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旅游

江门市文物古迹介绍

新会莲花井
  莲花井,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城西社区新盛街。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由邑人林济开凿,用作女儿的嫁妆,现正常使用。井口呈圆形莲花瓣状,用一块大灰砂岩凿成,直径1.3米,突出地面0.5米。井壁用红砂岩砌筑,内径0.97米,深4.75米,水质清纯,至今仍为居民汲用。井旁原立有林济立的碑记一方,碑脚四周砌石。地面凿有莲花井地券,刻有地图。现在碑刻及地券不存。莲花井是新会仅存的元代古井,史料详细,具有重要文物价值。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禤荣故居
  时代:1935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委会下隔巷村禤荣(1894—1986年),又名禤全光,恩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农民自卫军团团长、恩平旅港回乡服务团长,上海福民交通站交通站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华南区海员工会副主席兼组织部长等职。坐南向北。砖木结构,总长12.18米,总宽9.22米,占地总面积112.3平方米。硬山顶,天井左右有0-。室内两廊一厅布局。对研究恩平革命史有参考价值。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位于鹤山市宅梧镇靖村余氏大宗祠。硬山顶建筑。现仅存后楼。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中区纵队的西进部队与粤中地区人民武装合编而成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1945年1月20日在宅梧宣布成立。司令员梁鸿钧、政治委员罗范群、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谢立全、政治部主任刘田夫。初建时下辖三个团,后发展为六个团1400多人。一团是直属主力团,随司令部行动。二团驻鹤山,三团驻高明。1945年2月,司令部与一团400多人挺进云雾山。……[详细]
江门海关旧址
  江门海关旧址位于江门蓬江区海傍街江门海关大院。始建成于190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粤海关在此设置征税口。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九月,辟为通商口岸。光绪三十年(1904年)三月成立江门关。根据民国22年(1933年)绘制的《北街江门海关地段平面图》记载,原海关占地2.05万平方米。2008年11月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江门海关旧址被列入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江门海会寺
  海会寺位于大雁山风景区一个叫百鸟归巢的山谷内,占地面积z公顷。该寺依山傍崖,层级而上,飞槽斗拱,上下错落,华堂杰阁,庄严肃穆。现有建筑包括大雄宝殿十天王殿、山门、客堂、斋堂、僧舍、放生池、安福堂、观音殿和藏经阁。寺内供奉释迦如来及罗汉等诸神金身法相。海会寺现由高僧释渐成方丈住持,释顿玄法师当家管理。寺内每天晨钟暮鼓,梵呗不断,是一处香火旺盛的佛教活动场所,各方前来朝拜求佛、祈求的信男善女络绎不断。广东江门市……[详细]
106、水口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口桥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沙湖镇水口村水口桥是建于清代后期的一座石板六驳平桥。桥面宽为0.9米,以花岗岩石两块对拍而成。桥全长共25.8米,每驳4.3米,单抬梁桥架,石托板1.4米,厚0.2米,宽0.48米,四方顶柱高4米,每方0.25米。是目前保存尚好但为数极少的古桥。此桥的建成,沟通了沙湖与水口之间的联系,为当时人们的互相往来带来了方便。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唐仲一墓
  时代:宋代地址:恩平市君堂镇潢步头村委会龟山唐仲一是恩平唐姓的始祖,官职是文林郎(品级是从九品上),约于七百多年前,从南雄经新会暂居,后迁至恩平,至今已繁衍到三十一世代。唐仲一墓葬于恩平市君堂镇潢步头管区龟山,此墓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曾在道光十四年重修,其墓坐东向西,四周用沙灰砌成,墓拜堂宽5.3米、长3.8米,墓穴宽3米、长3米,后壁墓高1米,山手最高处0.8米、山手最低处0.3米,墓碑文用花岗岩石从左至右竖刻“道光十四年岁次午季冬吉旦重修、三大房祀(三)长(二)房(新会白石)住居塘龙(琅□)、皇宋始祖翁例赠文林郎仲一唐公坟墓、本山坐庚向申兼申寅喝作灵龟摸蚬山”。此墓保存完好,对研究恩平古墓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唐氏后裔人才辈出,古代秀才以上者举不胜数,突出闻名的有曾获御赐“奉旨乡贤”横匾挂于……[详细]
南楼七壮士抗日旧址
  南楼七壮士抗日旧址位于开平市赤坎镇南楼管理区腾蛟村边,是一座弹痕累累的古式碉楼,是为南楼。该楼是当地华侨、侨眷出资建于1913年,座北向南,为七层钢筋水泥建筑,高19.06米,占地面积28.46平方米,建筑面积180.2平方米,楼门铁造。每层开窗和设有枪眼,第六层为瞭望台,曾设有探照灯。楼顶为平台式。它南临潭江,北扼东滘龙公路,是三埠、赤坎水陆交通要塞,地形险要。抗日战争时期,司徒四乡自卫团腾蛟中队队部就设在这里。这支队伍深受中国共产党抗日宣传教育的影响,有着坚定的抗战立场。1945年7月中旬,该队司徒煦等七壮士凭楼抗击,阻击南窜之日本侵略军,坚守7昼夜,毙敌16名。最后,日本侵略军施放毒气,七壮士中毒,被捕后壮烈殉国。当时,流传着一副对联:七士守南楼,两路倭寇齐丧胆;三军逃夹水,四乡团队独……[详细]
铜鼓湾遗址
  铜鼓湾遗址位于台山市田头镇铜鼓湾西部的沙堤上。年代为商时期。1997年发现,同年发掘500平方米。文化层厚0.9米。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大宗,泥质陶很少,均破碎,可辨器类有釜、钵、圈足盘、器座等,纹饰有绳纹、麻点纹、条纹及少量的刻划纹。石器有砍砸器、尖状器(取食蚝的工具)、砧、锛、刀、锤、网坠、磨盘、砺石、环砥石、环芯等。文化面貌与珠海草塘湾遗址相近。……[详细]
叱石山摩崖石刻
  叱石山摩崖石刻位于新会市叱石山叱石寺内。有“一洗红尘”、“崖山并峙”、“山高水长”、“六根涤净”等等刻字,著名的“一洗红尘”是清咸丰年间新会双水人郑绩避兵乱时刻的,字大0.7米×0.7米,疏朗苍劲。“崖山并峙”是明末遗臣黄公辅匿于寺内扶持北燕太子反清时书写的,字大0.5米×0.5米。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山咀遗址
  罗山咀遗址位于新会市会城都会村罗山咀南坡。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中期。1957年发现,1959~1963年发掘132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堆积中含大量的牡蛎、蚶、蚌、螺壳及鱼骨、鳖遗骸等。出土陶器有釜、罐、纺轮、网坠,饰篮纹、绳纹,部分器表着红色陶衣。石器有砍砸器、斧、锛、网坠、砺石等。清理一座瓮棺墓,是一件大陶器内置人的骨骸,随葬骨簪、穿孔鳖甲。……[详细]
龙冈古庙
  介 绍 龙冈古庙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集宗祠、庙宇于一身的三进古庙,庙内供奉刘备、关羽、张飞、赵云神像,供刘、关、张、赵四姓人士祭祀。据考证,目前国内许多该四姓人士聚居地,包括香港、台湾以及国外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都成立有龙冈古庙,而开平龙冈古庙则为鼻祖。 交 通 乘坐往月水镇的公交线车可达。广东江门市……[详细]
朱人凤古墓
  时代:元代地址:恩平市良西镇龙山村委会(又名“烛山”)恩平朱姓的始祖朱人凤原是福建同安县人氏,是元朝顺帝进士,官授大学士,资政大夫,工部侍郎,在大都元首府(今北京)朝庭任职。御职后,隐居羊城侍家里,在羊城侍家里病故,其墓始葬于广州西效后于明嘉靖年间迁葬于恩平市良西镇龙山村委会土名“烛山”。墓坐东向西,深圆形,整体用沙灰砌成,墓地面积103.5平方米,墓总长度11.5米,宽9米,后壁最高处为2.7米,前壁内墓手最低处0.65米,外墓手最低处0.36米,墓前拜坛分四级,第一级长9米,宽5.2米;第二级长7.7米,宽0.85米;第三级长5.8米,宽0.60米;第四级长3.9米,宽1.9米。墓穴两进双弧群结构,封土堆用沙灰呈半球形夯筑,墓穴位长1.5米,宽1.8米,高1米。墓碑文用花岗岩石分四块制成……[详细]
侨乡关帝庙
  “侨乡关帝庙”是广东保留较完整的历史最长的“关帝庙”,是一座综合岭南天地灵气的千年古庙。始建于明初,乾隆期间曾经多次重修,有功德牌流传至今,刻有各省各界人士捐款芳名。“武财神”关公是天下做生意人必定供奉的守护神,也能保佑各位善信人士心想事成。老人求寿、生意人求财、病人求药、妇人求子,都可以去关帝庙进香。 ……[详细]
新会石戏台
  新会 石戏台 位于新会市会城城东路关帝庙前。始建于明万历丁酉年(1597年),清中叶重修。戏台分前后台,前台演出,后台化装室,用花岗岩柱,一斗三升斗栱,七架梁,歇山顶,通高7.5米、面宽15米、进深11米。台基仿须弥座,高1米,边角饰竹节纹。两旁设台阶上落。1995年新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锦波旧居
  郑锦波旧居位于恩平市牛江镇东边朗村,是抗日战争时期0恩平县委工作地,也是时任0恩平县委书记郑锦波的家。据了解,这座青砖结构的房屋建于1912年,前为二层楼房,后为平房,建筑面积有130平方米。1984年,鉴于其特殊意义,被定为恩平市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恩平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阵地。景点位置广东省恩平市牛江镇东边朗村……[详细]
炮台山遗址
  炮台山遗址位于新会市沙堆镇梅阁炮台山西侧沙丘上。东邻虎跳门海域。年代为商时期。1983年发现。经试掘,文化层厚1米,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少,器种有釜、罐、盘、钵、器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曲折纹、叶脉纹、复线方格纹、菱格纹、方格凸点纹、云雷纹、重圈纹等。石器有斧、锛、凿、刀、戈、穿孔器、砺石等。……[详细]
谭国标故居
  谭国标故居位于开平市水口镇后溪村村委会水口园村,建于清末,总面阔11.48米,总进深19.32米,占地面积221.79平方米,“两进三路”中轴对称,青砖墙、瓦顶建筑。谭国标(1910-1934),是“广州文总”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和追随者。他出生于广东开平水口园村商人家庭,1923年至1928年在广州市读书期间受到大革命的影响,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高中毕业后,与何干之开设“秋明书店”,出售进步书籍,成为联络革命青年的据点。1929年春,谭国标到东京明治大学社会系留学。1931年,因积极投身于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遭到日本政府的迫害。同年12月回到广州,与何干之、温盛刚等人先后创办了《世界情势》《一般文化》等进步刊物。19……[详细]
119、粥锅亭
粥锅亭
  陈少白从事反清活动期间,常到广州河南海幢寺,与僧人交往甚密。一次,被清兵追捕逃入海幢寺,匿于厨房粥锅里,僧人作烧火状,因而得以脱险。辛亥革命以后,陈少白征得海幢寺住持同意,带粥锅回外海故居建亭以志纪念。粥锅高0.45米、直径1米、壁厚1厘米,折平口沿,半圆底,生铁铸造。……[详细]
养闲别墅
  养闲别墅的始建人是当地一名私塾教师,后赴南洋谋生。他家里有一个扎小脚的妻子。当时土匪横行乡里,水患不断,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他建了这座楼。用时参考半小时交通在开平市长途汽车站乘坐途径自立村的小客车景点位置开平市赤坎古镇自力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