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酒泉市 > 瓜州县旅游

瓜州县文物古迹介绍

1、锁阳城遗址 AAAA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锁阳城遗址
  原名苦峪城,锁阳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在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是丝绸之路上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因城周围长满味美甘甜的锁阳而得名锁阳城。锁阳城最早建于将近2000年前的汉代,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城越来越破败,现存的城堡是唐初重新修建的。锁阳城由东西两城组成。西城约16.5万平方米,城外烽遂、箭台和瞭望塔连绵数里,是一座有1400多年历史的军事城堡。锁阳城遗址,在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南10华里处,为隋唐建筑,古称苦峪城。始建于汉,兴于唐,其他各代都不同程度地重修和利用过。其形制保存了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锁阳城在汉代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西晋为晋昌县,隋为常乐县,唐为瓜州郡。后历经战乱……[详细]
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
  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以中国书法发展,演变、传承、创新为背景,以山水、园林、殿堂、雕塑、碑刻为载体,集中展现张芝的艺术精髓。是集纪念、交流、休闲、娱乐、旅游、-、展览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产业园和城市休闲生态公园。是西北最大,甘肃首家以“书法园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园。配套建设的张芝文化”步行街等文化产业建设项目,将草圣故里文化产业园的文化内涵进行了提升,使其具备了长期举办国家、省、市级书法大赛、书-坛、笔会的基础条件。优美的生态风貌,厚重的文化浸染,鲜明的人文特点,大景观、大园林、大旅游的设计理念,带给我们新水景、新绿园、新文化的震撼感受。……[详细]
瓜州桥湾城旅游景区
  安西县城东80公里处的甘新公路旁,有一座残破的土城堡,叫桥湾城,周长只有880米,高也不过六七米,算不上雄伟,也没有什么引人入胜之处,然而就是它,却留下了一个永远吸引人的故事──从前在桥湾的一座庙里放有两面人皮鼓。大的有汤碗那么大,小的仅有饭碗般大小。颜色黄褐而略显污脏。如果轻轻敲击,就听到人皮卜卜,鼓声沉沉。鼓声诉说什么?诉说着“康熙夜梦桥湾”传说。AAA级景区。桥湾故城遗址,因为“康熙夜梦桥湾城,怒斩-程金山父子”的历史故事而知名天下。现已成为酒泉市干部廉政教育警示基地。桥湾城还有博物馆,内陈列有各种戈壁荒漠野生动植物标本、干尸和文物精品,其中有稀世珍宝象牙佛的复制品和榆林窟1:1的精华壁画临摹。门票门票40人民币景点位置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城东85公里处312国道南侧……[详细]
破城子遗址
  破城子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常乐村西,当地人历来贯称“破城子”、“常乐城”。城东、南、北三面临耕地,瓜州——锁阳城镇公路自城址西侧由北向南穿过,-为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东城墙外紧靠冲沟,南墙外紧靠水渠、通往村庄、学校的便道;西南50米有通往锁阳城镇东巴兔村公路。东南与踏实汉墓群、汉新沟古城、唐舍利塔(阿育王寺)相望,南与榆林窟、下洞子石窟相望,西北与汉八楞墩相望,正北与汉冥泽相望,形成三足鼎立之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据《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县条、《后汉书·盖熏传》李贤注:“广至故城,在今瓜州常乐县”。《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古迹条记:“汉广至县……。后魏置敦煌、常乐二郡”、清陶保廉《辛卯侍行记》卷五广至条记:“北周改大至,唐改常乐”。等文献记载,该城本汉广至县。魏晋、隋唐沿……[详细]
踏实墓群
  踏实墓群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镇政府东南7千米处的戈壁滩上。 1944年发现,1987、1989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调查。199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号大墓。1997年、2005年安西博物馆对被盗的二、三号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墓群分东、西两个墓区。东墓区面积约5000万平方米,有砾岩洞室墓225座,其中大型墓8座,集中于墓群西部。位于墓群中部的一号大墓,俗称“四个墩子”,其地面遗迹有茔圈、神道、墓阙、封土等。茔圈的围墙基本呈方形,东西131米,南北长128米,高1.3米;神道也是用砂砾堆积成梁,长234.2米,宽18米;有墓阙4座,分别位于神道南北端的东西两侧。其中神道北端东侧单阙通高5.1米,阙身高3.8米,台基高1.3米,茔圈口东侧阙是子母阙,残高5.8米。封土用砂砾堆积,……[详细]
六工城遗址
  时代:汉至唐六工城遗址位于中国甘肃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西2千米处的荒草滩上。该遗址最早在1926年被著录,1944年正式开始考古调查。六工城遗址由城和障两部分组成。大城东西长362米,南北宽304米,面积110048平方米。城墙底宽4米,顶宽2.8米,高7.5米,夯土版筑,夯层厚约0.16米。南﹑西﹑北三面各有城门及瓮城,城墙呈直线,唯以东城墙连续四次内折,南、西、北墙保存相对较好,外城东墙倒塌严重。全城共有内外角墩7个、马面8个。大城东北连接一座小城障,平面呈方形,南面正中设门,东西长76米,南北宽82米,面积6232平方米,夯土版筑,底宽8.3米,顶宽4.9米,高10米。除东北角外侧剥落较为严重外,其它墙体保存完整。六工城遗址是丝绸之路上两汉以来一处重要的城址,初步考证大城当为“宜禾县”,……[详细]
冥水墓群
  冥水墓群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是一处汉至魏、晋时期墓葬群。1993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群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北墓群分布面积各约100平方公里。该处墓群是我省大型的汉墓集聚区,对甘肃汉--古和汉代史研究有重要价值。南墓群位于锁阳城镇南坝村东南8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有砾岩洞室墓768座,大墓多集于墓群东部。大部分墓地表有砂砾堆积茔圈、神道、封土和墓道。1号墓规模最大,有砂石堆积长方形茔圈,东西宽116、南北长188米,封土呈方台形,底边长、宽均为17.5、高3.5米,地表砂石堆积墓道长30、宽1.8、高0.75米。北墓群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坝村东北6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有砾岩洞室墓2460座,大墓多集中于东部。大部分墓地表有砂砾堆积茔圈、神道、封土和墓……[详细]
瓜州榆林窟
  榆林窟,俗称万佛峡,位于安西县城西南75公里的榆林河(亦名踏实河)畔,现存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洞窟42个,分布在榆林河东、西两岸的悬崖峭壁上,东崖31个、西崖11个、壁画4200平方米,彩塑259身。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榆林窟的彩塑原作已所剩无几,现存彩塑多为后代重修或重塑。作为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其内容、艺术风格以及彩塑、壁画的制作等方面,都与莫高窟有着密切的联系或相同之处,但在许多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五代以后,莫高窟艺术呈显出明显的衰落趋势,而榆林窟无论从内容、绘画风格,还是艺术水准方面,都显示出其时代特征和独到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加充实了这座宝库的内涵。用时参考2-3小时交通瓜州旅游最好的交通还是选择包车,游览榆林窟、锁阳城和东千佛洞1……[详细]
桥湾城城址
  桥湾城城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河东乡双泉村,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属兵防营讯堡,主要用来屯兵屯粮。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总面积3.904万平方米。墙顶筑女墙垛口,四角筑有角墩,东墙外筑有1马面,开南、北城门,门外有瓮城,上有城楼建筑遗迹。城内有东西向街道、房屋、庙宇遗迹,倒塌堆积层厚1.2—1.6米,内含条砖、方砖、白灰浆块等。北墙外60米有夯筑台基1座,上面原建有庙宇。该城对研究清代城堡构筑形制及瓜州的屯兵历史具有重要价值。2012年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城墙外侧以东400米,南至南城墙外侧以南250米,西至西城墙外侧以西250米,北至北城墙外侧以北120米。门票门票4……[详细]
旱湖脑遗址
  旱湖脑遗址位于安西县布隆吉乡南10公里的台地和湿地边缘。该城由相连的南、北两城组成,南城东、西墙北端与北城相接。两城平面均为长方形。南城东西长260米,南北宽170米,墙体多被流沙掩埋。北城东西长220米,南北宽160米,城墙夯筑,夯层厚0.14-0.16米,墙基宽8.5米,残高3.5米。四角有角墩,门向东开,宽4.85米。城西南角墩外有4座夯筑四棱台体小方土墩,分南北两排排列,边长2.5米,残高1.20-1.45米,夯层厚0.08-0.10米。城内外地表散见绳纹、弦纹、水波纹灰陶片。同时,城址周围墓葬分布较为密集。该城为汉、晋古城,时代较早,且周围墓葬、窑址分布密集,有一定的考古研究价值。……[详细]
巴州古城
  巴州古城位于安西县南岔乡六工村西13公里的戈壁与风蚀台地相间地带。古城东、西墙各长296米,南墙长285米,北墙长294米,残高1.2-3.0米。南、西、北墙各有2个马面,西北角有角墩,城门西开。城内有一处较大的院落遗存,坐北向南,东西70米,南北50米,房屋呈“凹”字形分布,有大小房址约20间,墙基残高0.8-2.9米;其堆积层约厚2.5米,地面遍布灰色、红色、褐色陶片以及石杵等物,时代较早。城南、北、西墙内侧分布有陶窑共14座,其中较大者长4.9米,宽2.7米。该城保存完整,地面遗迹丰富,未遭扰乱,是研究汉、晋古城建制布局的典型标本,也是研究河西史地的重要遗存。巴州古城遗址面积大,遗物时代特征明显,最新研究结果表明该城即为汉广至县置所,对研究汉代历史文化及城址构筑具有重要价值。2003年……[详细]
锁阳城古渠道遗址
  锁阳城古渠道遗址位于瓜州县锁阳城镇桥子村南坝二队正南8千米处的戈壁荒漠中,分布于锁阳城东南。1987年当地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从航片上看,各种渠迹如干渠、斗渠、支渠、毛渠等俱全,呈树枝状展布,有各种渠迹100余处。在锁阳城遗址南侧及东侧遗留的古渠遗迹比较清晰,今残存古拦水坝址一道长百余米,还有一条底宽16米、口宽20米的支渠。锁阳城古渠道遗址地面遗存数量较多,对水利史、建筑史、农业史的研究,瓜州古代渠系网络遗址都具有重要价值。锁阳城古渠道遗址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锁阳城遗址。用时参考1小时交通建议包车前往门票40元/人,学生半价景点位置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东南约70公里……[详细]
瓜州坛城遗址
  瓜州坛城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渊泉镇东北6.5千米处,由外墙、方坛、大圆坛、小圆坛、方形台基组成。外墙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42米,高0.9米,砂砾堆积而成,四面各开一门,外连瓮城。方坛位于外墙内侧,距外墙17米,呈正方形,长宽均为109米。大圆坛居于方坛正中,距方坛30米,直径为49.4米。大圆坛中间偏北处建有方形台基,距大圆坛20米,东西长9米,南北宽7.2米。方形台基北侧3米处有直径4.5米的小圆坛与通道相连。该遗址形制与榆林窟、东千佛洞、旱峡石窟彩绘的西夏至元时期的壁画坛城图相类。……[详细]
14、道德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道德楼
  道德楼位于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堡子村,始建于清代,建筑面积82.36平方米,坐东朝西,为单檐歇山顶式二层建筑,面阔一间5.68米,进深一间7.25米,通高8.45米,周围廊。道德楼主体建筑保存完好,是瓜州境内唯一一座清代木构建筑,也是研究清代瓜州地区道教建筑的重要实物遗存。1989年被安西县(今瓜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楼基底边为基准,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详细]
潘家庄城遗址
  潘家庄城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双塔乡月牙墩村西300米处,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10米,东西宽约170米,分布面积约35.7万平方米。城墙现已全部倒塌成土梁,残宽4-5米,残高1.2-1.8米,夯土版筑,夯层不清;四角筑有角墩,城南正中开一城门,门宽4.5米。该遗址西侧距潘家庄墓群500米,根据墓群的发掘情况和城址内散落的青砖,可断定其时代为汉代-魏晋时期,是当时农耕区内的居民居住地,对研究早期城址构筑形制及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详细]
瓜州东千佛洞石窟
  东千佛洞位于瓜州县桥子乡南三十五公里峡谷两岸。现存洞窟23个,有壁画、塑像者八窟,东岩三窟,西岩五窟,多为单室窟。形制有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圆形穹窿顶窟、方形平顶窟,其中第2、4、5、7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窟,尚存部分佛、菩萨塑像,但多为清代重修,唯第4窟西夏高僧像,身着俗装,保存完好。壁画分布四壁,内容可分为五类:经变画、密宗图像、尊像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壁画以第2窟保存最为完整,艺术风格和内容与榆林窟第2、3、4、29诸窟基本相同,是榆林窟西夏和元代艺术的一个分支,但它又具有一定特点,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现。如第2、4、5、7诸窟均为长方形中心柱燧道窟,中心柱后画涅槃图,玄弉取经图据宋《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或《玄弉取经记》绘制画面,穿普贤变、千手观音变、水月观音变中。这种穿插式的画面……[详细]
唐鱼泉驿站遗址(老师兔城)
  唐鱼泉驿站遗址(又名老师兔城)位于瓜州县南岔镇七工村西南18公里,截山子南麓,是一座规模较小的汉代古城。该城坐落在一处稍高的花岗岩剥蚀残丘上,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0米,南北宽25米,分布面积1000平方米。城墙底宽3.2米,顶宽1.4米,残高近10米。夯土版筑,夯层厚6—8厘米,四角筑有角墩,唯东北角特别高大,疑兼作烽燧之用,覆斗状,底部方形,每边长5米,残高近10米。城内有碎陶片,砖块,铁片等遗物。周围是泉流汇集的一处洼地,泉眼多发,水草丰茂,绿树葱茏,其周围干枯嶙峋的荒山秃岭和青--壁,从而使这里成为漫漫沙碛古道上的一处十分理想的中继站和补给地。让西行沙州,东去瓜州的行旅均可在此处得到丰盈的水草补给。据《古本敦煌乡土志八种笺证》考证,在汉代,这处古城遗址为鱼离古城所在地,唐代设鱼泉驿,……[详细]
兔葫芦遗址
  兔葫芦遗址位于布隆吉乡双塔村西南5公里沙丘中,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时发现,是一处规模大,文化内涵丰富的古遗址。兔葫芦遗址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镰、夹沙陶罐及少量彩陶片,隋、唐货币、车马饰件。这一遗址的发现将给安西及甘肃西北地区古代文化研究,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1985年11月3日,县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2011年12月2日,入选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鹰窝树遗址
  鹰窝树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锁阳城镇桥子村。遗址分布面积30余万平方米,由遗址和墓葬2部分构成。遗址区有房屋建筑和制陶作坊遗存,暴露有部分墙体和柱洞,采集有大量夹砂红陶片,泥制彩陶片及残石器。墓葬区分布有较密集的古墓葬,出土四耳彩陶罐、双耳彩陶罐、金耳环等文物,属四坝文化遗存,对研究这一文化的起源、发展、分布范围、文化内涵、民族文化交流有重大价值。2012年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遗址基准点为基点,向东、西各延伸1250米,向南、北各延伸500米。……[详细]
百齐堡遗址
  百齐堡遗址位于酒泉市瓜州县广至乡洮砚村,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主要用来屯兵屯粮。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东西长154米,南北宽149米,面积2.3万平方米。墙体夯土版筑,顶部筑有女墙,四角筑外圆内方角墩,东侧开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址内房基、水井、街道遗迹清晰可见,四周散落有青砖、筒瓦、瓷片等遗物。2012年被酒泉市人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堡墙外侧底边为基准,向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各延伸10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