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旅游

太原市文物古迹介绍

明泰大师塔
  明泰大师塔(第五批省保)时代:元地址:太原市阳曲县东黄水镇盘威村西盘威自然村东北据塔上题记载,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原为宝岩院附属建筑。明泰大师塔,为八角五层楼阁式砖塔,塔通高约8米,平面呈八边形,塔身为砖砌实体塔,每层叠涩向内收分,檐下施砖仿木斗栱。一层檐下斗栱为五铺作双翘单昂,二层以上为四铺作单抄斗栱,并施有平座,平座栏板上浮雕万字纹、菱形等图案。二层塔身正中嵌石碣1方,三层正中设拱券门。明泰大师塔为元代楼阁式实心砖塔,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优美,砖饰仿木斗栱精致美观。它的存在反映了本地人民在当时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详细]
億万峰和尚寿塔
  億万峰和尚寿塔位于清徐县清源镇上固驿村南约1000米,年代为清代。億万峰和尚寿塔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吴村白家一号院
  吴村白家一号院位于清徐县清源镇吴村乡府东大街北六巷东20米,年代为民国。吴村白家一号院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郭家梁墓群
  郭家梁墓群位于古交市常安乡郭家梁村北7500米狐爷山顶,年代为待定。郭家梁墓群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原工程队旧址
  太原工程队旧址位于杏花岭区坝陵桥街道办事处新开巷社区新开南巷27号,年代为民国。太原工程队旧址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西省议会旧址
  山西省议会旧址位于杏花岭区鼓楼街道办事处东缉虎营社区东缉虎营1号,年代为民国。山西省议会旧址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山西新军工卫旅武器修械所遗址
  山西新军工卫旅武器修械所遗址位于娄烦县米峪镇乡圪徐沟村南50米处,建筑占地面积1368平方米。1938年4月,山西新军工卫旅军械处处长宋象山受命组建修械所,并委托驻扎在米峪镇的后方办事处领导和管理。1938年10月,修械所从米峪镇转移到交城县吴家沟。12月,又从吴家沟迁至圪徐沟。修械所在圪徐沟得以发展壮大,人员从修械所最初成立时的4人增加到上百人,分为锻工组、机钳组、木工组、炸弹组,肩负着修械、造枪、造手榴弹的任务。1939年7月,修械所开始成功仿制中正七九式步枪,月实际生产达30支。手榴弹月产量达五六千枚,最高时达9000多枚。1939年9月,修械所从圪徐沟迁往保德县扒楼沟。在圪徐沟时期,机器房、钳工房、库房利用天主教堂的3孔石头接口土窑,铁匠房分散在村内多处地方,炸弹组的一部分驻在窑庄,……[详细]
北宜武塔
  北宜武塔位于清徐县徐沟镇北宜武村南,年代为清代。北宜武塔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229、王琼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琼墓
  王琼墓位于晋源区罗城街道办事处王家坟村西,年代为明代。王琼墓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位于杏花岭区新民中正街23、24号,年代为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牺盟会太原市委员会旧址
  牺盟会太原市委员会旧址位于杏花岭区精营东边街17号,占地面积421平方米。1936年9月18日,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在太原成立。同年10月,薄一波接管牺盟会。1937年4月22日,在薄一波的直接领导下,牺盟会太原委员会成立,下辖5个区,主要负责太原市工人、学生和各阶层的组织发动等工作。旧居为清代民居建筑,从成立到太原沦陷前,牺盟会太原市委员会租用此民居办公。旧居坐西朝东,中轴线建有东房、正房,两侧为南、北房,大门开在东北隅。正房原为市委会议室和总务股,面宽5间,明间悬山卷棚顶抱厦,柱间透雕。南、北房各为5间,分别为牺盟会少年儿童团办公室和牺盟会太原市委员会办公室。旧址建筑形制保存基本完好,正房墙体变形。2003年被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西寨观音堂
  西寨观音堂位于晋源区金胜镇西寨村东,年代为明至清。西寨观音堂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亨升久旧址
  亨升久旧址位于迎泽区柳巷街道办事处察院后社区靴巷33号,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亨升久旧址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围困娄烦战斗遗址
  围困娄烦战斗遗址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山石梁。1942年8月21日,日军侵占娄烦镇,在城西北的山石梁上修了1座大雕堡,在娄烦镇内黄土圪洞的衙门圪塔修了1座大碉堡,大碉堡周围修了4座小碉堡,与山石梁炮台遥相呼应。日军以此为据点,对娄烦人民进行-与统治,拔除这几座碉堡成为娄烦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目标。1944年秋,抗日战争转入战略-阶段。8月中旬,静乐县委、县政府、晋绥八分区二支队和静乐二区区委、区政府在蒲峪村成立指挥部,决定采用挖地道炸碉堡的方法炸掉娄烦衙门圪塔上的日军碉堡。二区民兵共挖了520米地道,将250公斤0安放在东南方向两个碉堡底下。静乐二区民兵及群众组成云梯队、镢头队、担架队、运输队、慰劳队积极参战。9月25日,林海清支队长一声令下,两个小碉堡飞上了天。随后抗日军民很快占领西……[详细]
晋阳堡惨案遗址
  晋阳堡惨案遗址位于晋源区晋源街道办事处晋阳堡村西北,分布面积约两千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守的当天,守卫太原城的晋绥军有七十多人撤离到晋阳堡村附近时,与日军遭遇,因火力不支退至村西北龙天庙内,被日军包围缴械后全部用机枪射死。当天下午,日军又将晋阳堡村重重包围,进行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搜捕大-。日军在村东打谷场,将手无寸铁的农民宋富魁、郝变喜、宋四魁、郭二货等7人杀死。而后以窝藏抗日部队的罪名,将村中所有在家的男子26人抓住,押到村西头场院附近,用刺刀顶住群众的胸脯,杀害了宋满只、郝金全等22名群众。傍晚,日军又在村中放了一把大火,将村中的门扇、板凳和家具等物全部烧毁。大-后,全村男劳力所剩无几,14名妇女守寡,10家成了绝户。20世纪80年代村民在此立纪念碑。2009年11月,晋阳……[详细]
王兴坪惨案遗址
  王兴坪惨案遗址位于阳曲县侯村乡上阳寨村王兴坪自然村,分布面积约3600平方米。1938年6月5日 (五月初八),驻太原日军松本、三冈部队及伪军千余人,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八路军120师358旅714团独立营驻地王兴坪村。在一阵狂轰滥炸后,日军向村内猛烈攻击,独立营指战员一边转移群众,一边奋起反击。经激烈战斗,独立营大部突出重围,但部队伤亡很大,八十余人在战斗中牺牲。独立营突围后,日军对只有七十来户的王兴坪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王银喜全家8口人,除他随独立营转移外其余全部遇难,其中85岁和83岁的两位老人被日军扔到院中谷草堆里活活烧死,大儿子被日********挑开肚子。日军共杀害无辜村民41人、抓走13人。此外,日军还烧毁房屋114间,炸毁窑洞73眼,打死大牲畜38头,抢走和烧毁粮食、……[详细]
杨爱源旧居
  杨爱源旧居位于杏花岭区杏花岭街道办事处杏花岭社区南华门13号,年代为民国。杨爱源旧居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籍营惨案遗址
  籍营惨案遗址位于阳曲县杨兴乡杨家掌村籍营自然村东北约100米处的土梁上。1941年1月18日,因叛徒告密,驻阳曲县南温川的日伪军三十余人包围了籍营村,村里的男女壮年大都顺着村后的山沟转移到村北山沟里躲藏起来。老弱妇孺,因行动不便钻进村东沟崖上的存放柴草的一个窑洞里躲避。日军进村后四处搜查,当听到窑洞里有小孩哭声时,残暴的日军小队长吉田让伪军点燃了堵在窑洞口的柴草,躲避在洞内的27名老弱妇孺全被活活烧死。遗址附近现存旧窑洞3眼,距地面约15米,因自然侵蚀,窑口坍塌,基本封堵。……[详细]
牛驼寨战斗遗址
  牛驼寨战斗遗址位于杏花岭区中涧河乡牛驼村老爷岭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牛驼寨要塞始建于日伪时期,日军在这里修建了永久性地面工事、地下隧洞和雷达站。经过阎军的加强之后,以10座主碉为阵地支撑点,每座主碉周边,又有若干个副碉或火力点拱卫。除2号碉为2层片石碉堡外,其余主碉均为3层片石碉堡,3层片石之间又灌注了2层钢筋混凝土,壁厚超过1.5米。在这10座主碉中,位于要塞中心的是10号炮碉,指挥碉则是东南方位的4号碉,因为4号碉是在老爷庙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因此又被称作“庙碉”,它统帅着最为顽固的牛驼寨要塞,是名副其实的“碉王”。1948年10月小店战斗后,第1兵团前委讨论决定首先攻占东山,从东北、东南及正东方向逼近太原,相机攻城。从10月17日起至11月13日,晋绥野战军第7纵队所属独立第4旅、第6……[详细]
西吴北极宫
  西吴北极宫位于小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西吴社区北隅,年代为明至清。西吴北极宫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