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漳浦县旅游

漳浦县文物古迹介绍

蔡新故居
  蔡新故居位于大南坂镇下楼村(原称下布村)。故居以一座堂屋,一座土楼和园林组成一组大型的建筑群。堂屋位于建筑群西侧,建筑面积695平方米,宽19,2米,深36,3米,面朝东。由门厅、天井庑廊,正堂、后楼组成,面阔五开间,正堂深二间,墙体三合土夯筑,台梁木结构,青石柱础,悬山顶,其中后楼已坍塌。 正厅上原高悬乾隆御笔题写的“武库耆英”匾。另有乾隆四十八年,蔡新77岁时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赐御的“黄扉宿彦”匾。 90岁时御赐的“绿野恒寺”匾。厅堂两边悬挂着蔡新于乾隆四十一年根据其祖蔡祚熹撰的对联重新题写的木板柱联,堂屋前为长约200米的台地,台地前右侧为园林,园林占地约5亩,已废,仅保存一个长卵形的池塘和人工堆起的假山和拱桥的遗址,周围遗存着大量的建筑构件,以及一些湖石。园林的北……[详细]
漳浦城隍庙
  作为供奉翦除-,护国安邦,佑民安康之神的漳浦城隍庙,址在漳浦县绥安镇南大街。据漳浦县志记载,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年(公元1127-1179年间),后经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弘治四年(1491年)及清朝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三次修建,形成坐北朝南,南北通长66米,东西宽22米,总面积1452平方米,为三进二天井的宫殿式建筑风格,结构宽均为五间,二进作为大殿,大殿重檐歇山式琉璃屋顶,装饰有双龙抱珠,双凤戏丹。殿内构筑六柱,配木雕屏风,楹楣木瓜供门,三进供奉城娘娘,整座结构蔚为壮观。后因1933年兵祸毁坏,又因当时的政府多次征用,文物全部损坏或流失。 为拯救历史文物,回复民间信仰,在一些有识之士联合众位善信于1993年成立漳浦城隍庙历史文化理事会,规划筹建城隍庙,已复建完成正殿,……[详细]
23、锦江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锦江楼
  锦江楼,位于深土锦江村,距县城27公里多。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锦江楼采用石基三合土墙夯筑,为三圈内通廊式土圆楼,是一座防盗防匪防地震的古民房建筑。内圈平面直径25米,高3层,层高3米,一楼与二楼内各分12间,每间深5米,第三层无隔间。中圈平面直径42米,高2层,隔房24间,每间深4.5米。外圈平面直径58米,隔为36间,均为平房。大门留有16米宽的通道,铺设砖埕,埕前50米处为占地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戏台,每逢年过节,这里便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娱乐场所。锦江楼,曾作为福建省电影制片厂于83年拍摄彩色故事片《阴阳界》、《欢乐英雄》的主要场景。锦江楼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被称为“闽西南土楼建筑群中的一朵奇葩”,吸引不少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锦江楼(亦称江头……[详细]
漳浦文庙大成殿
  漳浦文庙大成殿位于福建省漳浦县绥安镇后沟巷。漳浦文庙始建于宋,重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现仅存大成殿,大成殿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占地4900平方米,南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间,为重檐歇山顶、斗拱抬梁式结构。大成殿内存有明、清的五方碑。面阔进深各五间,抬梁、穿斗混用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前檐下设廊,斗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假昂)。现存的文庙大成殿木式结构尚保存有大量的明代的建造工艺,明代的实物构件,文庙大成殿单体建筑保护基本完整。大成殿规格高,意义重大。2006年漳浦文庙大成殿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
  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后康村庵仔自然村,年代为1928年。简介:旧址原为侨办马坪育才小学,土木结构,建筑面积616平方米,由前厅、天井庑廊、正堂,加左右厢房组成。1917年华侨陈照馨将山仔头祠堂加以扩建,设立育才小学。1927年,一批共产党人在此以教师身份为掩护,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农会组织,建立农村党支部,领导农民进行反抗苛捐杂税等斗争。1928年,中共中央特派员来到马坪,召开中共漳浦县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共漳浦县委。2018年,中共漳浦县委机关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位于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年代为1934年。简介:1932年4月,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形成,车本村成为革命中心区域。1934年后,该建筑先后成为红三团、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委、中共闽粤边临时特委、中共闽南特委机关驻地。1948年春,中共靖和浦县工委成立,机关亦设此,领导恢复靖和浦革命根据地和解放漳浦斗争。旧址坐西北朝东南,由前厅、天井、榉头(两庑)、二层小楼及左右护厝组成,建筑面积426平方米。2013年,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
  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位于漳浦县绥安镇绥北村,年代为1932年。简介:1932年4月,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第三军根据毛泽东“创造小红军、建立小苏区”的指示进驻漳浦,第三军军部驻扎于此。旧址俗称红楼,建于二十世纪初,坐北朝南,为二层砖木结构内通廊式红砖楼房,屋顶覆红瓦,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墙壁上保留有“欢迎-弟兄来当红军”等红军标语。2013年,中央红军东路军第三军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周边各外延10米。……[详细]
海月岩寺
  在沙西乡土楼村公路北侧。寺为天然石洞构成,顶棚是一块宽15米、长30米的天然巨石,石洞深、宽各10米形成殿堂。殿前砌墙,筑上寺门,墙上粘出檐的琉璃瓦,瓷花彩龙。门顶石棚侧刻“海月岩”3字。殿内东墙底部有石洞可通岩顶。殿左侧“澹云室”。主殿与澹云室之间为梁山神祠。是进岩寺之通道。主殿右侧是东碧寺,为土木结构。海月岩始建时间不详,宋咸淳间重建。明万历间,僧人重建。清同治间,僧人扩建。海月岩寺于1979年列为漳浦县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顶西蓝氏家宅
  顶西蓝氏家宅位于漳浦县赤岭乡顶西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北朝西南,由池塘、大埕、门厅、前庑廊、中堂、后庑廊、后堂和左右厢房等组成,占地面积近5000平方米。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抬梁式梁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带前后廊,抬梁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二柱,墙体承檩,均硬山顶。2013年,顶西蓝氏家宅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宅四周各外延20米。……[详细]
杜浔正阳宫
  杜浔正阳宫位于漳浦县杜浔镇近城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上真堂”,始建于明,清道光甲申年(1824)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两进,建筑面积427平方米。前有山门及庙埕,主体建筑面阔三间,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石构、大木和装修构件雕刻精细。2013年,杜浔正阳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宫四周各外延10米。……[详细]
草埔塘营宫
  草埔塘营宫位于漳浦县绥安镇长脚营村,年代为明、清。简介:始建于元代。坐北朝南,由前、后两殿和左右两侧庑廊等组成,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前殿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面阔三间,进深二柱带前廊,抬梁式梁架,悬山顶;后殿建于明代,面阔五间,进深四柱十一檩带前后廊,抬梁式梁架,歇山顶。殿内有题刻的方柱为元代遗存。2013年,草埔塘营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宫周边各外延20米。……[详细]
后康陈氏种德堂
  后康陈氏种德堂位于漳浦县马坪镇山前村,年代为民国。简介:系印尼华侨陈玉宇、陈玉规在民国初年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由门厅、天井庑廊、正堂和左右厢房组成,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广饰各种灰雕花卉、人物及动物造型,生动逼真,制作精美。2013年,后康陈氏种德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周边各外延30米。……[详细]
蓝鼎元墓
  蓝鼎元墓漳浦县湖西乡政府前约100米处。坐西向东,外观呈“风”字形,三合土构筑,青石墓碑上刻楷书“皇清恩进士授中宪大夫知广州府事鹿洲蓝先生佳城,乾隆癸卯仲秋吉旦”。墓前竖石望柱1对。1986年,漳浦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过港王加禄故居
  过港王加禄故居位于漳浦县前亭镇过港村55号,年代为清。简介:建于清光绪丁酉年(1897),原为清王加禄所建私宅,现为过港王氏小宗祠堂,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87平方米。坐西向东,建筑由前埕、前厅、天井、过水廊房、主堂组成。前厅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明间内凹,大门上方为石刻“王氏小宗”匾额,落款“光绪丁酉年建”。主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檐安置镂空雕刻隔屏,明间内置王加禄神牌,上刻“大和国甲必丹王寓”及英文字样。王加禄(1860-1950),又名王百猷,漳浦过港村人。年少时在厦门打工,20岁漂洋过海到印尼谋生,成为著名实业家,成为当时荷兰殖民者委派管理一个区域的华人首领,称“甲必丹”。保护范围:向东延伸50米,向西延伸30米,向南、北各延伸10米。2018年,过港王加禄故居被福建省人……[详细]
35、蓝理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理墓
  蓝理墓年代:清座落地点:漳浦县湖西畲族乡后溪村简介:清雍正五年(1727)建。墓向北偏东,面积1300平方米,平面作“风”字形,三层墓埕,三合土夯筑,青石墓碑。碑周刻“卍”连续图案,碑前设青石供桌。前面两侧作六层的三合土墓手,依次外展。筑三合土水沟为界。蓝理(1649~1720),字义甫,号文山,福建漳浦人。清康熙年间随施琅部出征台湾,以平台首功加左都督,累官至福建陆路提督,从一品。保护范围:以墓碑为中心,北面40米,东、西、南面各30米内。2009年,蓝理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红军之家纪念馆
  红军之家纪念馆位于漳浦县石榴镇车本村。车本村位于漳浦县西北部,坐落在靖和浦三县交界的尪仔石山的山脉中。这里山高林密,峰岩叠嶂,地势险要,交通闭塞,远离-统治中心,有利于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1932年4月24日,中央红军东路军第3军占领漳浦,成立漳浦县革命委员会,在广大城乡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土地革命斗争。车本村成为靖和浦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先后为土地革命斗争时期红3团、中共漳州中心县委、中共靖和浦县委、中共闽粤边临时特委、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驻地之一,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闽南特委机关驻地之一。1948年春起,该处为中共靖和浦县工委机关驻地。中共靖和浦县工委机关旧址所在的旧厝为百年土木建筑物,因墙体为土坯垒成,属危房。2012年12月,为了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军革命精神,由……[详细]
黄道周墓
  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山,即离黄道周讲学处不远的地方。黄道周墓坐南朝北,为三合土结构,宽10米,长12米,周围种满树木。墓碑题写:“明赐进士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师、吏、兵二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前詹事府经筵讲官,赠文明佰,谥忠端黄石斋先生暨配诰封正一品夫人谥考徽蔡氏之佳城。”墓侧有“四君子墓”,也座南朝北,墓碑写“殉节门人四君子之墓”。黄道周及四君子墓保存完好,经常有人前往朝拜瞻仰,回想黄道周的一生光辉业绩,是漳浦人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