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新乡市 > 获嘉县旅游

获嘉县文物古迹介绍

获嘉武王庙
  武王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台、夷齐叩马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详细]
齐州故城
  齐州故城,时代为北朝,现存城垣东西长458米,南北宽419米,总面积191902平方米,该城位于获嘉县县城西南12.5公里,张巨乡杨洼村正北0.5公里,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从历次的调查看,现存城墙的断层均系夯筑而成,并在夯层内采集到大量的陶片,主要器形有:陶罐、陶盆、陶缸、板瓦、筒瓦、汉五铢钱等。陶质均为泥质。陶色为灰色和红色。主要纹饰有:粗细绳纹、蓝纹、弦纹、素面等。其制作工艺主要为手制、轮制和模制。该城址是豫北地区现存唯一的一座南北朝时城址,且现存四面城墙较为完整,如能进一步的科学发掘和开发利用,将是豫北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详细]
同盟山遗址
  同盟山遗址该山(坛)为昔年周武王率师伐纣,在商郊牧野举行战前誓师的盟台,史料记载为诸侯兵捧土封之,即《尚书·牧誓》所载的牧誓之所,也是武王军举行牧野大战现存于地表的唯一物证。其文化层丰富,考为龙山文化至商周文化遗址,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侯演武场”、“诸侯井”、“周武王饮马池”、“姜太公校阅台”等古迹遗存与该山(坛)相依相连,交织形成了追溯牧野战景、寻古探幽的千古景观。……[详细]
冯氏祠
  冯氏祠(清·冯庄镇冯庄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北部至正殿东耳房东山墙,南部为山门东山墙向东28.9米(界线走向:北起正殿东耳房东北角,向南至山门东北角照齐处往东拐,至距山门东山墙28.9米处向南拐);西侧:正殿西耳房西山墙向西7.65米,至西院外墙;南侧:至戏楼主楼后墙;北侧:至正殿后墙。……[详细]
后大门北祠堂遗址
  后大门北祠堂遗址(明·徐营镇后大门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侧、西侧以遗址现存建筑墙外侧为基础,四周向外各扩15米为保护范围,东侧、北侧以遗址现存建筑墙外侧为基础,四周向外各扩3米。……[详细]
马鞍冢
  马鞍冢(史庄镇吴庄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冢的占地面积为基础,四周向外扩出30米。……[详细]
获嘉寂照寺
  寂照寺位于获嘉县中和镇后寺村。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年,建获嘉县名寺之一。寂照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岳氏祠堂
  岳氏祠堂(清·冯庄镇岳寨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以文物本体墙体外侧向外各扩5米。……[详细]
大林田氏宗祠
  大林田氏宗祠(清·徐营镇大林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获嘉杨宅
  获嘉杨宅(清·获嘉县城关镇二街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11、五节祠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节祠
  五节祠(明—民国·照镜镇巨柏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王氏祠堂戏楼
  王氏祠堂戏楼(清·亢村镇西刘固堤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韩氏祠堂
  韩氏祠堂(清·徐营镇宣阳驿西街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屯街赵氏祠堂
  屯街赵氏祠堂(清·冯庄镇屯街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吕氏祠堂
  吕氏祠堂 (明·照镜镇西彰仪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吕氏老宅
  吕氏老宅(清·照镜镇西彰仪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获嘉杜氏祠堂
  获嘉杜氏祠堂(清·徐营镇坑西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徐营徐氏祠堂
  徐营徐氏祠堂(清·徐营镇西街村)为获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院建筑四周外墙为准。……[详细]
获嘉城隍庙
  获嘉城隍庙位于获嘉县城关镇四街村。年代为明。 获嘉城隍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获嘉文庙
  获嘉文庙位于获嘉县城关镇二街村。年代为元。 获嘉文庙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