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房山区旅游

房山区文物古迹介绍

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墓
  唐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及夫人合葬墓,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位于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坟庄村西北,2012年考古发掘。墓地坐北朝南,全长34米,由斜坡墓道、墓门、前庭、前甬道、耳室、壁龛、主室、侧室、后甬道及后室组成。墓壁绘制大量精美壁画,出土刘济及夫人张氏两方墓志、须弥座彩绘石质棺床、彩绘文武官俑、陶瓷器、玉器等随葬品。是北京现存等级最高的唐代墓葬之一。……[详细]
房山金仙公主塔
   金仙公主塔位于房山云居寺石经山雷音洞上面,建于唐开元十八年(740)。 金仙公主塔坐北朝南,通体高3.5米,全部采用汉白玉石精制而成。基座由块石砌垒。中间用4块厚板石组成方形佛龛,正面设券门。门两侧各有浮雕金刚力士一尊。自门向里,对面石壁上又呈现出一组浮雕,释迎牟尼端坐中间,两侧各有一弟子。其上是七层叠涩檐,塔上有铭文。……[详细]
窦店土城
  窦店土城是我市保留较完整,遗迹较多的一座古城(战国到西汉),对研究北京历史地理有重要的资料价值。为北京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窦店土城遗址位于房山区窦店镇,始建于汉代。城呈长方形,分内城、外城两层。外城东西长约1400米、南北宽约800米,城墙仅南、东、西三面尚断续残存。在南、东、西三墙中各有一门。小城在大城西北,呈长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其西城墙借用大城墙。现仅存南、西两侧残城墙。……[详细]
环秀禅寺
  环秀禅寺为房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晓幼营村,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现存一进殿宇。2018年对该寺正殿进行过修缮,对遗址环境进行了清理保护。寺坐北朝南,占地约5亩,有山门、正殿和配殿。山门与配殿已不存在,仅存正殿。正殿为三间无梁殿建筑。面阔12.30米,进深二间9.30米,灰筒瓦歇山顶,前有月台,汉白玉石拱券门窗,门宽1.90米,高2.40米;窗高1.25米,下宽1.27米。券面浮雕花卉、八宝及动物等。门窗内为长方形。窗子上端有0-,四周雕刻八宝图案,并刻有梵文。门内侧为长方形,顶上有0-,也雕刻有八宝图案,并刻有梵文。殿内正面开佛龛三个,均嵌汉白玉石券,三龛大小一致,各高1.60米,下宽1.28米,每龛顶端还有一个0-,每龛周围雕有八宝图案,内龛下端为石质须弥……[详细]
房山吕祖庙
  吕祖庙随山势而建,前低后高。庙为清代晚期典型的三合院形式,占地为438平方米,南北稍长,东西较短呈长方形。大殿内供奉着吕洞宾等泥塑彩绘神像。院内尚有3座残碑。中轴线四进院落。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河西村北万寿山上。与古北口镇只一水之隔。 修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原名慈云寺,是佛教寺庙,寺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清末宣统年间,道人郝祥麟重修,改慈云寺为道观吕祖庙。 景点位置北京市房山区坨里镇大南山谷内……[详细]
房山应公长老寿塔
  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天开水库东侧临水库大坝处,为游览上方山的必经之路。这里原是幽燕巨刹六聘山天开寺的塔院,僧塔林立,埋葬着天开寺的历代高僧。据文献记载,天开寺始建于东汉,盛于辽,废于金季兵燹。元代至元年间全面恢复,扩大了旧有规模,明末以后,天开寺开始衰落,现寺庙建筑均已无存。应公俗姓赵,名谱应,为辽代天开寺的首任住持,至元年间重修天开寺的一代高僧,应公长老寿塔为应公埋骨之处。该塔建于元大德五年(1301)二月,南向,为六角五级密檐塔,通高12米,须弥座上砌三重仰莲,柱形塔身上面开拱门,门楣嵌石额,上 书-“应公长老寿塔”。东南西南两面置假窗,假窗上有挂落。塔身之上为五级密檐。各层檐下,均有砖制仿木斗拱。无塔刹。……[详细]
房山严行大德塔
  严行大德塔位于房山区长沟乡西甘池村,建于金代。塔为六角形七级密榴塔,全部汉白玉石雕砌,南向,通高5.53米。塔基为六角形须弥座,高1.3米,塔身由莲花座承托。塔身高1.43米,每面宽约41厘米。正南面楷书“严行大德灵塔”。上部为七级密檐,高2.8米。各层檐头雕出瓦当。严行大德塔建于金代。位于在房山长沟镇西甘池村附近,塔其实已经出了村子了,在西北方向一座小山坡上的树林里。为六角形七级密榴塔,全部汉白玉石雕砌,南向,通高5.53米。塔基为六角形须弥座,高1.3米,塔身由莲花座承托。塔身高1.43米,每面宽约41厘米。正南面楷书“严行大德灵塔”。上部为七级密檐,高2.8米。各层檐头雕出瓦当。塔刹为仰莲托宝珠。1986年对灵塔进行了整修,并在塔的四周砌了砖台。景点位置北京房山区长沟乡西甘池村……[详细]
房山张坊村塔
  介绍:张坊村塔位于房山张坊村。辽天庆六年(1116)始建。塔为八角形五级密檐石塔。通高6米。塔座分上、中、下三层:上部是圆形的石雕仰莲托,中、下部为两层须弥座,周身浮雕人物、动物图案。塔的中部是独石制就的八角幢身,因上面刻有-,所以俗称“经幢”。景点位置北京房山区张坊村……[详细]
房山常乐寺
  常乐寺位于房山区青龙湖镇常乐寺村,坐落于明代司礼太监王安庞大的墓地中,地域开阔,有林有园。始建于辽寿昌年间,现在的建筑是明代重建的。明代重建的常乐寺有四重殿宇,前有山门,四周有院墙。清民国曾进行过修缮。现存东西山门两进殿宇,东、西、北三侧围墙。坐北朝南。占地约9000平方米。高达7一8米的石砌围墙呈半圆形,南侧,东、西两侧各有过街楼。今只存第一进、第三进殿。……[详细]
房山新洞人遗址
  介 绍 新洞人遗址在周口店龙骨山东南角。1973年发现,是一处有价值的古人类遗址。 洞里发现牙齿一枚、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牙为成年个体左上牙,因多熟食,比中国猿人牙小,但比山顶洞人牙大,牙根也长。经科学测定,距今约10万年,介于中国猿人和山顶洞人之间,称“新洞人”。房山房山……[详细]
良乡多宝佛塔
  良乡多宝佛塔位于房山区良乡镇东北的燎石岗上,塔为平面八角形,高约36米,五级空心楼阁式,塔身第一层高大,正东南西北各辟券门,其余四面开直棂窗,檐下施隐作砖斗拱,有梯可登,四面原有佛龛,佛像已遭破坏,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现为北京地区唯一的楼阁式塔,又称吴天塔,现已整修一新。良乡东关外有一座小山,为赭红色岩石的“燎石岗”。良乡多宝佛塔矗立在其上。良乡多宝佛塔俗称良乡塔,在房山区良乡镇东北的燎石岗上,建于辽代。其塔高36米,五层八角,内设阶梯,为楼阁式空心砖塔。塔为平面八角形,高约36米,五级空心楼阁式。塔身第一层高大,正东南西北各辟券门,其余四面开直棂窗,檐下施隐作砖斗拱,有梯可登。现存的塔为辽朝所建,塔前原来有寺庙,现已无存。四面原有佛龛,佛像已遭破坏。登塔可北望北京城,南眺涿州城。……[详细]
房山瑞云寺
  瑞云寺为房山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史家营乡曹家坊村,始建于辽或金,现存建筑为清代重修。历代为佛教圣地,民国初年改为道观,寺坐北朝南,占地约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前殿、后殿及配殿等。山门为单间无梁殿。面阔5.2米,进深2.9米,石券门,歇山顶装饰绿琉璃吻兽,顶铺灰瓦。门楣嵌匾,几经更换,“瑞云观”三字是北洋政府曹锟题写。前殿面阔三间,9.8米,进深三间,前后出一步廊,大式硬山调大脊,顶铺灰筒瓦,苏式彩画,明间四扇隔扇门,次间隔扇窗。两侧配殿各三间。后殿的殿基高2米,垂带踏跺十一级。面阔三间,9.85米,进深三间,前出一步廊,大式硬山调大脊,顶的上半部铺绿琉璃瓦,下半部铺石板,苏式彩画,菱花隔扇门窗。大殿两翼有耳房各三间,配殿各五间。寺后约200米处旧有塔院,已不存在,仅保存元代“故……[详细]
北窖村娘娘庙
  北窖村娘娘庙为房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位于房山区佛子庄乡北窖村,坐北朝南,正殿娘娘庙面阔三间10.06米,进深一间6.8米,前出一步廊。调大脊。檩枋和玺彩画。钟一口,清代,铭刻楷书“大清光绪八年建”,龙纽,口径1米、高1.12米。一侧铸有“四季平安,万年吉庆”。另一侧为“五谷丰登,天下太平。”目前悬挂于亭内。……[详细]
唐古城遗址
  唐古城遗址(房山)又称东关上城。位于房山区张坊北15公里。创建于唐代。唐古城遗址面向南,三面环山。原来的墙长200米左右,宽4.4米,高约6米。残存墙体长65米,宽4.4米,高2米左右。这座城西不远是西关上城(关口),而在它的东南面(现在的前石门村),又是一座城(关口)。三城呈“品”字形,各据山口。景点位置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详细]
庄亲王园寝
  庄亲王园寝为清代庄亲王家族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磁家务村。于2021年8月27日经北京市政府审议正式公布为北京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寝规模较大,东侧现存石牌坊和石质地宫,2017年对西侧进行考古发掘。庄亲王园寝现存石质文物具备一定艺术价值,也是少见的清代亲王家族墓地,是研究清代亲王园寝制度的重要实例。……[详细]
严行大德灵塔
  严行大德灵塔为北京市房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长沟镇西甘池村,建于金代。为六角七级密檐塔,全部汉白玉石雕砌,南向,通高5.53米。塔基为六角形须弥座,高1.3米,塔身由莲花座承托。塔身高1.43米,每面宽约41厘米。正南面楷书“严行大德灵塔”。上部为七级密檐,高2.8米。各层檐头雕出瓦当。塔刹为仰莲托宝珠。……[详细]
房山镇江塔
  镇江塔为房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大石窝镇拒马河西岸的镇江营村。镇江塔为覆钵式石塔。建于明代,坐北朝南,通高13米。塔基为方形须弥座。束腰浮雕仰覆莲,覆钵式塔身,正面开一龛状门,东西南北各雕一尊佛像。塔刹为九重相轮,上承宝珠。镇江塔造型优美,是房山古塔中的珍品。……[详细]
周吉祥塔
  周吉祥塔位于房山区韩村河镇孤山口村,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弘治年间,周吉祥号云端,是明英宗周太后之弟,自幼好佛,后在大觉寺剃度。周太后劝其还俗,不从,见其虔诚,遂为他建大慈仁寺,命其为大慈仁寺第一代主持及僧录司左善世。圆寂后分别在大觉寺西南和此地各建灵塔一座。塔坐北朝南,为八角形七级密檐式砖塔。塔身南向,八角七级密檐式,砖石结构,通高18米,塔基须弥座高1米,由汉白玉砌成,砖刻束腰雕有人物花卉图案,三重仰莲上承塔身。塔身每角砖砌圆柱,正面雕有仿木假门,其上嵌石,楷书“僧录司左善世钦命掌印兼敕建大慈仁寺并大觉寺开山第一代住持周吉祥大师塔”,其他面雕有假门假窗,塔身上承七级密檐,密檐采用正反迭涩法,各檐角悬挂铜铃,塔刹砖雕莲花须弥座上承宝珠。塔前十余米处有碑一通,题《大明左善世云……[详细]
房山岫云观
  岫云观原为良乡离宫,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琉璃河北岸。落成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四月。这处行宫是奉明世宗敕命而建成的,行宫落成不久,世宗皇帝便于行宫驻跸。行宫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近百亩。中轴线主宫殿群五进规制,东有侧院,西有御花园,后有菜圃。四周有高大的宫墙。最前端是一个小广场,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高大的宫门,呈城楼状。东接南北通衢,西望村烟旷野。小广场正南有戏楼一座,北面为内宫门,左右门房各3间。进内宫门是一座木牌楼,北有正殿3间东西配殿5间。其后又正殿3间,两侧有便门通向后边的院子,院子正北有凉亭一座,两侧接回廊。凉亭以北,院两侧有东西配殿各3间,正殿为皋殿,此殿略成方形,十分宏敞,面阔3间15.43米,进深3间。重檐庑殿顶,筒瓦调大脊,有吻兽,前檐为旋子彩绘。皋殿两山东西配殿各5间。……[详细]
60、郊劳台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郊劳台
  郊劳台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房山区良乡大南关村东,乃乾隆二十五年(1760)初,富德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郊南劳师而筑。据文献记载,郊劳台为一圆形石台,高7尺,直径5丈。台北面有大理石碑亭一座,上有盖,下有基,中有石碑,上刻乾隆郊劳诗。郊劳台御碑亭尚存内外八根汉白玉八棱石柱,乾隆御制碑亦完好无损。遗址上,石柱成八角伫立,内柱与内柱间,外柱与外柱间,相对应的内外柱间各有一根汉白玉石梁相照。乾隆御碑坐北朝南,立于亭基北侧靠近北二内柱处,御碑通体由一整块汉白玉雕制,碑檐碑座刻以花纹为饰,碑阳左端用汉字刊刻着乾隆二十五年(1760)御制二月二十七日郊劳出征将军兆惠富德及诸将士礼成记事诗,为乾隆御笔。末刊乾隆帝“乾隆宝翰”等两枚玺印。碑阳右端及碑阴用满蒙等几种少数民族文字分别刻着同样的内容。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