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海淀区旅游

海淀区文物古迹介绍

广仁宫(西顶)
  广仁宫(西顶)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蓝靛厂,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护国洪慈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称西顶碧霞元君庙,又称广仁宫,是北京著名的五顶之一。该庙坐北朝南,建筑有山门、前殿,藏经楼等。建筑格局保存完整,是北京五顶中保存最好的建筑。……[详细]
香山八旗高等小学
  香山八旗高等小学,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香山正黄旗八旗印房对面,全称为香山健锐营八旗高等小学,最早是一所为香山健锐营子弟教授满语及骑射等技艺的官学,建于清乾隆年间。香山八旗高等小学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占地约12.7亩,有房九十九间,分为三进院落。1999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韩家川东庙
  韩家川东庙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韩家川。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硬山,墀头有纹饰。正殿门前有碑两通。东侧为“万古千秋”碑,为光绪八年所立。西侧碑额前书“万古千秋”,后书“遵道而行”,碑阳为禁开山令,碑阴为禁,-令,为光绪甲午年所立。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健锐营演武厅
  健锐营演武厅,属国家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红旗村,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是清代健锐营为平定西南少数民族叛乱操演攻取碉楼的演武场所。健锐营建筑格局完整,宏伟壮观,集城池、殿宇、亭台、教场为一体。健锐营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包括团城、演武厅、东西朝房、西城楼门、实胜寺碑亭和碉楼。……[详细]
105、黑寺
黑寺
  目的地介绍  黑寺在海淀区东升乡马甸村西。原为前后两寺,中以一街相隔。两寺与附近的黄寺同为-庙,因覆以黑瓦,故俗称黑寺。   前黑寺原名慈度寺,建于清朝初年。坐北朝南,有殿5重,民国年间烧毁。后黑寺原名察罕-庙,为东蒙察罕呼图克图-于清顺治二年。北京海淀区……[详细]
106、承泽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泽园
  承泽园位于北京市市海淀区燕园街道挂甲屯村。承泽园为清代皇家花园,约始建于雍正三年(1725),当时为果亲王允礼赐园。道光年间,该园赐给皇八女寿恩公主,咸丰九年收归内务府管理。光绪中叶,又赐给庆亲王奕劻做邸园。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劫掠圆明园,其周围园林亦遭破坏,唯承泽园幸免。1912年清帝逊位后为收藏家张伯驹所有。1953年被北京大学购得,1998年廖宗明先生捐资修建,现为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教学科研办公场所。承泽园现保存有中、东、西三路院落,占地约20000平方米。西路为园林式建筑,内有爬山廊,勾连搭房屋,方轩亭,流苏古树,石刻。中路为四合院,内有房屋4栋,共21间。东路为四合院,内有房屋4栋,垂花门1座,房间共17间。承泽园全园布局前部空旷,以山水为主。后部严谨,以建筑……[详细]
上庄东岳庙
  上庄东岳庙位于上庄乡永泰庄,始建于明代,其正名为东岳行宫。庙西南约1.5公里处有清代康熙朝大学士明珠祖茔。明珠之子、清代著名词作家纳兰性德和夫人卢氏之墓都葬于此祖茔内。明珠在世时曾自愿修缮本庙及附近龙王圣母庙和真武庙,明珠死后,其家总管安尚仁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主持修葺了本庙。庙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以西路为主。西院有殿三进,依次为山门、钟鼓楼(现钟楼无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以及左右配殿。山门为大式大木,鼓楼为二层歇山顶大式耍头,出昂。三座大殿保存较完整。天王殿三间,小式大木,硬山调大脊,灰筒瓦,前门拱券有精美的浮雕云龙图案;大雄宝殿三间,大式大木,庑殿顶,双昂五踩斗拱,旋子彩画,前出月台;后殿五间,小式大木,硬山调大脊,灰筒瓦。东路为跨院三进,四合布局,前殿面阔三间,中殿面阔五……[详细]
唐家岭关帝庙
  唐家岭关帝庙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唐家岭村。建于清。格局为坐西朝东,现只存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箍头脊,旋子彩绘。建筑面积60.48平方米。保护情况较好。2013年由其管理使用单位出资进行修缮,恢复了两进院落的格局。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有庄小学四合院
  据说晚清设此地给慈禧太后管钱粮,后归一大户。解放前为学校,解放后曾为大有庄小学。现存建筑为二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小式硬山,一进院有正门、正房、东西配房,进正门后西侧有一通道通二进院。正门有抱鼓石一对,门前另有抱鼓石一对。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镶红旗碉楼
  镶红旗碉楼位于香山街道红旗村3号院。清中叶,乾隆皇帝为平定大小金川,在香山一带的八旗营房附近修建碉楼,用于军事训练。每旗八个,共六十四个。此碉楼即为其中之一。碉楼由毛石、青石混合砌筑。目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管理。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淀清真寺
  海淀清真寺位于海淀镇南西栅栏路西。始建于明末清初。清真寺占地约30余亩,布局为三进院落。寺北辟有菜园,寺西有义地。礼拜殿为3间两卷前出抱厦,殿前有白石月台,殿中后部建窑殿1间,壁-“米哈拉布”-,殿顶中央建单据四角方亭一座,为伊斯兰教建筑形式。院南北各建讲经堂3间。……[详细]
旭华之阁及松堂
  旭华之阁及松堂位于海淀区香山南路南河滩万安山东麓。旭华之阁原为中锋庵遗址。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高宗弘历自五台山归京后下诏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的布局和建筑建立寺院,并取名“宝相寺”。旭华之阁是宝相寺的主体建筑,坐西朝东,西倚万安山,殿制外方内圆,是北京地区仅存的几座无梁殿之一。旭华之阁为重檐歇山,屋顶覆以黄琉璃瓦,绿琉璃瓦剪边。阁顶正脊上立有三塔,殿檐悬挂有乾隆题“旭华之阁”的汉、满、蒙、藏四种文体竖排匾额。殿四面各开券窗4扇和1个券门,在殿东门偏北10米处有残碑1块。现为部队仓库。松堂在旭华之阁东北方约200米处,现为香山公园管理处使用,原是乾隆十四年(1749)修建的焚香寺旁的小敞厅,名“来远斋”。坐西朝东,以汉白玉石仿木结构为主,在西侧石枋柱上有乾隆御笔题楹联:“指云际千峰兴怀蜀道……[详细]
白塔庵塔
  白塔庵塔位于西三环中国画研究院内,始建年代不详,现仅存孤塔。相传为明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逃出南京,削发为僧,晚年来到北京,寺后葬于西山,并建衣钵塔。该塔塔高25米,为藏传佛教中密宗覆钵式砖塔。塔基为砖石混合型单层须弥座,座上雕刻有六层青石仰莲,塔身四面均有佛龛,内刻石佛座,十三天由环形石料垒砌而成。塔刹为青砖砌筑,顶刹部位安置两吨重铜制华盖及宝瓶,十分精美。1983年中国画研究院出资重修,辟为院址,与周围的仿古建筑相映生辉。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静宜园(香山)
  静宜园(香山)位于香山,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5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顶峰香炉峰海拔575米,是一座历史悠、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具有浓郁山林特色的皇家园林。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开始大兴土木,建亭、台、楼、阁、斋、轩、榭、舫、堂、馆、廊、坊,并形成28景,将香山敕名为“静宜园”,名列京西三山五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主要景点有鬼见愁、玉华山庄、双清别墅等.香山有各种树木多达20余万株,其中古树5800余株,占北京城区古树总量的四分之一。香山红叶是最为著名。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每到秋天,红得像火焰一样。这些……[详细]
恩慕寺山门
  恩慕寺山门,属区级文保单位,位于海淀区北京大学西门外,其北侧50米处为恩佑寺山门。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乾隆时,皇太后长期居住于畅春园,后于乾隆四十二年病逝。乾隆皇帝“昭承家法”,在恩佑寺旁建恩慕寺。现存建筑只有一座山门。1981年公布为海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韩家川西庙
  韩家川关帝西庙位于海淀区西北旺镇韩家川。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咸丰十一年(1861)又重修。庙坐北朝南,现有正殿三间、耳房一间,硬山筒瓦大脊,配殿三间,硬山元宝脊。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镶白旗碉楼
  镶白旗碉楼位于北京市植物园内。清中叶,乾隆皇帝为平定大小金川,在香山一带的八旗营房附近修建碉楼,用于军事训练。每旗八个,共六十四个。此碉楼即为其中之一。碉楼由毛石、青石混合砌筑。目前为北京植物园管理。2014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怡贤亲王祠
  和硕怡亲王祠建于清雍正十年,祠堂坐南向北,呈一字中轴。自北向南依次为山门、前殿、后殿。山门对面是戏楼,坐北朝南。山门面阔一间,歇山屋顶,筒瓦屋面,有正吻、垂兽、小兽。匾额为“贤王祠”;前殿面阔三间,为硬山卷棚,筒瓦屋面,旋子彩绘;后殿面阔四间,小式大木,硬山调大脊,抱厦亦为硬山卷棚,抱厦前出月台;戏楼面阔五间,戏楼抱厦为硬山卷棚,苏式彩绘;残碑四通,位于后殿西侧,分别为“敕赐白家疃贤王祠祭田碑记”碑、“敕建白家疃和□怡亲王祠碑记”碑、“罗夫人纪念碑”、和“千载不朽碑”。2001年被公布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醇亲王墓(七王坟)
  醇亲王墓位于海淀区苏家坨镇七王坟村。墓址原是唐法云寺、金章宗“西山八院”之香水院、明法云寺旧址。醇亲王墓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前方后圆,东西长200米,南北宽40米,四周筑有围墙。阴宅依山势自下而上分为三层。最前方有台阶一百余层,台阶上平台有碑亭。因醇亲王为“皇帝本生考”而建为黄琉璃瓦歇册顶,碑为满汉两种文字,光绪御书。进而有月牙河、石拱神桥、隆恩门及南北朝房、隆恩殿(现已无存)以及宝城、宝顶等建筑。阴宅北侧为其阳宅,即“退潜”别墅。阴、阳宅间由“隔尘入世”城关式券门相连。阳宅由层层升高的五重院落组成。一层院落是看院人和车马库。二层为纳神堂,其北侧有跨院,为一小花园,有叠石假山、池塘及记述墓地选址经过的卧碑及碑亭。三层为醇亲王寝院,北侧有流杯亭,今亭已毁,仅留流杯石座。亭北有二层小楼。四层、五……[详细]
120、真觉寺
真觉寺
  真觉寺在海淀区西直门外白石桥以东的长河北岸。是在一个高台上建起的造型别致、雕刻精美而连为一体的五座小型石塔,因此人们习惯上把真觉寺叫做五塔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永乐年间(1413年左右),印度僧人班迪达来到北京,献上金佛5尊和印度式“佛陀迦耶塔”图样。永乐帝下旨建守造塔,明成化九年依所献图样建成金刚宝座塔。八国联军侵华,寺院荡然无存,唯塔幸存。这种类型的塔,现全国仅存6座:3座在北京,即五塔寺、碧云寺和黄寺各一座;另外3座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在云南昆明妙莲寺;一在河北正定广惠寺。其中推北京五塔寺最为精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