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梅县区旅游

梅县区文物古迹介绍

松江大酒店旧址
  松江大酒店旧址,位于梅县区松口镇繁荣居委。有着80多年历史的松江大酒店由松口大黄村的廖子君先生于民国21年建成,为中西合璧式的5层建筑,得天时地利之便,当年曾经是闽粤赣最有名的酒店之一。无数客籍华侨由松口火船码头坐火船下汕头出南洋,或由南洋回国探亲时,都要在松江大酒店住一宿。因此这里是华侨背井离乡的第一站,也是回乡光宗耀祖的落脚之地,见证了无数的悲欢离合。……[详细]
蜈蚣吐珠山二号墓
  蜈蚣吐珠山二号墓位于梅县程江镇长滩村。1981年发掘3座墓,其中二号墓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长4.6米、宽1.73米、高1. 35米,中间砌一道双隅墙将墓室分为左右两室,隔墙上砌小门和直棂窗相通,墓底砖斜铺,用三横一竖砖砌封门。墓室前端有砖砌祭台。墓砖青灰色,正面印叶脉纹、菱形方格纹,随葬品有青釉六耳罐、四耳罐、碗、碟、杯、唾壶、酱釉四耳罐和铁鼎、铜盘等20件。……[详细]
侨乡村古村落
  侨乡村位于梅县区南口镇,距县城12公里,是一个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侨乡村生态风景秀丽,民风纯朴,除了那遍地的油菜花,还有31座美轮美奂、建筑风格多样、各具特色的百年客家围屋。其中,有100多年历史的“南华又庐”是目前客家地区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之一,早在2002年便被列入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侨乡村被确定为自驾车旅游专业村。2012年5月3日侨乡村被命名为“中国古村落(传统客家民居)”,并享有“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同时,侨乡村已引起影视界的关注,曾拍过《红色娘子军》、《孝女彩金》等电影。……[详细]
乌仙岩佛光寺
  佛光寺位于扶大镇铁炉潭村,离梅州城六公里,紧靠梅县新城。地理位置优越,已铺有水泥路,中巴以下车辆可直达寺前,交通方便,景色秀丽,地势雄伟,梅城美景尽收眼底。佛光寺原名乌仙岩,始建于明朝,历时四百余载,地处广东省梅州梅县扶大乌仙村。曾多次扩建重建。究其“乌仙”来由,昔程乡县志,曾有碑记,昔碑已佚。吾等为追本溯历时数月,遍访乡中父老,所言乃为神话传说。相传明朝某岁遭受大旱,禾稼枯萎,乡人跪地祷告上苍恩赐甘霖,虔诚之至,感动佛菩萨。旋即,果见三位黑衣大仙,驾鹤飞来,至高山岩处,行云布雨,旱患顿解。因其飞来三位身穿黑衣,黑者乌也,故称三仙为“乌仙”,山岩由称“乌仙岩”。人们不忘乌仙大恩,遂集资建庙供奉三祖师,岩内供奉数尊观音菩萨圣像,数百年来,香火鼎盛,有求必应。相传昔日曾有江西地理明师,寻风水沿龙……[详细]
茶山绍德堂
  茶山绍德堂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水车镇灯塔村。绍德堂是迄今村中保存历史最久的建筑,建于明代,歇山式,是茶山村黄氏祠堂。绍德堂祠堂正立面。正面屋脊为内弧线的大坡面与举架明显高于后立面的构架,使堂屋气势恢宏。绍德堂历经风雨500年,占地4900余平方米,为歇山式单堂三横屋格局,面阔7开间,正脊前高后低,有唐代遗风,夯筑、灰瓦面、土木石结构,建筑造型源于后山为蝙蝠山,故形似蝙蝠,族谱记载为“蝙蝠挂墙”,金字堂牌“绍德堂”为著名书法家黄苗子手书。……[详细]
寨岌顶遗址
  寨岌顶遗址在梅县梅西镇龙虎圩背。年代为周代。1982年发现。陶器以瓮、罐为多,纹饰有方格纹、曲折纹、回形纹、夔纹、席纹、篦点纹、米字纹等。石器有斧、锛、环、镞等。同类遗物可见于附近八个山岗。……[详细]
怀永庄(廖安祥故居)
  廖安祥故居怀永庄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黄坳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0年3月13日,廖安祥故居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梅县凤凰山遗址
  凤凰山遗址位于梅县畲江镇红星村凤凰山脚下。年代为商周时期。1982年发现。陶器有釜、罐、钵等,纹饰有篮纹、方格纹、曲折纹、绳纹等。石器有斧、锛、凿、刀、戈、矛、镞、砺石等。……[详细]
坑美以祯居(蒲风故居)
  坑美以祯居(蒲风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隆文镇坑美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坑美以祯居(蒲风故居)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肖向荣故居
  肖向荣故居位于梅县区石扇镇新东村,年代为清,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肖向荣故居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谢田谢氏祖祠
  谢田谢氏祖祠位于梅州市梅县区城东镇谢田村,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谢田谢氏祖祠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芳伯故居
  罗芳伯故居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西南村,年代为清,属于古建筑。2020年3月13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罗芳伯故居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粤梁氏宗祠
  闽粤梁氏宗祠位于梅县区松源镇,年代为明-清,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闽粤梁氏宗祠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梅县禅林寺
  禅林寺,原座落于离梅县畲江圩镇约二公里的松林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粤东著名古刹。民国初年,由高僧善开法师任住持,与潮州开元寺住持是师兄弟,两寺关系密切。寺中常住男众有数十人,设过戒坛,开过戒,因而香火鼎盛。1919年,梅县佛教协会成立,禅林寺住持善开法师任首届会长,在禅林寺设立佛学院,并由其兼任院长,培养了不少正法禅僧,名闻遐迩。传至应章法师任禅林寺住持兼任院长后不久停办。由于历史原因,禅林寺这个佛教丛林为学校所用。为了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并应各阶层人土要求,1999年经政府批准决定把禅林寺迁建于畲江公园的东山上,新址周围众山环抱,座北向南,两边操手平衡,形似大佛座坛,山前溪水绕流,犹如玉带缠腰,面朝大江,长乐江水顺来朝,远眺莲花山,山岚相叠,似片片莲瓣现眼前,是天然禅佛圣地。2000年……[详细]
悦来凹下山新居
  悦来凹下山新居位于梅县区白渡镇悦来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悦来凹下山新居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永新资政第
  “温氏永新资政第”位于丙光镇红光村,是一座建于清朝光绪年间的客家围龙屋,占地2500平方米,内设23间房。2015年村委会发动乡贤筹资40多万元,对其进行修缮改造,成为当地群众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场所。如今的“温氏永新资政第”,保留了旧日的辉煌和底蕴,又被新时代的红光村人赋予新使命,成了当地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2020年3月13日,永新资政第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7、爱春楼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春楼
  爱春楼 位于梅县松口镇铜琶村。是谢逸桥的故居。建于清末,坐西北朝东南。是一座中西混合的二层砖木结构楼房,带外门庭院,依山而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主体坐西向东,歇山式门楼、亭,左右山墙为硬山式楼顶,平面布局均衡对称,中轴线设上、中、下三厅,中厅上下辟天井,左右置石级楼梯,底层共有房18间与二楼相对共计有房36间。楼廊、厅装饰,以民间工艺为主,木质门屏镂孔,饰以吉祥富贵图案。应三合土夯墙,木顶架,灰瓦顶,底层廊柱为花岗石方柱。 爱春楼是民国时期地方同盟会会员聚集活动据点。1910年在此召开同盟会会员会议;1918年5月孙中山视察粤东时下榻于此,并题书两则楹联:“博爱从吾好,宜春有此家”。“爱国爱民,玉树芝兰佳子弟;春风春雨,朱楼画栋如家居”。 谢逸桥生平(参见第……[详细]
人和三堡学堂
  人和三堡学堂位于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人和村,年代为清,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三堡学堂创办于1905年,占地3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为回廊四合院瓦木结构,百年三堡学堂人才辈出,是梅州市梅县区丙村中学象征性纪念建筑。1908年-1912年,少年时期的叶剑英元帅曾就读于三堡学堂。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人和三堡学堂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39、水车窑
水车窑
  水车窑位于梅县水车镇瓦坑口南坡,南距梅江河30米。年代为唐代晚期。1982年发现。1985年发掘两座窑。属馒头窑,由半圆形火膛、窑室、烟道三部分组成,窑室底部呈斜坡状,火膛低于窑室,窑尾端较窄。出土陶器有碾轮、匣钵;瓷器有碗、碟、盘、盆、壶、枕等,多数施青黄釉,部分瓷胎细腻,呈青灰色,器里外施青灰色或青中-釉,碗、碟类流行花瓣形口,璧形足。同类器物曾在泰国出土。……[详细]
中和善庆庐
  中和善庆庐位于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中和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6年6月29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和善庆庐为第四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