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
>
涵江区旅游
涵江区文物古迹介绍
莆田市
涵江区文物古迹
涵江区红色旅游
涵江区名人故居
涵江区十大景点
全部
涵江区特产
涵江区美食
涵江区地名网
涵江区名人
[移动版]
41、
庄边古窑址
庄边古窑址位于涵江区庄边镇庄边村、滁洋村、百圳村三村交汇处。庄边古窑址分布于庄边镇龙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等三座山丘,范围约10万多平方米,堆积厚为2-6米。采集盖罐、洗、青瓷碗、盘、碟等器型和垫饼、垫柱、匣钵等窑具。装饰手法为印花和刻划,纹饰见双鱼纹、菊瓣纹、莲花纹,篾点纹等。史料记载产品曾销往日本、菲律宾等国。1981年公布为莆田县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2、
莆田关氏祠堂
莆田关氏祠堂位于江口镇园下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重修,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又修。坐北朝南,面阔5间,深2进,抬梁穿斗式,悬山顶。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小巷;西至自墙外小巷;南至自墙外小巷;北至自墙外小巷。……
[详细]
43、
澳柄宫革命旧址
澳柄宫革命旧址位于白沙镇澳东村桥头自然村。始建于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清代重建,建筑面积641平方米。抱鼓石、柱础,雕刻精美。1929年红军第23军207团在此成立,左山墙尚存红军时期墨书美术字标语:“活捉匪首蒋介石”,故此宫亦为革命文物;澳柄宫革命旧址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澳柄宫革命旧址年代:1926~1937年座落地点: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澳东村简介:旧址包括澳柄宫、澳柄桥、列宁小学、兴隆法坛和灵应法坛。澳柄宫是清代重建,奉祀建澳柄桥“祖师”的宫庙。在此发生的主要革命事件有:1926年成立农会和莆田山区第一个党支部,1928年成立莆田第一支工农游击队,1929年游击队扩编为红军第23军第8师207团,1930年邓子恢和张鼎丞在此召开扩干会议等。澳柄桥是南宋绍兴十三年(1……
[详细]
44、
枫林世惠祠
枫林世惠祠位于涵江区梧塘镇枫林村梅岺自然村。始建于宋代,历代重修。坐北朝南,由前殿、天井、主殿等组成,占地面积190平方米。主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附属文物有宋绍定五年(1232)“曾公陂”碑和古建筑龙溪祖社。枫林世惠祠2013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45、
州牧祠
州牧祠位于白塘镇洋尾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0年12月,被公布为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现存为原建筑。坐北朝南,由门厅、主殿组成。面阔3间,主殿进深4柱,抬梁式,悬山顶。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小巷;西至自墙外小巷;南至砖埕;北至自墙外小巷;……
[详细]
46、
莲峰宫
莲峰宫位于涵江区大洋乡莲峰村。始建于宋宝庆二年(1226),清嘉庆丁卯年(1807)重建。坐西南朝东北,由门厅(前殿)、后正殿组成,建筑面积306平方米。前殿、后正殿均面阔五间,前殿进深四柱,后正殿进深五柱(含后墙壁柱),单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木构架。……
[详细]
47、
东埕林氏民宅(林氏民居)
东埕林氏民宅(林氏民居)位于涵江区涵西街道延宁社区东埕尾89-92号,类别为古建筑。明天启年间(1621-1627)太仆卿林道楠建,清代重建。原建筑群共120间,现存仅中部主体部分。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24米,通进深3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围墙、砖埕、下厅、天井、上厅,两侧带厢房。东埕林氏民宅(林氏民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南至砖埕外沿外延3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详细]
48、
卢埕杨氏民居
卢埕杨氏民居位于涵江区涵西街道楼下社区卢埕,类别为古建筑。建于清中期。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并列三大座,前有大砖埕,左为正堂,中、右为卷堂。正堂通面阔七间27米,通进深33.2米,二进合院式。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大门、内埕、下堂、天井、上堂、后尾堂(文革期间改建为楼房)。上堂面阔三间,进深四柱,穿斗式木构架。两卷堂均面阔三间,二进合院式。正堂及两卷堂之间有两条小巷相隔,小巷宽1.3米,前后及中间设五道门,门框石构。卢埕杨氏民居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杨大清、杨清源屋西墙,西至卢埕小路外延2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北至卢埕小路外延2米。……
[详细]
49、
李制干祠(李富祠)
李制干祠(李富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东墩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原为李富故居,后裔改为祠堂,近年修。李富(1085-1162),字子诚,白塘镇洋尾村人,宋建炎元年(1127)捐家财募义兵3000人北上抗金,属韩世忠部,授承信郎,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官(世称李制干)。坐北朝南,二进合院式。通面阔11.1米,通进深34.7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门厅、内埕、下厅、天井、上厅。上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存南宋进士王进之书“种德传心”匾1方;明正德十四年(1519)“宋赠殿前都统制司制干李公墓道”石刻1通;明嘉靖丙戌年(1526)“永思堂记”碑1通。李制干祠(李富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自墙外延2米,西至自墙外延2米,南至祠大门外延3米,北至自墙外延2米。……
[详细]
50、
瑶岛祠
瑶岛祠位于涵江区涵东街道后度居委会,类别为古建筑。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三一教”嫡传弟子卢文辉创建,明、清多次扩建,1999年异地迁建至今址。坐西朝东,三进合院式。通面阔20.8米,通进深75.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中殿、天井、大殿、后院、五子祠。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抬梁式木构架。大殿存明代神台。五子祠原为单层,1999年迁建后改为双层,面阔五间,进深四柱。存有清光绪十一年(1885)“倡修瑶岛祠并置公田记”碑1通。瑶岛祠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湖滨路绿化带内侧,西至五子祠后墙外延2米,南至建筑外墙排水沟,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详细]
51、
洞庭宫
洞庭宫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洞庭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北朝南偏西10°,单进合院式。通面阔21.3米,通进深56.4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埕、拜亭、前殿、大殿,右有中军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昊天弟子。存清同治十三年“重修洞庭宫殿芳名”碑1通。洞庭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南至宫埕外沿,北至刘阿也、刘阿梅厝外延2米。……
[详细]
52、
会庆堂
会庆堂位于涵江区国欢镇后洋村西湖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代重建,20世纪80年代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34.1米,通进深46.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围墙、戏台、砖埕、前殿、天井、大殿。前殿面阔七间带左右宫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张公圣君。埕前左右角为钟鼓楼。围墙设左右猿门。会庆堂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至正觉寺同墙,南至建筑埕外2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
[详细]
53、
玉林宫
玉林宫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林柄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7.9米,通进深2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刘公元帅。存清嘉庆庚午年(1810)“高明配天”匾。玉林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南至宫埕外沿外延2米,东南至天后宫墙外2米,西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详细]
54、
混元殿
混元殿位于涵江区三江口镇鲸山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近年修。坐西南朝东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34.8米,通进深22.9米。土木结构,悬山顶。由前殿、两小天井、大殿及护厝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太上老君。混元殿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中军府外延3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北至宫埕外延2米。……
[详细]
55、
雁阵宫
雁阵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镇鳌山村岐头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又名岩浔宫,昭灵祖庙。始建于宋代,明重建,清代重修,近代又修。坐东北朝西南,通面阔七间25.3米,通进深23.6米,占地面积597平方米,为二进廊院式建筑。中轴线上依次为埕、门厅、天井、主殿。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柱,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主殿前天井两侧为卷棚式廊庑,廊庑两侧为小天井。宫内主祀三殿真君和宋忠佑侯陈应功。保护范围:东北至山门外10米,西南至埕外沿外10米,西北至登灜阁外10米,东南至葆光泉外10米。2018年,雁阵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6、
狮亭昭惠新宫
狮亭昭惠新宫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狮亭村利坪自然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清乾隆元年(1736),现存建筑为光绪十七年(1891)重建。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五间15.1米,通进深16.6米,占地面积250.7平方米,为前殿、天井、左右廊庑和正殿组成的二进廊院式建筑。前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八檩,带前廊;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八檩。宫内存清代壁画十幅,清陈宝琛题联两对。保护范围:东北至埕外沿5米,西北至果地外5米,西南至山地外5米,东南至戏台后沿外5米。2018年,狮亭昭惠新宫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57、
三真宫
三真宫位于涵江区白塘镇南埕村,类别为古建筑。又称潮显宫,祀妈祖。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僧深然重建,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7.4米,通进深26.1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左右两偏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带前廊,抬梁式木构架,脊檩存墨书“清康熙四十七年岁次戊子闰三月开山比丘主持深然募缘鼎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三真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南至埕外沿外延2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详细]
58、
莆田天妃宫
天妃宫位于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类别为古建筑。俗称“旧宫”,主祀妈祖。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八年(1482)镇守太监陈道捐金重建,清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东朝西,二进合院式。通面阔25.1米,通进深38.2米。土木结构,歇山顶。由围墙、大埕、拜亭、大殿、观音殿组成。拜亭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前有明雕龙陛石。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木构架。观音殿为新建双层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木构架。清代曾于宫中设兴安会馆。内存清代碑刻4通。原有明代彩绘星图,现存市博物馆。天妃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观音殿外墙外延2米,西至拜亭外延10米,南至围墙,北至围墙。……
[详细]
59、
紫霞堂
紫霞堂位于涵江区江口镇东楼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乾隆戊申年(1788)重建,近年修。坐北朝南,二进合院式。通面阔18.8米,通进阔64.9米。由门楼、围墙、埕、前殿、中殿、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内存乾隆庚申年(1740)”峻极于天”匾。紫霞堂后为附属文物东蔡东岳观,主祀五岳帝王。近年重修。坐北朝南,三进合院式。由内埕、前殿、中殿、拜亭、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悬山顶。主祀玄天上帝。内存嘉庆甲子年(1804)“赞化调元”匾、嘉庆戊辰年(1808)“日观恩光”匾。紫霞堂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
[详细]
60、
龙津社
龙津社位于涵江区涵东街道铺尾社区铺尾路,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南宋,明、清重修。坐西朝东,单进合院式。通面阔30.6米,通进深22.9米。土木结构,歇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抗元民族英雄陈文龙。现存清代抱鼓石1对及元代“摩尼教碑”1通。碑原立于凤岭(铺尾自然村),现断为两块,上段最长处0.74米,最宽处0.53米;下段长1.05米,宽0.77米,有长0.6米榫。碑面刻“清净光明,大力智慧,摩尼光佛”12字。左下落款“囗囗囗都转运盐使司上里场司令许爵乐立”。龙津社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西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南至公路边水池外沿,北至建筑外墙外延2米。……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涵江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涵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涵江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涵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涵江区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
涵江区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一二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莆田市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