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321、安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桥
  安桥位于凌笪镇独山村安桥自然村西,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安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22、一清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清桥
  一清桥位于姚村镇妙泉村鸦山组,年代为明末清初,类别为古建筑。一清桥——一座横跨在鸦山河上的古石拱桥,它是徽商翻越鸦山古道走出鸦山老街的第一桥。拱圈由一块块齐整的条石精工砌成,共有10道拱圈。桥拱之直径约6米。桥面宽约4米,铺设青石板。据传:一清桥为明末清初的徽商捐银建造。具体何人捐银,建于何年何月,待考证。桥名“一清”,有人推测源自徽商诚信经营“一清二白”之意。“一清桥”春看花开花谢,夏听竹风泉鸣;行人常打坐,摇扇说古今。一清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宣州石砚古坑口遗址
  宣州石砚古坑口遗址位于姚村镇妙泉村鸦山造纸厂,年代为唐宋,类别为古遗址。宣州石砚古坑口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村双龙桥
  姚村双龙桥位于姚村镇夏桥村团结组,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双龙桥”横跨在姚村乡夏桥村的谭村河上,是经典的石拱桥,古朴小巧,建于明代。桥头嵌有两条石龙,龇牙咧嘴,狰狞可怖。上方不远处,有小潭。相传,河的上游有蛟作孽,匠人造桥时设置双龙。双龙杀蛟,蛟毙命时折腾,造就了桥上方的这个小小河潭。潭之上,雨季有小瀑布,玲珑、温润。姚村双龙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袁村石牌坊
  袁村石牌坊位于姚村镇红旗村袁村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袁村石牌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竹墩头遗址
  竹墩头遗址位于梅渚镇定埠村周家村民组,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竹墩头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阚家茶馆革命旧址
  阚家茶馆革命旧址位于涛城镇老街17号,年代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阚家茶馆革命旧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28、王家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桥
  王家桥位于梅渚镇黎明村委会王家桥村民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王家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子门水库
  天子门水库位于十字镇天子门村东湾村民组,年代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天子门水库位于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南部山区,跨姚村、十字二乡。因水库大坝坐落在十字乡南6公里处的东湾村上方,附近有天子门村,故名。水库兴建于1959年冬,竣工于1966年冬。1976年冬,大坝工程进行了翻修。大坝系粘土心墙砂壳结构,全长180米,最大坝高21.7米,坝顶宽6米。建有溢洪道和非常溢洪道各1条。灌溉渠系建筑物共116座。水库水源来自姚村乡山区,汇水面积35.5平方公里,库容量438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量2140万立方米。正常水深14米,水面面积3.5平方公里,可养鱼4.6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3000公顷。天子门水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涧春和遗址(南平桥)
  石涧春和遗址(南平桥)位于十字镇新和村石曹村村民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遗址。石涧春和遗址(南平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31、飞鲤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鲤桥
  飞鲤桥位于飞鲤镇白米路(飞里老街),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飞鲤桥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百步梯遗址
  百步梯遗址位于飞鲤镇王村村三窑组,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百步梯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打鼓墩遗址
  打鼓墩遗址位于飞鲤镇黄香村黄金山,年代为明,类别为古遗址。打鼓墩遗址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墓葬石牌坊
  古墓葬石牌坊位于姚村镇夏桥村团结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古墓葬石牌坊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榨古民居
  水榨古民居位于姚村镇妙泉村水榨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水榨古民居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36、聚秀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秀湖
  位于村口的聚秀湖,是江村先人开挖的人工湖,也是江村的水口。在古代徽州的传统观念中,聚族而居的村庄水口不仅被视为村落风水的咽喉,更是村庄外部空间的重要标志,还涉及到家族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江村形似太师椅,村后金鳌山似椅背,村口狮山、象山护卫,如太师椅左右扶手。村中双溪环绕,汇于聚秀湖,秀水青山、风水财富统统锁在村里。……[详细]
郎溪磨盘山遗址
  磨盘山遗址位于安徽省郎溪县幸福乡新法村。磨盘山遗址于1981年发现采集石器和陶片,初步确认为古人类-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采集有长方形和半月形单孔石刀、铲、锛、凿等,石器的大小形状不一,陶片既有鱼尾形、鸭嘴形、柱形鼎足,以及鬶足、豆把、纺轮等,有夹砂红陶,泥质红陶、黑皮陶,多为素面。该遗址还出土有商周时期的印纹硬陶片以及战国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根据出土遗物的器形、纹饰推断该遗址年代上至新石器晚期下迄商周时期为延绵数千年的聚落遗址,文化类型主要为良渚文化。磨盘山遗址内涵丰富,对探究水阳江流域古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研究环郎川河流域乃至皖南地区上古历史有珍贵的价值。保护范围:以磨盘山顶部古榉树为中心,四周延伸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10米。……[详细]
余川环秀桥
  环秀桥坐落在上庄镇余川村村口,建于晚清,建筑面积355平方米,该桥为四墩三孔石拱桥,桥长27米,宽4米,高7米,常溪河从环秀桥下流过,环秀桥既是余村的水口桥,又是连接上庄与该村的际桥。由清末沪杭一带著名的“茶叶大王”汪立政独资兴建的,至今保存完整,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详细]
石鹤山天子坟
  石鹤山天子坟坐落在余川石鹤山上,墓的四面环山,植被茂盛,墓地呈椭圆形,为南朝墓葬,主墓长15米,宽5.2米,高3米;墓堂长11米,宽9.5米,呈半圆形;墓碑高1米,宽0.39米;碑上刻有“先祖猛公陈氏之墓”,碑的底座宽0.66米,高0.40米;天子坟占地面积382平方米,其中主墓78平方米,墓堂304平方米。据嘉庆《绩溪县志》记载:刘宋安成太守陈猛墓在八都石鹤山上。光绪蜀川《陈氏宗谱》云,陈猛为陈太祖之曾祖,陈太祖灭梁建陈称帝于公元557年。陈太祖的曾祖墓,故称天子坟。此墓是猛公和夫人胡氏的合葬墓,历史上被盗过,但总体保存完整,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详细]
郭因旧居
  郭因旧居坐落在家朋乡霞水村村中,坐北朝南,始建于清代中期,占地120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一进三开间,二层楼房,东西厢房,前檐设一天井,撑拱承挑出檐,抬梁穿斗并用式梁架,三合土地坪,-封火墙,室内的窗栏板雕刻精美,建筑保存完整,有一定的历史价值。郭因(1926-):原名胡鲁焉,幼名胡家俭,家朋乡霞水村人,为国内知名的美学大师。历任安徽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荣誉馆员,南开大学哲学系兼职教授,安徽省美学会、安徽省绿色文化绿色美学学会、安徽省管子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徽省中国画学会名誉主席等职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