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岳氏宗祠
  岳氏宗祠位于司徒镇全州培棠行政村培棠自然村北。始建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清康熙十年(1619年)重建,1992年又修建过,坐北朝南,为一进五间硬山式砖木结构。宋宝庆二年(1226年)岳霖之子岳珂任丹阳知县,为纪念祖父岳飞精忠报国和贡祖文抚孤之恩,岳珂与长兄岳深在紫阳渡建报本祠,明景泰二年祠规一块,碑文字迹清晰。……[详细]
句容华阳书院
  华阳书院位于葛仙湖公园。旧址在现第二中学内,由明代状元李春芳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创建,咸丰年间毁于战火,清同治四年(1865年),知县周光斗于城西(现市人民医院内)购民宅,改为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天,在华阳书院创办了句容官立第一高等小学堂。2003年,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整体搬迁至葛仙湖公园。……[详细]
143、访仙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访仙桥
  访仙桥原名博望桥,位于丹阳市访仙镇,横跨老九曲河,南北向,始建于梁景定年间(1260),清代重修,为单孔石拱桥,桥长14米,宽4.5米,桥面由花岗岩条石铺成,桥面呈梯形,桥栏由长方形青石砌成,桥两边有“访仙桥”三字,现桥仍使用。 该桥对研究访仙镇镇区布局、丹阳地区宋、元、明、清石拱桥的建造形制、工艺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西门大街胡家住宅
  胡家住宅位于丹阳市西门城脚巷2号,该建筑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为三进六厢,上下两层,硬山式砖木结构。所有正房厢房均能互通,二院青石铺地,有精美砖雕。建筑分布面积为317平方米。每进面阔11.6米,每进进深7.2米。该民居具有典型清代民居风格,对研究丹阳地区清代民居的风格、布局、技艺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145、锁翠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锁翠桥
  锁翠桥位于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内,该桥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年间(1846年)重修建过。桥为青石单孔石拱桥,座落在泮池的西面,南北向,连接文庙前泮池通往笔架山,桥长约13米,宽3.6米,桥柱高1.8米,桥面由青石平铺。锁翠桥对于丹阳明清时期文庙建筑的研究以及明清石拱桥的建筑形制、工艺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详细]
句容赵家祠堂
  赵家祠堂位于句容市赤山湖管委会街道黄南村中偏西10米处,建于清代后期,现存房屋两进,硬山式顶,有封火墙。前一进现为村供销社使用,梁柱不甚粗大,梁上有红绿彩绘,后一进现已废弃,没有人居住。前后两进门窗都已较大改动,屋面、墙体还基本保持原样。前一进因有人使用目前保存一般,后一进无人使用已废弃使建筑保存较差。……[详细]
老气象台遗址
  老气象台遗址的整体建筑呈凸字形,砖混结构,平顶,阔21.92米,进深6.7米,在二层上中央凸字出四层楼,高20米,台前有平台与台阶,中为大门,底层墙上嵌碑二方分别刻“中华人民共和国二十三年十月十日江苏省建设厅北固山气象台奠基”、“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十六年七月重修”字样。台前建有廊,上有平台,两旁各建办公室两间。……[详细]
148、紫金泉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金泉
  紫金因在紫金山(北宋时上已经削平)下而得名。宋代因泉凿井,元代重置井栏,青石等边六角形,每边长0.3米,口径0.36米,高0.5米。井栏西面上刻有篆书“至正十年(1350)岁次庚寅春良日里巷里正立”,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题写,井旁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丹徒知县庞时雍所立“紫金泉”楷字碑。……[详细]
隆昌寺铜殿、无梁殿
  铜殿,在大殿的右上,原悉为范铜所作,妙峰和尚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后毁,改建为砖木结构,殿顶部的筒瓦为铜制成。重檐歇山顶,面阔4.67米,进深4.2米,高7.15米。殿前有一亭阁,亭前有汉白玉石坛,坛壁四周雕有莲花图案。文殊无梁殿,在铜殿的左侧,妙峰和尚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7.62米,进深二间5.62米,内因进深较短,仅用一道砖券代替横梁。普贤无梁殿,在铜殿的右侧,妙峰和尚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7.62米,进深二间5.62米,仅用一道砖券代替横梁。在两殿的次间各有梯级,各十七级,宽0.6米,下层正立面有一门二窗,皆为圆拱形,门窗上雕刻二龙戏珠、云纹等,出檐不长,屋角起翘也不高。……[详细]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在被誉为南京的后花园的江苏省句容市,城西北石狮沟村旁的开阔地上,雄踞一对庞大的石兽,人们习惯称它为石狮,不远处有一对石柱,这就是南朝梁代萧绩墓石刻。它是我国现存南朝陵墓石刻中最为宏伟的一处。萧绩是南朝梁武帝萧衍第四子,天监八年(509年)封为南康郡王,卒于大通元年(527年),年仅27岁,谥号“简”,也称南康简王,按制其墓前设置辟邪。这对辟邪,头上无角,一雌一雄,和帝后陵前头上带角的石天禄、麒麟不同,称作辟邪,特用于王侯墓前,是当时统治者等级差别的一种标志。“辟邪”是辟除邪物的意思,是古代一种尊奉的神兽,置于墓前作为侍卫与仪仗。这类石兽是以狮子为模式雕刻的,不过它与狮子的形象并不完全相同,自然界里没有这种带翼的动物。二辟邪东西相向而立,相距16.8米。石柱在其北面21米处。石柱背后紧靠池塘,……[详细]
王家花园
  王家花园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落成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王家花园是俗称,原名是“爱吾庐”,位于镇江谏壁月湖村,是以前上海金融巨子王耀宇的住宅。王家花园的原址为秦家村,清咸丰年间遭兵乱,秦姓庐舍被焚毁。王家于民国十八年买下秦家地基。王耀宇建爱吾庐用去地基西面的一半;东面的一半至尤家沟边,其兄王锡孚准备建一幢与爱吾庐同样的住宅,后因日军侵华而未能如愿。花园与住宅并列呈三路,建筑面积约3835平方米。住宅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颇为精巧;花园内有八角亭、假山竹园、荷花池及名贵花木。花园仪门上部磨光的墙壁上刻着福、禄、寿三星和梅、兰、竹、菊等图案。燕誉堂是王家办红白喜事和祭祖的正厅,前厅门楼雕刻着“树德润身”四字和牡丹图案。前厅大门处是天井,天井的地面上铺设平面麻石,三面的楼上绕以铁……[详细]
152、葛城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城桥
  葛城桥位于丹阳市珥陵镇祥里大队南葛城自然村西北处。建于清代,平板石梁桥,座落于南北向的老丁义河道上。桥梁为花岗岩石立柱。桥柱由6块花岗岩条石组成。桥面由花岗岩长条石三组九块铺成,宽度1.7米,长度13.9米,侧有“葛城桥”三字。该桥对研究丹阳清代桥梁建造方法、形制、工艺有一定的价值。……[详细]
丹阳玉乳泉
  玉乳泉位于丹阳市北门砖瓦新村1号后院内,该井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井栏为八角形,石灰岩质地井栏刻有“玉乳泉”三字。由宋陈尧佐书。曾有天下第四泉的传说,有提水时吊桶绳索磨损凹槽痕迹。井栏高约50厘米,内径约32厘米,外径83厘米。井壁由青砖竖砌而成。该井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详细]
宋元粮仓遗址
  江苏镇江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和长江交汇之处,坐落着古代13座古代遗留下来的大型粮仓,是镇江作为运河漕运枢纽的实证,该项目也因此入围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2010年7月,这片遗址已经被开发商毁掉建起了楼盘。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天下第一江山”刻石
  南朝梁武帝曾书“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刻于山崖,后已风化无存,现为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1165—1189)书法家吴琚书,清康熙四年(1665)镇江府通判程康庄重新钩摹勒石。石刻高1米,长4米,上款刻“延陵吴琚书”。1966年“一江山”三字被损,以水泥补刻。1987年用原石质重新补修。……[详细]
丹阳九女墩
  九女墩位于延陵镇彪塘自然村东,地处平原田间,封土墩,墩体呈圆形,平顶,底径约60米,高出地面约13米,断面土层中可见堆积文化层比较清晰,墩表面生长杂树,民间相传为季子的陵墓,地表无遗物。 该墩保存较好,形制巨大,是一处高等级贵族墓葬,对研究宁镇地区商周历史有较高的价值。……[详细]
德士古火油公司旧址
  德士古火油公司旧址,原来在苏北路钛-厂大门东侧,砖木结构,西式二层楼房,座西朝东,面阔三间14.5米,进深8米多,楼高约9米。此处亦是亚细亚火油公司下行。该建筑造于1866年,该旧址于1982年由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后因长江路改造扩建,迁移保护于西津渡鉴园内。……[详细]
158、箴庐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箴庐
  箴庐建于民国,为纪念创办镇江女子职业学院的唐儒箴所建。该建筑为二层西式楼房一座,砖木结构。唐儒箴为唐老一正斋药店创始人唐守义八世孙女,曾捐地30亩创办女子职业学院,1934年逝世,沪、宁、扬教育界400余人来镇江举行追悼会,并在原桑园今健康路4号建箴庐以资纪念。……[详细]
凌家祠堂及道署衙门围墙券门碑刻
  凌家祠堂及道署衙门围墙券门碑刻原为清代道署,1919年颜料商凌焕,用原应交给德国的贷款(因德国战败)建凌家祠堂,雕花门窗,面东,有清式建筑的享堂、寝室成一中轴线,后面有花园及鱼池,寝室为二层楼,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11.9米,高11.9米,楼下有二道卷棚。……[详细]
许杏虎烈士故居
  许杏虎烈士故居位于司徒镇杏虎行政村杏虎自然村,该建筑建于80年代,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为一进二开间,上下二层。许杏虎生于1968年3月26日,从省丹中考入中国外国语大学,毕业后任《光明日报》社国际部,1998年7月8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同时与夫人壮烈牺牲。1999年12月被公布为丹阳市文物保护单位。许杏虎烈士是新中国杰出的战地记者,北约轰炸南联盟期间临危不惧,高度敬业,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为祖国发回了大量的战地新闻。许杏虎烈士牺牲后被中宣部、人事部授予“人民的好记者”称号,也被南联盟授予“南斯拉夫之星”勋章。……[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