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上饶市旅游

上饶市文物古迹介绍

晓起古建筑群
  晓起古建筑群位于婺源县江湾镇晓起村,时代为清。晓起古建筑群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坦古建筑群
  上坦古建筑群位于婺源县江湾镇上坦村,时代为清。上坦古建筑群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程门雪故居
  程门雪故居位于婺源县溪头乡下溪头村,时代为清。程门雪故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24、南岩寺
南岩寺
  江西弋阳南岩寺(佛陀山)又名南岩佛窟或南岩佛洞。在江西弋阳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龟峰二景区(南岩景区)内,其三面红岩环绕,寺随岩架立,不瓦而栋,不檐而藩,岩下洞穴宽70米,高30米,进深30米,可置千余人。据中央美院金维诺教授和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丁明夷教授所考,该洞为我国最大的在自然洞窟中开凿的佛教石窟。南岩寺起于晋代,唐太和年间(827-835)僧人神曜重修,并在石壁上始凿石龛;宋嘉定年间(1208-1224)邑人王元长建殿门、堂庑,钟楼及架桥设亭,又续凿石为诸佛像。元至正年间(1341-1368)僧人嗣正再修;明崇祯年间(1628-1644)重修;明代邑人范有韬赠匾曰:“自然天地”;清康熙五年(1666)僧人园修增修。时俱规模如清弋知县刘临孙在《游南岩记》中所云:“就壁断石,成之如画,……[详细]
齐清和民宅
  齐清和民宅位于婺源县赋春镇冲田村,时代为明末清初。齐清和民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胡士源宅
  胡士源宅位于婺源县太白镇玉坦村,时代为明。胡士源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新营张氏宗祠
  银城镇新营村,古民居众多,以宗祠为代表,吸引游人前住观光。张氏宗祠始建于明初,后因水毁,清康熙年间重建,砖木结构,由门坊、门厅、中堂、廊屋、天井等部分组成,面积约600平方米,2002年修复。该宗祠始祖为明初武将张昭,其人有勇略,从征有功,曾封百户侯,后升千户侯,世袭。舒氏公祠由清朝后期舒期汉三等人创建,为五间三进二天井,回廊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仅屋柱就有100根,其中石柱18根,雕梁画栋,双檐待飞,宏伟壮观。……[详细]
余绍祉石刻
  余绍祉石刻位于婺源县思口镇金竺村,时代为明。余绍祉石刻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俞改旺民宅
  俞改旺民宅位于婺源县思口镇龙腾村,时代为清。俞改旺民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俞桂琴民宅
  俞桂琴民宅位于婺源县浙源乡虹关村,时代为清。俞桂琴民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余松茂宅
  余松茂宅位于婺源县沱川乡河西篁村,时代为清。余松茂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清华方塘
  清华方塘位于婺源县清华镇,时代为宋。清华方塘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杨惟义故居
  杨惟义故居位于上饶县,时代为1897年。杨惟义故居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吉生宅
  王吉生宅位于婺源县中云镇,时代为清。王吉生宅被公布为上饶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阳管氏宗祠
  东阳管氏宗祠位于广丰区,时代为清。东阳管氏宗祠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6、澄波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澄波桥
  在湖坊街的陈坊河上,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桥六墩五孔,长60多米。宽4米多。麻石桥墩。桥梁结构别致,两墩之间架设七层桥梁,顺桥长方向每层架桥梁8至10根,顺河流向每层架横梁5根,远看如同“喜鹊窝”。桥面铺木板,两边建有店房,中间供南海观音。东西桥头有门,门额分别镌刻“河清海宴”、“风吹浪静”字样,据传为澄波和尚手迹。澄波桥几经修葺至今保持原貌,为县级文化保护单位。……[详细]
蒋仕铨墓
  蒋仕铨墓位于铅山县,时代为清。蒋仕铨墓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8、洋堂寺
洋堂寺
  八仙洞西,清康熙年间建有洋堂寺,现寺虽已毁,但遗址尚存洗心泉、石旗鼓、棋盘石、千佛岩和向云钟。1949年1月,皖浙赣游击支队一部,挺进怀玉山,活跃在三清山下八仙洞、枫林、方圹、金沙一带时,游击队员曾宿营寺内。……[详细]
莲山汉墓群
  莲山汉墓群位于鄱阳县,时代为西汉。莲山汉墓群亦称:莲山古墓群,为江西省最大的汉代墓群,一百多座汉代墓聚集于斯,全国亦少见,它坐落在鄱阳县莲山乡、桥头乡、谢家滩镇交界处。大部分墓分布在莲山乡的莲花塘、百花塘村附乡莲花塘、百花塘村附近。它象一条巨龙的图案,分布在桥头彭丰一带的龙头,莲山乡莲花塘、百花塘村一带为龙的躯干肢体,谢家镇的口前村、莲山乡的上恼村一带为龙尾,共计119座,分布面积达4平方公里。1982年,中国科学院有关专家曾到此考查。1983年文物普查时经江西省考古研究所鉴定一一认为是汉代墓葬群。遗憾的是60-70年代大搞水利建设时被百姓挖掉了不少。已出土文物有铁剑、铁鼎、陶仓盖、陶果盆、陶炉灶、陶斧。1991年个路时又出土一件青铜甗瓦,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此外还出土了大量的汉砖。莲……[详细]
费宏纪念馆
  费宏是铅山县福惠烈桥(今河口镇柴家埠)人,生于明成化四年(1468)。历任翰林院编修、东宫侍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首辅(即宰相)等朝廷要职,先后加封文渊阁、武英殿、华盖殿、谨身殿大学士、太子太保、柱国少保、太子太师等品衔。他历经四朝,三次入阁,为官达48年,直至嘉靖十四年(1535)逝世于任所,时年68岁,死后谥号“文宪”,归葬故里铅山。费宏墓座落在村西的含珠山下,墓口立有青石牌坊——“状元宰坊”,牌坊后一条甬道直通墓茔。甬道宽6.5米,长27米,石板、卵石漫地。5对石人、石马相向排列,造型端庄。石马温顺俊逸、栩栩如生;石人(石翁仲)默然肃立,毕恭毕敬。甬道前端为一院门,两侧楹联云:“含珠远眺新城坝,冠盖旁迎惠济渠”。新城坝和惠济渠均是费宏为家乡百姓修建的水利工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