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钟楼区旅游

钟楼区文物古迹介绍

21、志王府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志王府
  志王府原位于市区南大街北段西侧新华书店内。志王府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系当年太平天国将领陈志书晋封志王后所建之府邸,1864年清军收复常州城后改为民居,解放后改为新华书店,2005年按原样迁移至西瀛里文物保护区内。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占地1246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房屋多进,现由两进组成,中间以天井相连,为一组二层硬山式砖木结构建筑。陈志书,出生年月不详,广西浔州府桂平县人,太平天国陈坤书的胞兄。清咸丰元年(1851)1月11日,他偕胞弟陈坤书参加由洪秀全等领导的在桂平县金田村举行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随大--战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作战十分勇敢,屡立战功。咸丰十年(1860)5月,太平军二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他因功勋卓著,……[详细]
庄蕴宽故居
  庄蕴宽故居位于常州市区延陵西路西段北侧常州电信实业公司内。庄蕴宽(1866—1932),字思缄,号抱闳,晚年又号无碍居士,近代爱国政治家、故宫博物院早期领导人之一。清末时他曾任职广西,积极创办新学,掩护过黄兴、蔡锷在广西的革命活动,选拔李济深等人去军校深造。辛亥革命爆发后,他一度担任江苏都督,后进京任都肃政使、审计院院长等职。1915年袁世凯称帝,约法会议员中唯庄蕴宽一人拍案而起,痛陈帝制不可为,民意不可欺,时代潮流不可逆,从此名满天下。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举行开幕典礼,庄蕴宽任大会主席。后来他又实际主政故宫博物院(当时故宫博物院正副院长因躲避北洋政府通缉南逃),为保护故宫国宝,阻止军阀窃盗文物作出了卓越贡献。庄蕴宽还是一位知名书法家,其笔势沉潜北魏,参以汉隶,尤善草书……[详细]
安邦小学教学楼旧址
  安邦小学教学楼旧址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新市路9号,是常州籍书法家唐驼筹款修建的一所公益性学校,原名私立安邦小学。现存教学楼旧址占地191平方米,主要包括一栋教学楼和一通“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教学楼坐北朝南,二层楼房,硬山式砖木结构,面阔五间,宽20米,进深8.7米,高10.7米。平面呈“凸”字形,北面向外突出部分为楼梯间。大门位于南面,盖有凉亭式顶。大门东侧嵌有金山石质“唐孝子祠校界”石碑,楷书体,唐驼手书,高1.78米,宽0.36米,厚0.18米。唐驼的曾伯祖唐安邦是有名的孝子,曾为父母守墓直至终老,其孝行载于清光绪《武进阳湖县志》,地方政府曾在常州西郊锁桥湾建唐孝子坊以示褒扬,后毁于太平天国战火。1921年,唐驼决定复建唐孝子祠,并筹建小学堂以供贫苦学生免费入学。1934年,私立安邦小学建成……[详细]
庄氏济美堂
  庄氏济美堂现存一进五开间,坐北朝南,硬山造砖木结构。面宽17.2米,进深9.6米,高10.255米,共5开间,2层楼。2006年迁移至西瀛里文物保护区内,影壁高5.419米。原由明太仆寺少卿庄起元建造自住,后为其第五子庄应诏居宅。济每堂取名自《左传》“世济其美”,建筑气势恢宏,建筑精美,堂内由荷包月梁、精致挂落、长窗等,地面青砖采用六角形方砖拼接铺法,半墙采用八角形砖细墙裙。天井正中放置一葫芦状双龙石雕瓶,高达2.5米,采用镂雕、透雕工艺,堂西有双狮戏珠大壁照,这些都是济美堂原物,在修缮过程中发现。济美堂主人庄起元(1559-1633年),字中孺,号鹤坡,万历进士,曾任江西巡抚知府、直隶天津督粮道、山东按察使佥事、太仆寺少卿等官职。庄起元有五子,他在西门织机坊除建造自住的济美堂外,还并排建造……[详细]
常州登云桥
  登云桥位于常州市钟楼区西林村委东岱村委东岱桥南30米,登云桥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早时叫东戴桥,东岱村名也由此而来,后来改为登贤桥,嘉庆十四年(1809)、同治十年(1871)重建,民国九年(1920)重建时改名登云桥。东戴桥改名登云桥,据说是东岱村乡民盼望生活平步青云越来越好,讨个吉兆,把东戴桥改名为“登云桥”。登云桥为南北向,桥全长18.8米,宽3米,桥西长7.65米,东长8.35米,桥孔直径5.5米,桥高距水面3 米,桥西侧桥台阶为19级,桥东侧台阶有20级。桥栏用花岗岩条石筑成,保存完整,存三根望柱。桥身为青石质,两侧各有一对桥耳,桥面两侧各有两排石级,石级中间做有一条专供独轮车通行的单车道,行走推车都很方便。桥身南北两边拱形桥洞上的桥梁上分别阳刻“登云桥”三个圆框正楷大字,……[详细]
常州中山纪念堂
  933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以原常州府城隍庙戏楼旧址,借鉴南京中山陵祭堂所兴建的中西合璧式建筑,是常州地区优秀近现代建筑的典型实例。建成后的中山纪念堂,坐北朝南,进深19.2米,高19.7米,重檐歇山顶,上檐出飞椽,做翼角,正脊饰回纹,简易木斗栱装饰,青砖筒瓦,面阔三间,二层(另设有0-),青砖青水砌筑,四面带廊,栏杆围护,四角设穹窿顶方室,外形采取宫殿式、内形采取罗马式的中西风格结合结构,建筑面积324平方米。抗战期间,汪伪县政府长期盘踞在此,国民党县党部设于中山纪念堂。抗战胜利后,武进县政府占用,1949年常州解放后,市军管会、常州专区专员公署分别在这里办公,后又成为机关食堂,也曾被常州市商务局、粮食局、广播电视局等单位用作办公场所。1987年12月26日,中山纪念堂由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详细]
浩然亭、落星亭
  浩然亭、落星亭座落于常州市人民公园原西南部。2002年夏,人民公园改建为开放式公园,浩然亭整体移建于公园东南部崇法寺前的假山之上,落星亭移建到崇法寺前20多米处。1987年1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浩然亭始建于明正德年间,是为纪念南宋丞相文天祥和常州抗元斗争英雄姚訔、陈炤、王安节、刘师勇、包圭等死难将士而建忠义祠的附属建筑。据明代毛宪撰《浩然亭记》载,“浩然”取自孟子语“浩然之气”和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作为亭名,是颂扬抗元将士的浩然正气。落星亭是因清康熙年间的一块流星陨石而建的亭子,至于是何年何月何日何时落下的陨石则没有记载,是否是陨石还有待科学鉴定。……[详细]
杨氏家庭戏楼
  杨氏家庭戏楼位于东下塘75号,晚清杨永盛始建,古典庭院建筑。杨是江苏现存唯一的一个家庭戏楼。戏楼为亭阁式木结构,楼分上下二层,通高4.9米,宽4.2米,进深3.2米。三面临空,平面呈正方形,为四坡顶清式建筑,坐东朝西,挂落等木制附件上均有雕花。楼的东面砌有封火山墙。楼上另三面均有窗。楼下西面开有小门,南、北均有长窗、小天井。是江苏现存唯一的一个家庭戏楼。2013年进行了戏楼的防漏加固。……[详细]
29、未园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园
  未园在常州市区大观路原二十三中学(今市青少年科学艺术宫)内,园坐北朝南,占地约三亩。1987年,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未园系钱祥丰木行老板钱遴甫等人于民国初年建造。有四宜厅、滴翠轩、汲玉亭、乐鱼榭、月洞、垂虹桥、长廊、挹爽亭、长春亭等景,并有百年香樟、桂花、罗汉松等古树名木点缀其间。主人冠以“未园”之名,寓“尚未成园”之意,这符合邑人素来不喜张扬的性格。但也有人认为,主人的用意可能还与自己的职业相关。一木为“未”,双木为“林”,木商出身的主人钱遴甫将“一木为园”寓意在“未园”中,与扬州“个园”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北有轩一楹,玻窗四面透空,名滴翠轩,单层正方形,边长4.75米,四周回廊宽1米,边长6.7米,檐高3.3米,……[详细]
常州第二无线电厂旧址
  常州第二无线电厂旧址位于钟楼区清潭路93号。从1937年开始,这里几经变迁,见证了常州电子工业的一路发展。厂区内还留存有建于1978年的大型折弯冲压车间;建于1989年的总部办公楼;建于1971年的热处理车间等旧址。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常州第二无线电厂旧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枫公园桥梁群
  韦墅庙桥位于钟楼区青枫公园东南角。桥为纵联分节并列单孔石拱桥,桥阶中部设长条石供独轮车等通行,两侧桥额均阳刻楷书“韦墅庙桥”四字,东侧桥额桥名右侧有阳刻楷书“民国丙辰重建”。青枫公园桥梁群-韦墅庙桥青枫公园桥梁群-陈华桥青枫公园桥梁群-富庄桥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韦墅庙桥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钟楼区青枫公园,建于民国年间,陈华桥、富庄桥与原市保“韦墅庙桥”合并,名称:青枫公园桥梁群。……[详细]
崇真女校旧址
  崇真女校旧址位于钟楼区鸣珂巷幼儿园内。清代末年,美国基督教会在常州市中心北直街开办“崇真中西女塾”,校长为美国人罗淑君女士。校址办学始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2018年3月2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崇真女校旧址为常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3、传胪第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胪第
  西瀛里文保区的庄氏济美堂、传胪第、庄氏塾馆等三所建筑均为万历进士、官居太仆寺少卿的庄起元建造。庄氏为常州望族,明、清两代科第不绝,为官宦世家。庄起元(1559—1633年),字中孺,号鹤坡,万历进士,著有《漆园卮言》二十四卷。庄起元与庄廷臣堂兄弟为万历38年(1610年)同榜进士,从此常州分为“西庄”和“东庄”,“西庄”庄起元在原织机坊建造了济美堂、星聚堂、维祺堂等堂,分别为自己的五个儿子居住,“东庄”庄廷臣则在城中马山埠建起了一组建筑群。西庄与东庄累世科甲连绵,从明末到清末300年间共出状元1名(庄培因)、榜眼1名(庄存与)、传胪1名(庄应会),有13人在翰林院供职,另有进士36名,举人82名、贡生49名,庄氏科名为天下瞩目。传胪第原为明代庄氏维祺堂,分给其第四子庄应会居住。明崇祯元年(1……[详细]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坊
  唐荆川先生读书处坊位于常州市钟楼区永红街道荆川村委陶园村33号南,北据唐荆川墓120米,现荆川公园南门入口处有仿读书处坊一座,原坊仍位于原址。牌坊在战争和文革时期几度被毁,现存为1935年重修。牌坊为二柱单间一字式,宽4.6米,高4.2米,坊额南侧有“荆川先生读书处 外孙 慎行书 民国廿四年 裔孙 唐驼监造”字样,孙慎行为唐荆川外孙,明天启年间礼部尚书,著名书法家,唐驼为民国时期书法家。北侧为篆书“先贤唐荆川先生读书处”字样。唐荆川,名顺之,字应德、义修,号荆川,常州人,明代散文家、抗倭英雄。唐荆川先生生于1507年,明嘉靖八年(1529年)会试得第一名,时年32岁,选为庶吉士,历任兵部主事、翰林院编修等职。嘉靖十四年至十八年(1535年—1539年)、嘉靖十九年至三十七年(1540-155……[详细]
福泉古井
  福泉古井位于常州市钟楼区五星街道大村279号门前,因井圈北部题刻“福泉”二字而得名。古井井栏为青石质,平面呈八角形,上小下大。上边长0.21米,外径(直边)0.48米,内径0.33米,壁厚0.09米,栏高0.32米。井栏南北两面均双线勾勒神龛形竖框,北向框内阴刻“福泉”二字,南面风化比较严重,可辨阴刻“信士金□星□□□建井泉壹口祈水福涌如泉 康熙六年冬令榖旦□立”等字样。据井栏南向题刻记载,井栏圈的始凿年代为清康熙六年(1667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历史。井壁用青砖围砌。由于水井带给人们生活极大的便利,因此,古人常赋予水井神圣性,以表达对水井的重视和热爱之情。古井北向题记“福泉”即是最好的体现。福泉,既是对泉水永不干涸的寄望,也有祈求一种美好生活的寓意。福泉古井所在的大村,也叫芦墅大村。据《……[详细]
民元里民宅
  民元里民宅为一进,二层,五开间,坐南朝北,回字形楼转盘,面宽16.3米,进深5.2米,高10.088米。北天井宽3.8米,长10米。建于1912年,即民国元年,故称民元里。建筑中西合璧,砖木结构,栏杆装饰精美,气势宏伟。朝北门楼砖雕精致,门楼两侧为如意垂帘,朝北山墙上有“民元里”三字砖刻,南与庄氏济美堂相连。民元里民宅由常州早期比利时留学生庄中希(1882-1960年)主持建造。庄起,字中希(1882-1960年),为第十九世孙,是庄起元之子庄恒后裔,是常州早期比利时留学生,1912年,他主持建造了民元里民宅,因当年为民国元年,故称民元里。庄中希曾任武进县实业局、建设局局长,武进商会特别会董,芳晖女中、武进中学、正衡中学校董等职,对常州工业、城市建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详细]
南河沿60-3号民宅
  南河沿60-3号民宅位于常州西门外南运河畔钟楼区南河沿60号,是常州乡土建筑代表。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河沿60-3号民宅为常州民族实业家谢子佳于20 世纪20、30 年代所建,属于他开设的常州协丰油厂建筑群的一部分。原有三进,门楼特别宏伟壮观,其上有砖雕,两扇厚重的木门用铁皮包嵌。因运河扩建,现存一进三开间,门楼现已不存。这幢两层楼的老建筑巍然站立在南河沿一片低矮的平房中,山墙形制独特,上开有舷窗。一楼的水磨石地面用不同色彩的水磨石装饰着硕大的“寿”字,这在民国建筑中极为罕见。通往二楼的木质楼梯宽敞优雅,保存完好,屋顶梁架厚重结实。据谢子佳孙子谢康明回忆,老宅当年门楼上的砖雕别致有韵,雕饰有三国、八仙等系列图案,砖雕师傅在他们家住了三年,才完成创作。谢子佳……[详细]
38、邹浩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邹浩祠
  邹浩专祠早在宋代就奉皇帝敕令建造,地点在今西瀛里城墙北面,经元、明近四百年的风雨侵蚀,几近湮没,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万历皇帝敕令重建“邹忠公祠”,乾隆南巡到常州,特派遣官员到西瀛里“邹忠公祠”致祭,邹浩后裔邹一桂非常感动,到乾隆在常州的行宫谢恩,并向皇帝报告,邹浩祠宅基地历年被祠周边的居民不断蚕食建屋,乾隆当即命令常州知府清查,并归还被侵占的祠堂土地。于是邹忠公祠得以在乾隆年重修。祠堂坐北朝南,门前原有“道乡世泽”过街石牌坊,解放后邹浩祠的门牌号码是西瀛里146号,历史上邹忠公祠有五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拓宽西瀛里,祠堂第一进被拆,但仍存大厅、御书楼、接官厅、神像屋各三间,均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大厅有前后翻轩,天井内原有《敕建道乡邹忠公专祠》残碑。邹浩是常州先贤,据常州地方志记载,常……[详细]
樟村50-2号民宅
  樟村50-2 号民宅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丁堰街道樟村,2011年1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樟村50-2 号民宅坐北朝南,现存二进,四开间,为硬山式砖木结构。其花格长窗保存较好,木雕精美,是常州优秀的乡土建筑代表。樟村全村大多数都姓陆,宋先祖陆元光选定剑井寺后樟林丛杂处为落籍安居之地,名曰“樟村”。后人著文赞曰:“樟村一境,樟木丛杂,郁郁葱葱,望之俨如山中幽谷。泉甘而土肥,民淳而物茂。南临驿道,车马之往来,樯帆之掩映,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芳茂名山壮观于东北,采菱丽水接脉于西南。左绕永安河,而去芙蓉湖于咫尺;右环丁浦港,而通扬子江于百程。重重包裹,后护前迎,斯诚大势大形格局,君子所乐乎攸居者也。陆氏世家于此,书香科第,代不乏人。或不干仕进,专事农业,而养高林下;或年高德劭,……[详细]
蔡旭故居
  蔡旭故居位于市区大观路32号,故居坐南朝北,院门朝东,存二进,为江南院落式建筑,建于清末民初。故居大门还保持清代驿站风格,进门是一天井,在天井四周有清式房屋多间,清式屋脊、屋架依然保存,新中国成立后,蔡旭历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等职,同时继续领导小麦育种的科研,选育出20 多个优良品种。他撰写了教学理论研究论文数十篇,主编了作为大学教材和参考书的《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植物遗传育种学》等,并任《中国小麦栽培学》、《中国小麦品种志》等著作的编审和《作物学报》主编,中国农学会副理事长、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1980 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他还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第八届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 年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