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旅游

甘孜州文物古迹介绍

81、更庆寺
更庆寺
  萨迦派更庆寺位于德格县城(更庆镇)文化街东端,于明正统十三年(1448)由德格家族第三十六代博塔·扎西生根和西藏香巴噶举名僧唐东杰波主持首建了位于司根龙的经堂,以唐东杰波名字取名为汤甲经堂。明末清初,第六代德格土司嘎马松执政期间,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开始兴建规模庞大的更庆寺主寺。历经第七代土司向巴彭错至第八代土司根嘎彭错执政期间,更庆寺工程才算基本完工。清雍正年间,第十二代德格土司登巴泽仁又大兴土木,费时数十年,在更庆寺主殿的西侧建起气势恢弘;名闻藏区的德格印经院并将其交与更庆寺僧侣经营管理。至此,形成了更庆寺沿欧曲逶迤而下,东有主寺与僧房鳞次相间,西有印经院和汤甲经堂,占地数百亩的大型建筑群。1981年以后,更庆寺僧侣在保留完好的汤甲经堂开展宗教活动。1986年,经十世班禅亲自选定地址……[详细]
噶登彭德林寺
  噶登彭德林寺是照耀巴塘民间的另一个太阳。它的光芒像是无数条慈祥的手臂,把所有巴塘人揽在它温暖的怀里。寺院坐落在巴久河、巴曲河交汇之处,在丽江木氏土司统治巴塘时期,这里曾是木氏土司的官寨,近百棵古柏围绕的偌大一块地盘,似乎还显示着当年木氏土司的强大和威严。如今的噶登彭德林寺大约只占去了木氏官寨的五分之一,却仍显得壮观、雄伟。六百年前,巴塘的苯教徒在下可俯瞰众生上可出入天境的虎头山上,建造了一座寺庙,取名“丹戈寺”。现在虎头山上的寺庙遗址已成了巴塘人熏烟祈天的场所。丹戈寺后因受到藏传佛教噶举派的排挤,迁至县城东北的扎金顶,又更名为“扎塔寺”,到后来,就干脆从了噶举派。公元十五世纪格鲁派传入巴塘,固始汗派兵进入巴塘,又强迫该寺改为格鲁派(黄教)寺庙。清顺治九年,五世0受清廷册封后,派遣格鲁派德莫-……[详细]
83、吉日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日寺
  吉日寺是九龙县最古老的一座寺庙,最兴旺的时候曾经有过1000多个-,那时候,来寺庙中拜佛祈福的人络绎不绝,香火和诵经的声音延绵不断,整日回荡在山谷之中。那部记载了猎塔湖水怪的经书就收藏在这座寺庙里。保护范围:东至玛尼石堆外2米,南至小水沟,西至北塔外侧坡,北至转经小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252米,向南外延59米,向西外延131米,向北外延98米。……[详细]
84、龙绒寺
龙绒寺
  龙绒寺原名卡格寺,占地百余亩,现有僧侣近500人。该寺为五世0创建,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龙绒寺属黄教,是康区黄教十三大寺庙之一,在康南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属康南六大寺庙之一,在西藏三大寺庙占有席位,直属西藏“嘎登”大寺的普空-寺,寺等上光彩灿烂的金顶,有1500斤重。大殿中,这三尊精美别致、栩栩如生的佛像是黄教创始人洛绒扎巴三师徒的塑像,那古色、古香的经书除多为佛教-外,还有许多经典,如《大藏经》,此书分为《甘珠尔》和《丹珠尔》,是一部集藏民族文学、宗教、哲学、天文、历法、文学为一体的古典名著。龙绒寺的传说传说很早以前,一位-拟在此建一座寺院。开工前他与承建寺院的工匠头双方商定:寺院必须按照主人要求建造,直到满意才付工资;工匠们的工资则按工匠头的要求,直到提出不要了时才算完。建造中,-经……[详细]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
  白玉萨玛王朝遗址位于沙马乡境内德托村山后。遗址呈长方形,基址周长220米,从残石土坯尚看出,共3排房址,相互毗连,门径相通,中间有一庭院。据史书记载,南宋景定四年(1263),德格家族第二十九代四郎仁青曾在此建亦思马儿干军民万户府,德格土司第一居位地,史称“萨玛王朝”或“萨玛政权”。公路两旁建筑物的瓦随处可见。……[详细]
86、南真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真寺
  南真寺(雅江县)保护范围:寺庙大殿台基向东外延10米,向南外延20米,向西外延120米,向北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0米,向南外延20米,向西外延120米,向北外延2米。……[详细]
色达洞嘎寺
  该寺由曲锡吾金创建于公元1686年,大殿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高约10米,殿堂内塑有释迦牟尼坐像一尊,一面宗教壁画塑绘,红柱上雕龙刻花,色彩艳丽夺目,气氛庄严肃穆,气势雄伟壮观。该寺-恩邓曲吉尼玛曾去年印度修行数年得道,印度法王敬称其法号为“康曲普-”,意思为能够在水上飞行的-。该寺现存历史久远的贵重文物有:千铃1个,增其(钵)人1幅,银制镀金香炉1座,紫铜镀金小型佛像10余尊。三百多年来,寺院系统地讲授大众五明和显密教法,培育了众多精通显密经论的堪布和证悟0的殊胜成就者。第二世东洞嘎-十九岁时,曾因飞越雅鲁藏布江而名扬雪域,成为八世0的经师,是尼泊尔、不丹国君压之顶严。保护范围:塔子向东外延5米,小白塔西边墙角向西外延2.5米,九层塔向南外延3米,莲花宝殿向北外延15米、经堂向北外延5米……[详细]
88、康宁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康宁寺
  康宁寺(又名丁宁寺)始建于1637年,是五世0派德莫-来巴塘,仿照拉萨哲蚌寺洛色林修造。以黄教佛寺来说,它还远远不算老前辈。面积也不大,只有1.1万平方米。但庙不在大,有佛则灵。在经历了苯波、岬举两派后,现已成为康区著名的黄教寺庙之一。而当年在寺的前后处种下的57株古柏,现在依然郁郁葱葱。翠柏绕古寺,成为了它的一大特色。这些古柏,一看便让人感觉到岁月的沧桑,从而让人想到这寺院的法力无边。事实也是这样。十多年前在巴塘曾发生过一场6.7级的大地震,死伤共百余人,震坍和震裂房屋过千。可这康宁寺却是安然无恙,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当时这里成了灾民的避难所,机会再一次让它善心大发。这也是天意吧。事后,这里信佛的人大增,几近达到全民信佛的程度。现在在县城中心还矗立着一尊“巴塘地震重建家园纪念碑”。人们忘……[详细]
巴塘关帝庙
  关帝庙(巴塘县)保护范围:外墙向东外延至茶马古道72号,向南外延至水厂次乃尼玛家,西至师范扎西家,北至老街公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0.5米。……[详细]
90、郭沙寺
郭沙寺
  郭沙寺,是西藏萨迦寺指派仲嘎吉村-赴京朝见皇帝归来,于元至正18年,即1358年创建的。当时主体工程为20根柱子,取名叫呷登桑昂取林地。仲嘎吉村大师圆寂后,将其画成一副30米的唐卡画像,珍藏至今,是该寺的镇寺之宝。一年一度的大型宗教日,即-10月25日,寺庙才把画像展挂于房顶,名曰“晒佛节”。据说能在大师画像下朝拜和顶膜的人,将会得到无量-,死后赐受地狱之苦,投生天堂。因此,每年的晒佛节,方圆百里成千上万的藏民赶来持香磕头,顶礼膜拜。到十世纪,直托沙-继承发展该寺教务,扩建寺庙,使该寺声誉远播。因直托沙-对该寺贡献卓越,圆寂后其塑像供奉至今。明崇祯12年,即1639年,固始汗带领蒙古军在康巴地区推行黄教时更名郭萨寺,沿用至今。清光绪10年,即1884年由理塘寺郭绒-做主持,对寺庙进行再次改建……[详细]
丹巴红军石刻标语
  丹巴县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1935年6月至1936年7月红军在丹巴期间,留下了大量的石刻标语。……[详细]
92、觉悟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悟寺
  觉悟寺(石渠县)保护范围:正殿台基向东外延100米,寺庙外墙向南外延20米,向西、北外延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93、冷谷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冷谷寺
  冷谷寺坐落在格聂圣山和肖扎神山这两座雪山的谷地之中。从两座雪山出发的条条溪流从我们的脚下流淌而过,这些川流不息的溪流将会一直奔向长江。四五根大木头捆在一起就是一座坚固的桥梁,每座桥上都系着五彩风马旗。首先出现在面前的是沉寂的谷地,幽静的森林,和一个亮如明镜的湖泊。这个小小的堰塞湖,旁边还圈着如同镜框般的沙滩。而灰色石墙的冷谷寺,就高高地矗立在这样的环境之中。这个千年古寺,拥有一个寂寞冰冷的名字,而那细节处的装饰却是热情繁复。冷谷寺是古代雕楼式的建筑,巨大的门幡上绘着吉祥八宝。随着微风拂动,门幡轻轻晃动着,而安静的寺院内静悄悄的。据管事-说,和尚们都在或闭关或面壁修行中。并且他遥指肖扎山下的佛洞,告知我们那就是修行的地方。管事-带我们参观了佛殿和宝物,精美的唐卡壁画在风霜敲打的荒岭中显得更加色……[详细]
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
  岚安区苏维埃政府旧址红军医院(泸定县)保护范围:旧址外墙外延2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卡沙湖遗址
  1984年5月,炉霍县在卡沙湖修电站开挖引水渠时发现,省、州立即联合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清理墓葬275座,出土器物千余件。其葬式多样,有爷身直肢、俯身葬等。出土器物中,有青铜器、骨器、石器、毛织品、麻织品残片等。青铜器主要为兵器和装饰品。兵器中有矛、戈、戟、刀;装饰品中有铜管、铜手镯、铜泡、铜饰片等。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四川省所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处石棺葬古墓群。其年代大约为西周至秦汉时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