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旅游

桂林市文物古迹介绍

岩口文氏祠堂
  岩口文氏祠堂位于灌阳县文市镇桂岩村,年代为清代。岩口文氏祠堂为灌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灌阳陶氏宗祠
  灌阳陶氏宗祠位于灌阳县灌阳镇苏东村,年代为清代。灌阳陶氏宗祠为灌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灌阳邓氏宗祠
  灌阳邓氏宗祠位于灌阳县新街镇戈洞村,年代为清代。灌阳邓氏宗祠为灌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枧底祠堂
  枧底祠堂位于兴安县湘漓镇双河村委枧底村,年代为清。枧底祠堂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三家祠堂
  三家祠堂位于灌阳县文市镇桂岩村,年代为清代。三家祠堂为灌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仁山公祠堂
  仁山公祠堂位于灌阳县文市镇玉溪村,年代为清代。仁山公祠堂为灌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架枧田屯古窑址
  架枧田屯古窑址位于兴安县兴安镇,架枧田屯古窑址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安蒋氏宗祠
  蒋氏宗祠位于兴安县高尚镇,蒋氏宗祠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蒋开儒故居
  蒋开儒故居位于兴安县高尚镇,蒋开儒故居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兴安季氏宗祠
  季氏宗祠位于兴安县兴安镇,季氏宗祠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谢家祠堂
  谢家祠堂位于兴安县兴安镇,谢家祠堂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32、仙桂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桂桥
  仙桂桥是广西现存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其不仅建筑结构独特,桥拱内侧的石刻是研究遇龙河文化的宝贵资料。 始建于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至今870余年仍完好无损。桥长25.8米,宽4.16米,高2.2米,采用极为罕见的并列砌法。……[详细]
归义县旧址
  唐朝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在遇龙河畔的仙桂村边设置归义县,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止。遗址旁仙桂村(现为旧县村)为阳朔名村之一,历代达官显贵层出不穷,现村中仍保存有部分古建筑,城墙残垣、归义古井等值得一看。……[详细]
134、富里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富里桥
  距桂林市56公里,阳朔县城12公里处,处于遇龙河上游500米,石结构单拱,长30米,宽5米,高10米,筑于明代,距今约500余年历史,造型美观,水中倒影恰似一满月。桥上是观赏田园风光的最佳处。立桥头可观田野,青山环抱,绿水绕庄,河坝浪花滚滚、溪水潺潺,田畴井然,阡陌如织。……[详细]
灵山庙屯石器遗址
  灵山庙屯石器遗址位于兴安县兴安镇,灵山庙屯石器遗址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越南九二学校旧址
  越南九二学校旧址位于桂林市七星区七星街道办育才社区广西师范大学内,年代为1968年。越南九二学校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秧塘机场飞虎队指挥所旧址
  秧塘机场飞虎队指挥所旧址位于桂林市临桂区西城大道鸡公山,年代为近现代。秧塘机场飞虎队指挥所旧址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源头村古建筑群
  水源头村目前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23座,包括东花厅、西花厅、魁星楼、爱日堂、茂兴楼、爱月堂、吉昌阁、德裕楼等。水源头村中建筑群布局规整,轴线分明,依山势迭次上升,有欣欣向荣、节节高升的寓意。对于村中每一个大户家庭来说,大门装饰的繁简便是财富的标志,一个家族有没有声望,通过房屋大门上的装饰便可看出。大门虽尺度统一,但装饰细部手法各不相同。三月三期间,着少数民族服装、汉服的游客游览兴安灵渠景区可享受免门票待遇,更有拦门酒、竹竿舞、民俗美食宴等特色活动在此展开。……[详细]
榜上村古建筑群
  榜上村古建筑群(古村、陈克昌夫妇合墓、蒋家堰陈家贞节碑、漠川化龙桥)位于桂林市兴安县漠川乡,西北距兴安县城33千米,村内依山傍水,背靠着山形浑圆的后龙山,村前有漠川河缓缓流过。榜上村内保存着多座古建筑,为明清徽派古建筑风格,祠堂、牌坊、居民楼的粉墙、黛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与秀美山川相得益彰。多年来,榜上村人文积淀深厚,文化特色鲜明,山水风光秀丽,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如今,榜上村已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蒋盛祜墓
  蒋盛祜墓位于兴安县高尚镇江东村,蒋盛祜墓为兴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