路同知薛理修复冲毁城池,历时三年竣工,南临章江,西部稍高,形状长而微锐,似鱼,故名鱼城(即现老城),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800米,面积80万平方米,城墙周长3500米,设东、南、西、北四门,墙高一丈三尺,宽一丈,连五尺女墙,最高的达二丈。水城因北面临江而得名,由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知府吴炳庶、知县文体义侣建。东西长约4000米,南北宽约1100米,面积95万平方米,城墙高一……[详细]
嘉佑寺塔
  大余嘉佑寺塔位于县城东狮岭山麓的南安板鸭旁,因塔属原嘉祜寺院内建筑,故名。嘉祜寺塔高19米,边长2.1米,五层方面,下阔上尖青砖仿木构筑,为楼阁式塔。塔基平面为六角形,五级,每级各面设有券门、柱、枋子、斗拱,每层下部六面的券门式佛龛均为直立拱顶,塔檐有挑,塔身中空,沿塔壁龛可登至顶层。二至五层每层之间均有突出的砖砌双层花檐,上层为倒钟形覆瓦坡顶,高1.5米,整座塔身结构精巧,稳重端庄。嘉祜寺建于隋开皇五年(585年),唐景云年间(710年)重修,名“大云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名“清泉寺”,宋嘉祜元年(1056年)重修后更名嘉祜寺。寺早巳塌毁无存,惟剩此塔。据专家考证,此塔有唐代风格,是不成熟的宋塔,其梁枋斗拱,与天籁阁所藏王勃《滕王阁对客挥毫图》中所描绘的古建筑风格极为相似,是全……[详细]
少共粤赣省委旧址
  少共粤赣省委旧址,1933年8月,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在会昌设立粤赣省,同时建立了少共粤赣省委,内设组织部、宣传部、白区工作部等工作部门,下辖会昌、于都、兴龙等十个少共县委,机关驻会昌文武坝。9月,少共粤赣省委作出关于《拥护全苏大会的决定》,就全省青少年积极参军参战和投身苏维埃建设等工作作出六项决定。1934年1月,在会昌林岗坝陈屋祠堂召开了少共粤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少共中央局宣传部长刘英、粤赣省委书记刘晓等省领导参加了会议。大会选举李鹤鸣、阙廷竣、詹其林、刘新潮(刘建华)等为少共粤赣省委委员,李鹤鸣为书记。 在少共粤赣省委的领导下,各级少共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各项活动。粤赣省青少年大力加强“赤色-”,积极投身土地革命斗争,踊跃参军参战,为保卫苏维埃红色政权和支援红军长征发……[详细]
中共粤赣省委旧址
  0粤赣省委旧址,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苏维埃区域不断扩大。为了行政指挥的便利和发展南方战线的革命战争,同时开发钨矿发展赤白区间的贸易。1933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第48次会议决定在会昌设立粤赣省。辖于都、会昌、西江、寻乌、安远、信康等七县和兴龙县委、武西工作委员会、信康赣县委,远殖游击区包括闽粤赣边区各县的广大区域。8月下旬至9月初,先后建立临时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11月4日,在林岗坝陈屋祠堂召开了粤赣省第一次-表大会,选举罗迈、刘晓等37人为省执行委员,刘晓为书记。省委机关驻文武坝邹屋,不定期出版省委机关报《前线》和《省委通讯》。粤赣省建立后,55万南线军民在0粤赣省委的领导下,积极投身于发展南线革命战争,进行苏维埃经济建设和发展社会事业之中,为粉碎-的第五次“围剿”和支……[详细]
252、朱华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华塔
  兴国县朱华塔始建于唐末,杨筠松的第一代嫡传弟子曾文山,为护佑邑中风水而建。该塔外圆内方的结构,江西独此一座,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庙代表如普惠寺,始建于唐。寺中一株铁树,从建寺至今,经历千年风雨。寺中一尊玉佛,一米多高,系整块玉石雕成,十分罕见。……[详细]
253、玉虹塔
玉虹塔
  玉虹塔在当地俗称白塔,位于赣江西岸十八滩的入口,堪称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水口塔,一座典型的风水景观塔景点位置赣州白塔下村赣州公路大桥西南……[详细]
粤赣军区医院旧址
  粤赣军区医院旧址,1931年上半年,在会昌县筠门岭芙蓉寨建立了红三十五军(10月改编为红独立三师)后方医院。由于当时筠门岭局势不稳定,1932年7月,医院迁驻会昌山的半山寺。1933年4月成立粤赣军区后,改为粤赣军区医院。医院开设有内科、外科和手术室,能治疗除动大手术外的伤病员。医院设备简陋,当时药品缺乏,西药很少,多用中草药治疗,如当时患“打摆子”(疟疾),拉痢的较多,就用车前草、凤尾草、羊啼草等煎水治疗。西药有:-、红药水、碘酒、石灰酸、灰锰养、硼酸粉、凡士林(大多用猪油代替),纱布和棉花大都用白布和棉被的棉花消毒代替。医院建立后,毛泽东、-等领导和会昌人民对粤赣军区医院给予了关心和大力支持。毛泽东在会昌期间,把群众送给他滋补身体的鸡蛋转送红军伤病员;会昌中心县委书记-经常到医院看望伤病……[详细]
武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
  武阳毛泽东召开春耕生产区级负责人座谈会旧址位于瑞金市武阳镇武阳村围下角,年代为1933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密溪祠堂群
  密溪祠堂群(含密峰金铎合祠、应文翁祠、应宗公祠、淳夫公祠、东塘公祠、敬上公祠)位于瑞金市,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信丰南山寺
  信丰县城南麓的南山寺,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佛教史上声震遐迩的著名古刹之一。南山寺,原名全文寺,因在信丰县城南一里南山中,故俗称南山寺。南山寺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之一。为宋代邑人刘仁举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之后修葺多次。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谷山行僧智钧舍此,坚心募化,历构三楹,光复旧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年),湖南南岳恒念和尚在寺主持,再度修理工复时,建前厅为天主殿,右主体高盈丈,篾壳中空,泥塑彩漆的四大天神像于其中。后厅中为大雄宝殿,左为九皇殿,右为观音堂。各殿堂皆雕梁画栋,蔚然壮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与谷山寺同为县内佛教僧住所。这个“规模宏远,足称百僧之居”的南山寺,被当时佛教界尊为“东向稽首,献心南岳”的圣……[详细]
剑溪中国工农红军新编独立第三师师部旧址
  剑溪中国工农红军新编独立第三师师部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剑溪村,年代为1932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赣州佛塔
  赣州佛塔是五座宋代佛塔的打包产物,包括赣州慈云塔,信丰大圣塔,安远无为塔,石城宝福塔和大余嘉佑寺塔。地址: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区及大余、信丰、安远、石城诸县。……[详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政治保卫局旧址,国家政治保卫局成立于1931年11月,是全国苏维埃政府肃反保卫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国家政治保卫局的主要职能,是执行侦查、镇压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活动。它的内设机构有:侦察部部长由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兼任,后由张然和、钱兆凤和汪金祥接任;执行部部长李克农,后由李一氓接任;政治保卫大队,大队长吴烈、政委海景洲;秘书处(后称总务处)处长欧阳毅。1932年增设了红军工作部,部长李克农;白区工作部,部长张国俭。随着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成立,苏区的一些省、县也相继设立了分局,区一级设了政治保卫特派员。在红军中则设立了相应的政治保卫机关。各级国家政治保卫机关实行垂直领导,地方政府无权改变政治保卫局的决定命令。国家政治保卫局局长邓发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曾被美国记者埃得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