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六安市旅游

六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匡大墩遗址
  匡大墩遗址位于韩摆渡镇官塘村,年代为新石器。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谢后大墩子遗址
  谢后大墩子遗址位于丁集镇车畈村谢大庄组,年代为西周。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寨墩遗址
  大寨墩遗址位于城南镇潘岗村,年代为西周。类别为古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团墩遗址
  团墩遗址为霍山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遗址全部及边缘向外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10米。……[详细]
龙盘石石刻
  龙盘石石刻位于六安市裕安区淠河路中路,属于石刻,清代,面积20㎡,2017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州志载:“龙盘石武定门外龙潭石上,杨景曾书龙盘石三大字一寿字”。民间传闻龙盘石系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入留书所刻,清圣主康熙皇帝南巡、途经六安由淠河入淮,曾盘坐龙潭石上休息,因此百姓称为“龙盘石”。乾隆闻之御笔“龙盘石”命人刻于赤石上,州人又在乾隆站处刻一大寿字、并在盘龙石之上立有缠石龙柱标志(“文革”中被毁)。“龙盘石石刻”其上游有“龙爪石”,六安人称上龙爪,而下龙爪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其地势高低跌宕,临河石壁徒峭、瘦峭磷赤石像“龙爪”伸于淠河中。这里明代称“龙潭石”、因赤石下有龙潭深不可测、汛期水流湍急人不能近,旱季潭水从不干涸,且水质清纯。明代之前此处为六安八景之一、——《龙潭秋月》。旧时有石刻……[详细]
青枫岭磨子潭战役纪念碑
  青枫岭磨子潭战役纪念碑为霍山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纪念碑主体及向外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详细]
中共六安特区委成立旧址
  中共六安特区委成立旧址位于六安市区紫竹林路紫竹林庙内,该旧址现为重建房屋,砖瓦结构四开间,面阔15米,进深7.5米,总建筑面积116㎡,2005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27年8月,由储克胜主持,在原六安西门外紫竹林庙内召开党代表会议,正式成立中共六安特区委员会,通过选举确定了胡苏明、周狷之、吴干才、桂伯炎、储克胜五人为委员,胡苏民任书记。特区委员会参加了改造六安县国民党县党部,发布国共两党共同遵守三大政策的联合声明,进一步推动了当时六安正在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中共六安特区委员会旧址是我党地方组织建设的真实记录,是研究皖西革命史的实物资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详细]
白鹭洲古墓葬群
  白鹭洲古墓葬群位于六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女墩村境内。是六安古墓葬分布密集地区之一,也是国家和省文物部门一直以来关注的重点区域,古墓葬群墓葬时代从战国延续到宋代。该墓群延续时间长达两千余年,出土的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研、艺术价值,为研究六安战国至宋、明时期的社会、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及墓葬制度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是六安历史的见证。自上世纪90年代初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为配合经济建设,省市文物部门开始在开发区进行勘探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历年来,已发掘各类古墓葬数千座,出土文物上万件(套),对研究六安古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范围:皋城东路以北,前进路以南,正阳路以东,经三路以西,占地面积约为120亩。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北5米,南20米。……[详细]
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旧址
  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旧址位于六安市区文庙街原城北小学院内。属于历史事件机构,建筑面积60㎡,2005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刘邓大军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挥军南下,1949年3月下旬,刘伯承司令员率领一部分官兵进驻六安城北小学,在这里运筹帷幄,筹划渡江战役。皖西地区成为解放军渡江前的屯兵场地和渡江后的重要后方基地。该旧址原在城北小学左侧的两开间木结构房屋内,1994年7月拆除,现存旧址为恢复重建。刘邓大军南下临时指挥部旧址是刘伯承司令员运筹渡江战役的地方,是研究中国革命史的实物资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料。……[详细]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学校旧址
  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位于六安市区鼓楼街书院拐,属于近代史迹,清代建筑,原有四进,现存一进三开间和过道,建筑面积80㎡,2005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1919年春,省立“三农”学校在书院拐原赓阳书院成立,校长沈子修,教师朱蕴山、桂月峰、钱杏村。他们以学校为阵地,开展新文化运动,努力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培养出大批革命志士,发动青年学生和工农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三农”学校旧址始建于清乾隆八年,是皖西地区最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研究清代中、晚期学堂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现存一进四开间,建筑面积79.24平方米。省立“三农”学校旧址是我党开展新文化运动的真实记录,是研究皖西革命史的实物资料和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详细]
铁冲万人墓
  铁冲万人墓位于铁冲乡铁冲村后湾组,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6月21日,铁冲万人墓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冢以外东、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30米。……[详细]
赤城县政府政治保卫分局关押所旧址
  赤城县政府政治保卫分局关押所旧址位于汤家汇镇瓦屋基村谢家洼,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6月21日,赤城县政府政治保卫分局关押所旧址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东、南、西、北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各50米,南、北各80米。……[详细]
中共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
  中共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位于金寨县汤家汇镇豹迹岩村胡氏祠。1934年4月,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胡氏祠会师。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此召开会议,决定将红二十八军重新编入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下辖两个师,全军3000人。会议还决定新建红八十二师,归中共皖西北道委领导,坚持皖西北地区的斗争。红二十五军驻扎期间,“鄂豫皖三省边区剿匪总司令”刘镇华惊恐不安。祠内右墙壁上至今还保存着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书写的标语:“活捉匪首刘镇华!”胡氏祠建于清宣统元年,青砖小瓦,三进12间房。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二十七师改编地旧址
  红二十七师改编地旧址位于汤家汇镇瓦屋基村石梁组学家垅,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6月21日,红二十七师改编地旧址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南5米,东、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100米,东、西、北各50米。……[详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革命旧址群
  1947年秋,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以摧枯拉朽之势,连续解放了20多座县城。9月,解放了皖西重镇金家寨,建立了人民民主政府,随军南下干部白涛为县长,张延积为县委书记。根据县委十次会议决定,经地委和邓小平、刘伯承等审定,将“立煌”改为“金寨”。从此,金寨县载入了光辉史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位于金寨县天堂寨镇,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遵照中央指示,从鲁西南重镇菏泽出发,于8月27日千里跃进大别山,犹如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有效地牵制了-,当年12月30日,将前方指挥所设在下楼房的周宅。为再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光辉历史和艰苦历程,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使之与天堂寨绿色资源相呼应,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经六安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天堂寨易地重建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详细]
三农学堂
  现六安鼓楼北街书院拐有一栋青砖灰瓦的老房子,走近看,老房子砖木结构,三间正房、一间廊房(过道),建筑面积79.24平方米。正房东墙上镶嵌几块石碑,细看雕刻有“赓颺书院”、“乾隆三十三年岁次戊子冬十月”等字样;廊房西墙上刻有“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该校简称“三农”;俗称“三农学堂”)字样。2005年12月,该建筑被六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初,政府拨款对该屋进行了维修。近期,市里对此建筑的再次维护工程即将完成。目前周边的老城区建筑已经基本完毕,新建的“三农”独立青砖院落显得有些空旷。站在这百年老屋前,使我油然而生了叙述一番“三农学堂”前身后事的念头。六安“三农”的前身为赓飏书院。据《六安州志》(清同治十一年)记载,赓飏书院于乾隆八年(1743年)始建成。初建在州……[详细]
197、英布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布墓
  英布,是西汉刘邦时的一员大将,官封“淮南王”。葬于今安徽省六安市淮王街。英布替汉高祖打下江山,立下不少的汗马功劳。刘邦坐上皇帝宝座,吕后专权,大杀功臣,先杀了韩信和蒯文通,既而又杀死彭越,于是众叛亲离,仅有的几员战将,兔死狐悲,对刘邦不满,怀有戒心。刘邦要保持皇帝的尊严,为使手下的臣子不生异心,他就把彭越的尸身,用刀剁碎后,做成大小不同的人肉园子蒸熟,用锦匣收藏,外面用黄绫子包着。再下一道圣旨,叫太监分送部下众将,叫他们吃,吃了就是忠于他的;不吃,杀之,借以试探人心。淮南王英布,接到圣旨,太监宣读内容后,英布当即撕毁圣旨,义愤填膺,要杀太监,太监再三哀求,才得以幸免。英布怒发冲冠大骂刘邦黄面小儿,屠夫得志,立誓要为韩信、彭越等人报仇。当即设了几个被害者的灵位,发誓要讨伐刘邦。于是,英布扯起反……[详细]
糟坊村遗址
  糟坊村遗址为霍山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基外东南西北各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20米。……[详细]
六安兵变旧址
  六安兵变旧址位于六安市军分区院内,属于历史事件机构,民国建筑,建筑面积140㎡,2005年12月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1931年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日),早期打入敌驻六安城四十六师一三八旅二七二团担任二营营长的中共党员魏孟贤,乘农历年关之际,发动士兵以闹饷名义举行武装起义,取得了胜利。起义壮大了我军的力量,巩固和扩大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该旧址现有木结构青砖小灰瓦四开间,建筑面积159.67平方米。始建于民国初年,主架梁保存基本完好。六安兵变旧址是我党开展-工作的真实记录,是研究皖西革命史的实物资料,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2005年12月,六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7月,文盛街一带因旧城改造拆迁。根据国家对文物保护单位强调原真性、完整……[详细]
红三十三师成立地遗址
  红三十三师成立地遗址位于张冲乡张冲村,时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9年6月21日,红三十三师成立地遗址被列为金寨县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文物本体及墙基以外东、南、西、北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