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市旅游

龙岩市文物古迹介绍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
  长汀客家宗祠建筑位于龙岩市长汀县汀州镇。由新新巷家祠群、林氏家庙、赖氏坦园公祠、刘氏家庙等组成。其中新新巷家祠群横跨新新巷及中心巷,由曾宅、郑氏家庙、罗氏家庙、傅氏家庙、赖氏宗祠等五座家祠家庙组成,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府第式建筑,总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林氏家庙建于清代,整体建筑由前空坪、门楼、门厅、天井、正厅、横屋、后花台、后排房等组成,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赖氏坦园公祠建于明代,多次修葺,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刘氏家庙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占地面积500平方米。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华家华氏寅山祠
  华家华氏寅山祠位于蛟洋镇华家村凹背,是清代著名画家华嵒之祖祠,明建文二年(1400)始建,明末毁,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建,康熙年间(1662-1722)及1998年重修,原上厅墙壁有华嵒所绘壁画,后毁。宗祠坐东北向西南,占地约150平方米,由大门、前厅、大厅组成,大厅穿斗式木构架,石山顶,进深六柱,面阔五间。保护范围:东侧向外延伸20米至草坪,南向外延伸20米,西向外延伸10米至村道东沿,北向外延伸1米至甲山祠南侧。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123、环极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环极楼
  环极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处的位置在湖坑镇南中村,刚好在南溪土楼群的中部。取名“环极楼”,有一种说法是:北极星又称北辰星,居子位向午方,常居其位而不见移,为天体众星之主。有人作诗说:“有水必趋东,无星不拱北”,意思是众星拱绕北极而旋转。环极楼,意为吉祥0之极。楼内部中心环是空旷的院落,这在永定众多圆形土楼中是绝无仅有的。在青砖砌成的圆形天井中有一个中心点,用力跺脚或放声呼唤、歌唱,可以听到十分明显的回声,好像北京天坛的回音壁。而一旦离开了这个中心点,回声立刻消失,堪称永定土楼一绝。……[详细]
湖洋农民协会旧址
  湖洋农民协会旧址:登龙书院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湖一村中心小学内,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面积685平方米,原为三进式两护厝平房建筑,现存为单厅两厢房带两护厝土木结构平房。坐南朝北,中轴线自北向南依次为:灰坪,大门,灰坪,大厅。大厅面阔3间,进深6米,通高5米。大厅正中悬梁挂“登龙书院”匾。左右护厝各有天井1,房间4,为抬梁式,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1927年1月,郭滴人在此建立湖一村农民协会,同地主开展二·五减租减息斗争,1987年在此建立郭滴人纪念馆。2001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暨闽西列宁师范暑期学校旧址
  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暨闽西列宁师范暑期学校旧址:和平堂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松涛小学内,由龙岩绅士杜连茹建于1912年,坐西朝东,中轴线依次为:灰坪、大门、前厅、天井,后厅,后厅左右各有侧门一,土木结构平房建筑,原占地1100平方米,现仅存302平方米。1975年龙岩县革命委员会(1975)龙革字157号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6月,中共闽西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选举郭滴人为特委书记。同年7月,闽西列宁师范暑期学校在次开办,培养来自闽西各县的小学教师,在中央苏区红色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中共闽西“一大”会址(文昌阁)
  上杭蛟洋文昌阁位于上杭县蛟洋村,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至十九年,历时13年建成,为宝塔式土木楼阁建筑,是福建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砖木结构,宝塔式的古建筑,塔高26.9米,主阁外观六层,内四层,为中国罕见的“悬臂梁”结构。文昌阁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旁侧辅建有天后宫和五谷宫。文昌阁为古代文人聚会地方,每年“会试”、“文会”、“祭祀”均在此举行。1929年7月中旬,毛泽东同贺子珍、蔡协民、江华、曾志等人来到上杭蛟洋文昌阁指导召开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作了重要讲话,指出闽西党组织今后的任务是巩固和发展闽西红色根据地。大会通过了由邓子恢起草、毛泽东亲自修改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之政治决议案》以及关于土地问题、苏维埃政权、妇女、共青团等决议案,制定了“坚决的领导群众,……[详细]
采陔公祠
  采陔公祠位于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4865平方米,建筑面积4311平方米。公祠前落为斯馨堂、后落为聚欢堂。斯馨堂由门坪、门楼、门头房,院坪、石构牌楼、下厅、上厅及两侧横屋组成;聚欢堂由门坪、门楼、门头房、围屋、院坪、下厅、中厅、上厅及两侧横屋组成。建筑做工考究,雕饰精美。保护范围: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采陔公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7日,采陔公祠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
  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位于连城县姑田镇上堡村丰头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康熙三十年(1715),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利资源,依山而建纸寮,依水建水碓寮。旧址由制料坯炊、碓寮房、纸寮房等组成,占地面积约1120平方米。作坊旧址大部分是石构建筑,是竹丝制作、蒸煮黄坯、天然漂白、捞纸烘焙等一套完整造纸工序的作坊,为研究我国南方古代造纸技术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保护范围:东至溪边,南至菜地,西至水沟,北至水田内。2018年,美玉堂连史纸作坊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庙上江氏家庙
  庙上江氏家庙位于连城县庙前镇庙上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几经维修,坐南向北,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建筑面积585平方米,由门楼、门头房、院坪、正落下厅、上厅及横屋组成。外门楼呈八字形四柱三间三楼式,上下厅均面阔五间,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1944年,下厅前后檐木柱、上厅的金柱改建为方形砖柱,下厅前檐墙改建西式砖砌牌楼。保护范围:院墙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庙上江氏家庙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山书院
  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梁山书院位于龙岩市武平县平川镇政协巷。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书院坐北朝南,土木结构,由二进院落和东西厢房组成,占地746平方米。现为武平县博物馆。单进廊院式,左右各一列横屋。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院坪、前厅、天井、正厅。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悬山顶,土木结构。八字门楼,飞檐翘角,气势磅礴,凹嵌楷书题刻,时任知事唐志燮款署“梁山书院”、“光绪丙戌夏月”。因毛泽东曾入住在此,开展红色革命座谈会,故梁山书院名气大震。如今书院建筑古朴依然,门前的茶花开放愈加娇艳。(图片来源:侠侣网友聪聪日子)……[详细]
红四军警卫连驻地旧址(裕德堂)
  红四--卫连驻地旧址(裕德堂)位于虎岗镇虎北村,年代为1929。红四--卫连驻地旧址位于虎岗镇虎北村裕德堂,建于民国初年,坐东朝西,方形,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三两进三落廊院式。悬山顶,山墙搁檩。1929年6月3日,红四军在龙岩和太平区革命武装配合下,两次攻打龙岩城告捷,毛泽东指挥红四军一纵队由高陂进入虎岗,红四--卫连设在虎北杉树下裕德堂,并在此开展革命工作。保护范围:建筑四周东、南、西、北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详细]
抚市天后宫
  抚市天后宫位于永定区抚市镇社前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几经维修,坐西南向东北,占地面积2420平方米,建筑面积1296平方米,两进三落两庑四天井单层土木结构,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照壁、院坪、中门、门厅及戏台、内坪、中厅、天井、正厅、后花园、后围墙。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歇山顶,桁架漆金木雕别致精美,楹联壁画相互映衬。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抚市天后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岩起义旧址——江山村美傅氏宗祠
  龙岩起义旧址——江山村美傅氏宗祠位于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村美村,又名聚星堂,建于明洪武戊申年(1380年)。坐西北朝东南,占地415平方米,土木结构,系单厅二厢房带两护厝围合院。由灰坪、大门、天井、两边厅、正厅组成。正厅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歇山顶,青瓦屋面。1949年5月22日,国民党龙岩县县长章汤铭率部600余人,在此宣布起义,后被改编加入闽粤赣纵队第五团,为龙岩的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2018年被新罗区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三溪红色交通站旧址(尚德堂)
  上三溪红色交通站旧址(尚德堂)位于溪口镇三溪村上三溪村一路9-10号,始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34),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坐北朝南,土木结构。1930年至1931年间,红色交通线经过此地,在此设立临时站点,负责白砂与溪口大洋坝站的衔接。保护范围:东向外延伸1米至杨喜先宅西墙,南向外延伸10米,西向外延伸1米至杨开先宅西墙,北向外延伸10米至附属房北墙。建设控制地带:东南西北侧自保护范围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龙岩培田古民居
  龙岩培田古民居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龙岩培田村的古民居建筑群大体由6座学堂、两座书院、三庵、两庙、两碑坊等古代文化宗教建筑和20座古祠、30余幢民居,以及一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两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门票门票50人民币(如需讲解另雇导游)景区五点半后就不收门票了停车:村前有停车场,未另外收费景点位置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详细]
龙泉陈明故居
  龙泉陈明故居又名官宝厝,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座落于东肖镇龙泉村,建于清代,坐东朝西,两进四厢房土木结构祠堂式建筑。整个房子占地2000平方米,为上、下大厅及左右两个小边厅组成,右厢房还有一个观音厅,共有32外房间,10个回廊,共7个大、小天井和两个石灰坪,大院后面有一堵1米高的半月形石围墙,大门设在右侧朝东方向。祠堂左厢房继承堂,是原福建省临时省委书记陈明早年生活、学习、成长的重在所在。2016年5月25日被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
  中共红四军前敌委员会旧址位于龙岩市新罗区中城街道。原为明崇祯刑部左侍郎王命璿府第,清代又称“新邱厝”、“肇安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占地面积1741平方米,二进三落庭院式建筑,土木结构,抬梁式木构架。1929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克龙岩城后前敌委员会机关设于此。毛泽东在此召开调查会,修改《土地斗争纲领》,签发红四军六月布告,指导中共闽西特委和龙岩县委工作;毛泽东、贺子珍等住于此。1991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氏民居思源堂
  张氏民居思源堂位于连城县新泉镇北村,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坐东向西,总面阔51.55米,总进深39.08米,建筑面积1338平方米,由围墙、雨坪、门楼、门厅、天井、中厅、天井、上厅及两侧横屋组成。上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三合土地面。思源堂为张南生将军故居。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张氏民居思源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登廻龙阁
  上登廻龙阁位于上杭县临城镇上登村,又称回龙阁、罗登塔,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现存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五层土木结构塔,外大门坐北朝南,通高16米,通面阔15米,通进深16米;一、二层为四角形,面阔三间;三至五层为八角形,三、四层为一间,四、五层不隔层;一层至四层楼梯沿墙旋转而上;悬山顶。附属文物仙人桥,位于上登廻龙阁右侧10米,建于明代,单孔石拱桥,鹅卵石砌筑,东西走向,桥身长28米、宽4.8米,桥跨12米、矢高9米。……[详细]
曹菊如故居
  曹菊如故居位于新罗区红坊镇南阳村5组电房路13号,由曹菊如祖父建于清末,至今约200多年,占地面积325平方米。该建筑坐西北朝东南,为二进二厢房带两护厝抬梁式土木结构。中轴线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大门、前坪、前厅、天井、后厅。后厅面阔二间,进深5米,曹菊如故居在右护厝(第3、4间)。曹菊如,历任闽西工农银行会计科科长、中央苏区国家银行处长等职,该故居是曹菊如早年生活、学习、成长的地方。2017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