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旅游

南京市文物古迹介绍

321、香泉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香泉井
  香泉井[浦口区汤泉街道办事处惠济寺公园内·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惠济寺公园内,古银杏树“撑天覆地”旁。惠济寺简介文字称其原名为“海泉井”,日常人们称之为惠济井,文物部门根据史料判断该井可能名为“鸡鸣井”。该井相传建于六朝以前,井栏为芦石。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改汤泉镇为香泉镇之后,该井遂易名为香泉井。井水至今清澈见底,常年不枯,即使干旱年份,也取之不竭,且甘甜爽口,沏茶无垢,饮之可治病除疾,当地百姓称之为“仙水”。2000年3月,江苏省地质工程勘探院实验室《关于香泉井水质分析检测报告》称:此井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侵华日军骑兵训练基地司令部旧址
  侵华日军骑兵训练基地司令部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岔路社区,现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办公楼。侵华日军骑兵训练基地司令部建于1939年,最初为侵华日军骑兵训练基地司令部所在地,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为国民党新六军14师、整编74师51旅和陆军伞兵司令部办公楼。1949年4月后,先后为华东军区高级干部轮训班、解放军陆军第四步兵学校、南京军区步兵学校办公楼。1970年1月后,先后为空军第三专科学校、空军气象学院、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办公楼。该建筑具有民国建筑风格,平面呈战斗机造型,坡屋顶,红墙灰瓦,二层砖木混合结构,受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建筑的影响,中央主出入口矗立四根奥里亚式立柱。……[详细]
浦口无名烈士陵园
  浦口无名烈士陵园[浦口区珍珠泉度假区包家桃园宁滁公路北·1995年·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为纪念“三浦战役”(江浦、浦镇、浦口)和其它在浦口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全区党员干部两次捐献费用,区委组织部、宣传部和珍珠泉风景区主持兴建。始建纪念碑、塑像(后重建)和无名列士墓,纪念碑(高12米)由区委书记朱可云题辞,碑背面纪念文章由区委宣传部撰写、陆惠南书丹;无名列士墓(高2米、约15平方米)中埋葬着散葬于顶山上的烈士遗骸。其后,曾在陵园内建无名列士馆,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馆名由陈士渠将军生前题写,可惜因险房拆除。2012年景区对陵园进行了大规模修缮。2005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陶行知墓
  陶行知墓在南京中央门外晓庄劳山。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县人,著名教育家,南京晓庄师范创办人。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家人遵其遗嘱,归葬南京晓庄。墓丘直径约8米,高2.8米,墓前台阶7级。墓道立有墓碑和牌坊等。墓碑碑额刻云纹,高0.6米,宽1.56米,厚0.28米;碑身高2.28米,宽1.5米,厚0.24米。正面刻沈钧儒题“陶行知先生之墓”,下署“中国五十三人民团体公葬”。碑座高0.21米,宽2.35米,厚1米。碑坊立于1946年12月,高约5米,间距4米,横额上刻陶行知书“爱满天下”,坊柱上刻郭沫若题陶行知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解放后,该墓经多次整修绿化。……[详细]
翁文灏旧居
  翁文灏旧居位于五台山百步坡1号,系翁文灏任资源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于民国36年(1947)4月以翁泳霓之名购土地1884.9平方米。建西式两层楼一幢,平房三进7间,玻璃花房、汽车库、门卫室各一间,防空洞、地下室各一所。楼房座北朝南,庭院内竹篱花架、假山、树木、道路井然有序。总计房6幢20间,面积534.2平方米,造价11.5亿法郎。另,在百步坡1号之一还建有西式平房一进3间,面积46.7平方米。两处房屋地下室、平台用钢筋水泥浇灌,浴室贴白磁砖,地面贴马赛克,钢门钢窗,木地板。1984年翁文灏旧居列为区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完好,今由五台山体育场、体育馆使用。……[详细]
326、东王圩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王圩
  东王圩位于漆桥镇西。属于固城湖水系。属早御巷村,该圩在解放前有2个散滩(东游滩和西游滩),总面积约5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330亩,水面积50亩,村庄道路120亩。地势北高南低,易涝易旱。解放后,经过逐年修筑,至1955年形成2个圩。1975年从夏家塘村北至漆桥河开挖了一条长1000米的撇洪沟。1980年春,为缩短临河圩堤,便于排涝,将2圩合并,命名“东王圩”,圩堤全长1000米,面宽1米,高12.3米,1983年夏季大水,圩堤决口。是年7月25日抢筑决口,调机排涝。圩堤经过历年加高培宽,至2000年,顶高14米,顶宽3米,内坡比1:2,外坡比1:1.5。它在高淳的农田水利史上有一定地位和价值。……[详细]
金银街2、4号民国建筑
  位于金银街2号、4号,有两幢花园式别墅,这就是日本战犯冈村宁次曾经居住过的寓所。现为南京大学教职工宿舍。冈村宁次是侵华日军中最重要的战争罪犯之一,他的全部军人生涯几乎都与中国有关。1944年11月升任侵华日军的最高头目——日本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9日上午9时,民国政府在国防部举行了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冈村宁次代表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画押签字。1946年12月6日,冈村宁次搬入原--租借的金银街4号。他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惶恐不安的生活,直到1948年3月29日,他才在两名国民党军官的陪同下悄然离开南京。1949年1月30日,冈村宁次与其他战犯一起被遣送回国。……[详细]
中英庚款董事会旧址
  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旧址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山西路124号。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于1931年4月成立,是国民政府行政院下属的负责保管、分配和监督使用英国退回庚子赔款的专门机构。其办公楼坐北朝南,钢筋水泥梁柱结构,属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由杨廷宝设计,基泰工程司施工,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建成。两层中廊式,黄色琉璃瓦,庑殿四坡顶。出榐深远,榐口简化,入口西式,门脸简洁朴实,外墙贴褚色面砖,建筑面积721.92平方米。一层为秘书、会客及杂用房;二层为正、副董事长室和会议室;0-作贮藏用;北出口处有地下室一间。该处几经修缮,基本保持原貌。2006年6月,该建筑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29、双井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井
  双井[浦口区永宁镇东葛村6组·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永宁镇东葛村6组,东葛驿站遗址上。该遗址和双井于1982年被发现,当时存双井一眼,井栏铭文已漫漶不清,另外尚存长50余米、宽1.5米的石板路。与《江浦埤乘》载:“东葛驿在治北三十五里。”相符。目前石板路无存,井仍在使用。该井内壁1.6米、井深原有20多米,今约深8米。在井上面有大青条石横竖担当,有两个井栏位于其上。一为八角形,内径0.66、高0.47、壁厚0.15;一为圆形,内径0.61、高0.35、壁厚0.12。井台长5米、宽2.5米,此外井台西边还有水槽。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2005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吉山失考墓石刻
  吉山失考墓石刻位于江宁区谷里街道吉山社区,时代为明代。该处石刻原有龟跌,石碑各一,华表一对,石羊、石狮、石马、石人各一对,立于神道两侧,这些石刻均在20世纪50-60年代当地修建水库时被毁。现存石人一对,石马一匹,墓碑和墓志铭被砌于水库涵洞入口处。现存石刻武士完好无损,连底座通高3米,宽1.1米,厚0.8米,身穿刻有荆棘纹的铠甲,手持兵器。石马长3.2米,宽0.8米,高2.25米,体态丰腴,手法写实,是宝马良驹之态。该石刻体量较大,雕刻技艺精湛,花卉图案繁而细腻,极具历史和艺术价值。2006年6月被公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吉山失考墓石刻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宁海路15号民国建筑(瑞士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旧址)
  宁海路15号瑞士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旧址建于1936年,其院落占地面积1035平方米,建有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1幢,平房数幢,原产权人为黄仁霖。解放前,瑞士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曾租用该处。目前该处现有主楼1幢,其主楼坐北朝南,高二层,下半部红砖上半部黄色拉花外墙,四面大坡架屋顶,青瓦带老虎窗,南侧突出红砖门厅,上带红砖露天阳台,东侧一拱形大门,紫色门窗,建筑面积320.3平方米,现该处暂空置。黄仁霖(1901-1983)江西安义人,生于上海,历任黄埔同学会励志社副总干事,总干事,孙中山奉安大典副总干事,上将主任,--青年团中央干事会干事,1949年去台湾,1983年5月1日病逝于华盛顿。……[详细]
332、藏经阁
藏经阁
  藏经阁又名孙中山纪念馆。位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茫茫-中。是中国佛教协会于1934年11月发起募建的,次年10月竣工。此楼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包括主楼、僧房和碑廊三部分。主楼为宫殿式建筑,外观又像一座寺院楼,共三层,底层为讲经堂,并有夹楼听座;二楼为藏经、阅经及研究室;三楼为藏经室。楼后有回廊式建筑,长125米,壁面镶砌的是冯玉祥将军捐赠送的“-”学说全文碑刻,共青团6讲138块,计15万5千余字。每讲分别由当时的书法家张乃恭、陈天锡、连声海、李启琛、叶恭绰、郑洪年、陈仲经、蔡允、胡涤、彭醇士、王宜汉、李宣倜、王贤、邓粪翁等人书写,是一组书刻俱佳的珍贵文物。……[详细]
太监义会碑
  太监义会碑,地处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新村街道雨花社区。位于雨花台梅岗北侧。明代遗存太监义会碑,因明代27名太监“义会”所设建。该碑体量大,碑文完好,信息量大,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该碑位于雨花台烈士陵园东麓梅岗北侧,西接杨邦乂剖心处,南临方孝孺墓,与周围文物保护单位连接于同一山脉。碑高2.64米,宽0.84米,厚0.23米,碑座高0.84米,宽0.94米,厚0.42米,通体无剥蚀,碑文字迹清晰,碑身为青石材,碑座为汉白玉质。明太监义会碑原倒伏在地,背面朝上,所以多年没有引起注意,后经雨花台烈士陵园文物工作者发现并经多方考证研究,确定为明碑。2001年1月将此碑移至现址。……[详细]
秦淮民居群
  秦淮民居群三条营古建筑(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三条营社区三条营20号)刘芝田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高岗里社区殷高巷14,14-1、2、3、4号)程先甲故居(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大百花巷11号)秦大士故居(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长乐路57、59号)糖坊廊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实辉巷社区糖坊廊61号)钞库街河房(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38号)钓鱼台河房(秦淮区双塘街道磨盘街社区钓鱼台192号)棋峰试馆(秦淮区夫子庙街道乌衣巷社区钞库街52号)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2002年10月秦淮民居群清代南京市秦淮区……[详细]
晋王塔遗址
  晋王塔遗址[浦口区泰山街道柳洲社区宝塔山·明代·区文物保护单位]晋王塔遗址所在地为宝塔山,宝塔山初名桃叶山,山下曾有江渡名“桃叶渡”,传说大书法家王献之曾在此迎送爱妾桃叶女。今隋开皇八至九年(588-589),晋王杨广起兵伐陈,曾在此筑城屯兵两年,桃叶山遂又名晋王山。明初为纪念晋王屯兵,曾在此山建晋王祠、晋王塔以示纪念。清代咸丰年间,晋王祠毁于兵火。晋王塔塔高五层,砖木结构,塔内木结构因兵火先被损毁。而砖石塔身于1949年4月被-军队炸毁,现存塔基。平面六角形,残高2米。因此山山上有塔,老百姓俗称晋王山为宝塔山,并沿袭至今。1983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剑阁路27号民国建筑(邵力子旧居)
  邵力子旧居著名爱国人士、国民党元老邵力子及夫人傅学文旧居,位于剑阁路27号小土坡上。占地400多平方米,是一幢座北朝南的西式两层楼房,砖混结构。楼上楼下计6个房间,建筑面积约240平方米,楼上有平台,楼下是凉台。室内实木地板,钢门、钢窗。在故居内,邵力子和傅学文二位老人为贫苦孩子的教育,个人解囊,建占地5129平方米的力学小学,南京解放后他俩已将力学小学捐献给了南京人民。他们个人的住房经过60年的风雨,外貌依旧。今主要居住着邵力子的侄孙和侄孙女。该建筑建于1935年(民国24年),总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为西式局部三层楼房,南北朝向,砖混结构,钢门钢窗,青砖清水外墙。……[详细]
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卧轨处
  原为“中华工会”会址,中华工会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组织的浦镇机厂工人团体,1921年3月14日成立。1922年秋,中共南京市第一个党支部在此成立。1923年2月6日,王荷波在这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浦口港务处和浦镇机厂铁路工人-,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斗争,并设大-指挥所于此。旧址是一个当时新办的浴室,工会包租下来,中间仍为浴室,外面两间作办公室。建国后浦镇车辆厂在此辟建“二.七”大-纪念馆。现存建筑坐东朝西,面阔12.10、通、进深15.90米,占地面积192.4平方米。1989年、1996年、2004年多次对原址进行维修。1982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前岗古文化遗址
  前岗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耀华社区,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淮平原的圩田区。“湖熟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遗物,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3、4000年以前,湖熟这块地方,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从出土器物特征及演变,考古学者认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他们在新石器时代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前岗古文化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橙子墩古文化遗址
  橙子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东山街道岔路口,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淮平原的圩田区。“湖熟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遗物,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3、4000年以前,湖熟这块地方,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从出土器物特征及演变,考古学者认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他们在新石器时代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橙子墩古文化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神墩古文化遗址
  神墩古文化遗址位于江宁区秣陵中学内,时代为新石器。位于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湖熟镇内有梁台、船墩、神墩、老鼠墩、前岗等10多处,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即“湖熟文化”遗址的中心区域。“湖熟文化”遗址的分布极广,约有400平方千米,其周围山脉绵亘,当中为秦淮平原的圩田区。“湖熟文化”遗址出土了很多遗物,有石器、陶器、青铜器。遗物的发现表明:大约在3、4000年以前,湖熟这块地方,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从出土器物特征及演变,考古学者认为:“湖熟文化”的主人是一群使用青铜器的部落,他们在新石器时代村庄的废墟上建立了自己的家园。神墩古文化遗址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