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旅游

太原市文物古迹介绍

琉璜沟石窟
  琉璜沟石窟位于晋源区晋祠镇西镇村西约1.5千米琉璜沟内山石上,年代为唐。琉璜沟石窟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杏花岭文殊寺
  杏花岭文殊寺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东仓巷社区城坊东街8号,年代为清代。杏花岭文殊寺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杏花岭关帝庙
  杏花岭关帝庙位于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办事处天地坛社区南肖墙23号,年代为清。杏花岭关帝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花洞佛寺
  黄花洞佛寺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东北约8000米红峗山腰处,年代为清代。黄花洞佛寺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迎泽泰山庙
  迎泽泰山庙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校尉营社区二市场31号,年代为清代。迎泽泰山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宝贤堂石刻
  宝贤堂石刻位于迎泽区郝庄镇郝庄村永祚寺内,年代为明。宝贤堂石刻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古园通寺
  古园通寺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东缉虎营社区20号院内,年代为明。古园通寺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旺庄戏台
  兴旺庄戏台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兴旺庄村南150米,年代为清代。兴旺庄戏台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南街村龙天庙
  南街村龙天庙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南街村南门外,年代为明代。南街村龙天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歇马武氏宅院
  歇马武氏宅院位于古交市镇城底镇八字山村歇马自然村,年代为清代。歇马武氏宅院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东街东岳庙
  东街东岳庙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东街村东大街,年代为明至清。东街东岳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狼孟城址
  狼孟城址位于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东约100米,年代为战国至西晋。狼孟城址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嘉节真武庙
  嘉节真武庙位于小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嘉节社区北隅,年代为清代。嘉节真武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家关帝庙
  三家关帝庙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龙子村三家自然村北,年代为清代。三家关帝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马吉掌五龙庙
  马吉掌五龙庙位于尖草坪区马头水乡马吉掌村东,年代为清代。马吉掌五龙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龙镇烽火台
  青龙镇烽火台,位于阳曲县侯村乡青龙镇东北,为一座汉代烽火台。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是古代防御敌人入侵而修建的传递讯息设施,是古代的“土电报”。烽火台一词,《辞海》注释;“古代边疆戍兵用烽燧报警而建筑的高土台。隔一定距离即做一座。发现敌人入侵时,一台燃起烽烟,邻台见后也立即举火,就可以很快传告全线戍兵,做好准备。”青龙镇烽火台,残高约5米,底面直径约10米,分布面积约118平方米。夯土砌筑,夯层厚约0.1~0.15米,并且在烽火台断面采集有汉代的筒瓦残片,器表施绳纹,内饰布纹。青龙镇烽火台,为一处汉代烽火台,是古代防御敌人入侵而修建的传递讯息设施。它为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当代学者研究汉代烽火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青龙镇烽火台为太原市……[详细]
娄烦古城遗址
  娄烦古城遗址以横贯马家庄乡新城东沟村东侧的南川河(监河主流)为中心,古城遗址分布于河的东西两岸。遗址形状为长方形,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宽约600米,周长约3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古城遗址地面遗存物绝大部分已不复存在,残存城墙遗留于人工挖渠引河的东西两端。西端保留城墙长53米,宽3米至5米,高6米;东端西低东高,倚山而上,山名为皇帝峁,海拔高度为1385米。东端城墙约1000余米,宽3米至5米,高约4米至11米,裸露部分长87余米,从裸露部分可以看出城墙版筑而成,层次明显,夯层约0.15米;有的还能看到明显的夯窝与圆形柱洞,夯窝直径约0.06米。城的南、北、西三面原来有护城河。该遗址为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娄烦国南下后建都,被赵武灵王攻破后的都城遗存。时代约在公元前400年至前30……[详细]
上兰广济寺
  上兰广济寺位于尖草坪区上兰街道办事处上兰村,年代为清代。上兰广济寺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迎宪村武庙
  迎宪村武庙位于清徐县迎宪村西赵家街18号,年代为清代。迎宪村武庙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40、南海寺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寺
  南海寺位于古交市河口镇吾儿峁村马连咀自然村中,年代为清代。南海寺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