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省
>
龙岩市旅游
龙岩市文物古迹介绍
福建省
永定区
上杭县
新罗区
长汀县
武平县
连城县
漳平市
龙岩市文物古迹
龙岩市红色旅游
龙岩市名人故居
龙岩市博物馆
龙岩市十大祠堂
4A景区
龙岩市十大景点
全部
龙岩市特产
龙岩市美食
龙岩市地名网
龙岩市名人
[移动版]
301、
三堡奎文书馆
三堡奎文书馆位于龙岩市永定区堂堡乡三堡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万历年,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改建成为现存的三堡奎文书馆。坐东向西,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由正堂主楼、拜亭、前堂、廊房以及独立大门等组成。正堂主楼高三层,建筑面积568.8平方米,共九厅二十八间,楼上大厅正面设神龛,供奉先师孔子和文昌帝君神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三堡奎文书馆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02、
武德候王庙
武德候王庙位于武平县中山镇,为武平县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主体北、南各5米,东、西各7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边界各延伸5米。……
[详细]
303、
永平竹苞松茂
永平竹苞松茂位于武平县永平镇帽村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德茂公祠,建于清道光初年,坐西朝东,布局为三堂六摆,由主堂、两侧二排横屋、院坪和池塘等组成,占地面积约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下堂、前天井、中堂、后天井、后堂。下堂中设门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柱;中堂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柱,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竹苞松茂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木雕、砖雕以精致见长。1934年3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粤赣军区第三分区独立团指挥机关就设在此厅堂,现还保留完好的红军标语。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10米。2018年,永平竹苞松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04、
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旧址
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旧址位于上杭县临江镇解放路,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坐北朝南,占地4572平方米,由上中下三厅三天井,后楼及左右护厝组成,通面阔31米,通进深81.60米,单层砖木结构,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先生为推动新学,以教育救国强国为号召,联络举人丘复等宗贤出资出力,利用丘氏总祠创办了“上杭县师范传习所”,开设国文、英语、算学、史地、植物等课程,为兴办新学培养了骨干力量。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是福建省最早创办的民立师范学校。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上杭县师范传习所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05、
西陂培荆堂
西陂培荆堂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清。简介:府第式土楼,又称五凤楼,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几经维修,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950平方米,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右横屋。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围墙、雨坪、门厅、天井、中厅、中天井、正楼。外大门设在东北角,门楼燕尾脊歇山顶,中厅面阔三间,山墙搁檩式构架,屋面三段脊,歇山顶。正楼高四层,每层一厅九间,歇山顶。整体建筑呈前低后高,地面亦呈阶梯式升高。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西陂培荆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06、
上寨泽东楼
上寨泽东楼位于龙岩市永定区抚市镇五湖村,年代为1951年。简介:原为凹头张屋,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坐东南向西北,土木结构,主楼为碉楼式三层土楼,山墙搁檁,歇山顶。1929年8月上旬毛泽东偕夫人贺子珍等一行到此指导开展土地革命活动,居住于主楼,由居住于此的张氏家人照顾并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后来这座小土楼成为苏维埃、游击队开展革命斗争的指挥部,1936年被国民党放火烧毁。1951年按原来的规模、式样重建,并命名为“泽东楼”。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2018年,上寨泽东楼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07、
太平区暨西陂乡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
太平区暨西陂乡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9。太平区苏维埃信用合作社旧址,裕安堂,建于清代末期,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两进三落廊院式带左横屋,通面阔13米,通进深15.4米,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雨坪、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正楼。正楼高3层,碉楼式建筑设计,单元式房间布局。每层设6间1厅1楼梯。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1929年10月,成立西坡乡信用合作社,地址就设在裕安堂。不久扩展为太平区信用合作社。合作社有比较完整的财务管理和民主管理制度,社内设立监督机构——审查委员会。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
[详细]
308、
太平岭相公塔
太平岭相公塔位于武平县中山镇新城村太平岭自然村,年代为明。简介: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1),楼阁式砖塔,八角七层,中空,塔座边长2.3米,墙厚1.5米,高17.4米。基座埋于地下,塔身从下往上逐层递减,各层交错开拱门,叠涩出檐,攒尖顶,葫芦塔刹。塔身1至5层为空心,六、七层为实心。保护范围:以塔中心为圆心,半径20米范围。2018年,太平岭相公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09、
挺秀塔
挺秀塔又称水门塔,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龙川东路龙津河北。明万历九年(1581)建,清乾隆四十年(1775)重修。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通高12米,占地面积42.8m2。船形塔基用条石浆砌,高3米,长14米,宽7米。各层用砖迭涩三层出檐,攒尖顶。1~3层外壁各有碑刻,每层交错设二个拱门,一层门朝西,三层门额“挺秀中央”。顶层曾遭雷击,1984年修复。塔建筑精美,体现了龙岩地方塔建艺术特色。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10、
丞相垒
丞相垒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保丰行政村倒岭山,明万历十年(1582)龙岩知县曹允儒建碑亭,纪念右丞相文天祥就义300年在此抗元而立。后碑存亭毁。一九八七年原龙岩市政府拨款在原址重建碑亭,东北朝西南,内石碑共三块,正碑阴刻“大明赐谥忠烈故宋少保佑国公文山文公天祥举义驻师故垒”,大理石质,高2.91米,宽1.02米,厚0.17米,左碑高1.5米,宽0.8,厚0.14米。右碑高1.4米,宽0.69,厚0.145米,均阴刻竖定草体诗文。1982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11、
“新罗第一泉”碑刻
“新罗第一泉”碑刻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城街道龙川东路下井巷北,为地下涌泉,始发现时间不详,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吴守忠题写楷体“新罗第一泉”石碑,民国三十年,张策安题写楷体“新罗第一泉”石碑。2001年龙岩市政府兴建街心广场时泉址被填平,北移50米至广场北面,占地21平方米,坐南朝北,是龙岩著名的八景之一“双井流泉”所在。198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12、
龙岩县军民祝捷大会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
龙岩县军民祝捷大会暨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位于龙岩市和平路,1927年福建省防军混成第一旅旅长陈国辉建。军民祝捷大会旧址位于公园西北侧,为一广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后,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2万多军民在此--,党代表毛泽东、军长朱德发表重要讲话。1975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313、
廖成美将军祖居(尚径承荫楼)
廖成美将军祖居(尚径承荫楼)位于洪山乡尚径村,年代为清宣统二年(1910)。廖成美将军祖居(尚径承荫楼)位于洪山乡尚径村,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方形,土木结构,坐东朝西,通面阔14.8米,总进深21.3米,占地面积315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单进廊院式带前廊。中轴线自西向东依次为雨坪、大门、门厅、天井、正楼。高二层,内通廊式,悬山顶,山墙搁檁。廖成美将军(1916.9.9—2001.12.25),原名廖福来。幼年由廖振勋抱养,后期由五叔(廖星五)抚养和供读私塾。1933年参加革命,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华东军区炮兵副政委,高级炮兵技术学校、炮兵工程学院政委,第二炮兵基地司令员,第二炮兵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
[详细]
314、
湖瑶广和楼
湖瑶广和楼位于湖雷镇广和楼,年代为1929。广和楼,位于湖雷镇湖瑶村的中心地带。由湖瑶赖氏二十一世汉贤公经营“条丝烟”生意发达后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土木结构,坐西南向东北,单进廊院式带前院式。悬山顶,山墙搁檩。门楼雕龙画凤,气宇轩昂。主楼门额刻“广和楼”三个大字,两边的题匾是“孝弟”和“忠信”,门楼门扇的“文经”“武纬”虽被石灰涂抹和利刀铲除,但字迹仍依稀可辨。楼内尚存大量红军标语。1929年5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四军第二次入闽,在永定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立苏区革命政权伟大革命实践的首站。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有当地党员干部和赤卫队员参加的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成立了“湖雷区革命委员会”,为永定土地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坚实的干部……
[详细]
315、
丘坊墩厚堂
丘坊墩厚堂位于蛟洋镇丘坊村官厅路12号,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占地2240平方米,属典型“九厅十八井”布局,平面呈船形,坐东北朝西南,外大门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穿斗抬梁式,拱背式封火墙,正门门楼彩绘、雕花精美,嵌阴刻石匾“中峰绕瑞”,石门框阴刻对联“但得题门无凤字,敢云入室有兰香”。保护范围:东侧外延1米至丘添福宅西墙;南侧外延2米至村道南沿;西侧外延1米至丘福昌宅东墙;北侧外延10米至后山。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详细]
316、
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灵鹫寺)
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灵鹫寺)位于高陂镇西陂村,年代为1927。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灵鹫寺,也叫西灵寺,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建成,坐西南朝东北,土木结构,单进廊院式带左右横屋,通面阔26.4米,通进深21.2米,占地面积653.6平方米。中轴线上自东北向西南依次为围墙、雨坪、大门、门厅、天井、正厅。正厅高2层,中央安放如来佛祖三尊神像。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一九二七年,“四•一二”--政变,大量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笼罩全国!事变后,我县-派也出来镇压革命,强令解散县农民协会、工会、学生会等群众组织。5月,乡村农民协会、工会转入地下活动,太平区武工团团部旧址就设在灵鹫寺。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
[详细]
317、
饶坊文光大院
饶坊文光大院位于中都镇饶坊村新星路1号,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占地约1200平方米,坐北向南,土木结构围屋式建筑。通进深40米,通面阔30米,悬山顶,四进三列,主座依次有外大门、内坪、内大门、门厅、天井(三面带回廊)、正厅、天井(左右带厢房)、前后两幢后楼,主座左右两侧横屋起二层,整座大院前有鱼池、后有水井,共有天井10口、厅13间、房间85间。保护范围:东侧外延5米至菜地;南侧外延30米至农田水沟;北侧外延5米至菜地;西侧外延5米至菜地。建设控制地带:东自保护范围外延5米至池塘;南自保护范围外延30米至农田小溪;西自保护范围外延10米至池塘东沿;北自保护范围外延10米菜地。……
[详细]
318、
闽西苏维埃政府监狱旧址(敦睦堂)
闽西苏维埃政府监狱旧址(敦睦堂)位于虎岗镇虎西村,年代为1930。闽西苏维埃政府监狱旧址(敦睦堂),位于虎岗镇虎北村,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方形,土木结构,坐西向东,旧址面阔40米,进深20米,分为两个单元,楼高4层,每层每层6间1楼梯,歇山顶,山墙搁檩。二楼以上的墙上尚留大量红军标语。1930年12月龙岩城失守,中共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等党政军、政法、经济、文化机关单位于1930年12月15日迁驻虎岗,由于受李立三“左倾”错误路线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影响,1931年初,闽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在虎岗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部分领导人、战士被误认为是“社会民主党”分子,被关押在虎西楼子厦。1931年7月15日撤销闽西苏维埃政府肃反委员会,成立闽西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处,闽西政……
[详细]
319、
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旧址(汉阶楼)
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旧址(汉阶楼)位于虎岗镇虎西村,年代为1930。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旧址位于虎岗镇虎西村汉皆楼,建于民国初年,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方形,土木结构,坐西向东,楼高四层半,每层六间一厅一楼梯。悬山顶,山墙搁檩。1930年初,闽西红军学校正式开办。1930年5月改名为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1930年年底迁至大池改名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二分校,1931年春搬至虎岗,改名为彭杨军事政治学校第三分校,设在虎西汉皆楼,肖劲光任校长、张鼎丞任政委。保护范围:建筑四周东、南、西、北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
[详细]
320、
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务滋堂)
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务滋堂)位于虎岗镇虎东村,年代为1929。红四军一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虎岗镇虎东湖洋务滋堂,建于民国初年,坐东朝西,方形,土木结构,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两进三落廊院式带两翼横屋。悬山顶,山墙搁檩。1970年后堂倒塌。1929年6月3日,红四军在龙岩和太平区革命武装配合下,两次攻打龙岩城告捷,毛泽东指挥红四军一纵队由高陂进入虎岗,一纵队司令部驻扎在虎东湖洋务滋堂,红四军在此开展革命工作。保护范围:建筑四周东、南、西、北各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端线外延15米。……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龙岩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龙岩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龙岩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龙岩市A级景区名录
·
龙岩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