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旅游

三明市文物古迹介绍

江坊村“胜占青溪”堂
  江坊村“胜占青溪”堂位于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清代,面积为2219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江坊村柳恕娄谦堂
  江坊村柳恕娄谦堂位于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清代,面积为650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中共三黄村党支部旧址风车庙
  中共三黄村党支部旧址风车庙位于宁化县曹坊镇三黄村,年代为1929年。建于清代,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长方形,通面阔16.98米,通进深27.91米,占地面积474平方米。1929年,中共党员徐赤生同志受长汀党组织派遣,秘密回三黄村开展革命活动,与该村部分先进民众在风车庙内学习进步书刊、探索革命真理、接受革命教育,其中廖毓金等经徐赤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29年8月下旬,中共三黄支部在三黄村风车庙成立,廖毓金任支部书记、马良才任组织部长、刘家祥任宣传部长,这是宁化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江坊村八家屋(正壻公屋)
  江坊村八家屋(正壻公屋)位于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清光绪,面积为3178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10米。……[详细]
里田红四军驻地旧址豫章公庙
  里田红四军驻地旧址豫章公庙位于清流县里田乡里田村,年代为1930年。俗称“凹头庙”,始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1),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重修并增建右侧书斋,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坐西朝东,建筑面积638平方米。1930年1月,朱德率红四军第1、3、4纵队由连城北团进入清流的李家寮,翻越鳌峰山后,经嶂下、留坑、江坊、长校等地抵达里田,部队曾于豫章公庙内驻扎。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江坊红十二军驻址柳恕娄谦堂
  江坊红十二军驻址柳恕娄谦堂位于清流县长校镇江坊村,年代为1931年。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92),坐东北朝西南,平面呈不规整的梯形,由前后两堂和左、右横屋组成,建筑面积约1141平方米。1931年1月,红十二军部分进驻清流里田、长校一带,协助中共福建省委工作团发动群众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并相继建立了荷坑、下谢、长校、黄石坑、江坊等乡苏政权和里田区苏政权,部队曾驻扎江坊柳恕娄谦堂。留存红军标语6版20条(幅)。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伸20米。……[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双兴堂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双兴堂位于尤溪县台溪乡台溪村,年代为1934年。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坐北向南,平面呈横向长方形,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21平方米。1934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尤溪军事行动期间曾居住在双兴堂。堂内留存红军标语11幅。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红七军团铜铁岭战斗旧址
  红七军团铜铁岭战斗旧址位于明溪县夏阳乡旦上村,年代为1934年。分布于九天山,由山脚前沿战壕、山腰支援和通讯战壕及山顶防御战壕组成,总长约8.2公里。战壕有四种类型,分别为环状战壕,用于防空及对地作战;单兵作战战壕,用于对地作战;长条形垒石群体作战战壕,用于集群对地作战;战壕间交通线,用于战术调整及物资运输。1934年3月,红七军团第19师在铜铁岭两次伏击前往归化(明溪)的国民党李默庵部第10师,共歼敌六百多人,俘敌数百人,缴获一批机枪、步枪和其他军用品,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迟滞了福建方向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进攻步伐,部分减轻了中央苏区面临的军事压力。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山脚前沿战壕:南至悬崖边沿,北至战壕边沿外5米,西至公路边沿,东至战壕边沿外5……[详细]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庭美堂
  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庭美堂位于尤溪县坂面镇坂面村,年代为1934年。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20世纪30年代重建,坐西向东,占地面积3425平方米,建筑面积2517平方米。1934年7月6日,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开始执行北上抗日先遣队这一特殊艰巨的任务。在红九军团掩护和配合下,红七军团过长汀、连城、永安县境,打下大田县城,经尤溪以东,进到闽中地区(水口一带)后继续北上。在尤溪期间,红军曾在丁尾厝庭美堂居住,堂内现存4幅墨书红军标语。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常口村村规民约碑
  常口村村规民约碑位于高唐镇常口村,碑于1997年立起,占地面积约1.054平方米。该碑为花岗岩质,整体呈长方体,长1.7米,宽0.62米,高1.06米。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调研,对常口村的发展作出殷殷嘱托,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制和公序良俗等方方面面。习近平同志调研离开后不久,常口村全体村民、村民代表、党员们的反复讨论,把他的嘱托融进村规民约,形成了18句话、72个字的村规民约,并镌刻在石碑上,隆重地立在村口,即“爱国爱村、爱护集体、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计划生育、严教子女、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村邻和睦、互帮互助、移风易俗、反对迷信、拥军优属、助残济困、禁黄禁,-、惩恶扬善”。该碑字迹清楚,内容深刻,很好地将重要嘱托融入到村规民约中……[详细]
东方军第六兵站旧址池氏祖厝
  东方军第六兵站旧址池氏祖厝位于将乐县安仁乡泽坊村,年代为1933年。始建于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403.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1931年6月在此成立泰宁县泽坊区革命委员会和党组织。1933年8月,东方--入以将乐为主要方向的第二阶段作战,安仁、朱口等苏区与邵武的桥头和顺昌的大干二区连成一片,成为东方军兵力投送和军需补充的重要后方,其间交通线成为红军进出顺昌、延平一带作战的重要通道。为此,在泽坊村的池氏祖厝设立东方军第六兵站,作为东方军连接顺昌、将乐、泰宁至江西瑞金等地18个兵站中的兵站之一。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虬溪试院
  虬溪试院中央红军东方军司令部旧址(虬溪试院)坐落于沙县实验小学校园内,始建于唐中和二年(882年),原名“中兴寺”,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宋太宗赐额后改称“兴国寺”。清光绪十四年改为虬溪试院。1934年彭德怀、滕代远率东方军三军团解放沙县,司令部设于虬溪试院内。地址:沙县实验小学内……[详细]
曾坊革命烈士墓
  革命烈士墓位于清流县林畲乡曾坊村龙背山南麓。该墓始建于1965年9月,是为纪念该乡曾富良、曾其应、谢玉姬一家三位革命烈士而建的衣冠冢。曾富良、曾其应、谢玉姬三位烈士均为林畲乡曾坊村人,其中曾富良与曾其应是父子,曾其应与谢玉姬为夫妻关系。曾其应于1931年6月参加林畲地方赤卫队,次年10月加入红34师,1934年11月在江西瑞金与敌作战时牺牲;其父曾富良、妻谢玉姬均于1933年3月加入林畲地方赤卫队,并在1934年9月先后牺牲。革命烈士墓于2009年12月重修,高3.5米,墓上端中心处是两束麦穗围绕着五角红星造型,墓的左右各有一柱,柱的顶端举着万年火炬,柱身各有一联,左、右联分别为“革命英雄传千古”、“烈士英明昭百世”。墓碑正中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革命烈士墓于2009年11月被福建省……[详细]
姚坊村“蓬堂揖秀”堂
  姚坊村“蓬堂揖秀”堂位于灵地镇姚坊村,年代为清代,面积为1244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20米。……[详细]
195、黄慎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慎墓
  黄慎墓,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八月,整个墓地并不大,用青砖砌成,拱护,中间立着一块花岗岩墓碑,碑前的地门堂大致可容一小圆桌。墓地坐北朝南。1987年8月重修,199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宁世德堂
  泰宁世德堂(世德堂)是明清古建筑群,建于明万历末年至天启年间,是中国江南地区保存较完整、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古代建筑群落。占地总面积为1.27万平方米;其中尚书第占地5400平方米,“世德堂”占地7300平方米。“世德堂”于1995年列为县级文保,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保,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这些古建筑占地面积大,年代跨度久远,具有明代早、中、晚期的建筑特色,也有清代早、中、晚期的建筑风格,还存有元代和宋代的建筑遗风。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拆修翻改,使世德堂现存建筑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痕迹。其中,第一栋、第五栋、第八栋、第九栋主要建筑是明代特征;第六栋前部建筑保留明代特征,后部建筑有清代特色;第七栋、第十栋、第十二栋主要建筑有清代特征;第十一栋是传统木结构民居,建造年……[详细]
泰宁尚书墓
  泰宁尚书墓位于泰宁县梅口乡水际村长滩人形山,是明朝末年兵部尚书李春烨和他的一品夫人江氏的合葬墓。墓园从西向东,总面积1040平方米。墓穴南北长52米,东西宽20米,用花岗岩石板砌成,并用生铁水浇铸;墓台六层,顶层立墓碑,其下分别立石栏杆、石狮、华表等装饰。……[详细]
宁化豫章书院
  豫章书院(宁化罗氏家庙)位于宁化县小溪边131号,其前身为罗氏家庙,又称罗令纪纪念堂,是宁化罗氏后裔祭祀入闽始祖罗万发及宁化县建县始祖罗令纪的总祠。据传,罗氏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年(1412)。清乾隆时,罗氏后人为纪念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而将家庙改为书院。罗氏郡望为“豫章”,故以“豫章”命名书院。豫章书院是闽赣省宁化县苏维埃保早局旧址,同时也是福建省涉台文物点,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举人厝、玉润堂、蛇形厝
  朱德率红四军第二、第三纵队出击闽中大田史迹群举人厝、玉润堂、蛇形厝位于大田县屏山乡屏山村、杨梅村,均溪镇玉田村,年代为1929年。1929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从漳平进军闽中,进入德化县路口乡、济屏乡(现为大田县屏山乡)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留下了红四军二、三纵队和前委机关旧址举人厝、红四军驻扎地旧址玉润堂、红四军第二纵队驻扎地旧址蛇形厝等革命史迹。举人厝,因出过文、武举人而得名。清代建筑,坐西朝东,建筑面积为121.06平方米。8月22日,部队抵达济屏乡(现屏山乡),前委机关和指挥部设于此。玉润堂,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为495.5平方米。8月22日,部队抵达济屏乡(现屏山乡),部分红四军驻扎于此,在正堂次间槛窗的墙壁上留有“菜□□、米6文、油□□,共□□元。红军”标……[详细]
青水戏台
  青水古戏台位于距城63公里的青水乡,建于清朝雍正二年( 公元1724年)。古戏台建于22米长的永宁桥上, 背后与“砥东亭”庙宇相毗邻,建筑形状别具一格。戏台平面为矩形,长约38.5米,宽5米,高5米,歇山顶,具有古朴典雅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