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淮南市旅游

淮南市文物古迹介绍

王影怀烈士墓
  王影怀烈士墓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杨公镇,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大通煤矿“里工”宿舍和医院
  侵华日军淮南罪证遗址大通煤矿“里工”宿舍和医院位于淮南市大通区大通街道,年代为20世纪40年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凤台高家祠堂
  凤台高家祠堂位于淮南市凤台县岳张集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县关帝庙
  寿县关帝庙位于淮南市寿县寿春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县东岳庙
  寿县东岳庙位于淮南市寿县寿春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安城子遗址
  安城子遗址位于淮南市寿县板桥镇,年代为战国—汉。类别为古遗址。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家古堆遗址
  李家古堆遗址位于淮南市谢家集区孤堆回族乡,年代为商周。类别为古遗址。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县孙家祠堂
  寿县孙家祠堂位于寿县寿春镇孙氏宗祠内,年代为。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玄帝庙古水井
  玄帝庙古水井位于寿县正阳关镇零三三乡道,年代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县三眼井
  寿县三眼井是安徽寿县重点保护历史文物,位于东街南过驿巷内的民居旁,井边就是人来人往的菜市和小商品摊点。每天都能看到勒满绳印的井边围满了汲水洗涮的人,三眼井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之能从三个井口汲水,着实为这片人口集中的地方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古城寿县,至少在20世纪70年代前,在人们用上自来水之前,井仍然是人们生活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每每在早晨或傍晚时分,在井边提水淘米、洗衣,成了街头巷尾一道必不能少的生活景观。即使时序走到了21世纪,水井仍和自来水一样发挥着作用。史料记载,战国时古寿春人就有陶圈井。到了宋代,城垣修固,为了解决居民饮用水,始凿砖制水井,并流行于明代。据统计,1958年以前,城区尚有宋、元、明、清时代砖井179眼。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的东大街、南大街,以及居民集中的北大街西北角、……[详细]
寿州总兵署大门
  寿州总兵署大门位于寿春镇东大街67号,为原寿县三中大门。始建于清乾隆26年,坐北朝南,现存门屋和鼓、乐二厅,门屋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悬山碟瓦屋面,明次间均为穿斗式结构;东侧鼓厅、西侧乐厅面阔、进深均一间,歇山顶抬梁式建筑。该建筑是我县目前仅存的一处军事文化建筑,是我们研究寿县军事文化和历史的实物佐证。1994年10月由寿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5月由淮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报恩寺罗汉塑像
  报恩寺罗塑像汉安徽省寿县报恩寺大雄宝殿内塑装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安徽寿县报恩寺大雄宝殿内泥塑十八罗汉塑装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分立于大雄宝殿内东、西、北三壁下平面砖台之上,这些罗汉造像,神光闪耀,栩栩如生,情态迥异,在滚滚波涛之中各踏一水族,似渡海状,可以说是十八个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经历的高僧形象系列。报恩寺罗汉其造型艺术构思之精巧,形体结构布局之合理,塑造工序之繁复,是清代塑像的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详细]
孙蟠大夫第
  孙蟠大夫第位于六安市寿县,年代为清。2012年,孙蟠大夫第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古建筑主体全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南、西、北各50米。……[详细]
镇南古街道
  镇南古街道位于寿县033乡道与032乡道交叉口西南120米,年代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寿州州署谯楼
  寿州州署谯楼位于淮南市寿县,年代为明、清。2019年,寿州州署谯楼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姚氏明代墓葬
  姚氏明代墓葬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公园街道,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墓葬。为淮南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