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 > 句容市旅游

句容市文物古迹介绍

21、斩龙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斩龙桥
  斩龙桥位于句容市春城镇太子岗村南,桥下河水自西向东由句容春城流往丹徒宝埝,沟通了秦淮水系和太湖水系。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现所存桥体建于清代光绪33年。又称赞龙桥,东西向,跨袁相河,单孔石拱桥,青石质。全长16.5米,桥面宽7.4米,净跨6.8米,矢高3.6米。桥体基本保存完整,桥面阶石完好,中间车辙印痕深达5厘米,桥拱上方两侧对称塑有4个龙头装饰,桥面两侧栏杆已损。斩龙桥所在地为古破岗渎旧址,在古代交通中有重要的作用。相传明朝初年,刘伯温帮朱元璋破除全国之龙脉,来到这里,发现此地龙气很盛,遂拔剑刺向桥所在之地,以斩断龙脉,后在此造桥以断龙脉,起名斩龙桥。……[详细]
句容颜真卿墓
  颜真卿墓,位于白兔镇行香虎耳山,唐代。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西安)人,开元进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为李希烈缢杀。南宋《景定建康志》中有王遂《唐颜鲁公祠记》载:颜真卿死后其子护丧葬句容虎耳山。现存封土径4.5米,存高2米,前为神道,南宋时尚存石龟趺、石柱、石翁仲、供桌等现已不存。明弘治《句容县志》亦有载。在封土旁边现存12座颜真卿后人墓葬。目前行香镇仍有颜氏后裔居住。此处是否系颜真卿墓,或是衣冠冢,尚待今后发掘证实。……[详细]
下袁土墩墓群
  下袁土墩墓群位于茅山镇玉晨下袁村北约300-500米,周代。共有17座封土墩。地处低丘岗背,呈南北向分布。墩高约2-4米,底径约15-25米。地面偶见夹砂红陶鼎足、鬲足,泥质灰黑陶及印纹硬陶的残片。……[详细]
句容城头山遗址
  城头山遗址位于句容县大卓乡本湖村,1957年发现,1983年南京博物院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遗址现存面积约2万平方米,为高出地面10米左右的土台形,文化层堆积厚5米以上。根据文化遗物的特征,遗址的文化层可分为新石器时代,以及相当于夏代、商代、西周、春秋早期等时期的堆积,发现墓葬57座,房屋基址2处,灰坑14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物主要有陶鼎、鬶、豆、杯、壶、罐、石刀、斧、锛,以及玉璜、镯、瑗等。其中有些陶器与崧泽文化晚期器物特征一致,时代与崧泽文化晚期相当。相当于夏、商、周的文化遗物有陶鼎、匜、罐、鬲、甗、豆、钵、石刀、斧、锛、凿、青铜削、镞等。内涵属典型的湖熟文化,尤以带角状把手鬲、高档半实心足甗及大量梯格纹装饰等最富地方特色。……[详细]
浮山土墩墓群
  浮山土墩墓群,位于天王镇浮山果圆东南,周代。在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土墩墓150多个。土墩墓封土直径大部分为10-15米,高约2.5-3米。其中10余个大型土墩墓封土直径为40米,高6米左右。仅浮山村果圆三队,在南北长约750、东西宽约400米的范围内就有土墩墓32座。1974、1975、1977年三次共发掘7座,分别编号为1、2、3、4、5、9和24号。1974年、1975年、1977年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分三次发掘了7座,2005年配合宁常高速公路的建设,南京博物院又发掘了20余座,共出土文物3000余件,一般为泥质陶和几何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器和夹砂红陶炊器。其中炊器以鬲、鼎、釜、甑等器型为主;盛器及实用器主要为坛、罐、瓿、碗、盅、盂、钵、豆、盖等;少数墓葬随葬有玦和纺轮,不见生产工……[详细]
26、慈舟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舟墓
  慈舟和尚墓位于句容市宝华镇上柳泉村宝华山隆昌寺北面半山腰。慈舟和尚墓上世纪任宝华山隆昌寺住持,卒于上世纪末。该墓地为慈舟和尚墓园,建于上世纪末。墓园花岗岩墁地,汉白玉栏杆,占地面积468平方米,建筑面积96平方米。 该墓地周围卫生状况良好,花岗岩及栏杆完好无缺,保存较好。……[详细]
27、义成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成桥
  义成桥位于句容市后白镇二圣北河桥村西1公里,清代。清嘉庆年间建,光绪十二年(1866年)重修。南北向,跨镇北河,三孔石拱桥,全长31米,宽4.48米,三孔的净跨分别为4.6米,6.1米,4.6米,矢高4米,水深2米。该桥部分石块缺失,总体保存较好。……[详细]
杨塘岗土墩墓
  杨塘岗土墩墓群位于句容市开发区街道杨塘岗村中部,共有两座封土墩,其中1号墩位于句卓路与杨塘路交汇点东北侧。墩的规模较大,墩地面海拔37.2米,墩高12.4米,面积3017平方米。墓顶有两个废弃的水池。2号墩位于句卓路和杨塘路交汇点的西北侧,地处山丘岗坡,墩周地面海拔39.3米,高4.3米,面积316平方米。2号墩四周被民房蚕食及有农民在墩上开垦山芋窖。……[详细]
徐明烈士墓
  徐明烈士墓位于句容市白兔镇行香中心村北塘庄东山头村南500米。1945年十月新四军北撤后,他担任茅山工委书记兼新四军茅山留守处政委,坚持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顽强斗争,1946年4月17日于句容,中心村东山上遭敌重兵包围,在率部队突围中不幸牺牲,被悬首于句容城门门头上,时年二十六岁。徐明烈士对党无限忠诚,其革命精神彪炳千古,永世长存。烈士墓的附近杂草较多无人管理,墓及碑保存较好。……[详细]
肖国生烈士墓
  肖国生烈士墓位于句容市白兔镇郑庠村北150米处。肖国生(1917-1939),湖南浏阳人,1930年参加红军,1938年任茅山抗日根据地二团政治部主任,1939年3月在白兔镇下荣庄与日军作战中阵亡,年仅22岁,墓原为土堆,解放后改作水泥结构,1973年前后整修过。四周为农田,墓有坟茔。……[详细]
夏道立墓
  夏道立墓位于句容市宝华镇上柳泉村宝华山风景区管委会国家森林公园大门东南约100米处。夏道立是明代早期一个知府,句容古代县志没有更为详细的记载。此墓是夏道立和夫人陈氏的葬墓,墓的周围有石人、石羊各两尊。墓葬面积约743平方米,高约5米。墓的周围树木杂草丛生,碑有些风化,字迹不清楚,有石人、石羊,保存较好。……[详细]
32、下蜀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蜀井
  下蜀井位于句容市下蜀镇南街向西16米处。康熙三十七年十月。此井栏保存好,附近居民长年使用该井水。……[详细]
句容七星堆古墓群
  七星堆古墓群,位于句容市开发区街道三里井行政村西环路和北环路交汇点的西南侧,因农业开垦消失一座,现仅存六个封土堆。三国吴“楷书鼻祖”《吴葛府碑额》在此出土。《潜研堂金石文跋尾》云:吴故衡阳郡太守葛府君之碑。墓按日、月、金、木、水、火、土七星排列,有着浓厚的道教色彩。现仅存六座封土堆,另外一座由于农业生产消失。从外观看现存六个封土堆保存较好,但是其中三个封土堆上面有盗洞,总体保存较好。……[详细]
破冈渎遗址
  破冈渎遗址位于句容市茅山镇春城集镇城盖村西南约50米。该渎为六朝时开凿,是当时联系京都建邺(今南京市)与太湖流域的重要航道,对于建邺城市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至隋灭陈,由于全国重新统一,建邺不再作为都城,破冈渎的漕运作用随之丧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直到唐代前期其水尚未断流。破岗渎完全淤塞可能在唐代后期。2008年被公布为句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堤上长有杂草,南北向,保存较好。……[详细]
破岗渎遗址
  破岗渎遗址在句容县城东南二十二里,春城乡城盖村南、粮站北的岗坡切岭,是历史上的破岗渎遗址。该渎为六朝时开凿,是当时联系京都建邺(今南京市)与太湖流域的重要航道,对于建邺城市的发展曾起到重要的作用。至隋灭陈,由于全国重新统一,建康不再作为都城,破冈渎的漕运作用随之丧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直到唐代前期其水尚未断流。破冈渎完全淤塞可能在唐代晚期。……[详细]
大边山遗址
  大山边遗址位于句容市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四周为农田,西边5米是宁杭高速。遗址面积为4318米,高6.4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灰土,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该遗址保存一般,北部的赤山湖在涨水季节,对遗址的堆积时有冲刷损坏,加之长年农业开垦、公路建筑以及在遗址上建现代坟墓使其遗址堆积损坏。……[详细]
大山边遗址
  大山边遗址位于郭庄镇东岗头村南约170米,商周遗址,四周为水田。遗址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5米,顶上北高南低,成缓坡。地表有灰土及烧土地,地表散见夹砂红陶鬲、鼎及黑皮磨光陶等残片。属湖熟文化遗存。……[详细]
38、赤山闸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山闸
  赤山闸位于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街道毛家村北约50米。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五年(1935年)建造。闸长16米,宽4米,高11米,有3个闸口,闸的西顶部有1碉堡。赤山闸有三个闸口,闸的顶西部有1碉堡。长年不用,保存较差。……[详细]
赤山停机坪碉堡
  赤山停机坪、碉堡位于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街道陈家边村赤山顶部,建于建国后,停机坪面积约200平方米,碉堡20平方米,为当时国家备战之用。碉堡高约4米,有4个机枪孔,碉堡内有通道通向另外一个碉堡,现无人使用。直升机坪台、碉堡表面水泥坚固,没有被破坏现象,保存较好。……[详细]
城头山遗址
  城头山遗址位于句容市黄梅镇大卓戴家边村句容水库内,现为高出水面略呈椭圆形的小岛,表面平坦,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200米。四面环水,为高出地面7米土墩。现为镇江市级文保单位。1981年、1983年镇江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院分别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候晚期至商周、春秋战国各时期的生产生活工具及其它遗物。上层为湖熟文化层,出土文物有:鬲、泥质红陶罐等;下层为良渚文化层,出土了新石器时代文物:有锛、石镞、纺轮、夹砂红陶鼎等。属于湖熟文化晚期至西周。(《考古》1985年第4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