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旅游

无锡市文物古迹介绍

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马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无锡马山古竹之南的塔山上。建于1976中1月,4月22日正式落成。碑高9.9米,砖石混凝土结构,碑基呈六角形,上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舒同体金色大字,蔚为壮观。马山一称马迹政山,抗日战争中,日寇曾两次大规模侵犯马迹山,1938年,日寇血洗马山,残杀1500余人,其中马山人民999人;1943年日寇再次偷袭马山,我新四军和马山人民奋起反抗,同数倍于我的敌人殊死战斗,同仇敌忾,终于取得了反扫荡战斗的胜利,但我30余名指战员光荣牺牲。为纪念革命先烈光辉业绩,抗战胜利后,我马山区政府建造了太湖阵亡将士纪念塔。1945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解放战争中,又有一批革命志士在此遭到杀害,为国捐躯。解放后,人民政府选择塔山建造了革命烈士墓,后又建造了这座纪念碑,将逐步成为革命烈士……[详细]
东亭迎福桥
  东亭迎福桥位于锡山区东亭街道东亭老街,年代为清。东亭迎福桥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礼社师范堂
  礼社师范堂位于惠山区玉祁街道礼社村西街,年代为清。礼社师范堂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无锡县图书馆旧址
  无锡县图书馆旧址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无锡县图书馆旧址1912年无锡市崇安区 ……[详细]
锡山飞虹桥
  锡山飞虹桥位于锡山区云林街道仓下中学内,年代为南宋。锡山飞虹桥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漳玫瑰天主堂
  西漳玫瑰天主堂位于惠山区堰桥街道牌楼社区,年代为清。西漳玫瑰天主堂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陡门桥
  东陡门桥位于惠山区洛社镇陡门村陡门浜上,年代为清。东陡门桥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酒圣杜仲宁墓
  杜仲宁即杜康, 杜康(生卒不详),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王,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人、汉代人。相传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因此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杜康称为酒圣,据传是江阴的黑杜酒酿制的祖先,杜仲宁墓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二十二载:“杜康墓在境内东南隅。”墓在池内,称为杜康池,池占地面积975平方米。水浅时可见墓冢,有青石质墓碑,曰:“古酒圣杜仲宁墓”,为明代吴郡周球书,长洲刘范刻,邑人长乐令郁文周立。1989年,江阴市政府对澄江街道迎宾路22号杜康池进行了整治,并在原杜康墓墩上建一六角建亭,亭内明代……[详细]
高子止水
  高子止水即高攀龙投水自沉处。位于无锡市城内水曲巷后,原无锡市江南中学老校址内。解放前,止水池、祠均废。文革期间,再次遭到破坏。l978年经在原址上重新清理整修,使原池恢复旧貌。l957年8月16日无锡市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天启六年(1626),魏忠贤窃国乱政、矫旨逮系迫害东林党人,遣派心腹来江南缉捕,同年3月14日,已被削籍归里都寮院左都御史、东林党领袖高攀龙自度难免,深夜急写《遗哀》一则及《别友柬》一通,置于桌上,凌晨赴后园,效屈原之志投池以终,享年65岁。清顺治十-七年(1660),高攀龙从子高世秦在高攀龙投水捐躯池上茸屋三楹,名曰:止水祠,成为祭祀高攀龙专祠。解放前,止水池、祠均废。l953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加强文物遗迹保护,凿地建使池旧得以恢复。同时请郭沫若题写了高子……[详细]
无锡县学旧址
  无锡县学旧址,亦称儒学、庙学,是古代无锡唯一的官立学校。创建于北宋嘉佑三年(公元1058年)。现存戟门、明伦堂、讲堂三所建筑,均为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重建。目前明伦堂和讲堂辟建为无锡碑刻陈列馆。戟门,即大成门,原为孔庙正门五间四架,明伦堂,即县学礼堂,三间九架,讲堂,即教室,三间六架。明伦堂前后檐柱大都为明代青石方柱,屏门上方悬挂“明伦堂”匾额一方,落款“新安朱熹”,为国内罕见的朱熹手迹。无锡县学历经宋元明清,基不变,尚保存了古代碑刻七十余通,其内容分为圣旨、学规、教授题名、进士题名、乡贤祠、学宫修建、学田记等七类。石碑刻大都是以起到一定的记录意义存在的,从中能了解很多当时的风土人情。每一块石碑刻都是一部石质的历史书,可谓一部具有历史、科学、艺术研究价值的“石质图书”。2006年6月……[详细]
春雷造船厂船坞
  春雷造船厂于1954年诞生在无锡锡山区东亭街道,是我国第一家集体性质的社队工业。现遗址仅存6间连体的造船车间。春雷造船厂占地面积约3.5公顷,厂区建筑现存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四座船坞和加建于80年代的船坞两座。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平军丰功碑亭
  太平军丰功碑亭位于华士镇砂山南麓,华西公园东北隅,于1985年由江阴人民政府所建,以纪念太平军于华士镇境内全歼800洋枪队“常胜军”之役。常胜军指中国清朝对抗太平天国后期,清官、商出资与英法等外国军官,中国、南洋等地区佣兵组成的武装。1862年,清政府将美国人腓特烈?华尔统领的洋枪队扩编为“常胜军”。1864年3月13日(农历二月初六),安定军东线将领陈承琦派忠王二殿下李容发率部夜袭江阴华士,然后占杨舍,陷福山,直逼常熟城。戈登接到江苏巡抚李鸿章的紧急求援书,亲身带领“常胜军”从金坛动身,经无锡、长泾、陆桥,向华士进发。陈承琦当即应用华士的有利地形,设下伏兵,3月31日(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清晨,当“常胜军”抵达华士后,安定军派出小部队诱敌深化,“常胜军”堕入包围圈。短兵相接,安定军骁勇追击,……[详细]
373、缪公馆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缪公馆
  缪公馆位于无锡市崇安区新生路7号,建于1932年。缪斌(1895-1946),无锡人。北伐时任东路军政治部主任,1929年起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江苏省民政厅厅长。1941年2月任汪伪政府--院长。此宅呈“中西合璧”之风格,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园林式式住宅建筑,-有清水砖高围墙。建筑呈工字形,中间三开间,两翼各一开间,花园一区。日伪时期,此处曾作过汪伪特工站,关押抗日志士和无辜百姓,是日寇侵华时留下的罪证之一。1992年1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陶城遗址
  陶城遗址位于陶城村城头上村西北,以前误认为是为南唐时期屯戍之所,遗址东西宽231米,南北长280米,1968年出土成堆古陶器,1978年烧窑取土,陆续发现60余口排列有序的泥井,其中个别为石井,井0-土数百件陶器,素面黑陶居多。另有陶纺锤、磨削石凿、石斧、骨针、青铜钺、鹿角镐等原始工具,时代有新石器时代也有春秋时代产物。2012年7月至9月,为了配合周庄镇陶城村公园的建设,江阴博物馆考古部对陶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并在东部和西部各布2×10米的探沟TG1、TG2进行试掘。TG1、TG2均未发现任何遗迹现象,从出土物和地层分析,该遗址是个人工堆积的土墩,地层有流行于马家浜文化晚期至崧泽文化早期红陶釜等器物残件,可能是堆积时混入的早期陶片,主体年代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晚期,出土大量泥质、夹砂陶片……[详细]
吴焜烈士纪念碑
  吴焜烈士埋葬处为新四军第六团副团长吴焜于1939年牺牲后的安葬地。位于周庄镇倪家巷村定山东麓。吴焜(1909—1939) 曾用名吴克刚。四川万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军第6军团14师46团参谋长,52团团长。参加反“围剿”和长征。1937年“7?7”事变之后,根据抗战需要,吴焜被调到新四军工作,任第三支队第六团副团长。1938年10月,江阴地方游击武装梅光迪部在中共上海情报组织的争取下,成立了“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次年5月,吴焜所在的第六团与“江抗”会合,成立了江抗总指挥部,第六团改名为江抗第2路军,吴焜任第2路军副司令员(后任司令员)。参加黄土塘战斗和袭击上海虹桥机场战斗。同年9月,奉命率部西撤,途经江苏江阴马镇时,遭国民党忠义救国军袭击……[详细]
江阴武庙
  武庙又称武成庙,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唐高宗上元初,封为姜太公为武成王。开元间比照文庙祭祀体系,始置亚圣十哲配祀,至宋代逐渐形成的奉祀姜太公的庙。明朝洪武年间,废武庙,以姜太公从祀帝王庙。至满清时称供奉关羽的关公庙为武庙。民国时合祀关羽﹑岳飞的关岳庙也叫武庙。同文庙相对。唐宋文、武庙祭祀体系是以文庙为标准,设立亚圣、十哲、七十二子。武庙也如同文庙祭祀体系,春秋仲月上戊日行祭礼。江阴武庙,位于澄江街道君山社区君山西麓君山巷52号,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为驻澄水师祭奠历代武士名将之地,平常为水师办公之所,冬防时又为水陆会哨之处,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98平方米。现存大门、正殿、配殿及东庑,占地面积400平方米,硬山顶,斗栱飞檐。正殿面阔五间18.25米,进深七檩9.90米,高5.80米。……[详细]
夏氏贞节牌坊
  夏氏贞节牌坊在河北街西街,面向长泾河,坐北朝南,南面原来是汪家码头,北面是汪家厅堂。该牌坊建于乾隆三年(1739年),为三门四柱五楼式,宽5米,高6米。立牌坊人是汪家汪鹤皋,字天声,号静峰,康熙戊子(1708年)获举人,壬辰(1712年)获进士,卒于京师。汪鹤皋是汪鹤龄的弟弟。该牌坊是汪鹤皋为哥哥鹤龄的妻子夏氏而立,夏氏未婚夫先亡。汪鹤龄,字天旭,妻夏氏,夏父玉尹之女,夏玉尹是夏家第十五世,长泾镇上秀才。汪鹤龄幼时聪慧,被认为是天才,少年时即以诗文而闻名当地,因病早卒,时年17岁。夏氏得知后闻讣奔丧,自誓守节一生,服侍婆婆,婆婆死后三年而殁。汪鹤皋为报答嫂子对汪家之恩,建造该牌坊永志纪念。夏氏贞节牌坊原有楼顶、斗栱建筑,据说某年曾被台风吹倒,只留下底二层。在文革-中,牌匾、额枋等都遭到了极大……[详细]
北大街天主堂
  北大街天主堂始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意籍耶稣会士毕方济来锡有渔民教徒数十户,毕在三里桥沿河购地三亩建平屋九间作为活动场所。教堂历经兴废,于1892年教堂在废址上重建一座大教堂,教堂总面积1270.36平方米系沪宁线上最大的教堂。1900年教堂两侧创办雅纳女学;1912年和1934年先后创办类思小学和原道中学,为方便渔民教徒治病,1948年开办若瑟医院。……[详细]
安阳山古采石场遗址
  安阳山古采石场遗址位于惠山区阳山镇安阳山,年代为汉至明。安阳山古采石场遗址为无锡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首藩方岳坊
  首藩方岳坊位于今南长桥南堍的湾头上3号与5号之间,是为褒奖龚勉的政绩而赦建的,是一座南北向的跨街牌坊,行人车马通行于坊下。坊址今遗存坊柱2根,护柱狮座3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