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贵港市 > 平南县旅游

平南县文物古迹介绍

聿塘明远孔公祠
  聿塘明远孔公祠明远孔公祠,位于平山镇八桂村聿塘屯,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由族人孔少芬倡建,请广东封川工匠承造,祠枕山而建,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长方形,主建筑二进三开间,左右附建廊庑,组成四合院布局,面宽27米,纵深19米,面积513平方米,砖木结构,砖券无梁架山墙,硬山顶,小青瓦面,正脊饰博古架,正门墙有壁画装饰,廊庑砖木结构,硬山顶,镌耳封火墙,整个建筑宏大,结构对称,具有民国初期岭南地区建筑风格,为研究当地孔氏家族史和祠堂文化提供实物资料。时代:民国八年﹙1919年﹚地址:平山镇八桂村聿塘屯以祠堂前面墙边至学校球场边19米,后面墙边至后背山4米;左面墙边延至4米;右面墙边至学校空地5米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2012.7.3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2012……[详细]
新埠赞绪公祠
  新埠赞绪公祠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上渡镇雅埠村新埠屯村中简介:郑氏赞绪公祠位于上渡镇雅埠村新埠屯,重建于清光绪3年﹙1878年﹚,由郑氏世守公后裔五房头的子弟出资修建,祠堂坐西北向东南,平面呈长方形,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硬山顶,面宽10.8米,纵深34.2米,面积约369平方米。前座外墙上彩绘花鸟壁画,雕花压檐板,小青瓦盖面,明间抬梁式梁架,内墙上有花鸟壁画,堆塑花鸟和多宝架脊饰。中座明间抬梁式梁架,正脊堆塑花鸟和多宝架脊饰,内墙顶绘卷草花纹带。中座左右山墙,墨书“族规”、“劝学警句”。后座明间抬梁式梁架,原是供奉郑氏祖宗神位。该祠堂具有清代岭南地区建筑风格,为研究当地郑氏家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2012年7月3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2012]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竹山圩大同县古城遗址
  竹山圩大同县古城遗址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 平南县同和镇同朝村利例屯竹山圩大同江西北面50米简介: 该古城址位于平南县同和镇同朝村利例屯,距县城30公里,面积约20000平方米,现是一片田畴和旱地,城址西北是高山,古城址的高坡上有瓦砾,从瓦砾断层分析,深约1.5米到2米。采集到的陶片有三彩釉陶和布纹瓦片和铁器等。此古城址的发现对研究我县唐代社会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平南县志》载:“大同县在县治东北五十里,唐贞观七年(633年)置,宋开宝五年(972年)省。”计339年,距今1300多年,对其具体位置,《平南县志》载:“大同旧县去县二百步,东首有花憐水。”又载“大同县废置在大同里花憐水边”。1981年10月29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74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脚山灯盏岩古文化遗址
  石脚山灯盏岩古文化遗址该聚落位于平南县正南大新乡新和村石脚山灯盏岩,离城三十五公里。石脚山系大新乡山区白沙江冲积平原上的一座孤立石灰岩石山,全长170米,宽60米,高25米。山上、山下有灯盏岩、山顶洞、年鼻岩、半山岩、大岩和通天岩六个岩洞,除大岩、通天岩外,其他五个岩洞都有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最厚、最丰富的第一是山顶洞,第二是灯盏岩。这五个洞穴保存完好,文化层深2米至3米,其他洞穴文化层已被破坏,其中还能清理出部分遗物来的是山顶洞。对研究广西人类发展史,广西与中原文化的关系等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1973年12月6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9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石器大新镇新和村石脚山南以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白马状元庙遗址
  白马状元庙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丹竹镇白马圩东南面的白马双英纪念馆内简介:该遗址位于平南县丹竹镇白马圩西面东南面的白马双英纪念馆内,原庙坐东北向西南,建筑面积为512平方米“大跃进”年代状元庙被拆毁,1987年平南县人民政府在状元庙旧址东面20米建成了梁嵩纪念馆。现只存庙门头、门联、门槛、碑刻等。庙门头上有“状元庙”三字石刻,字周围雕双龙戏珠。门联为“阆石千秋尚记春风归故里,大江万顷有灵夜月湧寒潮”。1981年10月29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1]74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现双英纪念馆的围墙为保护范围,以围墙为基础,外延出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以围墙为基础,外延出5米为建设控制地带。1981.10.29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81]74号)……[详细]
武郎县古城址
  武郎县古城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马练乡新河村东面简介:该古城址位于平南县马练乡新河村东面约50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在该址的南面发现有引大同江水修筑现在已开辟成稻田,长约0.5公里的护城河,二次调查,在河段村靠近大同江南岸的中心小学周围的水田田坎的断层上发现有大量的唐代陶片和彩釉陶片。村民耕作中发现完整的彩釉实心足碗。武郎县从建县起至废置止,共存376年,比大同县存在的时间还长37年。对了解和研究唐宋时期我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城市建设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据《平南县志〉记载“武郎县在县治北,前临驼礼江(即今大同江),唐永隆二年置(682年)宋嘉祐二年(1058年)省”。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学垌润亭潘公祠
  学垌润亭潘公祠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平山镇榄垌村学垌屯北面村边简介:学垌润亭潘公祠位于平南县平山镇榄垌村学垌屯,由潘氏三世祖名淙淋号润亭,于清光绪十五年建造。祠堂坐南向北,平面呈正方形,面宽18.8米,纵深18.8米,面积约353平方米。以主建筑二进三开间为主轴线,左右对称附建廊庑,主建筑前后两座,砖木结构,砖卷无梁架山墙,硬山顶,小青瓦盖面,正脊两端饰博古架,中间灰塑花鸟,垂脊饰钟钮纹饰,檐墙彩绘壁画。左右廊庑砖木结构,穿斗抬梁组合梁架,硬山顶,镬耳封火墙。前座内墙嵌有民国时石碑四通,后座敬祀祖先牌位。该祠具有清代岭南地区建筑风格,为研究当地潘氏家族史提供了实物资料。2012年7月3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2012]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48、司马第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司马第
  司马第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寺面镇罗泉村良山屯柴狗岭南面半坡上简介:司马第民居位于平南县寺面镇罗泉村良山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依山而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宽44米、深50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民居以主座四进三开间为轴线,左右为附屋基本对称。前座门前有地台,垒石而成,石墙上用花岗岩石砌成的码头步级。二座硬山顶,明间为抬樑式樑架结构,小青瓦盖面。檐板雕花,格子窗花。檐墙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鸟壁画。屋脊和外墙上堆塑山水、人物、风景画。三、四为主人起居之所。左右附屋各有花厅、花基、廊房。民居建筑独特,是研究清代建筑工艺和艺术的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山人村住地遗址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山人村住地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马练乡北胜村中胜二屯那磨垌四面环山当中的一个小平台上简介:该遗址位于马练乡北胜村中胜二屯,原旧居坐西南向东北,面积200平方米,原屋是一列五间矮小泥墙瓦屋,左边有廊屋作马房碓屋,厅屋前有土晒场,晒场外有泥筑盖瓦围墙。围墙当中有小门楼向东南开,山人冲绕门前而过,遗址100米是敬中圣神的地坪是拜上帝会众--的地点,屋背高山上有保护天王的营盘,现还残存有营盘的土围墙。六十年代村民在遗址上建了房屋。1850年7月,有半年时间,洪秀全都是在这里居住指挥金田起义的。是太平天国起义的重要遗址,是研究太平天国史颇重要的地点。1977年8月10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102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上宋民居
  上宋民居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思旺镇双上村上宋屯东北面村边位置简介:该民居位于平南县思旺镇双上村上宋屯北面。为清乾隆二十年(1755)范大儒出资修建。房屋坐北向南,三座并列而建,以中座为中轴,左右对称,型制相同。前有倒座,中有一门为公共大门,每座均四进三开间,三天井,砖木结构,一、三、四进为硬山顶,二进明间为抬梁式,硬山顶,青瓦,堆塑花鸟翘角脊饰,雕花檐板和屏风,花鸟人物壁画,整个建筑群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宽70米,南北深81米,占地面积共5670平方米。原共一百二十间,屋墙内外的青砖都用磨石磨得光滑,再用石灰浆结砌而成。为研究广西民居古建筑艺术提供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飞鼠岩古文化遗址
  飞鼠岩古文化遗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官成镇旺石村大旺石山东南山边位置简介:该遗址位于平南县官成镇旺石村大旺山东北面山边,,距县城15公里,面积约15平方米,洞口向东南面。1973年11月区文物工作队和县文管所普查发现的,属石灰岩洞穴遗址,洞内堆积着灰褐色泥土和螺壳、兽骨和打制石器、石片、石料等胶结物。对研究南方古人类史有重要价值。1981年10月29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1]74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1981.10.29平南县人民政府(平政发[1981]74号)……[详细]
52、张楷墓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楷墓
  张楷墓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平南镇东面3公里罗新村长枝山简介:张楷墓位于平南镇东面3公里罗新村长枝山,明万历年卜葬於此岭之阳,坐东向西,墓冢呈覆斗状,墓堆为红沙坭垒土,直径2.6米,高1.1米。墓堆顶有一石宝珠,呈球状,墓堆正前方竖立墓碑一块,碑文为阴刻,镶嵌于水泥结构的碑座上,原碑已毁残,1982年重修刻碑,现碑宽0.70米,高0.90米,厚0.18米,祭台两角有石狮一对,一残一完好,石狮高78厘米。张楷为平南镇人,明弘治辛酉(公元1491年)科举人,历官都察院司务,琼州府通判等职,主事第一部《平南县志》。该墓于1982年重修。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县城东面500米城堭岭风景区内简介: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平南县城堭岭顶,是平南县人民为纪念平南县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直至平南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烈士而建立,始建于1977年3月,平面呈正方形,碑高10米,碑台东西长38米,南北宽30米,坐北向南,水泥、钢筋结构,碑截面为方形,整个碑为剑形,分为两截,碑顶为四角攒尖,碑身南面竖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北面竖书“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座为三级大台基,方形,碑座面积向上递减。平南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村汉墓群
  苏村汉墓群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官成镇苏村东南面100米朗伞岭简介:该古墓群位于官城镇东苏茆村苏村屯、花王屯,距官城镇3公里。古墓群分布在苏村平原上,面积约10000平方米,80年代发现还殘存下来的封土堆计有七个,现已平毁辟为水田的有四座,苏村屯边朗伞岭的汉墓封土堆直径24米,高2米,封土堆上已全部葬满现代墓;一座在花王屯鸡地岭,一座在花王屯畲角,现已被毁平种果树,都还有封土堆的痕迹。苏村汉墓群对研究我县汉代历史有重要意义。1981年,有一座封土堆村民挖土打泥砖,在地下1米多处,发现有陶器,器型为汉代。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登塘民居
  登塘民居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登塘村委会旧址简介:登塘民居位于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中,是清光绪初年甘达兴所建的民居。民居坐西南向东北,平面呈长方形,面宽35.45米,深长37米,总建筑面积约1312平方米。三进三开间,中隔二天井的四合院式,前、后两座均建有阁楼。主体左右建筑布局基本对称,均有横屋,有花厅、天井、住房等设施。屋后两角均建有正方形碉楼。枱梁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盖顶。花厅有隔屏雕花,有格子窗,窗格镶有彩色玻璃。为研究近代民居建筑艺术提供实物资料。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绿水灵渊古泉
  绿水灵渊古泉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上渡乡下石村龙潭屯东南面。简介:绿水灵渊古泉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上渡镇下石村龙潭屯,距县城15公里。为一处明代起有记载的古泉,绿水灵渊古泉有公潭母潭之分,潭宽约40米,长约100米;母潭有二泉眼,泉眼泉水冒起水面高约30厘米。大者宽2米,小者宽1米;公潭有小泉眼7个。母潭深,公潭浅,母潭深约40米。泉北面100米处的山坡上有绿水庙,明万历建,绿水灵渊古泉保护完好。-建了2个抽水机站抽水灌田,长吸不竭。绿水潭之外与渌水潭相连的还有大腰塘,其水面宽与绿水潭差不多。绿水灵渊古泉对研究我县古泉提供实物依据。……[详细]
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更垌五世祖母墓
  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更垌五世祖母墓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 平南县大鹏镇花王村更垌屯西南500米半坡上。简介: 该墓位于大鹏镇花王村更垌屯。墓葬于乾隆壬申年戊申月甲子日申子时,嘉庆元年重修,是太平天国赞王蒙得恩五世祖母墓。墓坐西北向东南,为土堆墓,面积60平方米,墓冢呈半球形,墓冢后立石碑一通,碑文记载墓主的生率年月及后裔等,墓碑字迹清楚,碑文阴刻。碑高0.67米,宽0.48米,碑当中大字字径0.45米,小字径0.15米,该墓的发现对研究太平天国蒙得恩的身世提供实物依据。1977年8月10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102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畅岩石山九重门古文化遗址
  畅岩石山九重门古文化遗址九重门洞穴遗址官成镇岩脚屯畅岩山东南面,该遗址属石灰岩洞穴,为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的形状不规则,洞口高2米,宽1.8米,深约12米,面积约30平方米,洞内、洞外土色灰褐。二普时从地表采集到胶结成团的螺壳、砾石打制的石器,石片及各种兽骨、兽牙。遗址西面十多米处有一个小洞中亦采集到螺壳、兽骨等胶结物,该遗址是研究南方古人类史的实物依据。1973年12月6日县人民政府(平革字9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官成镇双马村畅岩石山南以该山平面形状为基础,周边延出10米为保护范围。以保护范围的尺度为基础,外延出1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郭县古城址
  郭县古城址级别: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上渡镇河口村院郭屯北面浔江岸边简介:郭县古城址位于平南县上渡镇院郭屯浔江岸边,河口河绕其右。面积约100000平方米,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100米。城址是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有唐代特征的遗物,在该古城址范围,不论浔江岸断层、村边和旱地,到处是瓦砾。在这里采集到的遗物除五铢钱外,还有莲花瓦铛、布纹大瓦和实心碗足彩釉破碗等。2006年由区考古所熊昭明同志为配合长洲电站工程对城址局部进行了考古挖掘,出土了唐代的不少遗物。1989年7月20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89]136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嵩纪念馆(新塱状元庙)
  级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平南县大鹏镇高龙村龙街屯状元坡北面半山坡上简介:据《平南县志》记载:“梁嵩,字仲邱,鹏化里龙街人,五代南汉国状元,弃官还乡,请蠲本郡丁赋,不受,惟请蠲本郡丁赋。”梁嵩纪念馆位于大鹏镇龙街村状元坡北面靠近公路的半山坡上,依山而建,于 1997年在梁嵩旧居遗址上重建,坐南向北,平面呈长方形,宽11米,长 18米,面积198平方米,二进三开间,砖木结构,抬梁式,悬山顶,面盖黄琉璃瓦,“二龙抢珠”脊饰,正面墙体贴青色瓷砖,后座主敬奉梁嵩塑像,2012年7月3日县人民政府(平政发[2012]5号)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