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旅游

常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161、志王府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志王府
  志王府原位于市区南大街北段西侧新华书店内。志王府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系当年太平天国将领陈志书晋封志王后所建之府邸,1864年清军收复常州城后改为民居,解放后改为新华书店,2005年按原样迁移至西瀛里文物保护区内。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占地1246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房屋多进,现由两进组成,中间以天井相连,为一组二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陈志书,出生年月不详,广西浔州府桂平县人,太平天国陈坤书的胞兄。清咸丰元年(1851)1月11日,他偕胞弟陈坤书参加由洪秀全等领导的在桂平县金田村举行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随大--战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作战十分勇敢,屡立战功。咸丰十年(1860)5月,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他因功勋卓著,……[详细]
天宁青龙桥
  青龙桥位于天宁区郑陆镇焦溪老街,架于龙溪河最北端与舜河连接处,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因舜河最北端有江阴虞门桥(地名,属于江阴申港镇),故又名“虞门桥”。焦溪韵味独特,底蕴深厚。桥多、街多、弄堂多是焦溪的特点,有“六街、九桥、十八弄”之称。至今,焦溪古村落古朴典雅、风格各异的弄巷有十余处之多。青龙桥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花岗岩石质,桥全长19 米,二侧各有13 级台阶 ,桥堍、桥面二处宽分别为2.8 米和2.6 米,净跨6.6米,桥高4.7 米,矢高3.7 米。青龙桥为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单环洞桥,拱券外镶边,拱券上方两侧各有桥耳一对,桥栏中央两侧刻有繁体楷书“青龙桥”3 字,桥面中央龙门石为一旋叶形浮雕图案。拱形石造建筑“拱”的部分, 称为龙门石,桥面两侧置长方形厚实栏板。桥心石上雕刻旋叶……[详细]
安邦小学教学楼旧址
  安邦小学教学楼旧址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新市路9号,是常州籍书法家唐驼筹款修建的一所公益性学校,原名私立安邦小学。现存教学楼旧址占地191平方米,主要包括一栋教学楼和一通“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教学楼坐北朝南,二层楼房,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宽20米,进深8.7米,高10.7米。平面呈“凸”字形,北面向外突出部分为楼梯间。大门位于南面,盖有凉亭式顶。大门东侧嵌有金山石质“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楷书体,唐驼手书,高1.78米,宽0.36米,厚0.18米。唐驼的曾伯祖唐安邦是有名的孝子,曾为父母守墓直至终老,其孝行载于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地方政府曾在常州西郊锁桥湾建唐孝子坊以示褒扬,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1年,唐驼决定复建唐孝子祠,并筹建小学堂以供贫苦学生免费入学。1934年,私立安邦小学建成……[详细]
戴叔伦纪念馆及墓
  戴叔伦纪念馆及墓位于金坛区城南风景区文化主题公园內,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舍由戴氏后裔戴炳元先生捐建,2008年9月28日建成并对外开放,馆名由戴氏后裔著名美术家戴敦邦先生题写。纪念馆坐落于愚池公园徽派古建筑群的南面,与华罗庚纪念馆及金坛博物馆向邻近,正门开向愚池湾西侧的长廊,可与邻近馆舍相通。后门可通往愚池公园及徽派古民居群。纪念馆采用仿古建筑设计,主体建筑坐西朝东,呈现出江南庭院的风格布局,分为左、中、右个院落,院落内分布有厅堂,院落与厅堂间以长廊相连接。左侧院落原为一个狭长的院子,西侧开有后门,现在为工作用房。中部院落分为二进厅堂,为别“明经堂”及“望戴轩”。右边院落为“诗伯祠”及戴叔伦墓墓园——栖贤园,戴叔伦纪念馆收藏有部分当代书画名家的作品以及研究资料……[详细]
松筠小筑
  松筠小筑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由工商业家胡芹生建造,坐南朝北,内有庭院、四面厅及西式青砖假三楼等建筑,“松筠小筑”四字为沙彦书,旧有唐驼书“赐谷堂”匾及郑孝胥、庄蕴宽等人书写的楹联。门前有太湖石,东大门有砖雕门楼、门墩石、半亭等。松筠小筑内原有珍贵石碑10多方。它是典型的民国建筑代表之一,2008年2月26日松筠小筑被市政府公布为市文保单位。主体建筑是两层假三楼青砖楼房。有汉白玉石碑、照壁;有汉白玉石台一张,边长0.82米,厚0.13米,石台高0.73米,有精美石凳4张,上面有云纹和蝙蝠,另有鼓形石墩18个,有门墩石一对,凳面直径0.23米,有汉白玉金鱼缸一个,长1.28米,宽0.8米,高0.7米,石刻图案精美,另有青石大鱼缺,置大明崇祯3年,长2.3米,宽1.08米,高0.9米,有十……[详细]
166、东野堂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野堂
  东野堂,又名狄氏宗祠、狄家小公堂,位于溧城镇胥渚村508号。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野堂(又名狄氏宗祠、狄家小公堂),位于溧城镇胥渚村508号,原为五间三进式宅院。现存正厅面阔三间,面阔20米,进深16米,通高12米,建筑面积320平米,砖木结构。8棵金柱均用筒木包裹再用纤维、桐油石灰整体装饰,后用黑漆涂面。柱础直径0.8米,高0.42米,方形基石边长1.10米,均用青石制作。梁枋雕刻精致,彩绘如新,整体建筑气势宏伟,实为同时代同类建筑苏南之最。内堂的正前方悬挂着“贤良方正”的牌匾,匾下是狄氏祖先狄英的画像,两边的金柱上写着“文惠家声远,武襄世泽长”的对联。厅南面还铺设着长5.2米,宽0.8米的巨大青石阶沿,足见当时之工程量。建国后一直由胥渚小学使用,学校撤并后改校办工厂。2010年,狄家的后……[详细]
常州宝塔寺
  宝塔寺位于金坛区金城镇城南风景区顾龙山(又名乌龙山)东麓,原名汉寿亭侯祠。“侯”为关羽封号,后人尊称关帝,故又名关帝殿。1986年1月1日,金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坐西南朝东北,寺房有三进,整体建筑依山取势,错落有致,气势雄伟。走进宝塔禅寺大院,便见石壁雕刻九龙壁画,四柱缚有“二龙绕柱共戏球”,十七只天龙四海翻腾。据寺碑重建关帝殿碑记云:清康熙十九年(1680)夏,淫雨成灾,殿圯,二十年重建,咸丰十年(1860)又毁,光绪年间再建,后以塔为名——宝塔禅寺(原匾额仍悬天王殿正门上方)。日寇侵占金坛后,宝塔寺渐趋衰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宗教活动,增设殿堂,重塑佛像,善缘广种,梵音日盛,又得于应成法师资助,恢复修建。先后修复大雄宝殿、天王殿、玉佛殿、罗汉殿、山门、安养院等……[详细]
庄氏济美堂
  庄氏济美堂现存一进五开间,坐北朝南,硬山造砖木结构。面宽17.2米,进深9.6米,高10.255米,共5开间,2层楼。2006年迁移至西瀛里文物保护区内,影壁高5.419米。原由明太仆寺少卿庄起元建造自住,后为其第五子庄应诏居宅。济每堂取名自《左传》“世济其美”,建筑气势恢宏,建筑精美,堂内由荷包月梁、精致挂落、长窗等,地面青砖采用六角形方砖拼接铺法,半墙采用八角形砖细墙裙。天井正中放置一葫芦状双龙石雕瓶,高达2.5米,采用镂雕、透雕工艺,堂西有双狮戏珠大壁照,这些都是济美堂原物,在修缮过程中发现。济美堂主人庄起元(1559-1633年),字中孺,号鹤坡,万历进士,曾任江西巡抚知府、直隶天津督粮道、山东按察使佥事、太仆寺少卿等官职。庄起元有五子,他在西门织机坊除建造自住的济美堂外,还并排建造……[详细]
常州登云桥
  登云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林村委东岱村委东岱桥南30米,登云桥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早时叫东戴桥,东岱村名也由此而来,后来改为登贤桥,嘉庆十四年(1809)、同治十年(1871)重建,民国九年(1920)重建时改名登云桥。东戴桥改名登云桥,据说是东岱村乡民盼望生活平步青云越来越好,讨个吉兆,把东戴桥改名为“登云桥”。登云桥为南北向,桥全长18.8米,宽3米,桥西长7.65米,东长8.35米,桥孔直径5.5米,桥高距水面3 米,桥西侧桥台阶为19级,桥东侧台阶有20级。桥栏用花岗岩条石筑成,保存完整,存三根望柱。桥身为青石质,两侧各有一对桥耳,桥面两侧各有两排石级,石级中间做有一条专供独轮车通行的单车道,行走推车都很方便。桥身南北两边拱形桥洞上的桥梁上分别阳刻“登云桥”三个圆框正楷大字,……[详细]
费伯雄故居
  费伯雄(1800-1879年),字晋卿,号砚云子,书室名“留云山馆”。他幼年就聪颖过人,从小爱好天文、诗画、琴书。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秀才,他无意读书做官,一心秉承家业专攻医学,在脉理学上尤造诣极深。孟河医派是中国近代中医药学的一大流派,名医辈出,当首推费伯雄。清道光十二年(1832)为抗英民族英雄林则徐治病,后又为道光帝治愈失音症而名闻天下。《清史稿》有“清末江南名医,以伯雄最著”的评语。一生著作有《医醇剩义》四卷、《医方论》四卷、《费伯雄医案》500余例及《留云山馆文钞》、《留云山诗钞》等闻世。费伯雄故居位于常州市新北区孟城镇大南门。故居原为东西两纵列,各四进。现仅存西纵列第三进三间,为其卧室,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面宽10.75米,进深7.4米,三开间,硬山式,高6.321米。……[详细]
侯庙遗址
  侯庙遗址位于溧阳市埭头中学内,年代为宋代。为溧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溧阳县志》记载,侯庙遗址又名史侯祠,始建于汉顺帝永建年间,由时任尚书、侍中、镇西将军、雍州牧的史崇之孙史茅重修,为祭祀东汉骠骑将军、溧阳壮侯、司空史崇而建,并由时任尚书令的左雄为之撰写“溧阳侯史公庙碑”。其后2000余年,史崇祠屡毁屡建,历代后裔祭祀不绝。近代,侯庙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抗战期间,先遭日机轰炸,后盘踞在山上的日寇又进庙用机枪扫射,还把侯庙的正殿焚毁。在“文革”初期的“破四旧”中,--扳倒庙前华表,砸碎甬道两侧石刻,甚至把史侯之墓都掘得墓底朝天,以致这座千年古祠遭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侯庙原址先后为埭头小学、埭头初级师范、埭头中学校址。上世纪50年代后期建立埭头中学,至今已历50余年。近年来,在侯庙原址的西边,……[详细]
东坡公园飞虹桥
  飞虹桥位于常州市东坡公园门口西首古运河与市河交汇处。桥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重修。时称水平桥,亦称西龙桥。每当夕阳西下,桥身像彩虹一般倒影水中,故民间俗称“飞虹桥”。飞虹桥条石拱圈、条石桥台,桥长38 米,宽5 米,单孔跨径11.9米。飞虹桥呈纵联分布并列式拱形石结构,桥梁以花岗岩条石为拱,有圈无眉,墙体以大小不一的青石叠砌,桥身的栏杆由金山石、护栏板由麻石凿成,制作工艺精巧。两面各间置方头素面望柱8 根,落坡处设抱鼓。桥两边居中栏石内外各以篆体刻“飞虹桥”三字,无联柱,桥两侧桥耳各一对。桥面由平行的麻石组成,中间有一甬道,麻石之间再铺以碎石。桥面两坡平缓无阶,中间有二道车辙,桥心无案,以块石方正排列。1954 年修建东郊舣舟亭公园时,桥栏杆同时整修,1983 年因原砖砌栏杆年久失修,改……[详细]
武进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原漕桥杨桥村谢桥村民小组南的杨桥浜上,南北走向,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取名太平,有祈求平安之意。在常武地区有许多桥梁都叫做太平桥,其中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三座,这座太平桥也称谢桥,为区别其他太平桥,冠以地名前缀,称之为前黄太平桥。太平桥始建于清代,具体建筑年代失考,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桥为金山石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有券眉,单孔环洞桥。桥全长 12.75米,桥宽 2.27米,环洞直径为 4.65米。北边拱券石上有字堂,字堂上下有荷花组合雕饰,但字堂上的文字在“文革”期间被凿掉了,仅存“重新建造”四字。南边券石上也有隐约可见的刻字痕迹。太平桥的龙门石,似对鱼图案。太平桥是一座连接武进和宜兴的界桥,桥的南边是无锡宜兴,北边是常州武进。传说在桥的东南方不远处,曾……[详细]
武进医院病房大楼旧址
  武进医院病房大楼旧址,位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原为教会医院门诊大楼,于1933年7月1日为武进医院成立15周年而建,病房大楼动工时举行了奠基典礼,今奠基纪念碑仍存。今存楼屋一进,坐北朝南,呈凹字形,面宽五间,中间四层,两旁为东西厢楼,上下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保存完好。整幢建筑中西合璧,美观大方,是常州最早的现代医院建筑遗存,是一院的标志性建筑。武进医院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1918年由常州地方各公团士绅商民与监理公会商妥办一长年医院,教会即派芮真儒医师,施密德宣教士,段产琛先生到常州筹划成立武进医院,芮真儒任院长兼医师,院址在马山埠阳湖县衙署东首。1925年阳湖县衙署旧址全归医院使用,大门设在马山埠。新中国成立后,武进医院更名为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武进医院病房大楼旧址于2008年2……[详细]
史良故居
  史良故居位于和平南路143号,史良,女,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解放后任-部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等职。故居现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伫立在和平南路这庭院的天井里,看着这座老房子,就想到史良的童年,仿佛看到她夜晚温习功课的灯光,看到她从这里走出去读政法大学的身影……,这座老房子的一砖一瓦、一柱一梁都曾经呵护过史良的成长。现今看到这座故居多年没有修葺,至今还挤居着几户居民,家具杂物挤满了空间。我曾想,常州这座人文荟萃的古城,是因为出了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包括史良这些人物,才显出她的历史价值和灿烂光辉,现在常州出生的0领导人的故居大都修茸一新,并作为旅游景点对外开放,而作为中国0的亲密友人,为革命作出非凡贡献的杰出人物---史良的故居,理应把它的修茸大计摆上市领导的议……[详细]
176、水东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东桥
  水东桥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茶亭水东村88号王根富家东边约50米。该桥为单孔石拱桥,始建年代不详。桥面为青石质,东西走向,跨古县河。桥长16.3米,宽3.5米,矢高3米,有券眉,无桥耳、栏杆、桥联等桥梁辅助构件。古县河是溧阳市的主要支河之一,从茶亭起,流经古县、罗庄,到溧戴河结束,共8.8公里,现河水干涸,桥身破旧不堪,石构件均用作塘坝口。水东桥的建造主要为乡间方便通行。此处建造拱桥,说明跨越的河流在当时也是属于主要的水上交通要道。只是现在桥面受到比较严重的破坏,桥面石被移做它用,急需得到修缮。水东桥位于天目湖镇境中部,村域面积达4.75平方公里,耕地3692亩。有罗家桥、安全里、水东、王家、施家村、芳基头、施家坝等1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茶亭集镇,村以镇名。2009年5月5日,在溧阳市第三次全……[详细]
177、西禅寺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禅寺
  西禅寺位于金坛市金城镇西门大街88 号今樱花大酒店(原金坛县第二招待所)内,为清代建筑,现存房屋两进,坐北朝南,砖木结构,第一进八檩三间,面阔13 米,进深8.90 米,高6.97 米。第二进八檩三间,面阔13 米,进深10 米,高7.90 米。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有庭院相隔,进深15.4 米。一进室内梁枋绘有彩画。西禅寺周边绿树成荫,草坪植被,风景宜人。两进房屋中间为庭院,院内设有正六棱形石方桌。房屋外部及屋顶经维修后保存较好,为研究金坛清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艺术,提供了珍贵的史料。西禅寺于1985年在金坛县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登记。1986年1月1日,金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10月竖立文物标志牌。1996年坛政发[1996]第7号文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20……[详细]
太虚观遗址
  太虚观遗址位于溧阳市天目湖镇观山村观山西麓,溧阳至周城公路旁。1999年4月21日,溧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太虚观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9月29日,溧阳市人民政府调整公布为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虚观遗址仅存石碑1通、石盆1个、古井1口。据清嘉庆《溧阳县志》载:西晋初年,仙人李盘白,溧阳人,在高邃山的西边修筑房屋,--丹药。这高邃山是处人间仙境,孤峰独秀,高洁立世,超凡脱俗。山下是烟波万顷、藏龙游蛟的黄山湖、南渡荡,确实是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李盘白在山上凿了九口井,练成的灵丹妙药就藏在井中。天长日久,那井中竟长出玉灵芝一株,形状像白莲花,香气四溢,是棵不凡的宝物。李盘白饲养了一只虎,用药苗、清水喂食,不吃带血的食物,称它仁虎。他还养了一只白鹤,会看门守观。峰顶造了一座亭子,名叫会仙……[详细]
常州中山纪念堂
  933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以原常州府城隍庙戏楼旧址,借鉴南京中山陵祭堂所兴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常州地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典型实例。建成后的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进深19.2米,高19.7米,重檐歇山顶,上檐出飞椽,做翼角,正脊饰回纹,简易木斗栱装饰,青砖筒瓦,面阔三间,二层(另设有0-),青砖青水砌筑,四面带廊,栏杆围护,四角设穹窿顶方室,外形采取宫殿式、内形采取罗马式的中西风格结合结构,建筑面积324平方米。抗战期间,汪伪县政府长期盘踞在此,国*党县党部设于中山纪念堂。抗战胜利后,武进县政府占用,1949年常州解放后,市军管会、常州专区专员公署分别在这里办公,后又成为机关食堂,也曾被常州市商务局、粮食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用作办公场所。1987年12月26日,中山纪念堂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常州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常州市东坡公园御码头和半月岛之间的大运河上。俗名“西仓桥”。据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载,该桥始建于明代正统十二年(1447),由江南巡抚周忱倡建,距今已有560年历史。西仓是常州府武进县漕粮储存地,每年新粮离田、赋税上征,四乡农民纷纷来到此地完粮纳税。起先是一座木桥,方便南北乡民和客商往来,后称为交通要道,由于河阔行人较多,于是又改成三孔石拱桥。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由南京兵部尚书、应天巡抚王恕,常州知府孙仁倡议改建为三孔石拱桥,广济桥系纵联分节并列式镶边三孔连拱桥,原南北走向。1986年,因拓宽运河之故,该桥移建于此。移建后的广济桥为三孔石拱桥成东西走向,外形基本不变,桥面两侧仍是厚重素面石栏板,桥顶两侧嵌置柱头浮雕莲瓣纹的望柱4根,桥堍部各增加一对望柱,望柱前增置一对石狮,……[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