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旅游

无锡市文物古迹介绍

221、步龙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龙桥
  步龙桥,在宜兴市西渚镇元上巷里村。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相传有真龙天子从桥上经过,故名。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步龙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西33°),青石砌筑,栏杆为4柱5节,柱顶刻莲花纹。桥长19米,中宽3.30米,堍宽3.70米,坡度14°。桥孔净跨4.60米,矢高3.55米。桥下券石内嵌修桥碑銘,阴刻“步龙桥”三字,铭文为:步龙桥,为首、任玉圭、任玉瑜、任宙风、任从三。万历元年孟春吉旦造。……[详细]
黄龙山东坡窑址
  黄龙山东坡窑址,位于丁蜀镇潘南社区(原台西村)。东临七十年代发掘的宋代紫砂窑址——羊角山遗址。西靠黄龙山紫砂泥料矿。南面过羊角山山峰为原明代紫砂泥料矿,即现在的大水潭。北面为台西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山东坡窑址中可辨别的窑址有3座,创烧年代不详,窑址堆积面积约为3400平方米。东北面靠村庄的堆积破坏严重,建有民宅十余间。按窑址分布,自南向北分别定名为1号窑、2号窑、3号窑。1号窑:方位东西向(北偏西20°),尾朝东面。位于GPS中心点南60米处。……[详细]
宜兴升平桥
  升平桥,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兰右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升平桥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单孔石梁桥,东南-西北走向,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通长14米,中宽2.10米。净跨6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20米。东南坡长5米,堍宽3.65米,坡度16°,台阶14级。西北坡长3.20米(现已改为水泥台阶)。枕石长2.70米,高0.35米,厚0.36米。桥桩立柱共4根,长2.27米,宽0.66米,厚0.26米。上面刻有对联,字迹已无法辨识。桥边有河埠。……[详细]
224、中阳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阳桥
  中阳桥,在宜兴市周铁镇王茂村中阳自然村。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阳桥建于民国十年(1921),为三孔石梁桥,南北向,南侧有石阶10级,北侧为11级,花岗石叠砌。桥长22.84米,中宽2.15米。中孔净跨6.15米,次孔净跨3.90米。桥中孔两侧立柱上刻楷书阳文桥联,东侧联语为:“南镇苍岚汤池锁石,东临青府孔道迎傩”。西侧为:“中峙长流千秋巩固,阳开泰运万派朝宗”。桥南堍立民国十年《新建中阳桥碑记》一方,由里人许中杰撰并书,碑高1.38米,宽0.76米。……[详细]
无锡县商会旧址
  始建于1905年的无锡县商会旧址,坐落在前、后太平巷和汉昌路的三角地带。主体建筑为两幢清水砖外墙、青红色相间的仿西式大楼,正面有砖雕罗马柱,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外观式样呈典型的民国早年建筑风格。无锡县商会旧址自建成至1949年,始终作为无锡工商业的智慧联络中心,与附近街巷组成近代街市的剪影,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的重要遗产。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锡金商会最早是由著名实业家周舜卿等人发起建立的。因当时无锡城乡分为无锡、金匮两县,故两县合一的商会便以“锡金”命名。周舜卿(1852—1923),无锡东人,名廷弼、字舜卿,以字行。十六岁时即去上海当学徒,学做煤铁生意,后自营(震昌五金煤铁号),并以此发迹,在十多个城市都开设商行,人称“煤、铁大王”。从1895年起,又投资开办丝茧、棉……[详细]
华学士坊
  华学士坊原为明嘉靖时期翰林院侍读学士华察府大门。华察年老致仕归乡后,帮助当地县令清丈田亩,查出漏科数千亩,深得民众称赞。华学士坊是一座高大壮观的高官府第牌楼,三间四柱,顶部被毁,石柱为花岗岩质,两侧八字形照壁下有狮子浮雕狮。1983年,原无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无锡县文物保护单位。1928年,当地创办东亭小学(现为东亭实验小学),校门利用其牌楼做成,以示纪念。1980年,重建牌楼。1988年6月,公布为锡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3月2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7、西城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城桥
  西城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西村吕家自然村东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城桥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南偏东35°),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踏步、桥拱、枕石为花岗石。桥通长20.72米,桥面长2.10米,中宽3.40米,堍宽3.75米。桥孔净跨7.20米,矢高4.57米。枕石长4.10米,宽0.20米,枕石间距5.80米。坡长9.30米,坡度15°。桥面有旋涡纹龙门石,桥两侧各有石阶20级,石阶中间有趟石。……[详细]
228、紫金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金桥
  紫金桥,是江阴目前唯一遗存的宋代桥梁。位于南闸镇涂镇村锡澄运河边。南北走向。据清光绪《江阴县志》载:“紫金桥,跨九里河支河蔡泾镇。紫金桥是锡澄运河支河上的一座小桥。桥长6.0米,净跨3.5米,桥面由3块武康石石条组成,宽2.4米。该桥为紫红色细孔花岗岩板构造。从现存的紫金桥栏杆构造来看,在涂镇古镇兴盛之时,紫金桥为集市街梢的市镇跨河桥梁,方便行人车马通行。据传,紫金桥之东的小河上还有一姐妹桥,名白玉桥,但早废。2019年,紫金桥入选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头岕窑址
  龙头岕窑址,位于丁蜀镇周家村分洪桥南九十头山龙头岕裆(新长铁路南50米),与小窑墩窑址相距500米,是宜兴六朝青瓷窑址集中的区域。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头岕窑址依坡势而建,创烧于东汉,盛于西晋,产品主要有青瓷盘口壶、罐、钵、洗等,胎体较厚重,釉色青中泛黄,装饰有网格纹、连珠纹等。目前,窑址因新长铁路取土,部分被挖损,现存面积约500平方米。窑址附近有紫砂泥料场。……[详细]
陆定一故居
  陆定一故居位于无锡市西河头28号,为清末民初建筑,房屋前后三进,有数十间房屋,第三进为转盘楼结构,带有后花园。陆定一同志1906年6月9日出生在无锡西漳,在1925年“五卅运动”的波涛中,他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7年后,他先后历任团中央、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八路军总政治部的宣传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在党的“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陆定一故居清末民初无锡市崇安区……[详细]
张文贞公祠
  张文贞祠位于无锡城西五里惠山古镇核心区,建筑坐南朝北,面对京杭大运河支流惠山浜,杨藕芳祠左,张文贞公祠建于民国六年(1917)祀唐代宰相张谏之。公擢封天官尚书、汉阳郡王,赠司徒,封号文贞。祠堂为四开间楼屋,两进院落整齐,祠占地360平方米是惠山祠堂建筑最常德形式。其享堂高敞,马头封火墙,形态优美,厅堂两侧砖雕图案十分精美。祠堂为典型的民国早期建筑,保存完好。占地面积359.513平方米,建筑面积341.98平方米。有楼房十间,披屋两间。典型的后造位砖木结构。……[详细]
南水仙庙
  南水仙庙又称松滋王侯庙。位于无锡市南长街598号。明代为祀文天祥部将麻、尹两将军,在锡地南上塘立庙,称“双忠祠”,又称南水仙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双忠祠南侧建“松滋王侯庙”,于是两庙合为一所。清乾隆四十六年(1718)重修殿字。嘉庆十四年(1809)拓地扩建。咸丰年间被毁。同治中(1862一1874)又重建,重建后庙宇有头山门、二门、戏台、大殿、酒厅、茶厅、蚕师殿及北侧的双忠祠正殿、书厅等建筑。1986年7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家渎永济桥
  永济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梅家渎村朱家渎自然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在公布前已被拆除)永济桥,建于清代,为单孔石梁桥,东西向,青石、花岗石混砌。桥面长6.30米,中宽2.45米。净跨5.60米,桥桩立柱高3.1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45米。东坡长7.18米,上堍宽2.48米,下堍宽2.80米,坡度6°;西坡长5.45米,趟石宽0.35米。枕石长3.62米,宽0.55米,厚0.30米。桥板宽0.58米,厚0.32米。……[详细]
北仓门蚕丝仓库
  北仓门蚕丝仓库位于无锡市北仓门37号,在通运路与县前东路之间。建于1938年。由一幢二层办公楼和两幢三层蚕茧仓库组成,均为坡顶砖木结构,清水外墙。仓库A楼面宽30米,进深20米;仓库B楼宽35米,进深20米;办公楼三间宽19米,进深二间12米。建筑群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库房每层高近5米。设计要求为避光、避风、恒温、恒湿、防鼠、防虫,至今保存完好。此仓库用于收购和存放蚕茧,见证了无锡养蚕业、缫丝业的兴旺发达。2006年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孙大宗伯祠
  孙大宗伯祠位于无锡城西五里惠山古镇核心区宝善桥西逸,建筑坐北朝南,面对京杭大运河支流惠山浜,建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咸丰十年(1860)毁,光绪二年(1876)重建头门,祀明吏部伺郎赠礼部尚书、万历状元孙继皋。祠堂原规模较大,占地1313平方米。今存头门间;木构筑门头及廊轩,月梁等保持完好。祠内原有联,一疏植纲常规里洵能争去就;万言陈利弊立朝真不愧科名。占地面积1179.456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2平方米。平房11间,披屋5间,砖木结构。……[详细]
荡口华氏老义庄
  华氏老义庄是由华进思、华公弼父子于清乾隆年间所建,其后华氏子孙陆续修建,现存房屋四进,位于荡口北仓河北侧,占地面积250()平方米。老义庄系江南地区典型的清初明式建筑,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尤其第三进楠木正厅及门前隔河照壁颇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对研究江南地区义庄的兴起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加02年,老义庄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老义庄修葺一新。2019年10月7日,荡口华氏老义庄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宜兴永丰桥
  永丰桥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为单孔石梁桥,东西向,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身为青石,桥面、踏步、桥桩立柱为花岗石。桥通长14.35米,桥面长6.45米,中宽2.80米,净跨5米,桥面板宽0.57米。西坡长4.15米,堍宽3.70米,坡度20°。东堍宽3.32米,平堍长1.90米,平堍上宽3.50米。枕石长4米,宽0.52米,厚0.30米,出头0.58米。桥面有旋涡纹龙门石两块。桥两侧石阶中间皆有两道凹槽,是旧时为方便人力车通行所凿。……[详细]
238、鲸塘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鲸塘桥
  鲸塘桥,在宜兴市徐舍镇鲸塘村,横跨钟(溪)张(渚)运河之上。1983年6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鲸塘桥,为三孔石拱桥。明嘉靖三十年(1551)由钱鏊捐资首倡与李金募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钱鏊玄孙钱之遴捐资重修。青石和花岗石混筑。桥全长52米,中孔矢高5.4米,跨度9.8米,两孔矢高3.8米,跨度7米。鲸塘桥梁结构严密,造型美观,气势宏伟,是宜兴现存最大的石拱桥。……[详细]
鲍氏旧居
  鲍氏旧居,位于丁蜀镇西东庄村61号。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鲍氏旧居,建于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共三进,通面阔9间25.40米,进深48米。第一进进深7.45米,后有砖雕墙门,一二进天井进深15.40米,天井间有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建的平房;第二进进深9.40米,二三进天井进深5.50米;第三进进深10.20米,为二层楼房。鲍氏旧居现为居民住宅,有多户居民分住,所有权情况复杂。房屋总体结构尚保持原有格局,但改建较多。……[详细]
紫云山华表
  紫云山华表,在宜兴市新街镇水北村紫云山。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紫云山华表为明代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徐溥长子徐元楷墓地遗物。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石羊、华表等多对石刻,1958年建造水库工程中,墓及石刻大部被毁,现仅存华表一只。紫云山华表为青石质,南北向(北偏西5°),顶端刻一独角瑞兽,蹲于圆形莲花座上,下为方形抹角柱。华表底边直径为0.80米,高8.45米。基座高0.53米,边长1.63米(成正方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