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 > 沈阳市旅游

沈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
  东北陆军讲武堂旧址陈列馆,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由沈阳文物古迹保护研究中心管理使用。展出东北讲武堂相关历史原貌。东北讲武堂由徐世昌建于1907年,张作霖于1919年发展续建,成为与黄埔军校齐名的军校。2012年,陈列馆启动建设工作。位置:沈阳大东区珠林路25号交通:地铁1号线、251路、287路、173路门票:免费……[详细]
82、唐僧庙
唐僧庙
  唐僧庙唐僧庙位于张强镇唐僧庙村,相传建于明崇祯年间,原为蒙古包氏家庙,清中叶扩建,重修为蒙古-庙。庙宇房舍200余间,分寺院、东西禅院、东仓、西仓5个部分。该庙建筑规模宏大,雕塑精湛,为县内最大庙宇。庙内设大锅一口,能煮米三石二斗、牛两头的肉粥,可供1000人吃一天。盛时有-200多人,旧时正月十五、二十五为庙会,1950年拆毁。……[详细]
叶茂台辽墓群
  叶茂台辽墓群位于法库县叶茂台村西北和北山的山坡,是辽丞相萧义及其家族的墓群。墓的型制多样,文物丰富,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契丹民族习俗有重要意义。叶茂台镇历史悠久,名人众多,闻名全国的“辽代墓葬群”座落于境内的圣迹山上,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一处品位高、主题突出,集科考、科普、游览观光与一体的辽金故地历史遗址。从已考古发掘的情况看,辽墓群较集中地分布在圣迹山南坡下腹部,正处“圣迹之阳”的风水之地。辽墓群究竟有多少墓穴和墓主多高的品级很难预测,现已开掘23座墓穴,最重要的是辽代萧义墓,墓主是辽代北府丞相萧义。已开挖墓葬的碑刻、壁画、绢画、石棺、帐房等大量出土文物,其0土的两幅绢画“深山棋绘图”、“郊园野趣图”引起海内外考古界震惊,对研究辽金和塞外地区的历史,特别是契丹文化有重要价……[详细]
南小城子城址
  南小城子城址南小城子城址位于二牛所口乡岔海挠村,卧龙湖西岸的山丘上。山下村落,因城故名小城子。该城为土筑方城。南高北低,每边长约300米,城墙原壁基部保存完好,夯层清晰,南300米处有座大台,即所谓“点将台”。城址内遗物较多。据遗物推断,城建于辽代,沿用至元代。1980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康平文庙
  文庙文庙原址在今康平一中院内,建于光绪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文庙有大成至圣先师殿3间,东西殿各3间,崇圣祠3间,楣门3间,泮桥1座,泮池1处,山门3间,照壁1座,魁星楼1座。其建筑浩大,工艺精湛,在当时奉天省同类建筑中颇有盛名,惜于1950年拆毁。现遗有照壁前石碑一方,上镌“奉旨文武百官到此下马”。……[详细]
清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陵废墟
  清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陵废墟  位于东升乡善友屯村莲花岗的一座山丘上,王陵葬此,故名陵山。陵山四周有5座小山环抱,形若莲花,故伯王选茔地于此,死后葬在这里。随将原村名黄善窝堡改名莲花岗。陵园约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伟,建于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1947年陵毁为平地。……[详细]
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介 绍 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位于沈阳南站广场中心,正面直对中华路大街。1945年8月下旬兴建,同年10月落成。 辽宁沈阳……[详细]
泡子沿小城子城址
  泡子沿小城子城址泡子沿小城子城址位于东关屯乡泡子沿村小城子北,距县城西南5公里。城为土筑方城,每边长350米。现西墙保存完整,北墙挖毁一半,东墙北段毁没,中段及南段仍存墙址,南墙挖毁。城内遗物较多,从遗物分析,属辽金时代城址。1980年10月16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彰驿古城
   彰驿古城  彰驿古城在今彰驿站镇彰驿村内。金完颜部阿骨打击败辽国后,于辽天庆六年、金2年(1116年),将辽属广州昌义县改为彰义县,属沈州。城周二里一百七十二步,东南二门。至元代在该城设驿站,名彰驿站,配备“马九十匹、车九辆、牛九十头”。明初为沈阳中卫所辖。清天命六年归清所有。……[详细]
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
  1956年6月9日上午8时30分,沈阳特别军事法庭正式开庭,对日本前陆军中将师团长铃木启久等8名主要战犯进行审判。这是中国人民自1840年-战争以来第一次在中国的土地上,由中国人担任审判官,不受任何外来干扰审判外国侵略者,是当时发生在中国大地上令世界瞩目的大事。为了保护这座记录着中国人民赢回自己的胜利和尊严的历史见证,沈阳市有关部门已将北陵电影院隶属关系并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市政府计划将其改造为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2019年10月7日,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位置: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黑龙江街77号交通:地铁2号线、280路、324路、130路门票:免费(需要带-)……[详细]
91、辽滨塔
辽滨塔
  “辽滨夕阳映霞天,低云苍穹看倪端,乳燕盘旋塔中戏,铜铃惊飞走角檐。”辽滨塔建于辽天祚帝耶律延喜乾统十年,即1110年,高约44米,为八角十三层密檐塔,有塔座、塔身、塔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辽滨塔经历千年风雨屹立至今,执着地保佑着一方人民,保佑着一方热土,祈祝国泰民安!塔下的辽州古城见证了隋唐帝王征战的硝烟,悠悠的秀水碧波流淌出金驹戏娇娘的故事,辽滨塔风景名胜区要建成展示辽代历史文化、契丹民俗文化、满族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化基地,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的一处风景名胜区。保护范围:塔基外4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60米以内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地址:新民市公主屯镇辽滨塔村电话:87660205传真:87660306……[详细]
昭陵右配安达里墓
  昭陵右配安达里墓  安达里墓在北陵乡罗家屯村有一座古墓葬遗址――安达里墓。是清太宗陵寝的陪葬墓。安达里,叶赫人,清初来归,清太宗怜而养之,为皇太极侍卫。清崇德8年8月,皇太极驾崩,他为感念深恩,永期侍从,遂以身殉。……[详细]
沈阳东塔永光寺
  东塔永光寺建于清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癸未仲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乙酉仲夏告竣,是当时绕盛京城东、西、南、北四塔之一。据寺内碑文记载:“东为慧灯朗照,名曰永光寺;南为普安众庶,名曰广慈寺;西为虔祝圣寿,名曰延寿寺;北为流通正法,名曰0寺。”四塔寺象征四大金刚威震四方,护国安民,保护“国无灾”,“五福齐来”。乾隆皇帝曾为四寺题写匾额,悬挂在四寺的大殿之上。永光寺为慈育群灵,延寿寺为金粟祥光,广慈寺为心宏彼岸,0寺为金镜周园。东塔园占地面积很大,东临东塔街,西邻南运河,南向长安路,北侧,被工厂和餐馆占据。东塔偏安于园内的东北角,园子的南侧,靠近运河的一面,有一处廊亭式的建筑,在园的西北角和北偏西侧的地方,有两个小建筑,里面各安放着一个石碑。园中的其他地方都被树木覆盖,中间留有弯曲的小……[详细]
辽滨古城
  在新民市东北29公里的辽滨村有一座千年古城的遗迹。这座古城地处辽河与秀水河的交汇之处,是古代著名的渡口和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辽宁沈阳……[详细]
日俄沙河会战碑
  介 绍 在苏家屯沙河铺乡魏家楼子村东烟龙山南北两个山头上分别立着两座墓碑。   辽宁沈阳……[详细]
辽代古塔
  辽代古塔辽代古塔建于辽代的古塔,位于康平县郝关乡,此处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详细]
三块石地藏寺
  历史悠久的三块石山景区位于沈阳苏家屯区大沟乡,山上有一座古刹,名为地藏寺,是三块石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地藏寺占地1500平方米,石墙高有一丈,整个殿宇青砖小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地藏寺坐北朝南,于三块石山巅,仪态非凡。地藏寺是唐代开元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命尉迟公修建的,至今香火不绝。地藏寺经宋朝、中华人民共和国修复后,还增建了后殿。如今,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庙仍然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据传三块石山山顶原有三块大小不一的巨石一字排开,突兀耸立,像庄严的卫士守卫着三块石山,山坡草木丰茂,槐花飘香,如同世外桃源。虽经历史的变迁,而今三块石山已然伫然耸立,向游人展现着美丽的风光。站在三块石山的顶端举目远眺,大沟乡的如画美景尽收眼底。青山周围郁郁葱葱,村庄掩映在翠绿之中,偶有几缕炊烟升起,于优……[详细]
小塔子古塔
  小塔子古塔明代称“乌峰塔”,清代称“包塔”。位于郝官屯乡小塔子村,东濒辽河。据塔建筑风格及辽代棋州城址推断,建塔年当与辽代棋州置年相同或稍晚(公元921——926年),为辽代佛塔。塔为青砖建筑,实心密檐式,8面13级,围30.96米,高约30米。塔身各面设佛龛,内砖雕座佛,肋侍,下有束腰仰莲佛座。龛外雕宝盖飞天等装饰,上有额无字,施以连珠纹。各角陪衬砖雕小壁塔,密檐结构严紧。顶秃园,不见塔刹。古塔经千余年风剥雨蚀,基座又遭人为损坏,稍东南斜。密檐至十层尚可辩出层次,顶端三层已颓圮。塔刹,宝珠俱已无存。1959年(清咸丰八年)村人曾集资维修塔基。1981年9月,辽宁省文化厅拨款9000元对塔基再次维修。1980年10月,先后确定为县级、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2月,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详细]
公主屯后山遗址
  公主屯后山遗址位于沈阳新民市公主屯镇公主屯村,年代为青铜。1979年发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表暴露大量的陶片、器耳、器足,在东南部的断崖上发现有远古时代的房址、灰坑、墓葬。该遗址文化层堆积厚达2米,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一种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和墓葬,以夹砂红陶、红褐陶为主,火候较高,素面无纹饰。器耳一般以板状、桥状耳为多,上面饰网格划纹,器足多见圆锥形和扁状实足,可辨器形有鼎、鬲、壶、甑、罐、钵、碗、纺轮等。此外还发现新石器早期的压印“之”字纹和划纹陶片,数量较少。墓葬为单人土坑竖穴墓,葬式有屈肢、直肢两种,随葬品多为一壶一钵。另一种是青铜时代文化,为郑家洼子类型,出土有陶器、磨制石斧、石剑柄等,多为夹砂褐陶,器形有深腹大口圆沿平底罐,空足鬲、陶盆等。遗址上层还有大量汉代和辽金时期的遗物。该遗……[详细]
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
  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位于沈阳市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年代为1956。2008年6月11日,原沈阳铸造厂翻砂车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辽宁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卫工北街西侧道路红线,南、北至文物保护建筑物墙基外30米,西至文物保护建筑物墙基外15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10米,西35米,北至北一西路南侧道路红线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