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旅游

漳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南靖崇德堂
  南靖崇德堂位于南靖县山城镇六安村大厝里黄自然村,年代为明、清。简介:明崇祯十二年(1639)始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扩建,其后数次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同”字形布局,占地面积3413平方米,建筑面积1353平方米。由门楼、内天井、前厅、两侧过水廊房、主堂和后围屋组成,堂前有祠埕和半月形泮池,外墙立有石敢当,前厅为穿斗式木构架,主堂为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屋顶脊堵尚存清代脊饰。门楼内保留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祖祠会禁碑记》一通。保护范围:泮池东南岸向外延伸10米,祠堂后围屋向外延伸15米,南北厢房各向外延伸12米。2018年,南靖崇德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靖城文昌塔
  靖城文昌塔位于南靖县靖城镇湖林村,年代为明。简介: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始建,清两次重修,为旧南靖县治水口关锁的标志性建筑。塔基直径7.65米,边长3.08米,周长25.35米。塔身通高21.9米,为七层八角形楼阁式密檐塔。一层为花岗岩条石摆砌,三合土夯筑填心,内壁设有塔龛;二层以上逐层收分,并在不同方位开设拱门。塔内空心,为正方形,塔刹为葫芦状。塔内外现存历代碑记三方,分别为明天启六年(1626)贵州副使杨联芳所撰建塔碑文勒石、清道光十六年(1836)知县张嘉特氏玉峰德成撰《文昌塔碑记》、清同治四年(1865)《德政碑记》。保护范围:塔基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靖城文昌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汀洋迴澜亭
  汀洋迴澜亭年代为清,位于白洋乡汀洋村,类别为古建筑。2015年2月6日,汀洋迴澜亭被公布诏安县第十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亭墙外延东、西、南、北各50米。……[详细]
九峰崇福堂
  九峰崇福堂位于平和县九峰镇复兴村,年代为元至清。简介:又名罗寨庵,始建于元末,明洪武四年(1371)扩建,清多次重修。坐东南朝西北,建筑面积563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6300平方米。由前殿、天井、主殿和庑廊组成。前殿明间内凹呈仪门建制,悬山顶。主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间设两缝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堂内保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重修崇福堂》碑记两通、咸丰三年(1853)纪年款饕餮纹双耳四兽足石香炉一座及清代木匾额四方。保护范围:东、南、北各向外延伸20米,向西延伸60米。2018年,九峰崇福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45、蓝理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理墓
  蓝理墓年代:清座落地点: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简介:清雍正五年(1727)建。墓向北偏东,面积1300平方米,平面作“风”字形,三层墓埕,三合土夯筑,青石墓碑。碑周刻“卍”连续图案,碑前设青石供桌。前面两侧作六层的三合土墓手,依次外展。筑三合土水沟为界。蓝理(1649~1720),字义甫,号文山,福建漳浦人。清康熙年间随施琅部出征台湾,以平台首功加左都督,累官至福建陆路提督,从一品。保护范围:以墓碑为中心,北面40米,东、西、南面各30米内。2009年,蓝理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46、树滋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树滋楼
  树滋楼年代:清座落地点:云霄县和平乡宜谷径村简介: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始建,系高氏族人聚居之所。为通廊式与单元式相结合的圆形土楼,单环,三层,直径50米;楼外墙由精琢细磨的花岗岩条石密缝摆砌至二楼,上部为三合土夯筑。北面设一个大门,楼内共28开间,每单元自备楼梯上下,三层设内通廊。1936年9月2日,闽南红抗支队奇袭云霄县城后,部队凯旋返回乌山革命根据地。国*党政府恼羞成怒,于1936年9月4日上午8时多急调金团长带领七十五师一个连奔赴宜谷径村,企图与红军作战。敌人气势汹汹地向宜谷径村进发,全村群众及牲畜全部移入树滋楼内,立即紧闭楼门,把常年准备的30多条阶石堵住,并清理水槽,蓄水,以防敌人火烧楼门。敌人达到村外,见到树滋楼紧闭楼门,楼外空无一人,以为红军在楼内,立即撒开队伍,占据村前……[详细]
陈元光纪念馆
  陈元光纪念馆年代为清,位于南诏镇西门社区古街中段,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陈元光纪念馆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馆外延南30米,东西各3.2米,北3.8米。……[详细]
348、七贤庵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贤庵
  七贤庵年代:清座落地点:诏安县梅洲乡梅山村简介:七贤庵原为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0)陈景肃、翁侍举、吴大成、郑柔、薛京、杨狄、杨士训等七人隐居讲学的地方,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福建提督学政追赠陈景肃等七人为乡贤,在讲学旧址建庵供后人奉祀纪念,后人称七贤庵。年代:清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坐西向东,两落一进,两边各有一排厢房。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硬山顶。保护范围:东至庙埕,西至护坡,南至护坡,北至石榴寺山墙。2009年,七贤庵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49、聚精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精堂
  聚精堂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南靖县奎洋镇上洋村简介:系庄氏祠堂,明代始建,主建筑为两进,前有照壁,背面有大片的护坡和风水林,占地面积4300平方米。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8根圆方金柱对联均以“聚、精”开首;梁架满绘彩画,出自清末著名国画家宋赞周之手。庄亨阳墓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聚精堂:四周向外延伸20米;庄亨阳墓: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聚精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50、聚斯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斯堂
  聚斯堂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和溪镇林中村、林坂村简介:和溪林氏大宗祠,明宣德年间(1426~1435)始建,清、民国多次维修。两进双护厝建筑,建筑面积292.49平方米。主体建筑单檐悬山顶,主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雕饰、彩绘精美。慈济行宫为附属文物。保护范围:聚斯堂、慈济行宫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0米。2009年,聚斯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51、龙潭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潭楼
  龙潭楼年代:清座落地点:南靖县书洋镇田中村简介:书洋吕氏祖厝,清康熙二年(1663)始建。方形土楼,高4层,边长16米,每层16开间,四楼四个边角分别建“瞭望台”。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25米。2009年,龙潭楼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52、报本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本堂
  报本堂年代:清座落地点:平和县大溪镇壶嗣村简介:又称吴凤宗祠,坐西南向东北。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始建,民国及近代历次维修。为两进、悬山顶、燕尾脊式建筑,雕梁画栋,木雕石刻技艺极为精湛。宗祠奉祀壶嗣吴氏始祖吴文应及其下五世的四十个列祖神位,主堂次间供奉第十三世孙“阿里山神”吴凤。保护范围:宗祠四周向外延伸30米。2009年,报本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53、侯山宫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侯山宫
  侯山宫年代:明~清座落地点:平和县小溪镇西林村简介:前身为敦和宫,因明正德九年(1514)书法家凡允临题匾“侯山玉壁”,故改名侯山宫。现存建筑保持清代风格,由门楼、大殿和左侧碧云室组成,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侯山李氏第十三代孙李创早期渡台,清乾隆二十年(1755)回乡奉玄坛元帅到台设坛建庙,仍以“敦和宫”为名;而后以供奉玄坛元帅的宫庙在台湾逐渐扩散,现已达二十多座。保护范围:东至西林小学围墙和西林村委,西至大坂路,南至侯山宫门楼向外20米,北至侯山宫后滴水线向外20米。2009年,侯山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景坑水吼庵
  景坑水吼庵年代为清,位于太平镇景坑村,类别为古建筑。2013年4月17日,景坑水吼庵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庵外延东.西.南北各800米,石拱桥、古树。……[详细]
沈恵渊夫妇墓
  沈恵渊夫妇墓年代为清,位于桥东镇林巷村洋尾庵边虎穴山,类别为古墓葬。2015年2月6日,沈恵渊夫妇墓被公布诏安县第十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祭台外延东6米,西9米、南5米、北7米,墓后枕石五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