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梧州市 > 万秀区旅游

万秀区文物古迹介绍

骑楼城-龙母庙景区
  骑楼城梧州素为广西水上门户,上个世纪20年代后,原来的坊式房已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商业发展的需要,骑楼逐渐取而代之。梧州地处岭南,北回归线经过其间,旧时为了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梧州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临街楼层可作商铺,楼上可住人。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骑楼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时遮阳挡雨,又可扩大楼房面积。骑楼的背后是内街,民宅大门一般开向内街内巷,内街成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厅”,充满浓郁的人情味。这种有层次的沿街檐廊复合空间,大大适应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和空间使用功能的多样性。在骑楼的外观上,可以看到许多有代表性的中国建筑语言:花窗、砖雕、牌坊等,都十分精巧,其功能和艺术达到了相当……[详细]
梧州龙母庙
  梧州龙母庙始建于北宋初年,是一座千年古建筑,是为纪念战国时期我国南方百越民族女首领“龙母”而兴建的庙宇。占地面积11万多平方米,建有牌坊、前殿、龙母宝殿、龙母寝宫、钟楼、鼓楼、塔楼等,以及中国最高的38米龙母圣像。是粤港澳乃至东南亚的祈福圣地,堪称中国龙母第一庙。龙母庙位于梧州市桂林路,有主殿、后殿、五龙喷水壁、总府题名碑等。主殿一排三间,中为龙母殿,左为太子殿,右为傅将军殿。据考证,龙母是古代我国南方“仓吾”族首领,生于农历五月初八日,民间称此日为“龙母诞”;逝世于农历八月十五日,民间称此日为“升仙日”。由于龙母竭尽全力带领人民开山治水,为乡亲造福,深得百姓爱戴,因此,“龙母诞”和“升仙日”就成了龙母庙的传统纪念日。到时,不少信男善女专门从粤港澳地区赶来焚香拜膜。龙母庙依山面水,占地面积5……[详细]
四恩寺
  四恩寺是广西唯一出家人受戒道场,华南现代第一大寺。坐落在白云山半山腰处,背靠五岭山脉的白云山,西江象玉带一样在前面不远处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四恩寺的前身是建于1939年春、位于钱鉴的紫竹林寺,因梧州市修建东环路而搬迁到白云山重建,于佛历2545年(公元2001年)八月初六日奠基,总投资约7000万元,由中国佛教协会派释成清大师来梧州指导建寺。规模宏大的大雄宝殿已于2005年落成,东厢房、西厢房、钟楼、鼓楼、牌坊、山门、天王殿、法堂、素餐馆等将陆续建成,于2006年9月27日举行盛大的佛像开光仪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新寺题名“四恩寺”,四恩即报答父母恩、众生恩、国家恩、三宝恩这四重恩。四恩寺不但是一座佛教文化博物馆,建筑雕刻精美,16.8米高的大雄宝殿气势宏伟,而且是一座建筑艺术宫殿。……[详细]
梧州中山纪念堂
  中山纪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孙中山为了筹备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驻节梧州。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倡议集资在北山公园内筹建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29日,举行奠基典礼。1930年10月,建成。是我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素白色的外墙与四季常绿的古树相映衬,寓中山精神万古长青。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央立有孙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纪念堂门前两旁有石狮子,花坛等。纪念堂前座是四层塔式圆顶,前门额-“中山纪念堂”,为当时广东省省长陈济棠所题;后座为千人会堂。纪念堂前有莲花池,并有石级直通山脚。会堂的正面为主席台,台中央上方塑有古铜色的孙中山头像……[详细]
珠山烈士墓园
  在广西梧州市河滨公园内的白鹤山上,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它们记录了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精神,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1999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10月,广西第一个中-支部——梧州支部成立。从此,具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斗争。1927年9月,中共广西地委书记廖梦樵和地委组织部长黄士韬等19位同志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他们始终没有泄露党的机密,在被敌人押赴刑场时沿途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慷慨就义。1926年10月中旬,设在梧州的中共广西临时省委交通机关被敌人破坏……[详细]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位于梧州市建设路兴仁巷4号。1925年,根据梧州靠近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广州,产业工人相对集中,革命蓬勃发展等有利条件,当时领导广东、广西、闽南及南洋地区革命的中共广东区委作出首先在梧州建立中-组织,然后向广西各地发展的决定,接连派出多批中-员到梧州开展建党工作。1925年10月,中共广西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共梧州支部成立。1925年秋,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兼军事部长周恩来亲临梧州指导建党工作。当时,公开身份是《梧州民国日报》总的中共梧州支部书记龙启炎考虑到秘密工作的需要,将周恩来安排住在靠近客运码头、出入方便、闹中取静的大同酒店。周恩来听取了龙启炎等汇报梧州建党工作的情况后,充分肯定了梧州党、团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成绩。认为要巩固发展新建立的党组织,……[详细]
梧州允升塔
  梧州允升塔在梧州市西江南岸锦屏山。清道光三年(1823年)建。据两广总督阮元诗:“云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岗吉上,从此其兴。”而名为“允升塔”。相传允升塔是吕洞宾为救一对鸳鸯鸟而掷下的一杆笔。塔平面六边形,底边长3.9米,七层楼阁式砖塔,通高36米,塔身叠涩出檐。底层以及三至七层正面各开券顶门,二层各面相间开长方形、圆形窗,其余各层相间、上下相错开5个方形窗。塔顶六角攒尖。塔内各层设木楼板和木楼梯。门额有阮元题刻的“秀发梧江”、“观文成化”、“光射牛斗”等石匾。1982年维修,改木楼梯为铁楼梯。保护范围:以允升塔四周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20米范围内。……[详细]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包括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位于梧州市万秀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中共梧州地委旧址和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已辟为免费开放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西领导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是中国共产党广西党组织的诞生地,对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史特别是广西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以此为契机,梧州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说话。目前,梧州市有关部门已与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系对接,计划对地委、特委旧址进行进一步修缮,为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切实做到保护好革命文物,弘扬好革命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继承好革命文化奠定基础。……[详细]
梧州西竺园
  介绍    在梧州市岗岭路珠投岭。是梧州近代最大的佛寺。1933年建,有门楼、西竺堂、观音殿、大雄宝殿、厢房等6座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近年维修一新。大雄宝殿内塑释迦牟尼、弥陀、药师和地藏观音菩萨像,珍藏《大藏经》共7173卷,还有铜鼎、铜钟、铜灯塔等。广州六榕寺法师党澄、桂平西山龙华寺法师巨赞、广西佛教会的道安等先后来此讲经。是梧州市佛教活动的场所广西梧州市……[详细]
感报寺铜钟
  南汉铜钟,为南汉太监吴怀恩出资于南汉乾和十六年(958年)所铸,原置于感报寺内,后放置于光孝寺(大雄寺)冰月阁。民国20年(1931年)移至中山公园晨钟亭内,曾作为市民报时用。铜钟呈垂铎形,兽首,高120厘米,口径56.7厘米,重250公斤。钟上饰有十字线隔开的花纹及铭文,铭文内容是吴怀恩所述“龙图永固”的历史,款文共87字。广西古老的铜钟,除容县开元寺的唐代铜钟外,就是梧州光孝寺南汉铜钟。南汉铜钟虽历时千余年,但仍完整无损,击之声音洪亮。1963年2月,被列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梧州近代建筑群
  梧州近代建筑群梧州是岭南文化和珠江文化的发祥地,骑楼城则是梧州近现代百年商贸繁华的历史见证。梧州骑楼文化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03年,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现存骑楼街道22条,总长7公里,最长的达2530米,骑楼建筑560幢,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骑楼博物城”。2013年5月,梧州近代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大同酒店旧址。保护范围: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墙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2.广西银行梧州旧址。保护范围:旧址主体建筑四周围墙墙基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同界。3.梧州北山自来水厂。保护范围:自来水厂主体建筑四周墙基范围内。……[详细]
苏曼(蔓)烈士故居
  苏曼(蔓)烈士故居位于梧州市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年代为民国。苏曼(蔓)烈士故居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蔓故居
  苏蔓故居位于万秀区夏郢镇凤凰村,年代为清末。苏蔓故居为梧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广西大学梧州旧址
  广西大学梧州旧址位于梧州市万秀区大学路梧州学院、梧州一中校园内,年代为1928年。广西大学梧州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所在地梧州市第一中学四周围墙墙基为基线,向四周外延5米范围内。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边界线为基线,外延5米范围内。……[详细]
韦拔群烈士头骨出土处
  韦拔群烈士头骨出土处位于梧州市万秀区中山公园内,年代为民国。韦拔群烈士头骨出土处为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还我河山碑
  在风景秀丽的广西梧州市河滨公园内的白鹤山上,矗立着“还我河山”碑和革命烈士纪念碑。它们纪录了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精神,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1999年1月,该处及其相邻的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被命名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我河山”碑始建于1932年6月,碑体以山石为基座,高2.9米,宽0.93米。“还我河山”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当年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真实写照。该碑的碑文为1932年曾任梧州市市长黄同仇先生撰写。公元1897年,即光绪二十三年,腐败的清朝政府屈服于英帝国主义的压力,在英国侵略者的--下,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缅甸条约》。这个条约附属的《西江通商专约》,使梧州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通商口岸。从此,英国人在梧州建起了领事署,并在白鹤山脚树起……[详细]
明桂王墓地
  明桂王墓地是以桂王朱常赢、安仁王朱由援为主的南明王族墓葬群。据《苍梧县志》记载:“明桂王墓在城西南十里大江南岸高望村后……称为兴陵。”本地村民俗称其为“王姑坟”。……[详细]
18、叶琪墓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琪墓
  叶琪将军墓位于冰泉冲南蛇岭,1935年建成。该墓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基为圆形。用钢筋水泥筑成。在冰泉路旁有一牌坊,高10米,宽8米,坊额横刻楷书:“儒将风猷”,为蒋价石题书。牌坊后有叶公翠微纪念亭碑记,碑高1.38米,宽0.77米,厚0.14米,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25年10月立,碑文有部分已磨损,字难辩认。墓前有华表,墓后有石碑。华表方形,高4米,宽0.7米。碑文旁用阴刻楷书联,上联为“北定中原忆当年智勇兼雄屡以神奇成伟绩”,下联为“西临蜀会冀此日艰危共济那堪驰骤失元良”。对联的上款署“翠微兄千古”,下款署“蒋中正题”。叶琪(1896—1938年),广西容县人,保定军校二期毕业,历任排、连、营、团、旅、师、军长等职。民国20年(1931年)起任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和国民党革命同志会(新桂系政治……[详细]
王同惠女士墓
  王同惠女士墓位于万秀区珠山顶,年代为1935年。王同惠女士墓为梧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建设路清代民居群
  建设路清代民居群位于万秀区城北街道北山社区建设路一巷4号由西往东至建设路三巷1号;建设路95号由北向南至108号,年代为清。建设路清代民居群为梧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