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邯郸市旅游

邯郸市文物古迹介绍

邓底遗址
  邓底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位于永年县邓底村西200米。邓底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陵墓群
  三陵墓群位于邯郸县陈三陵村、寺窑村、周窑村一带,为战国、汉古墓葬。……[详细]
徘徊遗址
  徘徊遗址徘徊遗址位于武安市徘徊村北,南为洺河北岸,遗址海拔高度358米。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主要遗迹有灰坑、墓葬等。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陶质以细泥红陶为主,少量夹砂褐陶,器形有红顶钵、平底碗、小口瓶、罐、盆、釜等。纹饰有弦纹、绳纹等。石器有石铲、石磨棒等。根据遗址中遗物所表现出的文化和时代特征,徘徊遗址应为新石器时代后岗一期文化。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牛洼堡遗址
  牛洼堡遗址位于武安市磁山镇牛洼堡村东南,为新石器时代早期磁山文化类型遗址。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50米,面积3万平方米,呈不规则长方形。文化层厚1.2-2米,主要遗迹有灰坑、粮食窖穴,遗物有陶器、石器等。陶质以夹砂灰褐陶和泥质红褐陶为主,器形有口沿、陶盂、支脚。石器多为打制石器,主要采集器物有石斧、扁石球、磨棒等。遗址现为耕地。1982年7月,牛洼堡遗址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万年遗址
  西万年遗址西万年遗址位于武安市西万年村,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面积约6万平方米,保存较好,文化层最厚处约3米。从其断崖可见灰坑等遗迹,1979年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属于磁山文化,遗物主要出土于第二层,有陶盂、石斧、砾石和兽骨等;南区属于后岗一期文化,遗物主要出土于第三层,遗物有弦纹罐、盂、红顶钵等。西万年遗址遗存丰富,对研究磁山文化和后岗一期文化的关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详细]
插箭岭遗址
  插箭岭遗址插箭岭遗址位于邯郸市丛台区赵苑内,包括插箭岭、梳妆楼、皇姑庙、铸箭炉、灵山、照眉池等6处文化遗存。插箭岭为一夯土筑成带状土丘,长630米,宽20~40米,高3~8.7米,出土有战国、汉代三棱铜镞,汉绳纹陶片。实属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垣墙体的一部分。梳妆楼分南、北二部分,南部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80米,高7~8米。在梳妆楼遗址发现有红烧土块和战、汉时期绳纹筒、板瓦残片,说明其上原有建筑。皇姑庙位于遗址范围内中部,为一夯土高台,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高2~5米。其南与梳妆楼相接。出土筒、板瓦等建筑遗物,应为建筑基址。灵山位于遗址北部,为一土台,现呈不规则三角形,面积1540平方米,经实际勘查,其为赵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垣角处的地面墙址残段,两端均有地下夯土延伸。出土战国时期盆、罐、……[详细]
台口遗址
  台口遗址为新石器时代 古遗址,位于永年县台口村西南250米。台口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固镇冶铁遗址
  固镇冶铁遗址固镇冶铁遗址位于武安县固镇村,遗址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保存较好,文化层厚约3米。1978年经过发掘,出土遗物有锸、刀、铲、镰、锛、凿、钉等铁器,并发现许多未燃尽的木炭,由此证明,此冶铁遗址的燃料为木炭。另外,遗址上随处可见汉代陶片,从发掘层位看,文化层没有明显的变化,由此证明,这是一处汉代冶铁遗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09、风月关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月关
  峰峰风月关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黑龙洞村西,神麇山北侧,座南朝北。北临滏阳河,南靠神麇山,东为黑龙洞村,西为跃峰渠指挥部。据碑文记载,创建于唐代,明万历三十二年(1640年)重修和扩建。风月关又名滏口祠,其下是著名的滏阳河发源地黑龙洞,因而又称黑龙庙。建在一石拱券上,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540.68平方米。因该庙坐落于一自然溶洞(传称黑龙洞)之上而得名。早在北朝时郦道元著《水经注》一书有记,记曰:“在曹魏之时这里有石铭,今不可考”。现存庙宇创建于唐代,于明代形成规模。原建筑有风月关、黑龙庙、昆山明月阁、官庭等。现存建筑为1987年落架重修。在风月关院内还有吕祖庙、关公庙、太上老君庙,其建筑规模较小。风月关石券台基外为料石砌筑,鉴于券台为关隘,女儿墙原为何状已无文字可查,……[详细]
温明殿遗址
  温明殿遗址 为汉古遗址,位于丛台区蔚庄村西。温明殿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佛岩脑石佛龛
  佛岩脑石佛龛佛岩脑石佛龛位于涉县木井村,石佛龛凿于一块突出的青石岩上,坐北朝南,共有9龛、37尊造像。有圆拱龛、尖拱龛,最大的高1.27米,宽0.9米,内造像9尊。龛内大多为一佛二菩萨二力士、一佛二菩萨像,各龛各有特点,形态不一。除佛教造像外,还有天官、地官等民间信仰造像1龛,是反映宋代民间信仰情况的重要资料。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老爷山佛龛
  老爷山佛龛老爷山佛龛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老爷山西崖,分上下两层,共有摩崖佛龛7个,大小造像87尊,均为北宋死棋所凿。上层6龛,分别凿有佛像、武菩萨等。其中北龛规模最大,为尖拱形,龛楣刻有四条翻腾的蛟龙。龛侧雕菩提树,龛内正中供释迦牟尼立像及迦叶、阿难两弟子。佛像之手势、发髻等细部雕刻,比例准确,惟妙惟肖,迦叶弓背曲腰,面部瘦削,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年龄及性格特征。下层2龛,位于上层诸龛的北端,内亦为一佛二弟子像,龛侧雕菩提树及供养人。老爷山石佛龛的造像,雕凿精细,质朴写实,为国内宋代雕刻之佳品。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小屯墓群
  西小屯墓群为战国、汉代古墓葬,位于 复兴区西小屯村西、北。西小屯墓群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熹写经碑
  朱熹写经碑,又名“朱子太极石刻”,位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内,原碑书于南宋乾道丁亥(1167年)年,朱熹撰文书丹蔡元定刻,行书窠字体。立于常州府,即现湖南长沙市,元仁宗延祐己未(1319年)废毁。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大名府督学畿南按照南宋传下的“原碑”拓片重新翻刻“朱熹写经碑”,最初镶嵌于大名府学“明伦堂”大殿山墙上,1986年迁至今址。碑砂石质,高1.8米,宽2.9米,厚0.3米,重4.2吨,座为丰槽角基。明代畿南重新翻刻并立,碑文摘录《易经》里一段文字,概括了宇宙间变化原理,共111资,每字16厘米×13厘米见方。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朱熹(1130-1200年),南宋哲学家,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详细]
马文操神道碑
  马文操神道碑立于后晋天福六年(941年),原位于大名县寺庄村西,后移于大名县石刻博物馆内。青石质地,碑首、身为一体,原座已失。现通高3.40米,宽1米,厚0.36米,为龙首碑。碑首高1.17米,宽1米,厚0.36米。碑首阳面题额篆刻“大晋故赠秘书兼马公神道碑”,3行4字排列。碑身阳面行书碑文,共计3390余字,为晋高祖石敬塘令贾纬为马文操撰文,高廷矩书丹立碑,主要刻记马文操生平、家世及大晋对其家庭后人的册封,碑文字体如行云流水,有很高的书法价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文操,元城(今大名)人,唐末魏州武将,先后任唐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唐天祐二年(905年),因兵变被杀,长子马全节投降后晋,次子、三子及马全节的两个儿子先后在后晋任要职。晋高祖石敬塘追赠马文操为秘书监之职,并诏……[详细]
涉县崇庆寺
  崇庆寺位于涉县井店镇,崇庆寺建于明代,原规模宏大,局部呈标准伽蓝七堂式,几经变迁,现仅存天王殿、水陆殿、大佛殿及东西配房,占地1000平方米。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用柱全为小八角石柱,柱上施三踩斗拱;水陆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悬山布瓦顶,琉璃瓦剪边,施木柱,用五架梁,檐部用三踩斗拱,门窗全为拱券式;大佛殿为寺内主体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布瓦顶绿琉璃剪边,大木用七架梁,前后檐柱为小八角石柱,柱头、平身施三踩斗拱,明间平身科加45度斜昂,梁架结构仍保留了早期建筑的一些特点,如施驼峰、叉手、攀间等,施元、明建筑结构处理手法演变的重要实例。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何弘敬墓
  全国最大的墓志――何弘敬墓志铭此志置于碑林的东北处。何弘敬墓志铭为我国已出土中最大唐代墓志铭。墓志有盖均为青石质。志盖呈顶式,顶面边长0.96-1.00米,底边长1.88-1.96米,厚0.88米。顶面正中篆刻25字“唐故魏博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赠大师庐江何公墓志铭”。四周有四杀浮雕兽面及四神,四杀交角处浮雕牛,马等动物。雕工精美、神态生动。四侧边雕刻波浪,图案简炼,线条流畅。墓志为正方形,边长1.95米,厚0.53米。表石四侧边的中部雕刻花卉,供养人,上下雕刻波浪,花瓣,墓志镌楷书60行,满行58字,共3800字。  何弘敬,新《旧唐书》有传。据墓志记载:“卒于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享年六十”。可知其生于永贞元年(公元805元)。何弘敬十八岁从军,唐文宗时曾为御史中丞、御史大夫、赐上……[详细]
318、罗让碑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让碑
  罗让碑位于大名县康堤口村南,立于唐昭宗龙纪元年(889年),碑青石质,高4.20米,宽1.43米,厚0.5米。首身一体,碑首雕刻六龙戏蛛,碑额篆题“唐故御史大夫赠工部尚书长沙郡罗让神道之碑”。碑身阳面碑文主要记述罗让之子罗宏信代乐彦桢为魏博节度史之事。由朝议大夫、左散骑常侍公乘仁撰文,文林郎、检校尚书郑褒书并篆额。龟趺深埋地下。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让卒于乾符三年(876年),此碑立于龙纪元年(889年),中间相隔13年,名为罗让神道碑,碑却记述其子罗宏信之战功业绩。唐昭宗因罗宏信的影响,追赠其父罗让为御使大夫、工部尚书,并与龙纪元年(889年)为其立“罗让神道碑”。由此可见,唐晚期藩镇割据的事实。罗宏信,贵乡(今大名)。任魏帅乐彦桢部将,武功、忠义过人,深得三军拥戴,在乐彦桢兵变被……[详细]
百家村西遗址
  百家村西遗址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复兴区后百家村西1000米。百家村西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彭家寨遗址
  彭家寨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古遗址,位于复兴区彭家寨村东。彭家寨遗址是邯郸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