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四川省
>
甘孜州旅游
甘孜州文物古迹介绍
四川省
康定市
稻城县
泸定县
理塘县
丹巴县
石渠县
乡城县
新龙县
得荣县
炉霍县
道孚县
色达县
甘孜县
德格县
雅江县
巴塘县
白玉县
九龙县
甘孜州文物古迹
甘孜州红色旅游
甘孜州名人故居
4A景区
甘孜州十大景点
全部
甘孜州特产
甘孜州美食
甘孜州地名网
甘孜州名人
[移动版]
41、
居茂寺
“居茂”——系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边界的石渠县城所在地尼呷镇一行政村名。建镇前,为居茂部落,以游牧为业。译音“居”,是“拉”的意思。传说居茂部落的祖先,是手拉着哈达从仙境下凡;“茂”是繁多的意思。“居茂”,是乃天子演化而来,后代繁多,发展成为部落。居茂寺喜足讲修兴旺园由神通佛子—居·华钦贡布创建于第七胜生周木兔年(公元1435年),寺院坐落在三层草坪之上,形成三台宝座,预示圣贤辈出。后山崖石横整,如同经函重重,象征佛慧永驻。后山右侧有一条长流的小溪,预示寺院将以佛法甘露,滋润六道,使有情离苦得乐!如今,当地百姓还以小溪的流量,预测来年是否风调雨顺。到过这里的人们,都会前去饱饮小溪之水,祈愿生生世世免受饥渴之苦。前山低矮而前倾,象征僧众戒律严谨,尊师敬贤,承前启后。后山正面沼泽遍布,形若金……
[详细]
42、
寿灵寺
寿灵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甘孜州炉霍县城新都镇内鲜水北岸的“色登龙然苏”山腰上,是“霍尔十三寺”之一。灵在藏语中意为祝愿长寿平安。初名呷丹绕登郎吉岭(意为知足天永恒降福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创建,历史上曾毁于地震数次,后改名为霍尔章谷寺,再改名为寿灵寺。最盛时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房屋500多间,经堂13间。下辖4个日车(经堂)、17座分寺。后被拆毁。院整体建筑分上中下三层,依山而建,中心大经堂及大殿为其主建筑,大经堂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颂经。在其大经堂外墙周沿绘有反映炉霍地区土司家族的壁画等。1982年批准开放,1984年后相继修复大殿等。……
[详细]
43、
乡城夯土碉楼
乡城是藏传佛教极为昌盛的地区,宗教色彩浓厚。县内有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中的四大教派,分布在27座寺庙中。在乡城,随处可见众多的佛塔、转经堂、玛尼堆,经幡等佛事物品和场所。知名度仅次于桑披寺的热打乡曲披寺,有着比桑披寺更悠久的历史。曲披寺同样依山傍水,风水极佳。虽建寺已达600余年,至今仍香火鼎盛。这里的住寺喇嘛大多是多面手,平日除诵经之外,还演练宗教活动中的跳神舞蹈,遇有盛大的佛事或节庆活动,主殿前的广场就成了表演的舞台。盛装的喇嘛们此时便成了鼓手、号手和“演员”。当地有这样一段神话传说:守候乡城这块祥瑞土地的巴姆山神,有一天忽然觉得土灰色的藏房与周围的美景极不协调,于是灵机一动,取出熏炉中的香灰撒了下来,把藏房都染成了白色,感觉果然不同,就像青山绿水间镶嵌上了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从此,乡城就有了……
[详细]
44、
化林坪茶马古道
化林坪茶马古道(泸定县)在雅安通往泸定的路上,有一座化林坪,这个隐藏在崇山峻岭之间的偏僻村镇,百年之前曾是茶马古道上的繁华之地。古老的建筑凝聚着往日的辉煌。当时从雅安到康定,必须经过化林这道关隘,因而化林被康熙皇帝视为川康重镇,派五百兵驻守。随着人口增加,商贾云集,化林坪日益繁荣,这座被改建成小学的金花庙,曾经是一座华丽非常的戏台。茶马古道上的背夫们日夜兼程地翻过大相岭和飞越岭两座大山,他们的梦想正是赶到这里,看上一出轰轰烈烈的大戏。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5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详细]
45、
甲洼向阳寺
向阳寺,位于国道227线公路沿线的甲洼乡,是前往云南和稻城亚丁的必经之路,距理塘县城30公里。寺庙始建于1403年,属于格鲁教派。1936年6月3日,肖克、王震率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三十二军在理塘县甲洼乡向阳寺会师,受到向阳寺僧侣群众的欢迎,在向阳寺停留33天,寺院僧众为红军筹集一批粮食。红32军在向阳寺召开大会,成立了甲洼博巴政府,政府由8人组成,每人都获得红军颁发的委任书。7月6日,红军继续北上,经理塘县城,受到长青春科尔寺的欢迎。红军长征途经理塘,在县城境内历时46天。……
[详细]
46、
郭岗顶遗址
成莲花的高贵形状的郭岗顶从远古的岁月中走来,那些由残恒断壁合围的前年古柏,诉说着历史的苍桑与人间的风雨...郭岗顶,仙境天国的祥瑞之地上,流淌着无尽的悬念与迷团,飘荡着无穷的猜测与敬仰。从郭岗顶身边奔涌而去的原始森林,精巧的珍藏着一块完美的中国地形图。那地图是由草甸拼凑、森林裁剪而成。在郭岗顶山脚对面,坐落着以著名的“荡结”0神为0的郭萨寺,向外界展示着舱传佛教的博大精深。郭岗顶遗址(雅江县)保护范围:遗址占地范围外延5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0米。……
[详细]
47、
康定金刚寺
康定金刚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公元1272年,在跑马山脚下建起了一座旧密宁玛派传承的小庙,这便是金刚寺的前身,十四世纪由明正土司祖先和当地信众将小庙迁往康定城西面山脚下,十五世纪初,寺庙被火烧毁后,由明正土司主持,将寺庙迁于康定城西南面山脚下,十六世纪末,莲花生大士之语密化身、大伏藏师古汝.曲杰旺修之转世-绛达,扎西道吉大师及其弟子应明正土司之邀,前来金刚寺驻锡、-利生,金刚寺遂成为宁玛派北传伏藏传规之道场,属宁玛派六大道场之一“卫藏多吉扎寺的重要分寺”。 ……
[详细]
48、
穆日玛尼石经墙
穆日玛尼石经墙坐落于世界屋脊雪域高原的穆日玛尼石经墙,始建于公元11世纪岭·格萨尔时期,最初被称为奔琼玉喀玛尼。在长期的时代变迁中,经过了多次的兴盛、破坏、维修和发展的历程。直到十八世纪,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第一世穆日仁波切、怙主仁增将措发大愿心维修、扩建此玛尼墙,将此玛尼墙建设得规模宏大。由于穆日仁波切修证极高、盛名远扬,从此这座玛尼墙被人们恭称为穆日玛尼。后来经过三代穆日仁波切的努力,穆日玛尼规模不断宏大,成为当时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玛尼墙之一。2013年5月,穆日玛尼石经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石经墙四周外缘为基线向东外延300米,向南外延350米,向西外延150米,向北外延20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详细]
49、
九龙县治遗址
九龙县治遗址位于感城镇入学村西侧的海滨。这里原有一座九龙山,传说山下藏有九条龙,故县城建在九龙山而得名。据《琼州府志》记载“九龙县自汉元封元年(前110)建府于九龙山”。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立感恩县,但县治仍在九龙县旧址。明正统年间(1436-1449)将县址迁往中和乡(今感城)。九龙县城遗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断墙残壁,破砖碎瓦,县城旁边的九龙烽火台,始建于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台基。遗址证明了东方是琼州较早开发地之一。……
[详细]
50、
兴艾寺
得荣兴艾寺座落于距县城南部35公里的古学乡必拥村东南方密林中,寺庙四周青松翠柏环绕,环境幽静,该寺系公元十三世纪西藏葛举派-秋江加措所建,是康巴藏区现存最古老的达隆葛举派寺庙之一,寺庙规模不大,远远望去酷似曼陀罗,恰如坛城,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兴艾寺不仅建筑美观,寺内还保存着不少古老的壁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画工精细、写意生动,大殿内的佛像做工精致,各种佛事图也古雅朴实,神态刚健,现有-34人,信奉白教,属县批准开放寺庙之一。……
[详细]
51、
志玛拉宫
志玛拉宫位于石渠县洛须镇,是一座典型藏族佛教寺院,其实是当地的观音庙,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建寺的时候还有个神奇的传说:原本的志玛拉宫在现址对面不远的山上,后来有一次山洪爆发,被冲下来了,而观音像却没有被冲倒,平移到现在这地方。洪水过后,人们就在现在这地方重新修建了现在的志玛拉宫。而这重建的寺院至今也有300多年的历史。寺内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和珍藏有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度母,被这里的僧人视为“镇寺之宝”。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保护范围:石刻分布范围向东外延50米,向南外延60米,向西、北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详细]
52、
嘎拖寺
嘎拖寺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寺院之一。在这六大寺院中,以敏竹林寺与嘎拖寺最著名。嘎拖寺由-第三胜生宁玛派高僧嘎·当巴德西于1159年创建,全名:“嘎拖多吉顶寺”。“嘎拖”为藏语译音,意为“嘎上面”:“多吉顶”意为“金刚座”。传说原寺址上有一巨石,石上天然造就一藏文“嘎”字,故名嘎拖,又因传说该地受莲花生大师3次开光,八尊莲师在这儿修行,其加持力与印度金刚座同:故名金刚座。嘎拖寺文物主要有格萨尔时期的箭镞、弓、单耳青铜罐、兽形壶、头盔、剑等;元朝封赐品有莲花生刺绣像残部、八思巴封赠该寺的4枚印章,明朝的文殊佛像2尊、清朝赠予的瓷碗、经书《格奔全集》10部等:每年,该寺按惯例都要举行各种法会。每四年一次大型晒佛仪式。保护范围:以铜色吉祥塔四周外缘为基线向东外延350米,向南外延600米,向……
[详细]
53、
竹庆寺
竹庆寺位于四川甘孜州海拨3800米的德格县北部,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红教)六大传承寺院之一,竹庆寺是藏传密宗0法的教授传承发源地,又译为“佐钦寺”,寺院建于公元一六八五年,在此后三百多年历史中,该寺曾出现过十三位虹化大成就者以及许多修成正果的通人证士(如麦彭仁波切、巴珠仁波切等),现有僧人五百多名,寺院管理极为严格,道风淳正,地理灵峻,寺院所在的雪山上下布满成就者的修行山洞与道场,是极具加持力的修行圣地。保护范围:老闭关中心向东外延10米,向南外延5米,向西外延伸2米,北至插经幡处山坡边。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20米,向西外延10米,向北外延5米。……
[详细]
54、
安章寺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在甘孜州白玉县麻邛乡。原属嘎拖寺下院,清乾隆七年(1742年)曼德仁珍青波始建。咸丰五年(1855年),-朱巴仁波义得清真上师0心髓传授,始成为专门弘传0心髓的中心,誉播海内外,国内各地及印度、锡金、尼泊尔、不丹诸国的各派僧人、俗人常来此求学,不丹国王和王后也先后亲临朝拜,名重一时。现寺占地1平方公里,有大雄殿、灵塔室、经堂、转经堂、文物室等。1982年批准为开放寺庙。保护范围:土青大殿台基向东、西各外延50米,扎西格彭朗大台基向南、北外延5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8米,向南外延6米,向西外延5米,向北外延7米。……
[详细]
55、
多炯寺
多炯寺一位名叫曲英伦珠的瑜咖弟子于公元14世纪在今奔都乡所建噶举派寺院,名曲米寺,公元17世纪曲英伦珠七世-最旺扎西本巴得知蒙古兵临曲米寺强令该寺改宗格鲁派时,一气之下当众将黑、白三块石头捏成一块,留有手指和手掌印,蒙军得知-的法术后立即退兵。当时,将曲米寺改名为“多炯寺”,意为“捏石寺”而得名。这块捏石自此成为镇寺之宝世传至今。……
[详细]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
甘孜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甘孜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甘孜州A级景区名录
·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九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