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旅游

泰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西查关帝庙
  西查关帝庙位于姜堰区三水街道西查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西查关帝庙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卞庄龙华禅院
  卞庄龙华禅院位于姜堰区淤溪镇卞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卞庄龙华禅院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靳潭西林庵
  靳潭西林庵位于姜堰区淤溪镇靳潭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靳潭西林庵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州钟楼
  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清康熙年间重修。南向,平面方形,四阿屋面,楼基高 1.20 米,面阔三间 7.40 米,进深七檩 7.60 米,脊檩高 6.55 米。楼上原置古铜钟一口,1952 年移至泰山公园,现暂存于光孝寺内。……[详细]
365、秋水庵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水庵
  秋水庵位于姜堰区溱潼镇湖西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秋水庵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野复兴庵
  何野复兴庵位于姜堰区俞垛镇何祝野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何野复兴庵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娄庄净土寺
  娄庄净土寺位于姜堰区娄庄镇娄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娄庄净土寺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68、陈庵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庵
  陈庵在泰州东门大街南侧,是明代陈佞佛所筑的家庵。所谓家庵,系指旧时大户人家,为家0-家修行的人而建造的小庵。此类家庵,各地比比皆是。但泰州陈庵,却非同一般。陈庵始建时,明魏国公徐中山(达)为庵题写门额,后书法家董其昌又为其题写了门榜,可见规格之高,影响之大。清康熙十五年(1676),泰州安丰场著名诗人吴嘉纪,曾寓居陈庵。陈庵一座四合院式的建筑,前后两进,中有天井,左右为厢房。前面是正殿,硬山屋面,面阔三间12.15米,进深6檩前带船棚轩7.85米。……[详细]
宝丰油坊
  宝丰油坊位于海陵区城北街道彩衣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宝丰油坊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70、洗觉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洗觉桥
  洗觉桥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引江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洗觉桥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71、笔颖楼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笔颖楼
  笔颖楼,位于迎春路南侧,城东小学对面,靶场巷内。清咸丰元年,候选县丞尤金城和兄长尤金镳修建了城西草堂后,又在城东筑了笔颖楼。旧时,笔颖楼在周边民宅中最高,是观赏海陵八景之一“凤池笔颖”的绝佳之地。夕阳西下,登楼遥望,南山寺宝塔映入泮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多了一支灵动的笔端。笔颖楼建成后,成为尤氏兄弟与文人饮酒畅谈的地方。笔颖楼,有东向楼屋和南向堂屋等。想当年,登楼远眺,可见海陵八景之一“泮池笔颖”,故名“笔颖楼”。 楼硬山屋面,墙上嵌有拴马石二块,面阔三间,进深 4米,下层高3.50米,楼外上层卷棚屋顶,脊檩高6.7米。占地面积200平方米,1986年6月公布为泰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李永生过载行
  李永生过载行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口岸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高港区柴墟西路102号,200㎡左右,存一进一院,房屋高大,院中青石板雕有花纹。李永生过载行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季正昌过载行
  季正昌过载行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口岸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高港区柴墟西路92号,整体结构完整,500㎡左右,为三进两院四厢房模式,一排四间,共十二间,现存大门朝东,砖雕精美,石柱础结构体量巨大,院中青石铺地。旧时作里下河地区贸易过载行。季正昌过载行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霍记木行
  霍记木行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刁铺街道大丰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占地400㎡左右,现存两排四进三院一厢房,结构完好,为泰州古民居特色代表。霍记木行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赵复兴油坊
  赵复兴油坊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口岸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位于高港区柴墟西路62号,200㎡左右,存二层小楼,木结构地板,曾作为油坊,解放后为二合饭店。赵复兴油坊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栾鸿贵渔行
  栾鸿贵渔行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口岸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栾鸿贵渔行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恒大布庄
  恒大布庄位于医药高新区(高港区)口岸街道口岸社区,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建成120年左右,原为恒大布庄,解放后为口岸旅社,现存19间屋,500㎡左右,三进两院,第一进为门面房,第三进为两层木结构楼房,石柱础,青砖铺地,最后一排建国初期所建窑洞式建筑。恒大布庄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泰兴县城堑落成记碑
  五千年前,泰兴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到西汉,泰兴老龙河以北地区才形成了一片沙洲,地属海陵县界。该地历经千年江岸变化、陆面浮沉,古称泰兴“襟江带海”也正是缘出于此。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李升登位升海陵县为泰州府,设海陵济川镇建县,取“国泰民安,百业兴旺”之意,取名“泰兴”。泰兴为一弹丸之地,多系江中之洲组成,全境之水,源于长江,人们祈求安宁,取“泰兴”之名,即为祈求国泰民安、年岁祥和之意。南宋绍兴初年,因为县境中的延令村为龙开河所环抱、利于防守,遂迁县治于延令村。初筑为土城,城外环以濠河。绍兴三十一年,为防御金人侵扰,知县尤袤增筑外城。元明之交,连年的战乱造成泰兴垣堞残毁,明弘治五年,筑四城门,东名寅宾,西名迎恩,南名南薰,北名拱极。嘉靖十一年,于城西南隅增辟一门,题名……[详细]
仙鹤湾风光带
  仙鹤湾曾是泰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最集中、最优美、最深厚的地区。明末清初御史季开生、季振宜筑有喜树园放鹤,仙鹤湾此地大概因此而得名。仙鹤湾西为广福寺,寺废,今尚遗有洗钵池,洗钵池乃唐高僧伏虎禅师洗钵之处;仙鹤湾北边是儒学,有奎文阁、泮池、大成殿;仙鹤湾西北则是古延令村,从宋代开始,延令村就是县治所在之处;除此之外,仙鹤湾周边还有如嘉树园、东园、凤凰天等诸多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点缀在仙鹤湾之中。只可惜在岁月消磨,这些古迹大多只留下点星痕迹尚存。2003年,仙鹤湾风光带恢复重建,北起鼓楼中路,南止国庆东路,南北长约290米,东西最宽处约110米,呈狭长带状,总用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有文记载道:“壬午春,市府以此地地美适中,人文荟萃,乃计议拓而建为风光带,朱东润故居、大会堂……[详细]
柳官村大会堂
  柳官村大会堂位于姜堰区俞垛镇柳官村,年代为197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柳官村大会堂为第二批泰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