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昆明市旅游

昆明市文物古迹介绍

大罗家营366号民居
  大罗家营366号民居位于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大罗家营。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大罗家营366号民居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乐台旧村义学
  小乐台旧村义学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鹿阜镇小乐台旧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小乐台旧村义学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潭山遗址
  龙潭山遗址龙潭山遗址三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昆明人”在此劳作生息,是滇池地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重要遗址。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潭山古人类遗址系一座二迭纪灰岩构成的馒头形孤山。1973发现,经1975、77、82、83、94年对三个洞穴遗址的四次考古发掘,已获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臼齿、颅骨、动物烧骨、炭屑和大批打制石器、哺乳动物化石,经碳十四测定距今30500±800年。定名“昆明人”。是滇池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对于研究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人类的起源、发展和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对比有重大科学价值。……[详细]
204、安流桥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流桥
  安流桥位于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阿拉街道办事处普照社区高桥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安流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罗衙村宝元庵
  罗衙村宝元庵位于官渡区官渡街道办事处罗衙社区罗衙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罗衙村宝元庵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龙村锁龙庵
  云龙村锁龙庵位于官渡区矣六街道办事处云龙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云龙村锁龙庵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村翠峰庵
  大村翠峰庵位于宜良县匡远镇金星村委会大村村小组。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大村翠峰庵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背来头古墓群
  背来头古墓群位于寻甸县仁德中桥村委会张家村村西。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背来头古墓群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昆明西园
  西园位于西山区碧鸡街道办事处龙门社区苏家村西园隧道旁。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昆明西园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店房村马氏宅院
  店房村马氏宅院位于东川区乌龙镇店房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店房村马氏宅院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小松园永安桥
  小松园永安桥位于昆明市富民县东村乡小松园村。2011年1月,昆明市人民政府公布小松园永安桥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光德巷段氏宅院
  光德巷段氏宅院位于宜良县匡远镇匡山街光德巷13号。为昆明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桥村安顺桥
  大桥村安顺桥位于汤丹镇大桥村,年代为清代。为昆明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土官村戏台碑
  土官村戏台碑位于宜良县汤池镇土官村。为昆明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太和宫金殿
  昆明鸣凤山金殿太和宫金殿,又名铜瓦寺,坐落在昆明城东北郊鸣凤山,俗名鹦鹉山。鸣凤山原名相度山,明万历年间始创太和宫金殿以后,改称鸣凤山,系明代以来云南著名的道观风景名胜区。海拔2000米。金殿公园位于昆明城东约七公里的鸣凤山上。因大殿用黄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故而得名“金殿”,又称为铜瓦寺。名声显赫的金殿属于道教太和宫的一部分,创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新修葺,历史十分悠久。金殿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殿高6.7米,宽、深各6.2米,总重250吨,是中国最大的纯铜建筑。大殿之内,梁柱斗拱、门窗瓦顶以及殿内供案、帏幔、真武帝君造像、匾额以及楹联,皆为铜铸。殿内的真武帝君坐像,刻画精细,丰姿魁伟,面向庄严。旁边持剑……[详细]
昆明达天阁
  在罗汉山的悬崖绝壁之上,包括龙门石场、平台、石室、石雕等组成。由慈云洞拾级而上或乘游览索道方可到达.其地势十分险峻,垂直高度380米,凭栏远眺只见海阔天空,烟波浩渺,风帆点点,使人心旷神怕。特别是人们经历了登龙门之惊险,观赏石雕艺术之美妙,登高远眺俯瞰烟波浩渺的填池风光,吟诵孙髯翁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联句,好似置身云雾之中,仙山楼阁,情景交融,飘飘欲仙,真有飘飘乎如遗世独方,羽化而登仙之感。……[详细]
滇川驿道三村段
  滇川驿道三村段位于富民县,系滇川古驿道中富民县至昆明的其中一段,形成于元代,延续至明清。驿道现存1.5公里,平均宽度2.5米,路面为不规则块石铺置,石质为青石,保存较为完好。2020年2月17日,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亭,位于云南师范大学校内。建于1988年联大50周年校庆时,纪念亭共建了3个,布局呈三角形,亭子也为三角形攒尖顶。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象征当年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联合办学的盛事,各亭有独立对联一副。纪念亭是后辈继承和发扬西南联大光荣传统的历史见证,有一定历史价值。2003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云南第一天文点
  云南第一天文点在云南天文历史上有着重要意义的遗迹就在今天的云南大学文津楼旁,绿草树阴中的云南第一天文点看似不起眼,似乎被人们遗忘。由青石板构建的石台上,正中有一个圆形柱状的石圆台,台基两侧和正面碑记留有云南大学校长何瑶题写的“云南大学天文点”以及天文点的来历等史料内容。云南第一天文点是我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也是我国除北京观象台外唯一原测经纬度的确切点位,其始测于清康熙49年至57年(1710—1718年),当时的初测数据为:云南省昆明县北极高25度6分,京师偏西13度38分;1934年由云南省教育厅等单位共同发起复测,在云大校长何瑶主持下,经计算,此地经度为102度41分58.88秒,北纬25度3分21.19秒,其数据更加精确,这是我国第一次用新法测绘最早、最准确的昆明经纬度。1993年……[详细]
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
  《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位于昆明市东郊金马山山麓昙华寺寺内前园大义厅右侧小园中,该诗文碑高1.2米,宽0.5米,正书,文15行,行30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昙华寺,位于昆明市东郊金马山山麓,寺内前园大义厅右侧小园中,存有反映朱德早期进步思想的“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质为青心。壬戌年(公元1922年),朱德已在滇军13年,经历云南辛亥重九起义,参加护国战争,血战沙场,扫除帝制,为恢复民权立下赫赫战功,后出任云南陆军宪兵司令,继任警察厅长。此时袁世凯虽已倒台,但望眼寰中,军阀混战,生灵涂炭,有志之士郁结于心,苦闷彷徨,为民生殷忧,替时局犯难。此时他漫步亭园,写下此文,既羡映空“与野鸟为朋,结孤云为伴”的野老闲情,又放不下国家存亡的大事,忧从中来,辗转反侧,是大鹏振翅之前的敛羽,是蛟龙翻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