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旅游

无锡市文物古迹介绍

201、至德祠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至德祠
  至德祠,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无锡知县吴钺暨泰伯第101世裔孙、浙江遂安知县吴培源等捐资,于惠山二泉亭东向,购得邹园鍊石阁、绳河馆旧址移建至德祠,专为祭祀开发江南之始祖吴泰伯,泰伯“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称他“可谓至德也”。故后裔称至德祠。位于映山湖西北,原明代愚公谷遗址。无锡惠山祠堂群涵盖了十大类共22种祠堂形制,建筑风格以明清及民国为主体,历史跨度由唐至民国约1200年,有70个不同姓氏的始祖或始迁祖,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保存着吴中地域乃至中国祠堂及其宗祠谱牒文化,在国内外实属罕见,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202、西芳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芳桥
  西芳桥,位于高塍镇红塔村西芳桥组。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西芳桥,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单孔石梁桥,除上下枕石、立柱、趟石、桥面为花岗石,大部分由青石砌成,桥堍部分有少量阳山石。东西向(西偏北10°)。桥通长10.20米,桥面长3.55米,中宽1.68米。桥面板由3块花岗岩石板组成,皆宽0.55米。净跨2.70米,桥底面到下部枕石高2.30米。桥上堍宽2.70米,坡长3.30米,坡度6°。枕石宽0.40米,高0.30米。桥身南侧有西芳桥碑一方,内容记载蒋氏家族捐资造桥的情由,落款:明嘉靖二十六年。……[详细]
台新窑址
  台新窑址,位于丁蜀镇蠡墅社区台山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台新窑址坐落在台山山顶,呈南北走向,创烧年代尚难确认,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停烧。残存堆积约1000平方米,主烧缸等大件器物。残片胎体厚达2厘米,釉肥厚,釉色以豆青为主。现部分堆积上建有房屋。窑址东面为红旗陶瓷厂宿舍,南面为台山村,西面为东贤北路。台新窑址东侧有一座旧窑,因两座窑在同一基础上,旧窑停烧后建了新窑,堆积中有大量很厚的大型器物的残片,而且釉色肥厚,属大型均釉陶器,与蜀山窑有明显不同。台新窑西侧为静云禅寺,该寺在宜兴旧县志和有关史料中均有记载。……[详细]
黄龙山北坡窑址
  黄龙山北坡窑址,位于丁蜀镇潘南社区(原台西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山北坡窑址共有二座,位于黄龙山紫砂泥料矿西坡,依山就势而建,其中一座窑保存完整,窑体为南北走向,中部有一处塌陷,深达三米,从塌陷处可见窑床墙壁及部分装烧的产品残留在窑中,有大缸等器物。该窑址堆积面积约有1000余平方米,主烧缸等大件器物。该窑址向西100米,有一南北走向的窑,宽度约为2.5米,堆积厚约3米,产品主要为陶罐、茶壶等。窑址紧靠黄龙山紫砂泥料场,北临山前路,西面因挖紫砂泥形成水潭。由于黄龙山开挖紫砂泥料,窑址已被挖断。……[详细]
新安窑址
  新安窑址,位于丁蜀镇蜀山村新安村东南面。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安窑址,呈南北走向,堆积长60米,宽40米,窑床宽1.6米。两侧可见窑墙,高0.8米。窑砖为5×8×22厘米。窑尾部分已有20米被毁,主要烧制陶罐、紫砂茶壶等日用器,创烧年代尚难确认,停烧于20世纪70年代。现上面杂草树木丛生。窑址北面紧临小河,便于运输,目前河道尚可行船。窑址东南面为农田,西北面为村庄。新安窑址破坏较大,仅剩十分之一的窑床和堆积,但窑床的走向尚可看出,并且有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堆积,对进一步研究该窑的创烧年代有着重大意义。……[详细]
万善桥和梓良桥及沿岸
  万善桥和梓良桥及沿岸位于无锡市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西街。两桥相距300米,均为黄石平板石梁桥,东西向跨在羊严河上,由实业家唐氏家族出资所建。清咸丰十年(1851-1861),唐子良、唐竹山为建木质双板桥,三年后改名为石板桥,名万善桥,长18.6米,宽2.1米,高3.3米,又在南岸建仓厅和码头,人称“唐家仓”,用以收租。民国年间,唐子良之孙唐星海建梓良桥,长15米,宽1.8米,高3.3米,桥上刻两联:“故里近依瞻亲舍,新梁普渡化□□。”“北接梁溪怀祖泽,南通虞麓谒先型。”现两桥与玛头保存较好。是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家在家乡的重要遗迹之一。……[详细]
秦淮海祠
  秦淮海祠,位于无锡市崇宁路102一106号,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是国内最早奉祀秦观的纪念建筑之一。秦观曾任蔡州教授、大学博士、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馆编修等职。后因被视为元党人而累遭贬。他工诗词,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和“婉约派”的代表。祠堂现存建筑有门厅、咏烈堂、祠堂和碑廊等为清同治、光绪年间重建。门厅面阔三间11.30米、进深五架6.35米、脊高5.14米。咏烈堂面阔三间13.32米、进深十架13.08米、脊高度13.32米。建筑内还保存明清石碑数块。1986年7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08、大浦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浦桥
  大浦桥,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大浦老街北端,跨大浦港(又称楼渎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浦桥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光绪年间再修,桥拱内有明成化、清康熙修桥碑铭各一块。大浦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7.2米,中宽2.7米,堍宽3.1米。南北向,南坡有石阶28级,北坡为33级。青石、花岗石、阳山石混砌。青石望柱,柱头上端刻莲瓣纹,花岗石长条形护栏。桥两侧长系石头上刻浮雕莲花纹,刻工十分精美。桥孔净跨8米,矢高3.8米。……[详细]
周铁城隍庙
  周铁城隍庙,位于周铁镇北街城隍庙。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铁城隍庙,西靠横塘河,东临北街,建筑朝南(南偏西15°),建于清代,共两进。一进建筑面阔3间10.70米,进深13.30米。一进前院内有千年银杏树一棵。二进为二层楼房,进深7.40米,廊檐有精美的花雕。一、二进之间天井进深4.50米。建筑总体较为完整。一进建筑内有古碑两方。西面碑名:重修城隍庙碑。落款:道光二十八年岁次戊申孟夏。碑通高2米,宽0.86米,碑座宽1米。东面碑文模糊难辨,碑通高1.84米,宽0.70米。落款:乾隆戊辰年。……[详细]
南草塘桥
  南草塘桥,在宜兴市屺亭镇寺前村西约100米,跨草塘桥河。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南草塘桥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6级,桥面、拱券、护栏均为花岗石质,桥基为花岗石和青石混砌。栏杆上部雕刻莲瓣、蝠在眼前、如意等纹饰。桥长22.20米,中宽3.70米,堍宽4.20米。桥孔净宽7.40米,矢高4.15米。桥孔两侧各有楷书阳文桥联,南侧联语为:“湛渎东流隔水横填银汉鹊,屺峰北峙旁山高驾彩云虹”。北侧联语为:“笠泽遥通水面半轮明月印,草塘对峙溪头两道彩虹横”。……[详细]
211、福田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田桥
  福田桥,又称“东荡大桥”,在宜兴市徐舍镇芳庄村东端,跨东庵河。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田桥建于明代,清康熙辛已年(1701)重建。桥下拱券内有桥铭一块。福田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侧有石阶32级,西侧为34级。青石叠砌,桥面石级为青石和花岗石混砌。桥长34.6米,中宽3.95米,东堍宽4.55米,西堍宽4.30米。桥孔净跨7.60米,矢高4.90米。由于河面较宽,桥东西两堍均建有青石引桥,其中东引桥长6.95米,西引桥长8.50米。……[详细]
212、洋塘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洋塘桥
  洋塘桥,位于宜兴市新庄街道西园村东北端(14路生化厂站往前一点右边村子走到底)。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洋塘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拱桥,东西向(西偏北30°),青石质地。桥面长1.10米,宽2.65米。西坡长5米,坡度13°,下堍宽3.08米。东坡长6米,下堍宽3.10米。枕石长3.20米,宽0.28米,厚0.22米,间距2.80米。净跨3.70米,矢高2.3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米。券石厚0.18米,花券厚0.09米。桥铭:洋塘桥。桥铭石长1.10米,宽0.40米,厚0.23米。……[详细]
213、茭渎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茭渎桥
  茭渎桥,在宜兴市新庄街道茭渎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茭渎桥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1917年重修。桥下拱券内有明成化、嘉靖桥铬銘各一块。茭渎桥为单孔石拱桥,由青石、阳山石、花岗石混砌,南北走向(南偏西35°),南北各有石阶14级。桥全长14.70米,中宽2.40米,堍宽3.10米,坡度12°。桥孔净跨5.25米,矢高2.85米,南北两端老街长约百米,依旧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与茭渎桥融为一体,环境古朴协调。……[详细]
前墅窑址
  宜兴丁蜀镇前墅古龙窑,创烧于明代,延烧至今,是华东地区目前仍以传统方法烧制紫砂陶器的唯一一座古龙窑,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内目前仅存两座还在烧制陶器的明代古窑,一处是广东佛山石湾的-南风古灶,另一处是宜兴的前墅古龙窑。前墅古龙窑窑比佛山石湾的龙窑还要早100年,古龙窑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周围都是普通人家。该龙窑利用自然山坡建成,远远望去,像一条蜿蜓而上的巨大长龙。用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由窑头,窑床,窑尾构成。2002年10月22日,前墅窑址被公布为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5、庄前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庄前桥
  庄前桥,位于新庄街道大塍生花农药有限公司旁(公交14路生化厂站)。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庄前桥,建于清代,单孔石梁桥,东北-西南走向,花岗石、青石混砌。桥面长4.60米,宽1.80米,西南坡长4.25米,上堍宽2.45米,下堍宽2.75米,坡度16°。枕石长2.90米,宽0.50米,厚0.25米,间距3.60米。净跨3.50米,桥底面到水面高度3米。桥面两侧各有一块水泥块,宽0.50米。桥铭:庄前桥壬寅年新建。现桥上加盖水泥桥面,桥面有三根沙条,桥整体保存基本完好。……[详细]
216、宝界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界桥
  宝界老桥是1934年,无锡著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60寿辰,以寿资办慈善事业,造宝界桥。桥长375米,60孔,从此一桥卧波,架通南北,给蠡湖增添无限风情,因为它是无锡当时最长的桥,俗称“长桥”。在桥成时,德老欣然命笔“宝界桥”,锦于桥梁东西两侧,百姓焚香燃烛进行庆贺。1993年荣德生之孙荣智健又捐资建新的宝界桥。新桥21跨,长390.7米,宽18.5米,新老两桥称“宝界双虹”,北堍树碑建亭,由书法家启动书画碑文,记述两桥历史仓桑。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7、扶风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扶风桥
  扶风桥,在宜兴市芳桥镇扶风老街。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扶风桥原是一座简易石桥,宋代由河南扶风人窦氏发起修建,故名,明代天启六年(1626)由状元周延儒出资重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偏南13°),桥主体用青石,桥栏用花岗石砌筑,桥长19.05米,中宽3.55米,堍宽4.30米。桥孔净跨5.50米,矢高3.40米。坡度16°。扶风桥结构完整,造型优美,桥两边老街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小镇特色。……[详细]
218、秦金墓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秦金墓
  秦金墓位于无锡滨湖区胡埭镇秦尚书湾。秦金葬于胡埭镇归山的薛墩,原神道上设置华表、翁仲、石马、石亭、墓碑等。墓前武士俑头戴武士巾,身披战甲,手执长剑。武士俑高两米,宽零点七米,约重一点五吨。其口方鼻直、眉目清秀,身材比例合理,线条感很强,披风、铠甲、护腕、护心镜精雕细刻,栩栩如生。秦金墓墓主秦金,无锡胡埭人,北宋著名词人秦观的后裔,无锡名园寄畅园第一代园主。其曾在明都南京、北京任五部尚书。一五四四年卒于原籍家中,享年七十七岁。2006年6月5日,秦金墓被公布为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19、祈雨坛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祈雨坛
  祈雨坛位于宜兴市张渚镇善卷洞后洞南,祈雨坛相传为梁武帝时期用来求雨的祭坛。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南(南偏西30°),面宽18.10米,进深18米。分三级,第一级进深6.50米,第二级进深8米,第三级进深3.20米,地面用0.60×0.36米青石板铺砌,另有不规则的青石块垒砌成的墙体。总宽18.10米,方位南偏西30°。遗址分三级,第一级进深6.50米,第二级进深8米,第三级进深3.20米,有0.60×0.36米青石板铺地,另有不规则的青石块垒砌成墙体。……[详细]
孙氏节孝坊
  孙氏节孝坊,在宜兴市周铁镇夏泽村。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孙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花岗石、青石混砌。通高约6.60米,宽5.60米。坊上端横额上刻“节孝坊”三字。两侧竖柱上刻“代夫君而供职节孝兼优,教犹子以承家慈严并用。”其下方横枋上正背均刻“旌表故儒士尹东郊妻孙氏之坊”等文字。次间横坊上正面刻“清节流芳,松筠媲翠”,背面刻“社欧遗范,慈周众嗣”等文字。坊上还装饰有双狮绣球、双龙戏珠、武士、凤、鹤、牛、马、莲花、方胜等浮雕图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