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宣城市旅游

宣城市文物古迹介绍

201、廉夫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廉夫桥
  廉夫桥位于宣城市宁国市,年代为清—民国。2019年,廉夫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旺川太平天国壁画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绩溪县上庄镇旺川村曹氏支祠九思堂内的墙壁上。从九思堂东厢房《攻城图》始经大门两侧墙壁,至西厢房《天神图》止,共七幅。1860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部进入徽州一带活动,曾一度驻扎于此。壁画就是这些太平军将士所绘。主图《攻城图》,画的是清军防守的城池一座。其余六壁有太平军进军以及神怪小说故事、俚歌、题字等。壁画运用线描勾绘,不作色。作者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将太平军将士肉搏登城,不屈不挠的英雄气概和封建统治者败北乞降的没落丑态,作强烈对比,表现出革命势力摧枯拉朽、战无不胜的巨大威力。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省保。 保护范围:为东16米、南6米、西4米、北6米。 建设控制地带为东、南、西、北各40米,保护范围批准文号皖文物字(1992)第049号。……[详细]
胡家村遗址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绩溪县长安镇庄团村,面积约5000平方米。1951年,发现印纹陶片、磨制石器等遗物多件,遂定名为胡家村遗址。它是皖南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存,对以后江南的考古发现具有指导意义。该遗址的文化层1-2米,包含物有磨制石器和陶片。石器主要有穿孔石斧、石镞、石凿、石锥、石锛、石刀等,制作工整,磨制精良,陶片以印纹陶为主,灰、红两类,纹饰有席纹、回纹、几何纹、波浪纹、篮纹和雷纹,泥质较粗、火候较高、厚薄不匀。器型主要有鼎、壶、等-用具和陶纺轮。在遗址附近的水楂山、坦头、瑞川等地,也均有磨制石器出土,证实这一带在新石器时代有过相当规模的人类活动和文明创造。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省保。 保护范围:为以遗址正中为基点东、西各25米;南北各50米。 建设控制地……[详细]
明伦堂考棚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绩溪县城区适之路北端绩溪中学校园内。坐北朝南,由门厅、庭院、候考厅、考棚、明伦堂等几大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75平方米。门厅正面三间,八字形,中开大门,石鼓东西对峙。门厅后向为廊。候考厅面阔五间,进深二间,硬山式屋顶,山墙封砌马头墙。满堂柱穿斗式结构,用挑檐枋承挑出檐。雀替、梁驮、斜撑等饰以雕刻。考棚在候考厅后东西两侧,正面朝庭院,各有若干单间组成。正面及隔墙,分别装置木鬲扇和皮门。是安徽省现存仅有的古--场实例。1997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97】35号。2012年6月,升为省保合并入省保绩溪文庙,批准文号皖政秘(2012)300号。 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各5米 建控地带:东10米、南20米、西20米、北15米……[详细]
谢脁楼遗址
  谢朓楼,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中心。公元494-496年,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在郡治之北陵阳山顶构建一室,名曰“高斋”。唐初在旧址上建“北楼”,以后历代均有修葺。遗址现存面积1100平方米,高9米。谢朓楼遗址时代为清,位于宣城市府山路。1998年5月,谢脁楼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谢朓楼遗址时代为清,位于宣城市府山路。谢朓楼,又称“高斋”、“北楼”、“叠峰楼”。公元494-496年,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出任宣城太守时在郡治之北陵阳山顶构建一室,名曰“高斋”。唐初在旧址上建“北楼”,以后历代均有修葺。谢朓楼历史悠久,自唐宋以来,李白、白居易、文天祥等文人雅士登楼凭吊,赋诗抒怀,堪称“千年历史名搂,宣州文化瑰宝”。谢朓楼,遗址现存面积1100平方米,高9米。谢朓楼遗址时代为清,位于宣城市府……[详细]
欧墩遗址
  欧墩遗址位于郎溪县钟桥乡李家村,南、北、西三面临钟桥河,占地1.2万平方米,为皖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先秦文化遗址。1998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欧墩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时代为商周,遗址现为不规则形台地,高出周围地表3米左右,面积2万多平方米。欧墩遗址分布在钟桥河的二级阶地上,高出周围农田2.5-3.5米,在遗址南、北断面上清晰有序地排列着文化层。县文物部门在遗址表面采集到许多陶片、陶足。陶质有硬陶、夹沙红陶、泥制灰红陶等。纹饰以云雷纹叶脉纹、方格纹等几何类印纹为主。兼有少许绳纹、兰纹、锯齿状附加堆纹及素面纹。可辨器型有鼎、鬲足、竹节形镂空豆把和壶、罐的沿口等。手、轮制均有,以轮制为主,其旋轮痕迹十分清晰。同时还采集到磨制石器60件。经多次调查,发现许多商周甚至更早时期的文化遗物,多为……[详细]
下阳遗址
  下阳遗址, 时代为新石器时代,位于广德县柏垫镇下阳村。遗址处于下阳河西的岗坡上,面积4.7万平方米。遗址处于下阳河西的岗坡上,面积4.7万平方米,历年地表常有文化遗物出土。主要有夹砂陶鼎、各种印纹陶片,磨制精细的石铲、石锛、石斧、耕田器、琢制的三角形犁形器、斜柄剖土器、直柄石刀等。该遗址内涵丰富,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晚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新石器晚期至商周时期的下阳遗址,位于广德县柏垫镇(原梨山乡)下阳村笔架山东麓,下阳河南岸名为青龙嘴的舌地上,与河床高差9米,遗址面积金3.3万平方米。1981年冬,上冲村民组农民在此发现石器数件。1982年6月,县文化局派员考察,确认为一处遗址。文化层团烧窑取土受到严重破坏,许多碎陶片散布地表。陶片有器物的口沿、鼎、鬲之足等。以夹砂灰陶为主,夹砂褐陶和……[详细]
吕氏花敞厅
  吕氏花敞厅位于宣城市郎溪县梅渚镇定埠村牌坊组,年代为明。2019年,吕氏花敞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利民酒坊旧址
  利民酒坊旧址位于宣城市绩溪县,年代为近现代。2019年,利民酒坊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0、青碧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碧桥
  “青碧桥”又称“花桥”。“青碧桥”南北向,横跨在盛村河上,为单孔石桥,四周藤蔓掩映,古色古香。桥长约17米,宽约4.7米,高约4.55米,是进村的主要通道。远观此桥,给人以“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美感愉悦。桥面用附近山上出产的花岗岩铺就,虽经百年岁月的打磨,依然平坦宽阔。2019年,青碧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1、尚友堂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尚友堂
  尚友堂位于宣城市泾县茂林镇,年代为清。2019年,尚友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村贞节坊
  孙村贞节坊位于宣城市旌德县,年代为清。2019年,孙村贞节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里敬爱堂
  仁里敬爱堂位于宣城市绩溪县,年代为清。2019年,仁里敬爱堂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4、五道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道井
  五道井位于宣城市宣州区,年代为清。2019年,五道井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山渡桥
  东山渡桥位于宣城市宁国市仙霞镇,年代为明—民国。2019年,东山渡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宁国望仙桥
  宁国望仙桥位于宣城市宁国市,年代为明、清。2019年,宁国望仙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7、中正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正坊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华阳镇西大街58号,总面积12.28平方米,为明代至民国建筑。中正坊俗称“四门川”,据《徽州府志》、《绩溪县志》载,宋代营建县治时,测定此地为中心点,并建此阁。现存四门川的四大门券为明代特征,而木结构及屋顶均为民国时期的特征。中正坊,平面呈方形,上下两层,四门用砖拱券,高2.84米,条石铺砌通道。南北落檐高6.77米。屋面铺设望砖,小瓦覆盖,硬山式屋顶。木结构简单,四向檐下均有格窗,未有雕饰,朴素大方。东、西、北三向墙匾中,以墨写有行楷“中正坊”三字,两向墙匾中以墨写有该坊的历史及修葺等内容。该坊是绩溪县历史的研究的重要载体。1997年,公布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绩政【1997】35号。2012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文号皖政秘(2012)300……[详细]
小三线广德九四零厂旧址
  小三线广德九四零厂旧址位于宣城市广德县柏垫镇前程村月克冲,年代为当代。柏垫军工厂遗址,即国营九四〇厂(利民厂)。位于安徽省广德县柏垫镇前程村月克冲。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4年,我国在中西部13省区进行规模宏大的国防、工业、交通和科技基础建设,军工企业国营九四〇厂(利民厂)于1965年初依山傍水而建,其生产厂房、办公楼房、生产-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规模达19万多平方米,职工人数约1800余人,年产军用弹药2300余万发,为我国国防建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85年九四〇厂(利民厂)奉命迁出并入南京造币有限公司。军工企业迁走后,遗留下来的各类建筑物和大片青砖灰瓦,格调相近的西式建筑风貌依然随处可见,房屋建筑连片、村间小路成网,成为广德县前程村距今最近的历史文化遗产受保护村落。2011年以来,前程……[详细]
朱旺村2号井
  朱旺村2号井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朱旺村村中,类别为古建筑。朱旺村2号井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各2米、西与垂裕堂围墙整体链接向西延伸10米、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各5米、西与垂裕堂围墙整体链接向西延伸20米、北115米。……[详细]
朱旺村6号桥
  朱旺村6号桥位于旌德县蔡家桥镇朱旺村村中,类别为古建筑。朱旺村6号桥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5米、南10米、西5米、北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东10米、南15米、西10米、北15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