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
  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位于安徽省广德县誓节镇。1960年建成,是我国首个生物试验探空火箭发射场,又称“六O三”基地。包括发射控制室、发动机测试室、发射场坪发射架等十余个配套设施建筑。自1960年到1966年在603基地用T-7火箭发射共11次,T-7M发射4次。文革-爆发后火箭发射基地陆续转移到酒泉、西昌。仅剩一个发射架和部分房屋,原1200多亩用地被改造成项目林。高52米的笼式钢骨发射架依旧巍然耸立在1256平米的发射坪中央。该遗址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科技工作者勇于攀登的攀登的革命精神的见证。是全国人民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动力。保护范围:以发射架为圆心,以卷扬机最大距离75米为半径圆面积。建……[详细]
陈山遗址
  宣城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向阳镇陈山旧石器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证明,早在6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宣城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繁衍。陈山位于宣城市区南15公里,向阳镇夏村行政村赵边村民组,东经118o2,北纬30o53。遗址东距水阳江约1000米,西南群山起伏,北为平原绿地。陈山遗址处于一条西南东北走向陇岗的东北端,是黄山山脉的余脉,顶端海拔45米,相对高度25米,当地人称之为陈山,亦称老龙山。其上沉积了水阳江的冲积物和其他堆积物。地质时代为早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晚期。地层年龄为81.7-12.6万年,文化时代是旧石器早期至旧石器中晚期。陈山遗址坐落在向阳砖瓦厂一厂所在地,198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含石器的堆积物面积约14万平方米,窑厂的多年取土,使石器地点受到较大破坏,但仍保存了较大……[详细]
龙须湖风景区
  须湖风景区位于郎溪县城关东北部5公里,距南京市、溧阳市天目湖景区仅1小时路程。龙须湖水库丰水期水面面积可达266.8万平方米,水库总库容325万立方米,是一座具防洪、供水、灌溉、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中型水库。龙须湖风景区是以龙须湖水库为中心、四周丘岭环绕的景区。远看景区,烟波浩淼的龙须湖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蜿蜓起伏的峻岭之中。近看景区,湖边亭台楼阁让人感受分外惬意,特别是湖水荡漾的浪花、湖面吹起的清风,更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湖中心600平方米飞来岛如一叶漂浮湖面小舟。该区1998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名胜风景区。具体位置:龙须湖风景区位于郎溪县城关东北部5公里咨询电话:0563---7021002……[详细]
王稼祥故居
  地处安徽泾县西南桃花潭镇厚岸村,距县城48公里。故居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故居1986年被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红色旅游景点。景区由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故居、东台书院等景点组成。王稼祥故居纪念馆位于王稼祥故居前,建筑面积1130㎡,徽派风格,馆名由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纪念馆由序厅、展厅、游客中心三部分组成。走进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王稼祥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汉白玉雕像,他面色沉静、目光有神凝望着远方,眉宇之间微蹙,左手拿着《申报》,右手握着拳头,表现了他投身革命的勇气、决心和对未来前途的思索与展望。《王稼祥生平陈列展》的主题是“永远的稼祥”。展厅共由六部分组成:……[详细]
江村孝子祠
  孝子祠位于江村村中,全称“明孝子江文昌公祠”,坐北朝南,始建于1535年。清代光绪辛丑(1901)年,后人在原江文昌住宅旧址上扩大改建成祠,所以该词为面阔三开间,前、中、后三进的民宅格局,总建筑面积503.76平方米。此祠原是族人第四十九代老祖江添宗(文昌)于明代所建,又称“孝友堂”,意在重文孝友,故此得名。他曾经有机会进入仕途,但因他父亲远在开封任淆川县教谕,时感身体不适,他的母亲又常年卧病在床。所以他决定舍弃功名而留在家中伺候年老多病的父母,一直未曾出外做官。他的孝行深得世人敬佩,被载入县志。孝子祠是后人了解、剖析我国古代生活理念的重要实物资料。2016年进行了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湖章氏宗祠
  南湖章氏宗祠位于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南湖村大章自然村。章氏宗祠始建于明初,现存建筑为清代,分为主祠和副祠,砖木结构。主祠建于康熙六年(1667年),副祠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主祠为三进三开间,面阔约16米,进深约32米。硬山式顶,马头墙。八字门楼,左右两侧各有一只抱鼓石。内分门厅、敦睦堂和享堂,有前、后天井。副祠略向内缩进,面阔约16.5米,进深约31米。前进为门庑,中进分开,两边为厢房、回廊,后进为享堂。整座建筑石雕、木雕、砖雕随处可见,雕刻精细,绘画精美。章氏宗祠整个建筑既有徽派建筑的一些特点,又带有本土文化的元素,对研究皖南古民居的建筑风格有着深远的意义。2010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墙外10米,南至南墙外10米,西至西墙外10米,北至黄泥塘。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隐仙洞摩崖石刻
  隐仙洞摩崖石刻位于泾县榔桥镇马渡村倪家村名组的紫山上。为石灰岩溶洞,山脚下距徽河水面60-70㎝处有古栈道遗迹,该栈道即为泾县西南乡至旌德县境的古道。隐仙洞中央从洞顶倒悬下来一根直径约一米长三米多的石柱,离地不足半米,顶上根部有一块隆起,梢部渐细形状酷似男性生殖器,故当地人又称它为马石胯。相传不孕之人只要喝了石柱上滴下来的泉水,便可得子。洞外石壁上另有一处石穴,称为“女阴壁”,也是当地人生殖信仰的神物。至今仍有邻近百姓到此祭拜和祈福还愿。据传隐仙洞附近有20多方摩崖石刻,目前已发现的有12方。因其洞内形似阳物的钟乳石、溶洞内外多处摩崖石刻以及古栈道、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它丰富多采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范围:紫山庵遗址至隐仙洞沿线所有石刻、溶洞、河面和自然景观,东至石板古道,南至徽水河南岸,……[详细]
程裕有故居
  程裕有故居坐落在伏岭镇西川村66号,建于民国,占地面积238平方米。程裕有(1890-1956),绩溪县西川村人,出身清苦。1914,在芜湖创办同庆楼酒菜馆,成为当时芜湖市最著名的饭店。直至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后,程裕有返籍安度晚年。该宅坐东南朝西北,硬山屋顶,砌风火墙,抬梁、穿斗並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不设天井,前檐步设明瓦、漏窗,后步为人字轩顶,撑拱承挑出檐,檐部装置裙板和矮窗。设楼,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东西厢房,室内的挂落、雀替、窗栏板、矮窗雕刻非常精美,大门开在南山墙西南隅,饰五飞砖门罩,门匾中有砖质阳文“风光月霁”四字,砖雕精致,整幢建筑保存完整,艺术价值较高。……[详细]
项英、周子昆殉难处蜜蜂洞
  项英、周子昆殉难处蜜蜂洞位于泾县茂林镇濂长村赤坑山。因其山顶圆形石峰被当地人称为“蜜蜂桶”。桶底端一洞中开,为天然原始岩洞,称之为“蜜蜂洞”。洞口高1.8米,洞宽2米,深4米。蜜蜂洞险峻、隐蔽、攀登艰难。皖南事变中,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在此洞中隐蔽月余,住在岔坑口的山民姜德贵,每隔一天送去干粮咸菜,并在家门口晾晒红、白不同颜色的衣服报告国民党是否进山“清剿”。姜家的住屋被敌人烧毁三次,但他依然在坑口搭草棚居住。1941年3月14日,项英、周子昆二人惨遭叛徒刘厚总杀害,烈士遗骸被掩埋在距蜜蜂洞不远的石壁下,1952年移葬南京雨花台。保护范围:东至赤坑山蜜蜂桶山顶,南至蜜蜂桶南侧50米,西至蜜蜂洞洞口外50米,北至埋藏地悬崖山头外侧。建设控制地带:慰亭以上及沿台步道两侧30米。……[详细]
磡头节妇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家朋乡磡头村,建于明嘉靖丁酉年(1537)。该坊坐东南朝西北,四柱三门五楼,麻石仿木结构。通高8米,面宽8.4米,进深2.45米,占地20平方米。该坊为旌表故氏许保妻章氏而立,主楼正中置有“恩荣”匾,其下方花板西北方镌有“节妇坊”三字,其建筑艺术及雕刻水平较高,具有明代特征,是明代牌坊的重要代表,1997年4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皖政秘(2012)300号。 保护范围:坊基外东2米、南2米、西5米、北5米 建控地带:东5米、南5米、西20米、北20米……[详细]
陈凤仙宅
  陈凤仙宅位于宣城市绩溪县,年代为明。坐落在华阳镇上马石紫园内,占地面积60平方米。该宅原坐落在临溪镇孔灵村老街中段西侧,此处因不适合建筑的保护。2005年易地迁至华阳镇上马石紫园内进行异地保护,占地面积60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硬山式屋顶,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的两层建筑。屋内木结构及二楼的美人靠均雕饰精美,是明代徽派建筑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2000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2017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7】45号。2019年,陈凤仙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桃州鼓角楼城台
  鼓角楼坐落于广德州署正南仪门之上。该楼始建于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为二层。上为复宇重楼,楼中备有鼓、角、钟、漏刻各一,取“代鼓鸣角,以警昏听。下漏数刻,以节昼夜”之意。下为拱形卷洞楼座,座高4.3米。元时因战乱遭损坏,明洪武四年复修。清末战乱楼毁,鼓、角、钟、漏全遗失。民国15年(1926年)邑绅占家鹏捐资按原样重修楼宇三间。民国26年(1937年)被日机轰炸,毁坏殆尽,仅存楼座。1999年,该楼重修,恢复往日原貌。说起这座鼓角楼,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泉州梨园戏是宋南戏的遗响,里面有一个剧目叫《朱寿昌》。讲述的是宋代朱寿昌任地方官时知道生母在自己七岁时被打赶出门,决意弃官寻母,历经一番磨难,最终母子团圆。这个故事后来被元代郭居敬辑录为《二十四孝》之一的《弃官寻母》,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详细]
江村江氏宗祠
  江氏宗祠位于江村北部,该宗祠坐西北朝东南,属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1236.05平方米,前、中、后三进二天井,面阔七间,由于它是--的总祠,所以在体量、用材方面都比其他家祠略胜一筹。门楼面阔七间进二间,重檐歇山式屋顶,花砖筑脊,小瓦覆盖,雀替等木构件均有雕刻画面,门楼前设有通道及东西两侧各设一池。该祠体量大,用料大,做工精,汇集了砖、木、石三雕工艺,是典型的徽派古祠堂之一。不仅是凝聚家族血缘和感情的纽带,而且作为家族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标志,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2020年进行过全面维修,2006年5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坦头汪氏宗祠
  坦头汪氏宗祠坐落在绩溪县长安镇坦头村村头,坐北朝南,占地面积845平方米,该祠建于清代,前、后三进,前后天井,前进为歇山式五凤楼,门楼上的额枋雕刻人物故事;中进为人字顶,中进的雀替和平盘斗雕刻人物及花卉;后进为寝楼,比中进高,拱轩顶,后进的雀替和驼峰同样雕刻精美,中后进厢房无槅扇装饰,该祠在2007年时进行了大修,整栋祠堂保存基本完整。2011年6月,公布为第六批县保单位,批准文号为绩政【2011】46号;2016年,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宣政秘【2016】219号。201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王子野故居
  王子野故居坐落在瀛洲镇仁里村中央。王子野早年投赴延安,参加革命,建国后任国家出版局首任局长,为我国出版事业做出较大贡献。该宅为晚清建筑,占地155平方米,坐西北朝东南,上下对堂,三开间,中设天井,二层通转建筑法式。下层有木板影壁,两厢设有挂落,另有裙板、矮栏等木构件,三合土地坪,大门上部设有五飞檐砖门罩,大门内有双柱木板影壁。天井两侧为厢房,饰木雕挂落。檐部有裙板及矮栏。室内的木雕构件有撑拱、雀替、驼峰、挂落、窗门等,整幢建筑保护完整,有一定文物价值。2000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0】31号。……[详细]
云氏宗祠及《长生殿》戏文砖雕贞节坊
  云氏宗祠及《长生殿》戏文砖雕贞节坊位于广德县邱村镇后岗村祠堂边。云氏家庭,元末兵乱自陕西乔寓广德,在无量溪河畔三溪口建庄兴业,诗书传家,人才辈出。自明弘治以来,以科考出官入仕者甚众,很快成为桐川显姓大族。为扩充、巩固家庭势力,建立了该词。前后二进。清咸同兵乱,后进被焚。现存前厅面阔5间,架构壮硕,广宇轩昂,不乏雕镂,黑漆髹饰,气象威严。明堂前檐两侧立清廷中央机构要员和地方各级官员于嘉庆二十二年为旌表云姓妻陈氏、吕氏所立《长生殿》戏文及神话故事砖雕贞节坊2座,不仅作为封建礼教、宗法制度的象征,而且保存了《长生殿》当年演出的舞台艺术风貌。保护范围:建筑本体外,东至村前道路(2—3号界址),南至祠堂边组空地(4—10号界址),西至祠堂边组空地(10—12号界址),北至周伦华住宅及人行道(12—16……[详细]
魁山·飞雄塔
  魁山位于泾县茂林镇区南行约一公里处。此山拔地突起,独耸一峰,圆如古钟,秀拔出众。飞雄塔山顶高处有座三层六角砖塔,飞檐翘脊,古意盎然,塔心内空,有梯可登,直上三层,该塔于乾隆三十八年癸巳县贡生吴延选出资兴建,名曰飞雄。建国后,政府在魁山上修建了革命烈士陵墓,辟为烈士陵园。这里安葬了红军将领寻淮洲的忠骨,现藏有陈毅同志于1938年5月率部队东进抗日途经茂林时,为寻淮洲烈士撰写的墓志铭,该碑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此外还安放了在“皖南事变”中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骨,陵园青松挺拔、环境幽静,令人肃然起敬。……[详细]
汪坑岭古道
  汪坑岭古道(临溪徽商古道)位于临溪镇周坑村,通往歙县南乡,距县城12公里。自明清以来是一条徽商古道,当时绩溪人出门经商,往往从汪坑岭古道徒步赶赴歙县深渡,然后坐船前往江浙。胡雪岩就是从汪坑岭古道前往江浙,踏上经商之路的。汪坑岭古道在绩溪境内全长5华里,石板宽约1.6米,保存基本完整,对于研究明清徽州交通和绩溪徽商的创业历程有较高价值。半岭上原建有茶亭、关帝庙,为往来商客提供歇脚、施茶、避雨。因年久失修,茶亭和关帝庙残破严重。沿途建有绩溪、歙县分界跨路亭,绩溪一侧的门楼书有“径通古歙”,歙县一侧的门楼书有“路达华阳”字样。……[详细]
章基嘉故居
  章基嘉故居坐落在瀛洲乡瀛洲村159号,曾为一座红火的金融店铺,瀛洲人称之为“上钱庄”。19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学家章基嘉就出生在这栋房子内。章基嘉历任南京气象局副局长、国家气象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是我国气象科学的栋梁之材,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该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砖木结构,封砌马头墙,前檐墙后开设天井,二楼通转,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室内装饰构件有槅扇、撑栱、雀替、驼峰、窗栏板等,其雕刻技艺水平较高,是典型的徽派古民居。2005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2005】41号。……[详细]
胡炳衡故居
  胡炳衡故居位于安徽省绩溪县瀛洲乡坑口村龙川溪南岸中部地段,占地面积251平方米,坐北朝南,硬山屋顶,砖木结构,前厅后室,四周封砌马头墙。历史背景胡炳衡故居的主人胡炳衡与其子胡增钰在解放前常年在外,但仍继承祖传产业,此宅的产权在解放后土改时仍为胡增钰所登记。建筑格局根据建筑风格来看,该宅当属清道光年间建筑物。此宅的后堂为原来建筑,室内的撑拱、雀替等木构件雕饰精美。前厅于解放初期因火灾焚毁,近年来予以复建。文物保护2002年经绩溪县人民政府抢救性修复2004年10月28日,被评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