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秦淮区旅游

秦淮区文物古迹介绍

饮马巷古民居
  饮马巷古民居位于秦淮区饮马巷67、69、71、90号,时代为清。饮马巷古民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下路清代建筑
  白下路清代建筑位于秦淮区白下路101号,时代为清。白下路清代建筑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育群中学旧址
  育群中学旧址位于秦淮区中华路369号,时代为民国。育群中学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工兵学校旧址
  工兵学校旧址位于秦淮区海福巷1号,时代为民国。工兵学校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二适故居
  高二适故居位于秦淮区六合里3号,时代为民国。高二适故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四眼井
  古四眼井位于秦淮区汉西门大街,时代为南唐。古四眼井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卞壸墓碣
  卞壸墓在南京市朝天宫大成殿西,南京市博物馆内。卞壸(28l~328),字望之,济阴冤句人。东晋明帝时,官至尚书令。成帝立,太后临朝,卞壸与庾亮共辅朝政。后在平定苏峻叛乱中与二子俱捐躯阵亡,葬于“冶城”(今朝天宫)。据《寰宇记》载:晋安帝末有人盗卞壸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握拳,爪甲穿过手背”,后安帝出资重葬,以后历代均有修葺。南唐时在墓前建忠贞亭,从地下掘出一块刻有卞壸姓名的残碑。现存碑碣为北宋庆历三年(1043)建康知府叶清臣所重立,碣高1.73米,宽0.66米,碑文刻:“晋尚书令假节领军将军赠侍中骠骑将军成阳卞公墓”。墓东原有“忠孝亭”,现已废。清末又重建牌坊和卞公祠,现祠宇已为民居。……[详细]
红花机场别墅
  红花机场别墅位于秦淮区七桥村国际路南端西面,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红花机场别墅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
  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位于秦淮区复成新村14号,年代为民国。该建筑为邱清泉于抗战胜利后所建,混合结构,西式楼房。邱清泉(1902-1949),又名邱庆余,浙江永嘉人,原国民党第五军军长。2006年6月,复成新村14号民国建筑被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
  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位于秦淮区建邺路168号,时代为民国。原国立中央政治大学门楼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牛市古民居建筑
  牛市古民居建筑位于秦淮区牛市64号、颜料坊49号,年代为清代。这座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占地超过1000平方米,为一组二路六进住宅,并保存有走马楼和大量精美的木雕、砖雕。1988年,纪录秦淮河边市井生活百态的电视剧《秦淮人家》就是在牛市64号古民居群拍摄的。这部电视剧当年风靡全国。2006年6月,牛市古民居建筑被公布为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
  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位于秦淮区中华路26号,时代为民国。基督教青年会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高岗里39号古民居
  高岗里39号古民居位于秦淮区高岗里39号,年代为清。该处建筑自陈家牌坊44号至高岗里39号共六进,坐南朝北,南为陈家牌坊,靠近城墙,北门为高岗里39号。有门厅、轿厅、书房、厢房,第三进为房主人的后人居住,立式门窗雕刻精美,为典型的城南古民居。第一进门厅开间比较大,据房主人说为其祖上的云锦机房。第一、第二、第三进通面阔三间12米,第四进、第五进、第六进通面阔二间17.2米,六进通进深60米,占地面积878平方米。第四、第五、第六进曾为织锦机房。第二进与第三间院内有口古井,井栏直径约55厘米,进壁厚10厘米,井栏高38厘米,井台长、宽2米。2012年3月,高岗里39号古民居被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原天山协会旧址
  原天山协会旧址位于秦淮区利济巷30号,时代为民国。原天山协会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旧址
  民国时期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南京分行旧址位于建康路朱雀路(今太平南路)口,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城南办事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与浙江兴业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均为江浙资本家集资创建,合称“南四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成立的时间在“南四行”中为最早。其总行于1915年在上海建立;1917年在南京开设下关办事处;1921年7月,改为南京分行;1933年4月10日,迁至建康路自建行屋营业;1937年11月27日,迁往武汉;1938年6月,迁往重庆;抗战胜利后,1945年12月15日在建康路原址恢复营业;1952年10月歇业。该行主要经营存、放、汇款,兼营储蓄、信托和仓库等业务。据1948年6月对南京14家商业银行的存款统计,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存款额名列第一。该银行建筑原高三层,街角门厅高五层,钢……[详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旧址位于秦淮区朝天宫街道张府园社区洪公祠1号,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旧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民政府首都电话局旧址
  国民政府首都电话局旧址位于秦淮区五老村街道淮海路社区游府西街8号,年代为民国。2023年6月,国民政府首都电话局旧址被公布为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原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
  原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位于秦淮区中山东路128号,时代为民国。原国民政府财政部旧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京文德桥
  南京文德桥 南京文德桥位于南京秦淮河上。六朝时为浮知,由于朝代更迭,到明代才建成石墩木架桥。伴随着历史的变迁,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文德桥的奇景闻名于世世代代。据说每年农历11月15日夜,立桥中央俯视,能看到河水中左右各映半边月亮。这一天下奇景,可与西湖“三潭印月”相媲美,曾使多少人驻足!唐代大诗人李白酷爱明月。有一年农历11月15日的夜晚,他来文德桥附近酒楼饮酒赋诗,只见皓月当空,银辉泻地,便趁着酒兴上文德桥观景。突然,他发现月亮掉在水里,便醉意朦胧地跳下桥去,欣然张开双臂捞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两半。从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们都争相来文德桥观赏半边月,萌生着秦淮夜谈中许多栩栩如生的佳话。李白投水捞月的故事,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很多文人墨客和学士名流也因文德桥畔的半边月慕名而来,曾为她写下……[详细]
糖坊廊河房
  糖坊廊河房在糖坊廊61号,有跑马楼二进,河厅一进,是南京城南秦淮河上保存较完整的一组河房。建筑平面呈菱形,为清代中晚期建筑风格,原主人为陶氏。所谓“河房”是指从东关头到西水关之间,十里秦淮两岸临水的一种特殊建筑。它的布局是前门临街,后窗面水。正厅对河开大窗,以便欣赏秦淮风光。明清之际,这种河房在秦淮两岸比比皆是,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居宅风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